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P5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公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根本基本基本基本其它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考点展示(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3)我国的宗教政策。•本课时的主线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地位”,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②结合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认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③结合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文化的保护工程,认识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结合国家帮扶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具体措施,理解处理民族问题的具体措施。备考预测考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1)国情: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总称中华民族。(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1)是什么:(2)(为什么)我国能真正建立起新型民族关系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①国家性质决定(根本原因):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前提条件。考点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③我国宪法和法律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④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乘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注意:由于历史形成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3)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怎么办)国家角度:①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②要坚持和完善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③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制度保障。④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公民角度: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习惯,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课本P75)考点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1)含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平等的履行应尽的义务。(3)表现: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2)原因: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地位:首要原则提醒:对少数民族和地区给予特殊的扶持和照顾,不仅没有违反民族平等原则,恰恰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①我国各民族已经实现了平等,但不是消除了民族差别。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别。②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并不意味着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平等;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缩小和消除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这是一个需要各民族长期共同努力的历史进程。③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④民族平等不仅是指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义务。【特别提示】(2)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2、民族团结原则(1)含义:指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提醒:民族团结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1)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2)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地位:重要原则地位:根本原则(3)怎样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笔记)①、国家的政策支持(财政支撑、税收优惠等)②、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关键)③、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援(人、财、物;先富帮后富)提醒: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繁荣。它们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4.三项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政治基础(2015•江苏卷)15.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推行以藏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内地西藏班中学也开设藏语文课;西藏地区现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87座,每逢重大宗教节日都循例举行各种活动。由此可见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文化有明显的区域特色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11年高考江苏卷18)2010年8月,江苏举行“七彩假日——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一世情’”夏令营活动是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实际行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①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础•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的意义根据组合型选择题的特点,不难作出正确的选择,难度造中。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对民族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②③正确。①④夸大了这项活动的意义。(2011·重庆高考)2011年,中央决定大幅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②③表述错误。对口援助新疆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对新疆困难地区的特殊政策体现了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①④入选。•(2015•海南卷)13.201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发展成果惠及各民族群众,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做好新疆工作•①意在改革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在要求•③是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的需要•④是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具体体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1、进程:(略)•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可以看,•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政策)。2、意义:以法律形式保障自治民族的合法权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重要意义。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1)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3)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4)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机关具有双重地位:既是国家的地方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考点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其客观依据(5)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的职权具有两重性,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6)自治权:①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②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③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考点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其客观依据根据所述内容,用线条把两边的方框连接起来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①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管理地方财政⑤组织本地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制定管理流动人口办法④不合本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可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②自治地方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③自主管理本地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特别提示】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有何区别和联系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不同点目的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祖国和平统一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权限一定的自治权(民族自治权)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范围5个民族自治区港、澳相同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都要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l)民族区域自治区设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不是设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也不是设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也不是设在某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2)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但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3)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党的机关和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4)民族区域自治是“一定自治”,不是“高度”自治;更不是“完全”自治。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易错点:2.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必要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①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②现实情况A.“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B.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2)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考点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其客观依据3.怎样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坚持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2)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3)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4)公民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4.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区别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联系(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民族政策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2)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人民的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015•广东卷)29.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先后制定了29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对多项全国性法律制定了适合西藏特点的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自治机关的立法.•A,覆盖了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全部内涵•B.规定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C.保障了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D.协调了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