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海因里希·伯尔【德】海因里希·伯尔作者档案简介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生于科隆一雕刻匠的家庭。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1945年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成为职业作家。作品短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鲁姆》,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等。评价德国作家。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的灵敏技巧和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伯尔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伯尔自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心独白。1972年,伯尔由于“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揭露法西斯战争的罪恶,反映德国人民的苦难,基调灰暗、抑郁。颤动凝眸恺撒门楣斑斓威风凛凛甲胄目光炯炯惟妙惟肖颠簸啐掉腓特烈吞噬倒坍惬意粗犷诅咒蹒跚襁褓胡子茬恪守chànmóukǎiméilánlǐnzhòujiǒngxiàobǒcuìféishìtānqièguǎngzǔpánshānqiǎngbǎochákè整体认知——小说三要素情节:环境:战地医院,盟军攻入德国,夜晚,火光冲天,炮声不断人物:“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我”是一名_________,受了____伤,但“我”始终想知道“__________________?”最终___________________,“我”才意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又是一名________,“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以确认:这里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此时“我”“失声呼叫”。“我”又是一名中学生,“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此时的“我”“惊骇万状”。整体认知——小说三要素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到底受的什么伤,究竟在什么地方。环境:战地医院,盟军攻入德国,夜晚,火光冲天,炮声不断人物:“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文章最后“亮出底牌”制造悬念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更能引发人的深入思考,产生心灵的震撼,更好地揭示主题。这种写法在小说中最为常见。文本最后“亮出底牌”的写法是什么写法?这种写法的作用是什么?现在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里?到底受了什么伤?两大悬念:发烧、疼(10)打针、热乎乎(17)叫喊(20)胳膊、腿不能动(39、40)医生注视、低语(41)美术教室的布置(6、7、8、9、11、12、13)多哥的香蕉(13)门上的十字印痕(46)黑板上的笔迹(49)1、受了什么伤2、是不是母校不用再怀疑了!失去双臂和右腿!思考1“我”在母校生活了____年,而上战场才_____个月,为何“我”一直没认出自己的母校?八三①发烧时的幻觉②统一的环境布置③现实反差巨大三个月前三个月后学生学校城市门房伤兵医院火海消防员反差战争让原来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成了战地医院,战争让原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成了伤兵。战争摧毁了文明和人生!我受到了蒙蔽: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提示:“我”为什么会走上战场的?环境描写标题思考2(1)《美狄亚》(2)《挑刺的少年》(3)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4)希腊重甲胄武士(5)大选帝侯、希特勒(6)弗里茨像(7)人种脸谱像(8)尼采画像(9)小型阵亡战士纪念碑(10)凯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像(11)赫尔墨斯圆柱、宙斯脸(12)多哥大幅风景画美狄亚——希腊戏剧中的复仇女神形象,为了爱情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后来又为报复丈夫的不忠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女。暗示国人替国雪耻可以不择手段。(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挑刺的少年》早先被称作“忠诚的男孩”,源自人们为增加雕像的英雄主义色彩而编造的一个故事:“忠诚的牧羊少年担当起了送信者的重任。他将消息送到罗马元老院后,才安顿下来,将脚掌上那根折磨了他一路的刺挑出。后来罗马元老院为了表彰他的忠心,命人制作了这尊铜雕。”暗示德国公民必须忠诚,国家和元首的利益远重于个人利益希腊重甲胄武士,大选帝侯,希特勒,阵亡将士纪念碑,凯撒……复仇尚武侵略种族殖民信仰(1)《美狄亚》(2)《挑刺的少年》(3)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4)希腊重甲胄武士(5)大选帝侯、希特勒(6)弗里茨像(7)人种脸谱像(8)尼采画像(9)小型阵亡战士纪念碑(10)凯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像(11)赫尔墨斯圆柱、宙斯脸(12)多哥大幅风景画学校布置这些,你怎样看待?复仇愚忠尚武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军国主义让人看到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表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揭示出军国主义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小说为何对学校的环境布置反复进行描写?思考3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后来,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是:“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其用意在于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讽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我没有写完是因为黑板太短,老师也没有写完是因为什么呢?本篇小说标题的作用(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4)表达了反战的主题我上战场是主动去的,还是被逼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一、P47对炮火的赞美,认为战争是美好的二、P47想成为烈士,在纪念碑上留名,对烈士充满向往三、P43---P46对城市火光、浓烟充满敬慕析:是主动去的,从“我”的战争感受可以看出来:思考4从人物的叙述中,概括:“我”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狂热的颂扬战争、颂扬殖民却不知为何而战的可怜虫,即使“我”牺牲了,也只是得到一个廉价的纪念碑,“我”只是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工具,一个傀儡。提示1、我对“炮声”和阵亡的遐想提示2、在多哥风景画上写“多哥万岁”提示3、学习期间感到百无聊赖,跑到门房那里去喝牛奶、抽烟从人物的叙述中,概括:“我”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我”是一个①狂热的颂扬战争、颂扬殖民却不知为何而战的可怜虫,即使“我”牺牲了,也只是得到一个廉价的纪念碑,“我”只是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工具,一个傀儡。②没有理想、没有灵魂,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浑浑噩噩),③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不满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学生永远失去了双手,残疾伤痛却迎来了医生见怪不怪的冷漠……罪恶的法西斯战争在对比中揭示主旨……小说通过一个伤兵的视角,展现了法西斯利用学校作为军国主义教育的工具,在思想上蒙蔽、控制德国青年一代的真相,揭露了法西斯破坏文明、毒害青年的罪恶本质,深刻反思了德国民族的悲剧根源。看到自己失去双臂和右腿,“我”为什么“猛地仰面躺了下来,不能支撑自己”?惨不忍睹的场面四肢仅存一肢、残酷的现实青春不再潇洒英雄梦完结,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等待他的是残酷的现实。客观上揭示了战争的罪恶:摧垮人类结尾的艺术结尾“牛奶”的含义是什么?认出门房比尔格勒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什么意义?“牛奶”成为和平与学校的代名词。由悲惨的现实发出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声音,突出小说的主题。结尾的艺术我真正的回到了母校我又成为了学生无限伤感与悔恨,向往平静安宁的生活写作特色: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比较阅读: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1.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对战争有清醒的认识;《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2.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3.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比较阅读: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作业•1.今天明天完成黄本《一个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两课练习P8812题不做,明天交•2.这周日清周末回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