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区十二五规划纲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345目录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第二章优化“一核三带”区域空间布局第三章建设“一江两岸”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第四章打造千亿工业强区第五章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第六章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七章加快发展旅游业第八章共建共享和谐新江津第九章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第十章构建生态文明第十一章建设开放型江津第十二章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6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第一节发展基础发展成就1.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功能明显提升3.千亿工业强区强力推进4.城乡统筹正向纵深推进5.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6.社会民生明显改善面临的问题1.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2.产业支撑作用不够明显3.社会和谐压力不断凸显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接近300亿元,年均增长15%,为历届最快,比“十五”提高3.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23000元。2009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33亿元,比2005年增长3倍多。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939元、6041元,是2005年的1.58和1.66倍。高等院校已达6所,城市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3万,2009年城镇化率为55.6%。工业总产值410亿元,是2005年的2倍;工业增加值114亿元,比上年增长2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60家,新增51家。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基本形成了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制造、电子信息、材料工业、电力能源、食品加工业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度为31%;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市级统筹城乡集中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模式转型加快,SO2、COD减排任务如期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降低20%,“森林江津”建设全面展开,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森林覆盖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7第二节发展形势发展机遇1.重庆战略地位上升的机遇2.重庆主城拓展的机遇3.国家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4.重庆全面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机遇5.沿海产业转移和国际资本西进的机遇面临的挑战1.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挑战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挑战3.全市其它区县竞相发展的挑战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8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提速落实“314”总体部署、国发〔2009〕3号文件。——以提速升级发展为主题,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为主线,以统筹城乡改革和对外开放为动力,以建设“五个江津”为载体,以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融入重庆主城。——纵深推进“一江两岸”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建设、千亿工业强区建设、城乡统筹改革三大战略,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节指导思想9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第四节战略定位区域性中心大城市全面融入重庆主城,辐射川南黔北港口城市加快港口物流园和港口码头建设,发展临港经济重庆现代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汽摩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材料工业基地、电力能源基地、食品加工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基地、休闲旅游基地、现代农业基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推动农村市场化、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城乡管理制度一体化10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第五节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到2015年,经济总量达1000亿元,年均增长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500美元,超过中部平均水平。基本建成“一江两岸”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构建特大城市基本框架,在重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2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基本建成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的特大城市。11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第五节发展目标具体目标——经济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到2015年达到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到2015年达到2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到2015年达到5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60:33。——财政收入: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7%,到2015年达到120亿元左右;税收收入年均增长27.1%,到2015年达到38.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五年累计投资达2000亿元。12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第五节发展目标具体目标——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0%,累计达到10亿美元。——利用内资:实际利用内资年均增长20%,累计达到558亿元。——内外贸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到2015年达到250亿元;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累计达5亿美元。——科技教育:到2015年,R&D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1.8%,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人民生活:到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城镇、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4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13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第五节发展目标具体目标——人口规模:常住人口年均增长2.5%,到2015年达到14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城镇化率达到70%。——资源利用:万元GDP能源消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20%以上。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降低21%,单位GDP碳排放量累计降低超过20%。——生态与环境:森林覆盖率达43%,人均公共绿地达15㎡,优良空气质量天数不低于330天。14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总体要求第五节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指标单位2009年2015年增长率%指标属性1.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249.3100026预期性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1.9485517预期性3.工业总产值亿元410.5200030预期性4.工业增加值亿元11455028预期性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19768023预期性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90.525020预期性7.地方财政收入亿元25.4122.437预期性8.三次产业结构-16.4:52.5:31.17:60:33-预期性9.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101613050020预期性10.实际利用内资亿元52.1155.620预期性11.外贸出口额万美元40371080018预期性15社会发展指标单位2009年2015年增长率%指标属性12.常住人口万人1281482.5预期性13.人口自然增长率‰0.532.5-约束性14.城镇登记失业率%2.553-约束性15.城镇化率%55.6370-预期性16.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预期性1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78100-预期性18.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100-预期性19.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8.71100-预期性20.R&D占GDP比重%1.8-预期性21.人均受教育年限年1010.5-预期性16居民生活指标单位2009年2015年增长率%指标属性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1.4939312.3预期性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万元0.61.516.5预期性2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933-预期性2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9.9545-预期性生态环境指标26.森林覆盖率%38.543预期性27.耕地面积万亩153.75151.45约束性2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20约束性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15预期性30.空气质量II以上天数天317330-约束性31.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约束性32.工业废气处理率%约束性3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预期性3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约束性35.城市污水处理率%约束性17第二章优化“一核三带”区域空间布局18第二章优化“一核三带”区域空间布局——城市发展核心区包括几江、德感(含滨江新城)、双福、支坪和珞璜5个街镇,区域面积487.8平方公里,占全区幅员面积的15.2%,2009年GDP占全区的55%,人口占25.7%,2015年GDP占比达到65%,人口比例达50%。——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和都市旅游业。——合理优化国土开发空间。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利用产出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壮大经济规模。提升承载人口和吸纳就业的能力。第六节重点发展城市发展核心19第二章优化“一核三带”区域空间布局——沿江经济带包括先锋、白沙、油溪、吴滩、石门、朱杨、石蟆、慈云、龙华、李市10个镇,区域面积1250平方公里,占全区幅员面积的38.8%,2009年GDP占全区的26.9%,人口占44.3%,2015年GDP占比达到25.0%,人口比例达35%。——重点发展临港经济、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加强长江沿岸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严格保护好耕地和基本农田,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因地制宜推进沿江经济带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第七节加快发展沿江经济带20第二章优化“一核三带”区域空间布局——綦河经济带包括杜市、夏坝、广兴、贾嗣、西湖5个镇,区域面积403.3平方公里,占全区幅员面积的12.5%,2009年GDP占全区的9.5%,人口占14.8%,2015年GDP占比达到6.0%,人口比例达10%。——重点发展机械加工、齿轮、建材等工业、休闲旅游等产业,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加强綦河经济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选择地发展工业,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以工业带动城镇化,提高人口吸纳力。坚持以保护綦河流域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蔬则蔬的原则,发展农产品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适宜产业;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保护好耕地和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第八节积极发展綦河经济带21第二章优化“一核三带”区域空间布局——南部生态经济带主要包括蔡家、中山、柏林、嘉平、塘河、永兴6个镇和四面山管委会,区域面积1077.8平方公里,占全区的33.5%,2009年GDP占全区的8.6%,人口比例达15.2%,2015年GDP占比达到4.0%,人口比例达5.0%。——重点发展旅游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严格保护四面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严格控制人工景观建设,严格控制四面山开发强度,通过生态移民,逐步减少农村居民点的占用空间,禁止工业发展,适度控制新增公路建设。加大中山、塘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不损害生态功能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和林业经济。推进天然林保护,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好耕地和基本农田。第九节有序开发南部生态经济带22第三章建设“一江两岸”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第十节构筑城镇支撑体系加快建设“一江两岸”大城市优先发展中等城市加快发展小城市加快发展中心城镇适度发展建制镇以几江、德感、支坪、双福和珞璜为重点,以提速滨江新城建设为抓手,到2015年,城区规模达到68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发展到70万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规模达100万人。以白沙为核心,优先发展中等城市。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10万,城市建成区8.5平方公里。以油溪、李市、石蟆为重点,发展小城市,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市群。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10万。以先锋、蔡家、贾嗣、柏林为重点,积极发展中心城镇。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8万人。积极发展吴滩、石门、朱杨、龙华、慈云、塘河、永兴、西湖、杜市、夏坝、广兴、嘉平、中山等建制镇。到2015年,城镇人口达10万人。23第三章建设“一江两岸”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第十一节提速建设“宜居江津”提升居住品质优化公共空间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强小城镇宜居建设24第三章建设“一江两岸”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第十二节加快“畅通江津”建设构建“一江两岸”主骨架的公路网络提升轨道交通客货运能打造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