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网公司35~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征求意见稿)贵州电网公司2009年4月贵阳前言为规范贵州电网公司35~110kV变电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工作的内容和深度,加强变电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由贵州电网公司建设管理中心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由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负责起草。本规定由下列人员编审:批准:审定:审核:主要起草人:目录l总则………………………………………………………………………………(1)2总的部分…………………………………………………………………………(1)3电力系统部分……………………………………………………………………(3)4电气部分…………………………………………………………………………(5)5土建部分………………………………………………………………………(11)6水工部分………………………………………………………………………(15)7消防部分………………………………………………………………………(16)8大件运输………………………………………………………………………(17)9环境保护………………………………………………………………………(17)10劳动安全卫生…………………………………………………………………(18)11节能……………………………………………………………………………(18)12概算部分………………………………………………………………………(18)13主要设备材料清册……………………………………………………………(20)附录A本规定用词说明…………………………………………………………(22)11总则1.l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110kV新建变电站初步设计,110kV改扩建变电工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35kV变电站工程参照执行,并可适当简化。1.2应遵守的规定和程序1.2.1设计文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批办法的规定。1.2.2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批准或上报的计划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是初步设计的前题条件。1.2.3必须贯彻国家各项技术方针、政策及上级部门对工程建设的批示;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积极采用现行的标准化设计。1.3内容深度的基本要求1.3.1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说明书、各专业图纸、设备材料清册、概算书。设计文件齐全,应完整表达设计意图。计算准确,文字说明清楚。图纸清晰、正确。1.3.2应依据政策和上级批示,确定工程建设的合理标准。对设计中的重大问题,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一般为2个方案),根据优选结论提出推荐方案,供审批机关决策。1.3.4初步设计内容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设计方案的比选和确定。2)主要设备材料的确定。3)土地征用。4)基建投资控制。1.3.5各部分具体的深度要求,在本规定各章节中分别说明。工程中需加以阐明,而本规定未能涉及的问题,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适当加以说明。当采用现行的标准化设计时,相应部分可适当简化,但应说明选用了标准设计中哪个模块方案或组合方案,若对标准设计有修改,应说明原因。2总的部分2.l概述2.l.1设计依据21)经批准或上报的计划任务书(设计任务书)。2)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文件。3)上级部门对本工程的指示文件;有关的会议纪要(包括文件名称、文号、签发单位和日期)。2.1.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规模1)简述与变电站有关的系统情况,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说明变压器容量、台数(包括本期及最终规模);无功补偿装置台数及容量;各侧电压出线回路及分期建设情况等。2.1.3设计范围及配合分工说明本设计应包括的内容和范围、与外部协作项目,以及设计的分工界限。对改、扩建工程,尚应说明原有工程情况及其与本期工程的衔接和配合。2.2站址概况2.2.1站址地理位置应说明站区所在地的市、县、乡名称及其与城镇工业区、当地能源、水电、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的相互关系。2.2.2说明环境对变电站的要求;说明出线走廊规划及通信干扰情况。2.2.3供水及防洪排水应说明水源、水质、水量、频率为2%的高水位与站址标高的关系;防洪涝及排水情况。2.3主要技术原则及存在问题2.3.1主要技术方案。2.3.2主要设备型式。2.3.3采用新技术及标准化情况。2.3.4存在问题及其他。2.4技术经济指标表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技术经济指标1概算总投资万元元/kVA2无功补偿装置万元元/kVar3主控制室体积(面积)m3(m2)34站区内总建筑面积m25站区占地面积hm26绿化面积m27总占地面积、进站公路占地面积hm2或m28土石方量:挖方量、填方量m39变电站定员编制人2.5初步设计有关文件2.5.1当取得以下文件时,应作为初步设计附件列入:1)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上报计划任务书)。2)土地征用及进站公路协议。3)与地矿部门关于站址压矿的协议。4)有关用水、排水协议。5)出线走廊协议。6)施工站用电源有关协议。7)大件运输协议(包括铁路、公路、水路)。8)与通讯部门的有关协议。9)环保部门、消防部门与本工程有关的文件或会议纪要。10)上级部门有关指示文件、批文;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协议和会议纪要。3电力系统部分3.l电力系统3.1.1与变电站有关的现有系统概况,系统发展规划,变电站在系统中的作用。3.1.2变电站出线回路数、方向和分期建设情况;母线通流容量等。3.1.3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容量、台数、绕组数、接线组别、调压方式(有载或无励磁、调压范围、分接头)及阻抗等参数的选择。3.1.4为满足电力系统各种运行方式的需要对主接线提出要求。3.1.5提供无功补偿装置的总容量及分组容量。3.1.6提出中性点接地方式,必要时提出10kV电网接地电容电流的补偿设备选择。3.1.7提供电力系统远景年(变电站投产年起5~10年)归算到变电站有关电压4母线的阻抗。3.2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3.2.l母线保护、线路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及自动重合闸设计原则,选型及数量。3.2.2故障自动记录装置设计原则、选型及数量。3.2.3本站安全自动装置设计原则、选型及数量。3.2.4对(载波、微波、光纤等)通道的要求。3.2.5对电气专业和其它专业的技术要求。3.2.6电力系统专业在稳定及运行方式等方面对变电站的要求(如遥切、解列点等具体要求和措施)。3.3系统调度自动化3.3.1明确变电站调度组织关系。3.3.2确定远动信息内容、传输方式和通道要求。3.3.3远动设备选型、配置原则和技术要求。3.3.4远动电源及远动设备环境要求。3.3.5与有关调度端、集控中心、主站端接口要求。3.3.6远方电能量计量(费)装置确定本站关口点电能表和电能量计量(费)装置装设技术要求。确定电能量计量数据的传输方式和通道的要求。3.4系统通信3.4.1简述系统概况及调度组织关系。3.4.2简述通信系统现状。3.4.3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设计,以及各种信息对通道的要求,确定通信方式(载波、微波、光纤、程控等方式),并进行通道安排。3.4.4设备选型及需配置的设备,其制式、信号方式、接口要求。3.4.5根据通信设备配置,提出通信设备布置方案,并适当留有远期发展余地。3.4.6各业务接入方式。3.4.7提出通信电源方案。3.5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说明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选型、配置原则和技术要求。3.5.1确定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数据的传输方式和通道的要求。53.5.2相关调度端自动化系统、集控中心和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接口要求。3.6电力系统部分图纸3.6.1本阶段一般提供表3-l所示设计图。表3-l电力系统部分图纸目录序号图纸名称比例备注1电力系统现状地理接线图——2电力系统规划地理接线图——3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图——4通道组织图——5远动化范围图——6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布点示意图——3.6.2图纸深度要求1)电力系统现状地理接线图应表示现有主要电厂和电网的连接方式;主干线的走向和长度。2)电力系统规划地理接线图应表示与本工程设计方案有关的规划电厂、变电站和线路等。3)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图应绘制电气主接线图,表示出主要一次设备及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类型和数量。4)通道组织图应表示与本工程有关的通信通道起止点、数量、用途等。5)远动化范围图应表示调度对本期工程要实现的运动化要求。6)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布点示意图应表示全站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设备的布点示意。4电气部分4.1电气主接线64.1.1说明变电站规模、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及其名称等。4.1.2说明变压器台数、型式、主要技术规范及接入方式。4.1.3说明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台数、连接方式及其回路设备。4.1.4说明电气主接线方案(包括各级电压母线、近期接线、分期建设方式及过渡方案等)。4.1.5说明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包括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及设备;10~35kV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补偿等)。4.2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4.2.1说明短路电流计算的依据和条件(包括计算接线、运行方式及系统容量等),并列出短路电流计算结果。4.2.2说明导体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和依据。4.2.3应说明导体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结果(包括选型及主要技术规范,并宜将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表列入本部分)。改、扩建工程应校验原设备。4.3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4.3.1应论述110kV及以下电压非标准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及防止过电压措施;说明避雷器选型及其配置情况。4.3.2应说明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方式。4.3.3说明变电站土壤电阻率和接地装置设计技术原则,以及电气二次设备室、通信室对接地装置的要求。4.3.4说明变电站自然条件、环境状况、污秽等级;提出电气设备及绝缘子串的防污措施。4.4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4.4.1说明各级电压出线走廊、站区自然环境因素等对电气布置的影响。4.4.2应说明电气设备总平面布置方案(包括主变、补偿设备的布置方式)。4.4.3各级高压配电装置型式选择。4.4.4说明高压配电装置的间隔配置及远近期配合措施。4.4.5根据变电站所在地区地震烈度要求,说明电气设备的抗震措施。4.5站用电及照明4.5.1应说明站用电电源(包括站用备用电源)的引接及站用电接线方案。4.5.2说明站用负荷计算及站用变压器选择结果。74.5.3简要说明站用配电装置的布置及设备选型。4.5.4说明工作照明、应急照明、检修电源等的供电方式,并说明主要场所的照明及其控制方式。4.6二次接线4.6.1二次设备(含通信设备)布置方案。4.6.2控制方式及同期方式的确定。4.6.3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作用及主要功能,网络构成,硬、软件的配置及性能说明。4.6.4操作闭锁实现方案。4.6.5计量装置选型及配置说明。4.6.6变电站内火灾报警装置配置说明。4.6.7控制、保护、微机监测装置抗干扰措施。4.7二次设备电源4.7.1直流系统1)直流系统电压、接线方式的选择。2)直流屏、蓄电池及充电设备的选择。3)直流系统智能化主要功能说明。4)直流供电负荷及分配方式说明。4.7.2二次交流电源配置及分配方式说明。4.7.3交流不停电电源的设置、容量及选型。4.7.4保护试验电源配置说明。4.8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主要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的配置原则、设备选型。4.9电缆设施4.9.1说明站区电缆隧道、电缆沟道的布置。4.9.2应说明电缆及其构筑物采取的防火和阻燃措施。4.10辅助设施及其他说明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方式。4.11电气部分图纸4.11.1电气专业图纸可参考表4-1所示编制,各工程视具体情况确定。8表4-1电气部分图纸目录序号图纸名称比例备注1电气主接线图—包括各比较方案2电气总平面图—各方案3短路电流计算接线及等效阻抗图——4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平断面图1:100包括各比较方案5站用电接线图6电气二次设备室平面布置图—7元件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图——8直流系统图——9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置图——10全站防雷、接地图——4.11.2图纸深度要求1)电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