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明代服装第一节概述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专制,对中央和地方封建官僚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恢复汉族礼仪,调整冠服制度,禁胡服、胡姓、胡语等措施。对民间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移民屯田,奖励开荒,减免赋役,兴修水利等,使封建经济得以很快发展。1399年,建文帝朱允坟推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公开反叛,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军南下,发生了一场明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皇位争夺战,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变”。朱棣考虑到北京是他多年经营之地,而南京总为偏安王朝,难以控制北方游牧部落,于是在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自此,北京成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明代注重对外交往与贸易,其中郑和七次下西洋,在中国外交史与世界航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待少数民族部落,明王朝采取了招抚与防范的积极措施,如设立奴儿干等四卫,“令居民咸居城中,畋猎孳牧,从其便,各处商贾来居者听”,安抚并适应了鞑靼、女真各部的发展。设立哈密卫,封忠顺王,使之成为明王朝西陲重镇。利用鞑靼、瓦剌与兀良哈等三卫,来削弱东蒙古势力等。明朝近三百年中,也发生“土木之变”、倭寇入侵、葡萄牙入侵等动乱,但各族人民之间仍在较为统一的局面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第二节男子官服与民服明代服饰改革中,最突出的一点即是建国后立即恢复汉族礼仪,调整冠服制度,太祖曾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包括服饰在内的更制范围很广,以至后数百年中都留有影响,但由于明王朝专制,因此对服色及服饰图案规定过于具体,如不许官民人等穿蟒龙、飞鱼、斗牛图案,不许用元色、黄色和紫色等。万历以后,禁令松弛,一时间鲜艳华丽的服饰遍及里巷。明代冕服除非常重要场合之外,一般不予穿用,皇太子以下官职也不置冕服。朝服规定很严格。另有皇帝常服,一般为乌折上巾,圆领龙袍。戴乌纱折上巾、穿绣龙袍的皇帝(《明太祖坐像》)朝服朝服以袍衫为尚,头戴梁冠,着云头履。梁冠、佩绶、笏板等都有具体安排。品级梁冠革带佩绶笏板一品七梁玉带云凤四色织成花锦象牙二品六梁犀带云凤四色织成花锦象牙三品五梁金带云鹤花锦象牙四品四梁金带云鹤花锦象牙五品三梁银带盘雕花锦象牙六、七品二梁银带练鹊三色花锦槐木八、九品一梁五角带鸂鶒二色花锦槐木皇帝常服金冠——折上巾穿补服、戴乌纱帽的官吏(明代谢环《杏园雅集图》局部)着补服的明代官员补服乌纱帽明代官服上还缝缀补子,以区分等级,似源于武则天以袍纹定品级之始。明代补子以动物作为标志,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袍色花纹也各有规定。盘领右衽、袖宽三尺之袍上缀补子,再与乌纱帽、皂革靴相配套,成为典型明代官员服式。补子与袍服花纹分级简表如下:以上规定并非绝对,有时略为改易,但基本上符合这种定级方法。明世宗嘉靖年间,对品官燕居服饰也作了详细规定,如一、二、三品官服织云纹,四品以下,不用纹饰,以蓝青色镶边。冠帽以铁丝为框,外蒙乌纱,冠后竖立两翅,谓之忠靖冠。三品以上金线缘边,四品以下不许用金。二、民服明代一般男子服式主要有:直身、罩甲、襕衫、裤衫、裤褶、曳撒等,多承袭前代,仅在色泽、长短上有所变化。衙门皂隶杂役,着漆布冠,青布长衣,下截折有密裥,腰间束红布织带。捕快类头戴小帽,青衣外罩红色布料背甲,腰束青丝织带。富民衣绫罗绸缎,不敢着官服色,但于领上用白绫布绢衬之,以别于仆隶。而作为明代男子主要首服的巾帽,则有很大发展,特点突出。五蝠捧寿纹大襟袍百姓服装首服:其中有“四方平定巾”,为职官儒士便帽。有网巾,用以束发,表示男子成年。据说为明太宗提倡,因以落发马鬃编织,用总绳收紧,也得个“一统山河”的吉祥名称。另有包巾、飘飘巾、东坡巾等二十余种巾式,多统称为儒巾。帽子除了源于唐幞头的乌纱帽之外,还有吉名为“六合一统帽”的,俗称瓜皮帽,为市民日常所戴,这种帽子一直延用至民国,甚至于20世纪后半叶仍有老者戴用。另有遮阳帽、圆帽等约十五种帽子。明代盘领大袖衫儒巾高筒毡靴戴四方平定巾、穿大襟袍的男子履:明人足服有多种质料与样式,如革靴、布底缎面便鞋等。江南人多穿蒲草鞋,北方人多穿牛皮直筒靴。另外,轻细洁白的棉布也被广泛地使用。第三节女子冠服与便服自周代制定服饰制度以来,贵族女子即有冕服、鞠衣等用于隆重礼仪的服饰,因历代变化不大且过于繁琐,前几章中未作说明。明代规定严格,又有明式特点,而且距今年代较近,资料比较丰富、准确,故将其作为女子服饰的一部分。冠服大凡皇后、皇妃、命妇,皆有冠服,一般为真红色的大袖衫、深青色的背子、加彩绣帔子、珠玉金凤冠、金绣花纹履。帔子蹙金大袖衣帔子: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即已出现,唐代帔子已美如彩霞。诗人白居易曾赞其曰:“虹裳霞帔步摇冠。”宋时即为礼服,明代因袭。上绣彩云、海水、红日等纹饰,每条阔三寸三分,长七尺五寸。其具体花纹按品级区分如下:品级霞帔图案背子一、二品蹙金绣云霞翟纹蹙金绣云霞翟纹三、四品金绣云霞孔雀纹金绣云霞孔雀纹五品绣云霞鸳鸯纹绣云霞鸳鸯纹六、七品绣云霞练鹊纹绣云霞练鹊纹八、九品绣缠枝花纹摘枝团花穿补服的贵妇蹙金,是用捻紧的金线刺绣,使刺绣品的纹路皱缩起来,唐代杜甫即曾写过:“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这种金线绣至明代更加精美,显现出耀眼的光彩。除冠服应用蹙金绣以外,其它衣物也多施以彩绣。明太宗孝文皇后像霞帔示意图三龙双凤冠二、便服命妇燕居与平民女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袄、帔子、背子、比甲、裙子等。普通女子服饰多以紫花粗布为衣,不许金绣。袍衫只能用紫色、绿色、桃红等色,不许用大红、鸦青与正黄色,以免混同于皇家服色。背子比甲裙子头饰背子明代背子,用途更加广泛,但形式与宋大致相同。穿窄袖背子的妇女比甲隋唐时期的半臂,与比甲有着一定的渊源。本为蒙古族服式,北方游牧民族女子好加以金绣,罩在衫袄以外。后传至中原,汉族女子也多穿用。明代中叶着比甲成风;样式主要似背子无袖,亦为对襟。比后代马甲又长,一般齐裙。穿比甲的妇女裙子明代女子仍是单独穿裤者甚少,下裳主要为裙,裙内加着膝裤。裙子式样讲求八至十幅料,甚或更多。腰间细缀数十条褶,行动起来犹如水纹。后又时兴凤尾裙,以大小规矩条子,每条上绣图案,另在两边镶金线,相连成裙。还有江南水乡妇女束于腰间的短裙,以及自后而围向前的襕裙,或称“合欢”。明代女子裙色尚浅淡,纹样不明显。崇祯初年尚素白,裙缘一二寸施绣。只要不是违反诏令,用色尽可随其自便。关于服装尺寸的标准,民间常有变异,尽管某些是反复出现,但仍能摸索出一条规律。例如上衣与下裳的比例,大凡衣短则裙长,衣长则裙阔。衣长时,长至膝下,去地仅五寸,袖阔四尺,那裙子自可不必多加装饰。而衣短显露裙身,则须裙带、裙料、裙花显出特色,这种变化在历代服饰流行趋势中,都显而易见。原因在于人们着装力求在对立之中求得统一,而有些服饰长短、大小、宽窄的比例能够基本上符合黄金分割率,假如各部位平分秋色,势必显得呆板、少变化,当然也就违背了服饰美的规律。襦裙明代女装里还有一种典型服装,即是“水田衣”,是一种以各色零碎织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这作为出自民间妇女手中的艺术佳品,至今仍可随处见到,被称为“百家衣”,不过已多为儿童缝作,而且主要是被、褥了。水田衣水田衣头饰此时讲求以鲜花绕髻而饰,这种习惯延至民国。今日农村姑娘还时常摘朵鲜花,别在头上,以领略大自然的风采。除鲜花绕髻之外,还有各种质料的头饰,如“金玉梅花”、“金绞丝顶笼簪”、“西番莲梢簪”、“犀玉大簪”等,多为富贵人家女子的头饰。年轻妇女喜戴头箍,尚窄,老年妇女亦戴头箍,则尚宽,上面均有所装饰,富者镶金嵌玉,贫者则绣以彩线。其样式似从宋代包头发展而来,综丝结网,此时发展为一条窄边,系扎在额眉之上,谓之“貂覆额”,上露各式发髻。另外,1996年浙江义乌市青口乡白莲塘村出土的金鬏髻(发髻罩)、1993年安徽省歙县出土的金霞帔坠子,上有镂空透雕凤凰祥云,都说明了明代女子的头饰及其它佩饰,整体造型美观,工艺精湛。明代女子头饰小结朝代背景:明代是汉族统治的王朝。基于前代辽、金、西夏、蒙古族的统治与民族之间错居所造成的杂乱无章,明开国伊始,即着手推行唐宋旧制,极力消除北方游牧民族包括服饰在内的各种影响,从而重建一国一代之制。当然,实际上已有不少游牧民族服饰特色被保留下来,只不过早已融合于汉族服装之内,而难以一一区别了。本章重点官服在级别确定上十分严格,以至出现图案的集中表现,即文官绣禽、武官绣兽的补子。女子服式之长短肥瘦流行周期短,即变化越来越快。如果说补子是最具有时代特色的官服的话,那么,比甲、长裙以修长为美,则是明代女装的典型。影响明代服饰风格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明代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其封建意识趋向于专制,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向于诸多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之风。将吉祥祝词施之于图案之上,以其形象加深群众审美感受,因而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明代文化的一大特色。这些图案,或以某种物品寓其善美,或以某种物名之音谐其吉祥之词,因而谓之“吉祥图案”。如以松、竹、梅寓岁寒三友,以松树仙鹤寓长寿,以鸳鸯寓夫妇和美偕老,以石榴寓多子,以凤凰牡丹寓富贵。另谐音法,如以瓶子、鹌鹑示平安,以荷、盒、玉饰示和合如意,以蜂猴示封侯,以瓶插三戟示平升三级,以莲花鲇鱼示连年有余。虽说吉祥图案中存有封建意识,但同时也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不能一概否定。明代服装面料上的花纹如缠枝花卉、龟背、球路、龙凤和织金胡桃等花色十分丰富,一般表现为生动豪放、色彩浓重、简练醒目。二是明代中叶以后,在我国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江南地区,自唐宋以来就是鱼米之乡,不仅盛产稻米、棉花与蚕桑,还拥有多种发达的手工业。至明代中叶,苏州已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临近各镇居民也大都“以机为田”,开始摆脱两千年以来的封建经济,出现产业的苗头,对服饰质料、色彩、图案的特点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时形成北方服饰仿效南方,尤效秦淮,改变了原来四方服饰仿京都的局面。本章重点、难点问题:1.明代官服形式的理论根据是什么?2.说说女服的风格。课后习题一、名词解释1、补子2、比甲3、帔子二、简答题1、简述明代官服的等级观念?2、简述明代女子服装的审美倾向?三、论述思考题1、吉祥图案是如何体现服饰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