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零敲碎打事故案例集(最终版)禹州市富山煤业有限公司编1序言“安全就是经济效益,安全就是家庭幸福”,在煤矿生产经营中要时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煤矿在生产中所发生的“零敲碎打”事故,究其原因,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于安全思想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不高,安全戒备心下降,常有不安全行为,安全标准不高,安全隐患常在等因素导致的。因此,我们在全矿范围内,号召全体员工进行“零敲碎打”事故预想,目的在于通过员工的思考,来提升整体安全水平。全矿广大员工积极响应,收效显著。为了实现资源共享,现对三百一十六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了整理、汇编。该案例集内容丰富,有些案例、现象平时不被广大员工了解和重视,但如果不能做到资源共享,及时吸取前车之鉴,后来者重蹈覆辙。希望我矿员工能认真学习领会,通过学习提升全员素质,实现全员安全,最终达到矿井安全。总经理(矿长):陈宏彬二〇一三年十月一日2《煤矿零敲碎打事故案例集》编审委员会主任:陈宏彬李新宪副主任:平帅领委员:卢国岗田新奇段为民陈振虎殷铜成吕发生袁海旭连志伟主编:刘绍辉编委:刘洋冉明明审核:冉明明3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安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安全执法力度的加大,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煤矿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但零敲碎打的一般事故还时有发生,如何预防“零敲碎打事故”,探索更好、更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矿长号召在全矿员工中开展“零敲碎打事故”预想,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零敲碎打事故”预想的意义,一是把过去安全工作由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防范,使安全管理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二是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发挥广大员工抓安全的积极性,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三是变盲目管理为目标管理,使安全工作有了明确的追求,安全管理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果;四是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到了实处。这次“零敲碎打事故”预想的开展是以永煤公司陈四楼煤矿收集整理的316个事故案例为参照素材,希望各单位积极响应号召,认真组织活动开展“零敲碎打事故”预想活动。永煤公司陈四楼煤矿收集整理的事故案例共316个,划分为七大类,即顶板类、“一通三防”类、机电类、运输类、爆破类、水灾类、其它类。这些“零打碎敲事故”预想案例,说是预想,事实上曾经已发生过,只能说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结果不同,而这些“零敲碎打事故”又不被我们现场职工所注意,危险源始终伴随在我们施工人员周围,4事实证明“安全生产,关键在人。人是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最终决定本质安全的是人而不是物”。太多太多的“没事儿!”导致“有事儿!”的发生,教训是深刻的,只有“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就不会发生,更不会出现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关键是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如果员工没有安全意识,不能超前防范事故发生,就很容易导致事故,因此现将永煤公司陈四楼煤矿收集整理的316个事故案例,供广大员工学习,提高安全思想意识,达到预防各类事故的目的,杜绝“零敲碎打事故”,实现矿井安全、稳定、快速发展。编审委员会二〇一三年十月一日5目录第一章顶板类零敲碎打事故案例......................6第二章“一通三防”类零敲碎打事故案例..............90第三章机电类零敲碎打事故案例.....................99第四章运输类零敲碎打事故案例....................205第五章爆破类零敲碎打事故案例....................332第六章水灾类零敲碎打事故案例....................354第七章其它类零敲碎打事故案例....................3596第一章顶板类零敲碎打事故案例7案例一、“1981.1.17”顶板事故一、事故经过1981年1月17日16时45分,W17-1S2炮采工作面回收班班长郝××检查完回收现场,发现中间段顶板有劲不好。他安排三组回收,中间段是他和支护工王××、刮板输送机工杨××。回收前郝××告诉王××先打好密集支柱的戗顶子,铁腿子要用木腿替换着回收。然后他就去回顺抱木料。王××、杨××打了三棵戗顶子,用木柈打替顶子回收,回到第6棵时,王××用大头镐打了四镐,因顶板压力大铁腿没落,随即又打了一镐,铁腿落了,顶板也随之落下,推倒了密集支柱,王××躲闪不及被埋住,扒出后已死亡。二、事故原因分析1、中间段回收处,上帮顶板掉顶,用大柈刹顶时没有接顶造成支架不牢,没有初撑力,回收时顶板冒顶,支架没起作用,推倒密集支柱。2、回收时戗顶子不合格,没有木梁,顶板来压时,戗顶子不起作用。三、防范措施1、回采工作面有掉顶处,刹顶一定要接到顶板,要刹严、刹紧。2、回收时要打好戗顶子,顶板不好,有推密集支柱危险的地点必须打好戗顶子,戗顶子一定要给木梁,严禁使用铁顶子直接戗在铁支柱上。案例二、冒顶伤人未遂事故一、事故经过采煤工张某正要使用变形单体柱架棚时,验收员杨某走过来对张某说:“这根单体柱已经变形了,不能再用,否则可能会出事故,快8把它运出工作面,再运进一根好单体柱。”张某说:“没事,能凑合用,等下一班来时让下一班人换吧。”张某就把那根变形的单体柱打在了中间的一排梁上,自己进入煤墙侧攉煤。正在攉煤时,因那根变形的单体液压支柱漏液卸载,顶板发生局部冒落,掉落的矸石险些砸着正在攉煤的张某,险些造成事故。二、事故原因分析1、张某安全意识差,使用不合格的单体柱,是造事故的直接原因。2、验收员现场监督不力,隐患不能及时制止,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3、互保联保制度落实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4、该单位平时对职工管理不严,制度落实不力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三、事故责任划分1、张某安全意识淡薄,明知道单体柱已经变形的情况下继续使用,对该事故负直接责任。2、验收员杨某对张某的这种行为没有强行制止,现场管理不到位,对该事故负主要责任。3、该单位平时对职工要求不严,致使职工安全质量意识不强,该单位队长、书记对该事故负领导责任和教育不到位责任。四、事故防范措施1、要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意识。92、认真组织职工学习《作业规程》、《质量标准化》。3、管理人员要硬起手腕抓好工程质量,本着为职工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管理好安全生产。4、工作中保证支护材料的完好,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五、事故教训和感想通过这起事故,所有职工要深刻认识到,不管在任何岗位上做任何工作都要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只有消除事故隐患,才能实现安全生产。案例三、倒柱伤人未遂事故一、事故经过2008年1月2日夜班,班长安排张某和李某在工作面8#~23#架处负责推溜子拉架工作,因此段溜子上起,需要打单体柱压溜子。当采煤机割过煤后,张某和李某就急于用单体柱打在支架前梁底座上。在单体液压支柱打好后,没有拴防倒绳,在推溜子时,单体液压支柱打滑歪倒,从张某李某旁边擦肩而过,险些伤人。二、事故原因分析1、打单体液压支柱没有拴防倒绳就进行作业,是造成倒柱的直接原因。2、张某和李某安全意识淡薄,互保联保意识差,在工作中没有按照规程操作,是造成倒柱的间接原因。103、该单位平时对职工管理不严,制度落实不力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三、事故责任划分1、张某、李某打柱没按规定采取防倒措施,应负直接责任。2、当班班长对职工管理督促不到位,应负主要责任。3、跟班队长没有把好安全关,现场管理不到位,负领导责任。四、事故防范措施1、在平时工作中要严格要求,按规程操作,克服马虎、对付的思想,消除侥幸心理。2、跟班队干要紧盯现场,加强管理,对不安全现象及时制止。3、强化职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自身业务素质和自主保安能力,确保安全生产。五、事故教训和感想这次未遂事故的发生是由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对执行“三大规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致。因此,一定要把加强全员的安全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全员执行能力,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定,从思想上消除麻痹、侥幸心理,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案例四、煤墙片帮伤人事故一、事故经过2007年9月25日中班,班前会照常进行,值班队长布置工作面正常生产,安排当班的生产计划和安全生产事项及隐患的处理,班组长安排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不能留顶底煤的问题。班长将工11作面52#~73#架的清煤工作分给了靳某和张某。在工作过程中,靳某与张某连续将5~6架支架降下,放掉顶煤,附近支架护帮板也没有及时打开。靳某站在电缆槽上清支架顶梁煤,由于顶板长时间空顶,导致煤墙突然片帮,碰到靳某腿部,所幸没有造成太大伤害。二、事故原因分析1、靳某、张某违章操作,冒险作业,先是将连续5~6架支架降架,导致最大空顶长度达9m,而且没有伸出护帮板,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靳某、张某安全意识淡薄,冒险作业、自我保护能力差,互保联保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3、该队平时管理不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三、事故责任划分1、靳某空顶作业,没有对煤墙进行任何支护,导致事故的发生,对事故应负直接责任。2、张某同样违章操作,并且没有做好互保联保工作,负主要责任。3、当班班长、跟班队长虽然强调了安全,但是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现场管理不到位,负主要领导责任。4、队长、书记对职工安全意识教育不够,负领导责任。四、事故防范措施1、在工作时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工作,不准违章操作。122、加强对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增强自主保安能力。3、做好互保联保,尽职尽责,不违章蛮干,确保安全生产。4、要保证支护强度,液压支架、单体支柱初撑力符合要求,不空顶作业。五、事故教训和感想此次事故是由于工作面空顶面积大,并且没有及时伸出护帮板护住煤墙造成的。职工自主保安能力差,队领导没有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落实到位,对待安全工作说的多,落实的少。安全工作只有真抓严管,把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减少事故的发生。案例五、“2005.8.24”顶板事故一、事故经过2005年8月24日零点班,掘三队郭××小班接班后,在S2S4运顺752米二条胶带输送机头处进行翻棚作业。对茬的两侧新棚间距3.08米,两茬间顶部已经贯通,里侧茬棚梁距顶板高1.5米,用木拌接顶,外侧茬棚梁距顶板0.4米。两茬间采取锚杆临时支护,打了17根锚杆。根据现场情况准备用两根4米圆木搭在新棚上然后用木垛接顶。1时开始刹顶工作,在搭设第二根正顶圆木时,顶板掉块打伤王××头部,王××撤出后,其它人员继续作业。1时30分班长郭××发现顶板掉渣,立即大喊撤人,正在作业的四名工人迅速撤离,随即顶板冒落,当时烟尘较大,班长郭××问人都出来没,里侧有人说“出来了”,等一会顶板基本稳定后,准备打顶部锚杆时,发现赵13××不见了,大家开始清货找人,在扒开关处货时发现靴子,于1时48分将其扒出,发现人已窒息死亡。二、事故原因分析1、巷道变形严重,顶板围岩松动圈扩大,顶板锚杆失效造成掉顶,是事故的直接原因。2、掉顶事故发生后,没有认真清点人员,没有及早发现赵××被埋住,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3、顶板监护人员班长郭××,没有及早发现掉顶预兆,对顶板监护不利是事故的间接原因。4、第一次顶板掉块伤人后没有引起现场施工人员的足够重视,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5、赵××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在从事刹顶工作时,没有预先选择好撤退路线,是事故的间接原因。6、规程规定对头翻修相距3米停一头施工,规定距离近,导致两翻棚茬间掉通,造成顶板压力集中,是事故的另一原因。7、安检员现场检查工作不到位,没有发挥安全检查作用。三、事故防范措施1、在以后翻修施工时,不允许对茬相向翻修,只允许同向翻修,开茬位置要充严充实,刹好帮顶,不留隐患。2、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严格执行事故抢险救援预案,认真执行人员清点制度。3、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增强隐患排查和事故预防能力。4、施工地点发生险情时,停止作业,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制定安全有效措施,由矿安排专人负责组织施工。145、加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