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背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董佳男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基本经济情况一、落后的经济基础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压榨和残酷剥削,加上连年的战争摧残和国民党败退时的疯狂掠夺和破坏旧中国虽地大物博却赤地千里,人口众多却遍野哀鸿:(一)薄弱的经济基础(1)农业旧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极度落后。以手工个体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平均亩产量,粮食为127斤.全国8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每年却需要进口大量粮食和棉花。(2)手工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工业少得可怜没有形成工业体系,工业技术水平低下,门类短缺。“以总产量比较,中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水平之间的水平低下,门类短缺。“以总产量比较,中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水平之间的差距在100年以上。(3)商业商品生产很不发达,市场发育很不平衡,小农经济仍然是社会经济的主体。第一,大部分内地农村农产品商品率仅在5%—10%之间;而在东部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农产品商品率能够达到50%—70%左右。第二,东部沿海的几个大城市与内地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差距甚大。就中国的大多数农村和内城镇来说,商品流通的数额占总产值的比重较低,流通商品的结构上,近现代工业品也比较少,并且市场发育畸形,恶性通货膨胀、投机倒把相当严重。恶性通货膨胀•1937年100元法币可以购买两头牛•1945年可以购买两个鸡蛋•1946年可以购买1/6块肥皂•1947年仅能购买一块煤球二、落后制的经济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一方面现代工农业有所发展,但是近代由于各种社会资源为外国资本所垄断,国内资源为官僚资本所控制,民族资本始终无法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另一方面,新民主主主义经济也在各革命根据地萌芽,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则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管制和征用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等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这些经济制度虽然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面临着农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文教卫生水平低下,基础设施破坏殆尽等一穷二白的经济底子,而且还得面临长期战争造成的工业萎缩,农业凋敝,物质奇缺的经济问题。在如此经济环境无疑给新生政权恢复经济、稳定民心和局势造成严重困难。恢复时期的中国经济(1949-1957)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一)农业生产恢复与发展的概况1农业总产值迅速增长2主要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3林牧副渔业也得到迅速的恢复与发展(二)工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1工业总产值增幅显著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增3工业技术水平进步4工业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三)国际国内贸易的恢复与发展对外贸易1恢复对外贸易的自主权并确立其基本原则2建立以国营对外贸易为主导,多种贸易方式并存的国际贸易管理体系3转移对外贸易的重心,采用灵活的贸易方式4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加国内1国内商业体系的逐步完善2国营贸易蓬勃发展3充分利用私营商业的积极作用4开展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城乡经济(四)财政经济平衡发展1949年是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也是全国财政经济状况最差的一年。当时的局面是生产衰败、物价波动、投机猖獗、国民经济全面崩溃。这种局面下使国民经济发展成为不可能,中央政府采取两大方面的措施保证财政平衡1、争夺市场领导权:加强金融管理和市场管理、严惩投机主义者稳定物价、确立国营经济对市场的领导地位、2、统一财经工作:实行中国财政的统一管理、统一国有物资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统一全国国营贸易工作、统一财政收支迅速接近平衡在采取这两项措施后财政状况取得根本性好转,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物价也趋于稳定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于新中国的走向,是走新民主主义道路还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内外就存在过激烈的争论。按照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进行改造,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快就开始进行了。1952年八月,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的《团结起来,划清敌我界限》报告中说:“国家有前途,有希望,过去我们想国民经济是否能在三年内回复。经过两年半的奋斗,现在国民经济已恢复,而且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建设了。”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在大力的向前推进。(一)过渡时期总路线随着新中国各项社会、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进展,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需要,酝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2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讲到,我们现在开始就要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十年或更长时间。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讨论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4年2月10日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了党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二)一五计划:为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而奋斗的纲领对于刚刚取得国家政权尚缺乏建设经验而又处于世界工业化浪潮中的中国共产党来说,第一次编制全国性大规模的建设计划,其难度可想而知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大会的原则。通过历时四年,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才审议并正式通过一五计划与经济相关的内容包括:陈云提出的四个平衡即财政收支平衡,外汇收支平衡,购买力与商品供应之间的平衡,电煤木材等若干种主要产品的供需平衡(三)三大改造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五反斗争3,对手工业的改造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956年全国基本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此后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为主要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是在1949年到1956年期间逐步完成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世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世”的理解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交待:一是,将新中国的建立作为“前世”的起点。之所以将新中国建立而不是将“经典体制”(或经典社会主义)的实际确立作为“前世”的起点,是因为从新中国建立到经典体制”的实际确立这段时间是传统计划经济的孕育期。它是“前世”生命的起点。对它的考察可以清楚地解释传统计划经济建立的背景、条件和过程。二是,将“前世”的终点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样的界定,实际上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点来划定的。在这一时间点上,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松动,市场化改革开始了。三“前世”不仅仅是个时间概念,更是一个实体概念。因此,“前世”不仅在时间维度上有边界,而且还有实体边界。即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四是,这里没有把资本主义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世,除了世代之间的前后相继之外,更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完整的典型形态。是,“前世”虽是过去,但不意味着消灭。它的遗留、痕迹将对“今生”,对“来世”影响深远。(一)1949年到1952年为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做准备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计划经济的著名论断,是在经过毛泽东、刘少奇审阅、修改的《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中所提出的:新民主主主义经济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还在于新民主主义的国民经济应该是某种程度上具有组织性和计划性的经济。当时东北地区已经实现计划管理,全国只是开始有为计划经济做准备。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第一、建立中央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机构。1949年9月在建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财经工作。国家也设立了财经计划局、财经统计局等部门,地方也设立了相应的部门。这标志着国家经济管理机构的框架基本确立。第二、形成了计划经济运行机制。包括为了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建立了计划组织机构,计划司及其下属机构、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财政体制以及统一财经等方式第三、开始编制国民经济计划。1950年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在汇总各部门的专业计划基础上,试编出《1950年国民经济计划概要》,包括1950年的粮棉产量,水利建设、林业20多项事业发展的概括要求。在这一阶段内,由于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所以计划经济还不能覆盖所有的方面,市场因素仍然起主导作用,体现了市场与计划双重因素发挥作用的格局,但是整个国民经济呈现出计划的比重越来愈大,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小的趋势。(二)1953年-1955年加快建设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恢复被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这一时期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缩小市场经济的范围,加快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做大事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的突出表现。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苏联模式,在我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是当时符合国情的必然选择,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五计划的提前和超额完成任务完成正好证明这一点。围绕着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中央加强了集中统一管理。第一、确立了国家经济管理机构。第二、对重点项目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第三、国家采取了直接计划与间接计划相结合的计划管理制度第四、国家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制度第五、1953年起实行了“统存统贷”的信贷管理体制第六、建立起计划分配、统一调拨的物资管理体制第七、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政策第八、一切部门的劳动调配需纳入计划,增加人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统一调配,劳动力调配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总之一五时期我国在各方面加快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管理制度,从而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三)1956年后建立基本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多种经济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已经转变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在此基础上,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动荡时期的中国经济(1959—197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建国后的头八年,也就是1949年到1958年上半年,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的”,“社会主义时期我们的失误主要来自左的方面,而左的事情从1957年就开始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以及文化大革命使得1958年到1978年,我国在阶级斗争和建设规模速度两大问题上都一再发生严重失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出现企图和曲折,这就使得我们没有取得应该取得的巨大成就。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初步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1958年三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此后,他就取代了中共八大所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而被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条总路线是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目标的,同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方针是相适应的。但是当时中央的政策已经显现出左的错误倾向,因此,这条路线不可避免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