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全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新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思想理论。这一理念具有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飞跃和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的根本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就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前提、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标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来源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在实践中发展。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执政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具体历史环境的执政理念。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委提出要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民生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确保“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前,在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前,要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必须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机关和直属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以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开创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一、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贯彻党的指导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其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马克思认为,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整个历史也无非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唯物史观明确主张“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即把“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作为理论的出发点。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执政行为必须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和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理论原则。我们党是一个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党,总是根据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发展党的理论,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其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其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日益突出。我国已经确定的到2020年的主要发展目标,说到底,是一个更加关注人、解放人、发展人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诉求。其三,围绕“人”的新矛盾新问题日益显现。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等问题,越来越要求必须走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物本发展观,走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从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坚持“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判断标准,从江泽民倡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是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发展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二、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在十七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集中阐明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内涵和要求: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一论断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工作理念,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体现了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执政为民体现了党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责任,概括了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宗旨。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人民才会把党看作自己的代表,看成是自己的依靠和主心骨。所以,只有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党的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更好地做到执政为民。(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当今,由于改革、发展而带来的大的利益调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对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因此,一定要以人为本,把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作为实现执政为民的综合平衡机制来高度重视,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承受度有机结合起来,以稳定保障改革发展,以改革发展促进稳定,这样才能为执政为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条主线。实现经济和社会、城乡区域、人与自然、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一致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支撑。没有可持续发展,别的发展都无从谈起。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一切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做到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满足当代人利益的需要。(四)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密切联系群众,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以群众为本。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出发,做到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党的各项方针落实好、维护好,时刻关注群众利益和愿望。思想上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通过实践锻炼,磨练意志品质,提高党性修养。行动上要多为群众排忧解难,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具体的问题入手,多雪中送炭,多解燃眉之急,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工作方法上要依靠群众,以良好的作风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动员群众,更有效地落实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三、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而同时,腐败问题日趋复杂多样,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既要坚定信心,看到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才能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更好地推进创先争优,促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更好地把握反腐倡廉的正确方向,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一)密切联系群众,强化宗旨观念,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坚持把基层的意愿作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工作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要深入一线基层。加强对基层情况的深入调研,形成的决策力求充分反映基层与一线需求,做到谋划工作思路问政于民,拓宽工作内容问需于民,改进工作措施问计于民,落实工作任务依靠于民。要解决突出问题。把解决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着力点,从具体事情做起,紧密联系实际,加大落实力度,推动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发展。2.坚持把人民评判监督作为强大动力,牢固树立一切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鲜明导向。人民群众的参与、评判和监督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是衡量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尺。近年来,局党组对党风廉政建设始终高度重视,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每年召开政风监督员会议,开展政风评议活动,对我们提高行政效率,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确立了为人民办事、请人民评判、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的鲜明导向,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实践证明,让广大的基层、干部群众参与评议、监督机关,有利于扎实推进为基层服务,有利于促进机关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相统一,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也有利于促进机关内部的团结和谐。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评议机制,改进行政效能评议方式方法,广泛收集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切实组织开展好评议活动。要进一步把集中评议和日常监督检查结合起来,把外部监督和内部自我监督结合起来,积极推动落实整改,对作风投诉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做到让基层满意,让群众满意。3.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重要保证,着力构建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以制度创新巩固、发展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果,是我们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机关机构改革到位后,局党组、局机关都认真梳理和完善了原有各项制度,并根据新的形势制定了一些新的制度,有效规范了重点领域的权力行使和全体党员干部的行政行为,有力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但是应该看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渐进性、曲折性要求我们始终把制度创新放在突出位置。既要抓好已有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大监督力度,又要认真总结、提炼,完善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从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实效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决策、统筹发展、行政管理、联系群众和服务企业等方面的各项制度,努力把具体经验系统化、规范化,提高适用性和时效性,形成一套联系一线、服务基层、维护群众权益的制度体系。(二)自觉务实勤政,强化争先意识,坚持开创广电工作新局面不动摇。1.要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十二五”发展的主题。要科学把握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坚定不移在推动科学发展、促使广电事业迈出坚实步伐。要以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投入支撑来推动产业升级,强化科技创新源动力,突出事业在引进人才、节目创新、成果应用和后劲投入上的主体地位,支持事业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努力做好桂林市经济发展的服务工作。2.集中精力优服务。要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构建服务型机关为基本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要树立“大服务”理念。在立足自身、优化服务的基础上,引导和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从政策、技术、资金、信息等各个方面,为基层和企业搭建更加畅通的共享平台,建立起集专业服务、综合服务和特色服务为一体的大服务体系。要强化面上服务。运行监测方面,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加强在广告创收、市场经营的分析预测,增强分析判断和应对能力,力求经营创收平稳较快发展。政策落实方面,要进一步宣讲和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全力以赴为企业排忧解难。要突出服务重点。围绕重大目标、重点节目、重点方向,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确保各类重点的健康快速发展。3.创先争优塑形象。要把各项工作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学习型机关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五个方面更好地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塑造服务形象。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畅通服务渠道,提升服务内涵。塑造创新形象。在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通过出新招、出实招、出高招,以创新促工作,以创新求实效,全力营造善于开拓、敢于超越的创新氛围。塑造务实形象。在工作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寡诺重行,深入基层一线,在一线转变作风,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创立业绩,在一线树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