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微专题(二)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案例探究应用提升知识整合目录ONTENTSC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三江平原冷湿的气候及其影响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气候特征纬度较高,距夏、冬季风源地近,冬季寒冷,夏季湿暖短促;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蒸发较弱,气候较冷湿河流夏季雨水补给多,形成夏汛;春季有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冬季有结冰期冷湿气候的影响对水文蒸发弱,冻土广布而下渗少,形成大面积沼泽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冻土发育,土壤表层湿润对土壤沼泽植被形成丰富有机质,且有机质分解慢,土壤肥沃一年一熟,生长季节为4~10月,雨热同期;但春秋季易发生干旱冷湿气候的影响对农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各种养分积累多;加之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因而品质优良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2016·高考海南卷)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1~2题。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2.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强烈。由于空气的流动和大气的传导,各坡同一高度夜间气温相近,阳坡白天太阳辐射强,升温快、气温高,所以阳坡比阴坡昼夜温差大。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东北坡和西北坡是阴坡,东南坡太阳辐射最强时在上午,西南坡太阳辐射最强时在下午,所以西南坡最高气温是四个坡上最高的。第2题,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茂密、云量大,昼夜温差小,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答案:1.D2.C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2016·高考海南卷)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3~5题。3.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A.降水多B.风力大C.日照强D.气温高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4.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A.高大、屋顶尖、窗大B.低矮、屋顶缓、窗大C.高大、屋顶尖、窗小D.低矮、屋顶缓、窗小5.当地居民主要从事()A.渔业B.林业C.种植业D.牧业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解析:第3题,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福建海坛岛”,说明该岛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风沙满地跑”说明当地风很大。第4题,“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碉堡似的房子应是低矮、屋顶缓、窗小,有利于防风。东南沿海岛屿,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多大风。同时,夏秋季节,常受到台风的袭扰,民居在建设时一般设计比较低矮、屋顶和缓(减小对风的阻力,不容易被掀掉),且窗户小(不易吹破),有的甚至建成半地下、半地上的形式。第5题,材料“光长石头不长草”说明该岛土壤很少,岩石裸露,林业、种植业、牧业难以发展,只能从事渔业。答案:3.B4.D5.A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6.(2017·长沙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江平原昔日是以“北大荒”闻名的蛮荒之地,现在却成为我国有名的稻米城,大米输出量占全国的15%,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在《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新天府评选中成为明星,最终排名第六位。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材料二东北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大分布区,见下图。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1)读图说出东北地区沼泽空间分布上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三江平原现在沃野千里,其耕地主要是由沼泽改良而来。分析该区土壤肥沃的自然成因。俗话说“南稻北麦”,我国水稻的传统优势产区都在南方。但三江平原的农田现在有60%为水稻田,粮食总产量达1500万吨,70%作为商品粮输出,商品率远比南方的水稻生产基地高。(3)试分析三江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生产基地及商品率高的原因。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解析:第(1)题,据图可看出,沼泽北部多、南部少。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则可从气温、降水角度分析。第(2)题,土壤肥沃程度是以有机质含量为衡量标准的,要从有机质含量多角度分析,注意耕地“由沼泽改良而来”,则分析沼泽有机质含量多的原因即可。第(3)题,注意本题有两个问题:成为水稻生产基地原因、商品率高的原因。成为水稻生产基地,要分析满足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成为基地还要分析发展水稻生产的优势。商品率高,关键在于人均粮食多。首页上页下页尾页知识整合应用提升案例探究答案:(1)面积由北向南减少。原因:北部降水丰富,气温偏低,蒸发量小,冻土层深厚,地表水不易渗漏,冷湿的环境使其沼泽广布;南部气温偏高,春季干旱明显,地表积水难以保存。(2)沼泽草甸植被有机质生产量大,气温低,分解微弱,有机质保存多;沼泽地势一般较低,淤积的有机物也较多。(3)沼泽被大量改良成耕地;自然条件优越(地平、土肥、水足,特别是温带季风气候其夏季高温多雨的特征能很好地满足水稻的生产条件);全球变暖的影响使水稻种植界线北移;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三江平原地广人稀,人均余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