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551-前479)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熹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评比•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句话,对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有一个概括性的说法,“可以说,中华民族是在对孔子的信仰与尊崇中,在孔子的指导下一直走来的民族。我们把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光荣,都归功于他;而有些时候,我们又把我们遭到的不幸,遭到的失败,受到的屈辱,也归罪于他。他是我们归功与归罪的最后对象。这是孔子的命运,却也是我们的命运。是的,了解孔子,就是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我们的现在。一句话,了解孔子,就是了解我们自己。”•孔子标准像在孔子诞辰2557年祭孔大典前夕,孔子标准像于2006年9月23日在孔子故里曲阜揭幕。上海嘉定孔庙台北孔庙北京孔庙山东曲阜孔庙全景山东曲阜孔林山东曲阜孔府山东曲阜祭孔•孔子的父亲叔梁纥(hé),系鲁国的陬邑大夫,娶施氏,生九女,但无男继嗣。后娶妾,生一男名孟皮。但孟皮有足疾,按习俗,残疾之人不能祭祖。•已60岁的叔梁纥自悲无嗣,便向有三个女儿尚无出闺的颜襄家求婚。颜襄博学多问。他认为叔梁纥虽然年纪大,性情严,但其先世系商汤后裔、宋国贵族,且身材高大,是门好亲事。于是,颜父便征求女儿意见,唯有不到20岁的三女儿颜征在愿听父命。婚后,夫妇俩常去离住地不远的尼丘山(今尼山)上祈祷天神保佑。•公元前551前,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tiáo)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孔子生于尼丘山故名孔丘。排行老二,故字仲尼。•孔子三岁时,父卒,享年69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19岁的孔母颜征在无法在孔家立足,便于孩子成长,携孔丘离开陬邑昌平乡,迁至鲁国国都。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生活清贫。孔丘幼年聪明好学,极富模仿力,常与伙伴演习礼仪。五岁,能带伙伴们摆碗盘装作祭祀用礼器,模仿祭祀的仪式。11岁时,就跟鲁太师学习“周礼”,显现出出众的才智。青壮年时期:刻苦求学,开始设教•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政治上的辉煌:出仕鲁国孔子51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中都宰”,政绩卓著。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周游列国时期•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晚年时期:删述六经58岁,孔子回到鲁国。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但政治上得不到重用。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孔子因求仕得不到重用,乃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日本自古以来就受到孔子的巨大影响……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这些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步做出了贡献。”美国前总统里根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1988年1月,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宣布:“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是中国孔子的世纪。半部论语治天下(宋)赵普《论语》的地位二、《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