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总(韦志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的研制▲高中地理教材的总体设计▲高中地理教材的主要特点▲三点建议人民教育出版社韦志榕高中地理教材的总体设计高中地理十册教材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每一本教材的内容不同,但是有没有共同的“施工蓝图”?教材中具体的结构和呈现方式是怎样考虑的?教材能否体现高考的要求?教材的整体设计思路▲模块的学科领域、核心内容、价值追求设计▲教材编写三个维度的设计▲教材表达方式的设计以课程目标为引领,设计教材的框架结构;以内容标准为依据,把握教学内容重点,设计教材的内部结构。1。学科领域、核心内容、价值追求设计自然地理地理1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尊地之规,建设美好家园人文地理地理2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地为生,协调人地关系区域地理地理3以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体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偏自然地理的课程偏人文地理的课程偏地理技术的课程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城乡规划旅游地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科学的宇宙观海洋意识/国情教育灾害意识/国情教育环境意识发展教育/地理审美发展教育科技发展教育知识思想文化内涵教学完成课标基本要求体现先进的学科基础反映地理的实用价值设计精当清晰的结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教学结构)地理学的科学认知价值(知识/方法/前沿)地理学的社会价值(经济/社会的发展)多种方法并举,注重探究学习的思路和方法2。教材编写三个维度的设计(施工蓝图)人教版《地理》必修1目录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于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稳中求变《地理》必修2目录第一章人口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对于传统的人文地理内容“削枝强干”《地理》必修3目录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新视角、新内容3。教材表达方式的设计必修内容提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思考或读图思考案例活动问题研究阅读选修学习目标关键词点击思考案例活动阅读相关链接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改变“死记硬背”的状况对图表的观察、分析和运用,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针对图表设计读图思考,加强了图表的思维价值。教材中还设计了随文的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品质。课文包括文字和图像,它们是教科书的主体。课文在注重内容的规范、文字的规范和逻辑结构的规范的同时,还要更好地体现教科书的工具性。案例的选择突出其典型性、说明性,对课文中的相关内容起到诠释、实证、应用等作用。阅读是为了丰富和补充知识而设计的;活动是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的,侧重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以启迪思维、自主探究。紧密配合各章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问题研究。侧重过程与方法,结果具有开放性。4。教材编写中高考因素的考量—将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体现在教材中如:读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分析能力……—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夯实—从大教材观的角度,以文本教材为核心,开发满足高考需要的配套教学资源如:《同步解析与测评》《胜券在握——高考复习》人教版地理教材追求的风格————重视基础——重视衔接——重视实用高中地理教材的主要特点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特点?教材中具体的结构和呈现方式是怎样考虑的?特点一努力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利于教师平稳过渡到新课程。必修教材与原教材相比较:不变与变《地理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与原教材的比较第二单元大气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2.2大气的热力状况2.3大气的运动2.4全球性大气环流2.5常见的天气系统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7大气环境保护2003年6月第1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2004年5月第1版“不变”在哪里?——逻辑结构保持不变,教师“熟悉”教材原教材内容全面一般规律“变”在哪里?——教学内容重点的变化——教学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的变化直白地表达概念、观点、结论等各种信息在活动设计中,把传授和形成经典知识的两个过程综合在一起呈现全球尺度局地尺度新教材重在大气运动注重表达形成概念、观点、结论和事实的过程把经典知识的传授和形成经典知识的过程分开讲述同是讲“气压中心”,写法不同1.提出论题2.分析高低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叙述)3.结论用一段很短的文字介绍原因和结果用“活动”的方式分析和印证结果:1.利用热力环流理论解释冬夏大陆气压状况(复习)2.引导学生边画边想,带状的气压带被分割成高低压中心,由此形成认识特点二突出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地理学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地理学对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贡献凸现地理学的科学认知价值和社会价值地理学家为我们提供了用以分析世界上形形色色现象的一套独特而一致的学科体系,这是一个由动态观察世界的方法、综合的领域、空间表述组成的三维矩阵(《重新发现地理学》)。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撰文指出“地理学者能解读一般人因为专注细节而忽略了的整体特征,地理学科的发展有赖于此种地理学的视角。”关注点1对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关注和强调1.通过地方、地方间和尺度间的透镜观察世界的地理学方法;2.穿越地理学的三个综合领域;3.应用图形像的、语言的、数学的、数字的和认识的空间表述方法。地理学视角矩阵图一个有启发的例子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地理学的科学认知价值南京大学王颖院士的报告(2007年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塔克拉玛干沙漠砂源探讨——追溯新生代古海洋质疑:砂从哪里来?假设:古海洋(环境特征/海洋残留遗迹/油气资源丰富/有海陆变迁历史)砂样分析:10处砂样,200粒石英砂表面分析要有广博的知识,善于多角度思考、比对要能理性地推理、判断要做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我们的地理教育中应重视:核心概念的建构地理事件成因的逻辑分析分析思路和方法尤为重要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地理学的社会价值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樊杰研究员的报告: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地理学研究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的要求。(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胡锦涛十七大报告,多次指出“主体功能区”)。四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地理学能做什么?地理科学的基础:地域分异——差异发展模式因地制宜——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结构地理科学体系构成:自然、人文、技术(GIS)文化传统:为地方发展服务另一个有启发的例子我们要及时了解地理学家在做什么我们要把地理学家的工作,尤其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研究主题传达给学生,如:循环经济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我们要利用各种渠道,拓宽学术视野对大多数美国人而言,地理学就是关于地名的学问。对人们忽视地理学的关注,通常集中于人们无法在世界地图上指出城市、国家和河流的位置,而地理教学通常也只等于传递关于世界遥远地区的信息。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说地理学对于20世纪后期社会所面临的许多关键问题可以说三道四,这会使有些人感到惊讶。地理学家致力于从环境变化到社会冲突等许多有价值问题的研究和教学。这些活动的价值来自本学科着重研究地球表面特征和组织的发展;研究具有独特自然与社会特征的具体地区(或“地方”)自然与人文现象之间的互动方式;研究那些地方对各种自然与人文事件和过程的影响。这些关注不只是扩展关于遥远地区百科知识的练习,而是直指今天决策前必须解决的某些最紧迫问题的核心。选自《重新发现地理学》——综合地看待问题:把环境—社会系统或自然—人文现象联系起来;——动态地观察世界:要素和系统的变化,时间和空间尺度的相互依赖和影响;——多样的空间表述:图像、语言、数学和数字等方法的运用。教材中展现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关注点2用地理学的视角去揭示基本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地球的运动大气过程水文过程地貌过程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人口过程城市化农业地域的形成工业地域的形成大气过程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大气的运动基本过程热力环流(案例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环流的形成过程不同尺度的大气运动全球性的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常见的天气系统(局地尺度)锋和锋面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全球气候变化大气是怎么运动的——原因、过程、结果大气运动的影响——基本态势、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关注点3在理解基本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中建构和掌握核心概念为什么重视核心概念在学科课程中的学习意义两个观点1.从学科的角度看,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选自生物课标解读)。2.从教学的角度看,有利于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和层次,抓住教学中的关键;有效控制教学内容容量,合理安排“脚手架”知识;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掌握更多的实事内容。韦钰院士在她的《十年“做中学”为了说明什么》一书中写道:“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如此广阔、深邃、复杂,而又变换不定。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人类具有特有的高级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类比、推理和抽象。人类进行高级思维的基石在于能够对感知、客体、特征和事件进行分类,归纳和概括,找出其本质的共同点,组织成为概念。因此就能够:(1)进行有效的记忆;(2)鉴别客观世界的不同事物;(3)进行类比和推理;(4)想象和认识更多新的事物和情境,扩展已有的知识;(5)构建更加复杂的理论。所以,形成概念是人类认知的重要途径,概念是人类知识的基石。”如何选择和表达地理课程中的核心概念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已故教授、美国著名科学教育学家赫德(Hurd)列出了选择核心概念的标准:展现了当代科学的主要观点和思维结构;足以能够组织和解释大量的现象和数据;包含了大量的逻辑内容,有足够的空间用于解释、概括、推论等;在教学中可以用上各类情境下的例子,并可使用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和环境;可以提供许多机会,用于发展与本学科特色相关的认知技能和逻辑思维过程;可以用于组建更高阶的概念,而且可望与其他学科的概念结构建立联系;表达了科学在人类智力成果中所占有的地位。选择地理课程中核心概念选择的考量第一,来自地理学界的观点。《自然地理学原理》(郭永胜等,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科学出版社)认为:“自然地理学是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把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以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功能、物质迁移

1 / 9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