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国家领土(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国家领土(StateTerritory)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国家领土的构成国家领土的取得与变更国家的边界与边境中国的领土和边界南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第一节国家领土与领土主权隶属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地下和上空。一、国家领土(Stateterritory)重要性:1.构成国家的要素之一2.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二、领土主权(territorialsovereignty)1、含义: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人和事物的最高权力。它是国家主权的主要内容和表现之一。2、领土主权的内容领土所有权领土管辖权(统治权)领土不可侵犯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BattleofMalvinasIslands)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大西洋,由200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19万平方公里,是南大西洋的重要军事据点和南美大陆南部的海上前哨,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马岛还是南极探险和科考的前进基地和物资中转站,也是将来开发南极的重要出发地。1833年,英国占领该群岛以来,阿根廷曾就该群岛的主权与英国进行多次谈判,未获解决,终于导致1982年的马岛之战。被阿根廷“超级军旗”攻击机发射的“飞鱼”导弹击沉的英国“谢菲尔德”号驱逐舰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为期74天,以英国获胜和马岛自治而告终。但两国关于马岛主权的争端,至今仍未解决。3、领土主权的行使范围:领土主权基于领土产生,所以它及于领土的全部范围。特定情况下,领土主权的某些权利也可扩及领土之外的特定区域,如大陆架、专属经济区。三、领土主权的限制一般性限制对各国普遍设立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对领土的利用(无害使用);外国属人管辖权对领土主权的限制;国家的司法豁免、外交特权与豁免。特殊限制共管(condominium)租借(lease)国际地役(internationalservitude)以条约为依据对特定国家设立国际地役:依据国际条约,一国领土在一定范围内满足他国需要或为他国利益服务。积极地役消极地役国家依条约允许他国在其领土上从事某项行为要素——容忍国家依条约为他国利益不在其领土从事特定行为要素——不作为第二节国家领土的构成领陆(territoryland)领水(territorialwaters)•内水(internalwater)•领海(territorialsea)领空(territorialairspace)底层领土(subsoil)领水(内水、领海)1.内水国家领陆之内以及领海基线向陆地一面的所有水域。包括内陆水域(河流、湖泊)和内海水域(海港、内海湾、内海峡、河口湾等)。其法律地位与国家的领陆完全相同。2.领海国家在领海的主权受到外国船舶无害通过权的限制。领海基线半径12海里领海内海水内陆水(inter-landwater)一、河流国内河流界河(boundaryriver)多国河流(multi-nationalriver)国际河流(internationalriver)三、运河国内运河国际运河(internationalcanal)(中立化和自由航行原则)(向所有国家的船舶开放)二、湖泊和内海温勃登号案英国船只“温勃登号”由法国租用,于1921年3月21日,在为波兰但泽的海军基地运送军需品的途中,请求通过德国的基尔运河,遭拒绝。德方认为,1920年7月德国颁布了有关俄波战争的《德国中立法》,禁止将运送到波兰或俄国的军用物资过境。法国要求德国撤销其决定,因为1919年《凡尔赛和约》第380条规定,基尔运河及其入口应保持自由,并在完全平等的条件下向所有与德国处于和平状态的国家的商船和军舰开放。但德方回答说,该条不能阻止德国中立法对该运河的适用。耽搁了11天之后,法国指示“温勃登号”放弃通过基尔运河,经丹麦海峡继续航行,这样,“温勃登号”在途中又多航行了两天。事后,法、英、波等国向常设国际法院控告德国,要求判决德国当局拒绝“温勃登号”进入基尔运河是错误的,德国必须赔偿由此引起的损失。德国则要求法院判决《凡尔赛和约》第380条不能禁止德国对该运河适用中立法,否决赔偿要求。问题:1.德国是否有权颁布国内的中立法令?2.德国是否有权拒绝“温勃登号”通过基尔运河?判决1923年8月17日,常设国际法院经过审理以8票对3票判定原告国家胜诉,德国当局拒绝“温勃登号”进入运河是错误的,德国应在三个月内向该船及租用人支付40749法国法郎,加上每年6%的利息作为补偿。法院认为《凡尔赛和约》第380条的规定使基尔运河不再是一条国内航行水道,而成了国际水道,该运河应保证所有的商船和军舰可自由通过,只受一项条件限制,即这些船舶必须属于与德国保持和平状态的国家。连接两个公海的国际运河应视同天然海峡,即使交战国的军舰通过也不影响运河国的中立地位。法院还认为,颁布中立法是一国的单方行为,其效力无论如何不能优于《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根据该约,准许该船通过是其确定的义务。德国有完全的自由宣布中立和制定中立法令,但以遵守条约义务为条件。第三节国家领土取得和变更的方式(modesofacquisitionandlossterritory)指由于某种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取得或丧失部分领土,而使国家领土面积发生变化。一、传统国际法中领土取得的方式1.先占(occupation)指国家占有无主地(terranullius)并取得对它的领土主权。条件:•主体是国家,客体是无主地;•主观要件上先占国必须明确作出对无主地占领的意思表示,客观要件上先占国必须对无主地实施有效占领.发现18世纪以前,发现即可取得土地所有权18世纪以后,不完全的所有权国家占有有效占领占有行政管理无主地2.时效(prescription)一国占有他国部分领土,且经过长时期地继续并安稳的占有后,该国取得该土地的领土主权。依据的是有效控制原则,与国内民法的时效有所不同。3.添附(accretion)指一国领土通过自然作用或人为措施而获得增加或扩大。人为添附有一定的限制。(人工岛屿不构成领土的添附)日本神户的人工岛屿4.割让(cession)指一国根据条约将本国的领土转移给他国,分为强制性割让和非强制性割让。5.征服(conquest)指一国以武力兼并他国全部或部分领土。1.先占2.时效3.割让条约;转移领土主权4.征服无主地有主地5.添附不同时际法原则条约不同二、现代国际法承认的领土变更方式1.民族自决2.公民投票(referendum)3.恢复权利和收复失地4.当事国的协议5.添附第四节国家的边界和边境一、国家边界(boundary)划分一国领土范围的界限,也是国家行使领土主权的界限。边界是一个由空中到地下的封闭曲面。传统边界(历史边界)条约边界自然边界(地形边界)无形边界几何学边界天文学边界边界的分类按领土组成部分不同陆地水域海上空中边界按边界是否具有自然形态按边界的形成二、划界程序1.定界。签订边界条约。边界条约也称为母约,它规定边界的位置和基本走向。2.标界。据边界条约,联合实地勘界并树立界标。3.制定边界文件。包括边界地图、议定书等。这些文件称为子约,经过双方核准后,边界正式划定。边界母约和子约一起构成完整的边界文件。注意:边界文件冲突的处理规则案例隆端古寺案隆端古寺位于扁担山脉的一个隆起的高地上,它构成泰国与柬埔寨之间边界的一部分。根据1904年2月13日暹罗(当时泰国称为暹罗)和法国(当时柬埔寨是法国的保护地)之间的一项条约的规定,双方同意这一点上的边界线,应沿着分水岭线划出。为进行实地划界而设立了一个混合委员会。当时泰国政府委托一个法国调查队绘制该地区的地图。1908年,地图在巴黎出版,同时也将地图送交泰国政府。在地图上明确标出了隆端古寺位于柬埔寨一边,但泰国政府未表明任何异议(直到1935年以前)。后来,法国政府获悉泰国把其看守人安置在寺内,于1949年和1950年向泰国政府提出多次抗议照会,终未得到回答。1953年柬埔寨获得独立后,新政府企图在该地区建立权力机关都没有成功。之后,柬泰双方又经过多次谈判而失败。1959年10月6日,柬埔寨政府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对隆端古寺的主权。1960年5月23日,泰国政府对国际法院的管辖权提出了初步反对主张。1961年6月26日,国际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审理,驳回了泰国提出的初步反对意见。1962年6月15日,法院对案情实质作出了判决。泰国认为法国于1908年出版的地图不是混合委员会所制,它有严重错误,如果根据真正的分水岭划出的边界线就应把该寺的地区划在泰国一边。但是,国际法院在审理该案中,认为真正的问题是,泰柬双方是否已接受了这张地图上指出的边界线。从实际看,泰国接受这张地图和地图上指出的边界线。法院以9票对3票判定隆端古寺是在柬埔寨境内,而泰国有义务撤回驻在该地区的一切军事人员和民事人员。法院还以7票对5票判明泰国应将其在占领时期从寺内搬走的一切物品归还柬埔寨。三、边境制度(frontier)边境指边界线两边的一定宽度的区域。边境制度通过国内立法和双边条约确立。主要内容:(1)维护边界标志(2)界河与边境土地利用(3)边境居民往来(4)边界事件处理第五节中国的领土和边界问题一、中国的领土中国领土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最新勘测是1030万平方公里),领海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目前,中国的领土问题主要是钓鱼岛和南沙群岛被侵占的问题。二、中国的边界中国与15个国家有陆地边界。边界问题主要是中印边界的划定、与有关国家间海域划界问题。从表态到实际行动,日本已控制了钓鱼岛群岛鸟瞰钓鱼岛南沙群岛最南端的曾母暗沙东南亚部分国家侵占南海岛礁示意图越南占领29个(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占领7个(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占领3个(南沙西南部海域)印度尼西亚占领2个文莱占领1个中国9个(其中太平岛由台湾驻军)第六节南北极地区的法律地位一、南极的法律地位(Antarctic)各国依据扇形原则(sectorPrinciple)、先占、相邻等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有关国家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和各国的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1985年2月20日南极长城考察站建成2007年,长城站旧貌换新颜中国南极中山站欢迎来到中山站!中山站全景我国第一个建于南极圈以内的高纬度极地科考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2008年3月8日傍晚,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在冰山上采集冰芯样品。南极的冰山大都是由降雪积压生成,南极内陆降的雪变成冰山的时间,平均超过一万年。因此,南极冰山又称为“万年冰”,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南极条约》(1959年通过,1961年生效)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科学考察自由与国际合作;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缔约国观察员观察制度;缔约国协商会议制度(两年一次)。二、北极的法律地位(ArcticRegions)目前没有专门的国际公约,其法律地位多由双边协议确定。北极浮冰《斯瓦尔巴德条约》《斯瓦尔巴德条约》,最初也叫做关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条约。这是迄今为止在北极地区惟一的具有足够国际色彩的政府间条约。斯瓦尔巴德群岛是荷兰探险家巴伦支于1596年6月19日首先发现的。随后,一批批欧洲人乘船渡海去“闯关东”,其中最多的是挪威人和俄国人。他们先是捕鲸猎熊,后来渐渐转向开采煤、磷灰石、石棉等矿产资源。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及日本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即后来的“斯瓦尔巴德条约”。1925年,中国、前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33个国家也参加了该条约,成为《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协约国。该条约使斯瓦尔巴德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惟一的一个非军事区。条约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如今,斯瓦尔巴德群岛云集了各国众多的科学家,建立了一大批极地科考站和研究所,对北极进行全方位的科研。中国的北极考察根据《斯瓦尔巴德条约》,中国人完全有权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