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环境监测冶金与能源学院2.1环境管理2.1.1环境管理的概念和特点1环境管理的概念所谓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及教育手段,限制或禁止人们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鼓励人们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决策,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既能达到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的目的。环境管理不是管理自然环境本身,而是管理人的社会行为。2环境管理的内涵1)环境管理是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人为活动)2)环境管理主要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3)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调整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3环境管理的类型及内容按环境管理的规模分:1)宏观管理:指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制定一系列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环境战略、政策、对策和措施的行为总体。2)微观管理:指在宏观环境管理指导下,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的、以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为内容、以执法监督为基础的环保部门经常性的管理工作。按环境管理的职能及性质分:1)环境规划管理2)环境质量管理3)环境技术管理4)环境监督管理按环境管理的范围分:1)资源(生态)管理2)区域环境管理3)部门环境管理4)海洋环境管理4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宏观指导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监督检查5环境管理的特点1)环境管理的区域性2)环境管理的综合性3)环境管理的社会性4)环境决策的非程序化特点:(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两种)2.1.2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1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过程跟踪、控制典型应用1)环境标志制度2)清洁生产制度2双赢原则双赢原则是指在指定处理利益冲突的双方关系的方案时,必须注意使双方都得利。对于环境管理来说,就是通过环境管理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2.1.3环境管理的手段1行政手段1)制定和实施环境标准2)颁布和推行环境政策2法律手段1)环境立法2)环境执法3经济手段1)排污收费制度2)减免税制度3)补贴政策4)贷款优惠政策4宣传教育手段5科学技术手段2.1.4环境管理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2)把环境问题作为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成熟阶段2.1.5三个转变、三大政策1三个转变1)“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2)从单纯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3)从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治理相结合转变。2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走先污染后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2.1.6ISO14000和ISO9000ISO14000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通过了ISO14000,可以说明该企业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达到了国际标准。ISO9000是质量体系认证标准:通过了ISO9000,可以说明该企业质量有保证。2.1.6.1ISO14000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制定,关于强化各类组织环境管理,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保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状况的一系列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标准号分配表分技术委员会任务标准号SC1环境管理体系(EMS)14001-14009SC2环境审核(EA)14010-14019SC3环境标志(EL)14020-14029SC4环境绩效评价(EPE)14030-14039SC5生命周期评价(LCA)14040-14049SC6术语和定义(T&D)14050-14059WG1产品标准中的环境因素14060(备用)14061-14100ISO14000系列标准的目标规范全球的环境行为,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进一步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ISO14000的特点全员参与和行动:自愿性:广泛的适用性:灵活性:兼容性:全过程预防:强调持续改进:目前已颁发了六项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ISO1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ISO1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准则》ISO14040:1997《生命周期评估——原则和框架》2.1.6.2ISO9000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4年提出,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或指南。推广ISO9000族标准的作用和意义:使世界各国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统一在ISO9000标准的基础之上.2.1.5.3ISO14000与ISO9000的关系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标准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对组织(公司、企业)的许多要求是通用的,两套标准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2.1.5.4ISO14000和ISO9000的区别内容ISO9000ISO14000承诺对象产品的使用者、消费者不确定,受益者将是整个社会。承诺内容保证产品质量承诺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其他要求,并对污染进行预防和持续改进构成模式封闭的管理模式螺旋上升,要求体系每年有所改进和提高审核认证就是质量体系的根本依据必须结合各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审核人员资格不要求特别的专业背景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和环境管理经验2.2环境法规2.2.1环境法的概念和特征1.环境法的概念环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改善环境的活动(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中所形成的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环境法的特征1)综合性:保护对象广泛、调整的社会关系复杂、立法体系综合性极强、法律措施多种多样2)科学技术性3)社会性4)共同性2.2.2环境法的目的和任务1.环境法的目的1)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2)保障人体健康3)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环境法的任务1)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2)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3.环境法的作用1)环境法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环境法是国家进行环境管理的法律依据。3)环境法是同污染和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武器。4)环境法是处理中国与外国的环境关系、维护国家环境权益的重要工具。2.2.3环境法的体系1.中国环境法的发展概况第一阶段,1973~1979年环境法起步时期。《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宪法》、《环境保护法(试行)》第二阶段,1980~1989年环境法发展时期。《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第三阶段,1990年~至今环境法进一步完善时期。《水土保持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煤炭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中国的环境法律体系中国现行的环境法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环境法律规范:1)宪法中的环境保护规定2)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环境保护法》。3)环境保护单行法——以宪法和环境保护基本法为依据,针对特定对象而制定4)环境标准5)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6)地方环境法规、规章7)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环境条约中国环境保护单行法从内容上可分为:(1)污染防治法;(2)自然保护法;(3)土地利用规划法;(4)环境管理行政法规:环境标准的分类:中国环境标准按级别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按内容分为:环境技术标准、环境管理标准环境技术标准分为五类:(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5)环境标准样品标准2.2.4环境法的基本原则1)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3)污染者付费的原则4)公众参与的原则2.2.5环境法的基本制度——“八项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项目,其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管理制度。3.排污申报登记制度与排污许可证制度4.排污收费制度5.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6.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污染物限期治理制度2.3环境监测定义通过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标志数据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内容污染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和生态性能变化趋势等。2.3.1环境监测的特点1)方法必须具备“三高”——即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高分辨率;2)方法具有“三化”——即自动化、标准化和计算机化;3)具有多学科性、边缘性、综合性和社会性等特征。2.3.2环境监测的任务1)确定污染物质的浓度、分布现状、发展趋势和扩散速度。2)确定污染源造成的污染影响。3)提供数据资料。4)定期提出环境质量报告。5)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6)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资源、制订和修订各种环境法规、标准等提供依据。2.3.3环境监测的分类1)按学科性质分:2)按工作性质分:环境质量监测排放污染物监测3)按监测的目的可分为:监视性监测事故性监测研究性监测2.3.4环境监测程序现场调查→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环境质量评价等。对象:环境污染物,主要监测污染物的浓度、种类。2.3.5环境污染物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存或造成自然生态环境衰退的物质。2.化学污染物的类别1)元素2)无机物3)有机烃化合物4)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5)含氧有机化合物6)有机氮化合物7)有机卤化物8)有机硫化合物9)有机磷化合物1.污染物的类别3.污染物的特性1)自然性2)毒性抑制酶活性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致畸作用3)时空分布性4)活性和持久性5)生物可降解性6)生物累积性7)对生物体毒性作用的加和性2.3.6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1)采样的质量控制2)样品运送和贮存中的质量保证3)样品分析质量控制4)整理和报告数据的质量控制2.3.7环境监测中污染物分析方法1)化学分析方法2)光学分析方法3)电化学分析方法4)色谱分析方法5)中子活化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