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自学指导一试从正反两面,举例说明人类活动是如何改变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的?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人类活动可以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人类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修建水库稳定局部地区的水循环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稳定局部地区的岩、土层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2、人类活动降低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环境恶化环境更不稳定自然灾害频发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诱发地震和塌方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赤潮太湖蓝藻爆发太湖很受伤,后果很严重太湖是锦绣江南的象征,“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然而,随工业高速增长,污染物排放迅速增加,大量的工业污水随江河源源不断注入太湖;再加上太湖地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大量未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注入太湖。2007年5月,太湖出现近50年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水体富营养化加剧,蓝藻大规模爆发使无锡自来水厂取水口遭受严重污染,导致自来水水质突变并伴有难闻的腥臭味,一时之间造成百万市民饮水困难。太湖为什么受伤?带来了什么后果?自学指导二阅读教材19—20页,说明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的,进而改变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1、人类活动对人员本身的影响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互救互助行为图表导读: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易损性不同相同强度的地震耕地易损性小城市用地易损性大增加林草地减少洪水径流增加加重城市洪水灾害探究活动为什么城市中更容易发生洪水?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工程措施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建设防灾减灾工程提高作物的抗旱性能如:不同抗震系数的房屋导致不同灾情自学指导三读图1.30,请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灾情有放大、缩小的作用。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缩小放大社会经济看灾害环境看社会经济看灾害环境看经济雄厚,政治稳定建设防灾系统,能迅速救援灾害高风险区人类迁出经济薄弱、政局动荡救灾不力区域特征:灾害高风险区人类活动:进入探究活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有自然灾害吗?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自然灾害及其灾情有何变化?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强烈爆炸,大量沙土尘埃颗粒弥漫地球大气,造成恐龙销声匿迹。图表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