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翻译规范TheNatureandRoleofNormsinTranslation1.选文主要内容背景:20世纪70年代,传统翻译规范研究→描述性翻译规范研究,将翻译置于译入语社会文化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更加注重实证,从而找出译语文化中制约翻译过程中各种决定的规范。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将社会符号置于相互影响的多元系统中,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和系统性的新途径。自此以后,西方译学研究从理论阐述向文本描述转移。代表人物:吉迪恩·图里选文大致内容:本文作者图里主要分析了规则(rules)、规范(norms)和特异倾向(idiosuncrasies)这三大类的区别。1.规范的定义:是用以解释活动的社会意义的重要概念,它的存在和广泛使用(及其暗示的一致性)可以起到建立和保持社会秩序的作用。规范是归类与管理的先决条件,没有规范就谈不上标准,人们的活动就成了随意行为。当然,规范也适用于一切文化活动或构成文化的任何系统,因为文化系统归根结底也是一种社会建构。图里认为翻译是受到社会文化规范限制的活动,其社会、文化特点使之不同程度地受到多种因素限制。这里既有翻译活动涉及的不同语言、文化和篇章传统间的系统差异,又有翻译者自身认知的局限以及其他因素。在图里看来,对于翻译规范的研究不能孤立看待,要将其看作是具有文化意义的存在,置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从它所起的社会作用方面入手进行探究,看他是怎么一步步的去影响和规范翻译的具体行为。因此,翻译是一种受社会文化规范制约的活动。通常来说,特异倾向和规则分别处于两个相反的极端地位,而规范则处于中间,是一个相对中性的存在。规范(norms)若限制力很强,则会倾向于变成绝对规则,若变得较弱一些,则更倾向于特异倾向这一类,属于个人风格。这说明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相对的,边界线较为分散的。在不同条件下工作的翻译者使用翻译规范时通常采取不同的策略,最终产生明显不同的翻译作品。一时的想法(whims)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变化,社会大背景的变化也会导致其强制力和有效性的改变,渐渐地会发展成为规范。规则是客观规范,而特异倾向主观性较强,被看做是主观规范。社会学家通常认为规范具有非随机性,它是用以评判翻译行为是否合适和适用,规定何种行为是允许的,何种行为是禁止的一种标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翻译的实际操作中的行为并一定完全与翻译规范相符合,若符合,说明翻译者对于翻译规范给予的充分重视,如不符合,则可能是出于翻译者的个人偏好和自我掌控的欲望。因而不能刻板看待翻译规范。2.翻译价值的两个要素:翻译是涉及至少两种语言和文化传统的活动,在每一个层次都涉及至少两套规范系统。1)译文作为目标语篇章在目标文化或该文化的某个部分中占据一定位置或填补空缺。2)译文是某个预先存在的源语篇章在目标语中的表述。源语篇章属于源语文化并在其中占有确定位置。翻译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译者们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篇章传统规范之间取舍的产物。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受原文及其规范支配,也可受目标语中使用的规范支配。3.翻译规范的分类:图里认为“规范制约所有种类的翻译,这并不是说用完全相同的规范约束它们,而且,规范能运用于翻译活动的任何阶段,能反映在翻译产品的每一层面”。他认为,译者通常受到两类规范的制约:1.预先规范决定译者对翻译的总体倾向,即倾向于原文本还是倾向于译文文化的读者习惯。具体讲就是决定待译文本的选择,即翻译政策。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翻译方针,二是翻译直接程度,是指翻译是不是通过某种媒介语言完成的。翻译方针既涉及在一定历史背景下指导篇章类型的选择,也涉及与在特定时期通过翻译输入某种语言的个体篇章有关的因素,包括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需要、时代条件及面向何种读者群等影响翻译决策的问题。例如,我国在“五四”运动以前曾出现过三大翻译高潮,即从东汉到宋代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和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翻译,其各自的篇章特点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都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紧密相关。翻译的直接程度涉及从最原始版本语言以外的其他语言版本进行翻译(间接翻译)的界线:能否允许间接翻译?从何种源语/篇章类型/时期进行翻译时禁止/允许/容忍何用某一特定翻译形式?什么是人们禁止/允许/容忍何用的中介语言?是否有倾向/义务表明译文是从某种中介语文本翻译而来或忽略/隐瞒/否认这一事实?如果提及这一事实,是否要明确中介语的身份?等等。2.操作规范制约实际翻译活动中的抉择,一般指译者翻译活动中使用的翻译技巧。下面又细分为:母体规范(matricialnorms),即在宏观结构上制约翻译的原则,它决定代替源语材料出现的译语材料的形式和它在文本中的位置与分割,还决定省略、增加和位置改变的程度。文本语言规范(textual-linguisticnorms)是抉择过程的不断进行所采取的具体操作规范将决定译者的选择,影响或决定译者实际上选择什么译语材料来代替源语材料,或作为源语材料的对等物。它影响篇章中语言材料的分布方式、篇章结构和文字表述,因此也直接或间接地约束目标语篇章和源语篇章之间的关系,即哪些在转变中可能维持不变,哪些会发生变化。这种操作规范能约束作为源语材料替代物的目标语材料本身(因而也约束翻译的充分程度),决定这些材料在篇章中的位置(实际分布形式)。译文中所谓省略、增添、位移和篇章切分等都受操作规范制约。操作性规范本身可以当作一种模式,每个模式都起限制作用,它允许某些选择而禁止另一些选择。操作规范可能是稍有变化的源语篇章规范(直译),也可能是纯粹的目标语规范或两者间的某种妥协。当译者采取第一种立场时,译文很难说在整体上变成了目标语,它变成一种模拟语言,最好的结果是部分地保留了源语篇章的风貌,而最糟糕时则变成一种人为语言,此时翻译作品并非真正意义上被引入目标文化,而是强加于它。如果此种译本能在目标文化中寻求到一个合适的位置,那也是无意中填补了“空缺”。当译者采取第二种立场时,被译者引入目标语文化的是原作的一种形式,是符合目标语的语言、文化和篇章模式标准的原作改编形式(改写本)。在不追求直译的领域,很可能间接翻译(从最原始文本语言以外的语言文本翻译)更常见,有时甚至是人们较之直接翻译更愿采用的方式。两种规范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元规范在逻辑和顺序排列上优先于操作规范,因为译者首先要慎重考虑翻译什么和选择何种译本的问题。同时,两类主要规范之间相互影响甚至互为条件。例如,作为操作规范重要内容的篇章切分一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或模式),他们之间的差别对翻译来说都起一些暗示作用,通常,篇章切分越接近目标文化传统翻译作品的可接受性就越强。初始规范(InitialNorms):决定译者翻译时的整体取向遵循源语的语篇关系和规范→充分翻译遵循译语以及译语文学多元系统的语言和文学规范→可接受翻译4.翻译规范的特殊性和不稳定性1.规范的特殊性在于它只能由其赖以存在的系统赋予其意义。即使是外部行为看起来完全相同的系统之间实际上仍有差异。2.规范也是不稳定的、变化的实体。它们的变化时快时缓。无论快慢,人们总难免会遇到规范的重大变化,关键是如何应对。译者在翻译规范变化面前也并不总处于被动地位。3.人们的态度:1)有些译者试图通过诸如翻译思想、翻译批评等方式促进规范变的形成,以便控制这些变化。2)一部分人,包括翻译者、翻译活动发起人及赞助人顺从社会压力,不断根据变化着的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3)少部分人仍抱着旧规范不放。4.结果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规范:1)在边缘徘徊的新规范的维形→前卫(avant-garde)2)处于中心地位,指导主流翻译行为的规范→主流(mainstream)3)过去规范的残余→过时(dated)5.翻译规范的建立翻译规范的建立需通过两个主要途径:篇章和篇章外。1)篇章内:译文篇章本身是各种翻译规范的集中体现,是分析各种规范的资料总库,是形形色色的规范之源泉。2)篇章外:集半理论性或评论性的观点为一体,如翻译的规定性理论和译者、编辑、出版人以及翻译活动所涉及人员对个别作品、译者或翻译“流派”的评价等。2.问题与思考1.图里翻译规范论的来源是什么?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对图里有何影响?来源: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将社会符号置于相互影响的多元系统中,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描述性和系统性的新途径。图里的翻译规范论是以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为框架,把翻译规范的研究置于目标语文化系统之下。影响:1.多元系统理论认为:文学以及文化等社会符号现象都是一个开放式的多系统,即一个系统网。同样,图里也将规范衣服烦的研究放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没有孤立看待,而是看作是彼此相连,互相作用的系统整体。2.佐哈尔认为文学中所含的各种因素的主导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些因素在某些特定的条件和时间会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另外一些因素就会居于边缘地位,起次要作用,而在另外一些时间和条件下,占据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就会变成次要因素,处于边缘地位。同样,图里继承了这一点,认为翻译规范具有特殊性和不稳定性,因时因地因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受到社会文化的发展而改变。3.佐哈尔认为因素变强势时,会占据中心地位,变弱则成为边缘地位。同样,图里认为规范变强则是绝对规则,变弱则是特异倾向。2.图里关于翻译规范的分类有何合理性和不足?合理性:他把翻译纳入到一个宏观的社会文化语境进行研究,使翻译研究从传统的对文本进行孤立的、静态的对比中解放出来。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翻译的多维性质,使译者的策略和一些翻译现象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图里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制定出一整套的翻译规范来制约译者,而是通过对大量译本的研究,探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遵循的普遍规范。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规范要通过不断学习,知识的不断积累,从而总结出被大家普遍接受的规范和准则。图里翻译规范论既是描述性的,又是以目标语为指向的。这种描述性的翻译规范论述使研究者得以客观、全面地看待翻译,而不必拘泥于忠实完美的理想,从而使翻译研究超越了传统译论的局限性,并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描述性的翻译规范论通过对翻译规范认识的不断积累,可以系统地陈述可能的翻译方式,最终得出翻译的普遍规律。不足:1.图里的翻译规范论束缚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译者并不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能动主体。翻译时,他受到社会因素影响,不论是选取翻译材料,还是选取翻译策略,他们都受主体性的影响。图里的翻译规范论是以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为框架,把翻译规范的研究置于目标语文化系统之下,所以译文常是译入语文学的源泉,也就是倾向于异化。这样译文则会模仿译入语文学中主导类型业已确立的传统规范,甚至死守原创文学已经放弃的旧规范,成为主要的保守因素,也就是倾向于归化。译者的能动性在这里似乎完全可以忽略了。由此可见,在描述翻译研究那里,译者往往只是目的语社会文化因素借以操纵译文的媒介而已,其自身的创造性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客观文化因素的制约,但最终还是取决于译者本人。2.图里提出的翻译规范论是描述性的,而翻译标准本身的描述性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用描述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韦努蒂提出,“翻译研究永远都不可能仅仅是描述性的,仅仅是将翻译作为文化史或是文化批评的研究课题这一举措,就已经是对翻译在当前文化等级制度中边缘地位的一种反抗,而对一段特定历史时期中课题的选择总是会与当前的文化需求有关”。3.翻译规范是可以重建的吗?试分析图里提出的翻译规范重建途径的有效性可以。翻译规范来自于篇章是因为规范不是直观的,人们实际观察到的并不是规范本身而是受规范制约的行为。更准确地讲,多半是这种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