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师圈老实鱼头整理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著作中药的定义:中药是用来防病治病和强身健体的武器,以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迄今中药的数量已发展达12800余种。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重点是研究中药的临床运用知识。古称将中药或中药学称为本草。历代主要本草著作:1.汉代《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东汉末年(约公元200年)成书。载药365种。创立了上、中、下三品分类法。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奠定中药学基本理论。2.魏晋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南北朝梁代(约公元500年)成书。载药730种,载药数为《本经》的两倍。本书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首创了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内容除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等内容,故可认为本书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的编写模式。第一部综合性本草。3.唐代《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由政府颁行,李勣、苏敬等人编写的。成书于公元659年。共收载药物850种,并附有药物图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对我国和世界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4.宋代《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前)成书,全书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以掌禹锡的《嘉祐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为蓝本,对宋以前历代文献中有关药物资料都进行了采纳总结。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5.明代《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成书。全书分十六部,五十二卷;分十六纲,六十二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图1160幅,附方11000余首。该书不仅对我国医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等方面,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也有很大贡献。是世界科学宝库。6.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清嘉庆八年(公元1765年),全书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载者716种。对《本草纲目》作了补充,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中药学。古本草增补新药之冠。7.当代《中华本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书共34卷,共收载药物8980味,插图8534幅。是载药最多的本草。前30卷记载中药,后4卷分别记载藏(396种)、蒙(421种)、维(423种)、傣族药(400种)。考点:各朝代表本草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数目,最显著的学术特色及成就。第二章中药的性能药物的性能,又称药性,是指药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就称为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方面。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等,是以药材为观察对象。而中药的性能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用和不良反应,前者即中药的作用、功效或功能。后者包括毒性作用和副作用等。考点:中药性能的概念及包括的内容,与性状的区别。第一节四气1.四气的含义: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2.药性的确定:是依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总结而成。凡能治热证的药物,多属寒性或凉性;能治寒证的药物,多属热性或温性。如黄连可以清热泻火,便属寒性;干姜可以温中散寒,则属热性。3.属性:温热属阳,寒凉属阴。程度上,温次于热,凉次于寒。4.四气的作用: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凉血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补阴,温经等作用。5.“平性”的含义:药物的寒热温凉的偏性不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寒偏热的区别,并没有超过四气的范围。6.临床指导意义①根据病症的寒热选择性地应用药物,治热病用寒药。如治气分高热,用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用性热的附子、干姜等。②据病症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用温性之煨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甚则损伤人体。③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病而定。④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考点:四气的含义,确定的依据。重点关注药物四气所示的作用,及指导意义。第二节五味1.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2.确定依据:系经口尝辨别滋味,经临床证实。所以“味”实际上是药物本身的真实滋味和药物作用的标志。以口尝定药味是基本的,但最终是根据临床治疗作用来定的。3.五味的作用: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如荆芥、薄荷发散风寒、辛凉解表;橘皮、香附能行气散滞;川芎、红花能活血化瘀。又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如人参、黄芪补气,熟地、阿胶补血,沙参、百合补阴;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某些甘味药能解药、食毒,质润之甘味药又能润燥,如甘草、大枣。又能助湿腻膈助湿碍胃,令人中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如乌梅、五味子能固表敛汗,敛肺止咳,五倍子能涩肠止泻。酸甘可以化阴,如乌梅、五味子。酸味药易敛邪,有“闭门留寇”之弊。苦,能泄、能燥、能坚。泄代表清泄、通泄、降泄。清泄指清热泻火,如黄芩、栀子;通泄即通腑泻下,如大黄;降泄即降气。如代赭石能降胃气止呕逆、杏仁能降肺气平喘。燥即燥湿,如厚朴、黄连分别能苦温燥湿和清热燥湿。苦能坚代表两个含义:一指泻火存阴;一指厚肠止泻。大苦之药能伤津、伐胃(败胃),津伤脾胃虚弱者不宜多用。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作用。如海藻、昆布能软坚散结治痰核、瘿瘤,芒硝能软坚泻下,治燥屎内结、便秘。久食伤脉。另外还有淡与涩味。淡味,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水作用,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如茯苓、猪苓。涩味,作用与酸味相似,如石榴皮涩肠止泻。五味之外,尚有芳香气味,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作用。如化湿的藿香、辟秽开窍的苏合香、麝香、醒脾的佩兰。4.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5.性与味结合:每味药均有性和味,他们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其中,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药物之间有气(性)同味不同,或味同而气(性)不同,其功效和作用就有明显差异。如黄连与沙参均属寒性,但黄连苦寒,可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沙参甘寒可清热养阴生津;紫苏与薄荷味同而性异,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所以气与味必须结合起来分析,方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药物的性能,正确应用。6.气味配合原则①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②一药中气只能有一个,味可以有一个或两个、多个,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2药师圈气味配合规律①气味均一;②一气二味或多味。考点:重点关注药物五味的所示作用,特别是苦、甘、辛味。第三节升降浮沉1.含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向。与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的病位相同。升,上升举陷,趋向于上;降,下降平逆,趋向于下;浮,发散向外,趋向于表;沉,泄利向内,趋向于里于下。2.升浮与沉降药物的作用药性升浮药物--作用向上向外,能发散表邪,升提中气(升阳),涌吐,开窍,宜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如升麻、柴胡性升浮,能升举下陷之气,疏散在表之邪,常山性升浮,能涌吐痰饮。药性沉降药物--作用向内向里,能泻下,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清热,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收敛固涩等。如大黄性沉降能泻下泄热;代赭石性沉降能平肝潜阳,镇逆止呕;车前子性沉降能利水通淋。3.阴阳属性升浮属阳,沉降属阴。4.决定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1)药物的质地轻重:质地轻者(花、叶类)多主升浮,质地重者(矿物、贝壳、化石、种子、果实类)主沉降,如薄荷、辛夷质轻,其性升浮;代赭石、龙骨、牡蛎、苏子质重,其性沉降。2)药物的性味:性味属辛甘温热者,大多升浮,如麻黄、桂枝;苦酸咸寒凉者大多沉降,如大黄、芒硝。3)药物的气味厚薄: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金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黄等。4)药物的功效5.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1)酒制则升而上行,姜汁炒则外散,醋炒则收敛,盐制则沉而下降入肾。2)少量升浮药配入大队沉降药中,升浮之性受到制约;少量沉降药配入大队升浮药中,沉降之性受到制约。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有它的普遍性和共性,也有特殊性和双重性。如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诸子皆降,苍耳(子)[蔓荆(子)]独升;川芎既能上行头目,又能下行血海,能升能降。考点:关注升降浮沉的意义,(与病势相反,与病位相同)。关注升浮、沉降药物所对应的作用及各自属性,影响浮沉升降的因素。第四节归经一、含义归,归属,经,脏腑经络;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某一部分(脏腑经络)作用强,而对另一部分作用弱或无作用的—种趋向。如杏仁、桔梗止咳,对肺经咳嗽有选择性作用,故杏仁、桔梗归肺经。二、理论基础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依据药物对脏腑经络病变的治疗作用进行归纳而定的。如羚羊角、钩藤能清热息风,石决明能平肝潜阳,柴胡能疏肝解郁,分别治疗肝经病变的肝风内动、肝阳上亢、肝气郁结证,故这些药物归于肝经。三、确定依据一为药物特性,二为药物疗效。四、归经的临床意义1)临证时可作为辨证选方,随证选药的依据。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2)通过药物归经的主次,可以帮助掌握药物作用的重点;又以归经为线索,可以探索某些药物的潜在功能;3)有些药物能治众多病证,可借归经执简驭繁,便于理解和记忆。考点:归经的意义,理论基础(脏腑经络理论),确定依据。第五节有毒无毒一、“毒”的含义一开始,“毒”系指具有治病防病功能的药物总称,后来,“毒”泛指药物的偏性大小及功能强弱。现代中药书籍性味下所标之“有毒”,“小毒”,“大毒”等是指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其中,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对人危害较大,因过用、久用所致。副作用是指常用剂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对人体危害轻微,停药后自行消失。二、确定依据①含不含有毒成分②整体是否有毒③用法用量是否适当三、影响毒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种、入药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剂型、配伍、给药途径、用量、用药时间以及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特点等。四、产生中毒的主要原因①品种混乱;②误服伪品;③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④炮制不当;⑤制剂、服法不当;⑥配伍不当;⑦个体差异;⑧辨证不当等。五、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①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去投药,切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②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③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④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考点:毒性的古今含义,与副作用的区别。关注确定毒性的依据,影响因素及产生原因。第三章中药的应用第一节配伍一、配伍的含义配伍是根据病情、治法及药物性质,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有目的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及药与药之间的配伍总结成七种情况,称为七情,包括是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其中单行是单味药的应用,其他是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二、配伍的目的增加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减少毒副反应。三、药物配伍内容1.七情配伍单行:略。相须:性能相似的药物合用,起协同作用,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用后能显著增强清热泻火作用;银花与连翘配伍同用,增强清热解毒作用。相使:性能与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合用以提高主药疗效。如黄芪与茯苓配伍同用,茯苓增强黄芪补气利水作用。相畏与相杀: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药物的毒副作用。制它者称相杀;被制者称相畏。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姜杀半夏、南星;半夏、南星畏生姜。相恶:两药合用,可使药效降低或消失。如人参恶莱菔子。相反:两药合用,可发生不良反应或毒性增加。如甘遂反甘草。相须相使可协同增效,应充分利用;相畏相杀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可考虑选用;相恶与相反属配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