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一节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管理思想及其发展•第三节未来管理发展趋势3•第一节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一、西方管理思想的总体图像•埃及的金字塔要动用10万人干20年,谁来吩咐每个人该干什么?谁来保证在工地上有足够的石料让每个人都有活干?答案是管理。•《圣经》中也提到管理的概念。例如,下面这段引文戏剧性地说明,一个大型组织的管理者,需要授权和只过问那些较低层管理者不能解决的例外问题。摩西的岳父对他说:•你这种做事的方式不对头,你会累垮的。你承担的事情太繁重,光靠你个人是完不成的。现在你听我说,我要给你一个建议……你应当从百姓中挑选出能干的人,封他们为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让他们审理百姓的各种案件。4•凡是大事呈报到你这里,所有的小事由他们去裁决,这样他们会替你分担许多容易处理的琐事。如果你能够这样做事,这是上帝的旨意,那么你就能在位长久,所有的百姓将安居乐业。•罗马天主教会是另一个关于管理的有趣的例子。教会今天的组织结构基本上是在公元2世纪建立的,那时,教会的目标和教义规定得更加严格,最高权威集中于罗马。教会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权力等级结构,由五个层次组成,社区教士、主教、大主教、枢机主教和教皇。在将近2000年中,这种结构基本上没有变化。•但是,只是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尤其是在上一个世纪,管理才被系统地加以研究,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知识体系,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5•二、传统管理思想阶段•18世纪80年代——19世纪末,经历了100多年时间。•产生的原因:•一是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使工厂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主要经营形式,推动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和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方式的变化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使人们对管理工作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主要的人物及贡献:•⑴“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其代表作——《国富论》,对以后的管理理论有重大的影响,主要观点如下:6•①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人们主要是为了谋求利益而从事经济活动,但社会中每个人的利益又总受他人利益的制约,必须兼顾他人利益,由此产生了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以个人利益为基础。•②提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增加国民财富只有通过减少非生产性劳动,增加生产性劳动,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技能。•③强调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性。•分工的优点:•A.可以发展生产者的技能•B.可以节约由于工作变化而损失的时间•C.有利于从事专项作业的劳动者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7•⑵“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认为工厂是由员工组成的,把他们有效组织起来,相互合作,就能产生最大效果。他曾进行过大力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为职工提供较多福利设施等实验。•⑶科学管理思想的先驱者——查尔斯·巴贝奇•主要贡献于对工作方法和对报酬制度的研究上。他主张通过科学研究来提供动力、材料的使用效率和工人的工作效率,采用利润分配制以谋求劳资之间的调和。8•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⑴资本家是生产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由拥有资本的资本家直接担任企业管理者。•⑵靠个人的经验从事生产和管理,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和管理方法。•⑶管理的重点是解决分工和协作问题,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9•三、科学管理思想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主要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迅速发展,组织和管理企业的拙劣方式便成为当时阻碍生产率提高的主要障碍。这种状况客观上要求用科学的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科学管理实现着眼于寻找科学地管理劳动和组织的各种方法,包括三个不同的学派:科学管理学派、一般管理学派和官僚组织学派。科学管理思想有时也称之为古典管理思想。10•1.科学管理理论•美国的泰罗(FrederickTaylor,1865-1915)于1911年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提出了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工人劳动效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该书中提出的理论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泰罗也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主要内容•泰勒所创立的管理理论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⑴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⑵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⑶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11•泰勒的科学管理四原则:•A.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科学方法,用以代替老的经验方法•B.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自己挑选I作,并尽自己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C.与工人们衷心地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D.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都承揽过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推到了工人们头上)12•对科学管理思想的评价•⑴它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面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这是管理理论上的进步,也为管理实践开创了新局面。•⑵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的需要。•⑶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就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⑷泰勒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13•2.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关注与整个组织,研究有关管理者干什么以及怎样才能干好等更一般的管理问题,即注重于管理者用于协调组织内部各项活动的基本原则的研究。•主要内容•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法国工业家,长期担任某大公司的总经理。根据自己50多年的管理实践,法约尔于1916年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适用于一切组织的管理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有效管理的14条原则。14•⑴工作分工。这条原则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原则是一致的。专业化通过使雇员们的工作更有效率,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成果。•⑵职权。管理者必须有命令下级的权力,职权赋予管理者的就是这种权力。但是,责任应当是权力的孪生物,凡行使职权的地方,就应当建立责任。•⑶纪律。雇员必须遵守和尊重统治组织的规则,良好的纪律是有效的领导者造就的。对管理者与工人间关系的清楚认识关系到组织的规则。明智地运用惩罚以对付违犯规则的行为。•⑷统一指挥。每一个雇员应当只接受来自一位上级的命令。•⑸统一领导。每一组具有同一目标的组织活动,应当在一位管理者和一个计划的指导下进行。15•⑹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任何雇员个人或雇员群体的利益,不应当置于组织的整体利益之上。•⑺报酬。对工作人员的服务必须付给公平的工资。•⑻集中。集中是指下级参与决策的程度。决策制定是集中(集中于管理当局)还是分散(分散给下属),只是一个适当程度的问题,管理当局的任务是找到在每种情况下最适合的集中程度。•⑼等级链。从最高层管理到最低层管理的直线职权代表了一个等级链,信息应当按等级链传递。但是,如果遵循等级链会导致信息传递的延迟,则可以允许横向交流,条件是所有当事人同意和通知各自的上级。•⑽秩序。人员和物料应当在恰当的时候处在恰当的位置上16•⑾公平。管理者应当和蔼地和公平地对待下级。•⑿人员的稳定。雇员的高流动率是低效率的,管理当局应当提供有规则的人事计划,并保证有合适的人选接替职务的空缺。•⒀首创精神。允许雇员发起和实施他们的计划将会调动他们的极大热情。•⒁团结精神。鼓励团队精神将会在组织中建立起和谐和团结。17•3.官僚组织理论•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在本世纪早期,韦伯发展了一种权威结构理论,并依据权威关系来描述组织活动。•他描述了一种他称为官僚行政组织(Bureaucracy)的理想组织模式。这是一种体现劳动分工原则的、有着明确定义的等级和详细的规则与制度,以及非个人关系的组织模式。•韦伯认为,尽管这种“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它代表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现实世界的重构方式。他把这种模式作为推理的基础,用来推论在一个大的团体中,应当有哪些工作和应当如何从事这些工作。他的理论成为设计许多今天的大型组织的原型。18•韦伯的理想官僚行政组织:•⑴劳动分工。工作应当分解成为简单的、例行的和明确定义的任务。•⑵职权等级。公职和职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⑶正式的选拔。所有的组织成员都是依据经过培训、教育,或正式考试取得的技术资格选拔的。•⑷正式的规则和制度。为了确保一贯性和全体雇员的活动,管理者必须倚重正式的组织规则。•⑸非人格性。规则和控制的实施具有一致性,避免搀杂个性和雇员的个人偏好。•⑹职业定向。管理者是职业化的官员而不是他所管理的单位的所有者,他们领取固定的工资并在组织中追求他们职业生涯的成就。19•马克斯·韦伯确定了现代行政体系的基本原则•1、提出了理性化的基本原则和观念•2、管理组织必须按照科层制设立•3、按照法理性认同原则进行组织的权力管理•4、管理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5、行政官员由委任产生,领取固定薪金,其升迁由上级决定。20•对一般管理理论和官僚组织理论的评价:•贡献:•第一,它明确地把管理活动从企业活动中划分出来,确定它是—切社会组织中的一个独立因素,并赋予它以特定的内涵。•第二,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提出了管理的职能概念和实现管理职能所应遵循的原则。•第三,它最早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有关组织结构的设计。•例如,法约尔在军队式的直线组织形式的基础,提出了直线参谋式的组织形式,韦伯提出了一种行政管理体制的设想,而且,他们还就应当如何建立“正式组织”的结构,以及如何维护这种组织结构的正常运行,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21•第四,一般行政管理理论还强调了管理教育和人员培训的重要性。•例如,法约尔最早全面地提出了关于企业人员素质及其业务能力的要求,强调管理能力对于各类企业人员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提高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局限性:•首先,它同科学管理一样,把人看成是一种“经济人”和“机械人”,视同“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而忽视了人的思想感情的因素和人的能动作用。•其次,它同科学管理一样,把企业组织看成是一种脱离周围环境而存在的封闭系统。早期的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几乎没有触及企业的外部环境问题,它所阐述的各项管理职能都是就企业内部活动而言的。22•总之,这一阶段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①由于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导致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分离,出现了专门从事经营管理的管理者阶层。•②用规范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取代了以往的经验管理。•③强调了组织形式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23•四、行为管理思想阶段•20世纪30年代兴起•1.早期行为学家和霍桑实验•雨果·芒斯特伯格和玛丽·帕克·福莱特是行为管理思想的杰出代表。•他开创了工业心理学领域——对工作中的个人进行科学研究以使其生产率和心理调适最大化。发表于1913年《心理学与工业效率》。论述了对人类行为进行科学研究以辨认出一般模式和解释个人之间差异的重要性。他建议用心理测验来改进雇员的选拔,用学习理论评价培训方法的开发,以及对人类行为进行研究,以便搞清什么方法对激励工人是最有效的。他看出了科学管理与工业心理学之间的联系,二者都是通过科学的工作分析,以及通过使个人技能和能力更好地适合各种工作的要求,寻求提高生产率。24•玛丽·帕克·福莱特是最早认识到应当从个人和群体行为的角度考察组织的学者之一。•福莱特认为,组织应该建立在群体伦理而不是个人主义的基础上,个人的潜能只有通过群体的结合才能释放出来,否则永远是一种潜能。管理者的任务是调和与协调群体的努力,管理者和工人应将他们看作合作者——看作共同群体的一个部分。因此,管理者应当更多地依靠他的知识和专长去领导下属,而不是依靠他的职务的正式权力。福莱特的人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