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主讲人:李顺利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目录•一、流动性风险的定义•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原因•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演进•四、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衡量及管理•五、巴塞尔委员会流动性风险监管发展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一、流动性风险的定义•流动性(Liquidity):指资产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它是一种所投资的时间尺度(卖出它所需多长时间)和价格尺度(与公平市场价格相比的折扣)之间的关系。•区别:•资产流动性是指银行及时满足其各种资金需要和收回金的能力。从存量状态考察,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所持资产的变现能力。从流量状态考察,流动性是商业银行及时获得可用资金的筹资能力。影响因素有:(1)资产种类。由于风险和盈利的不同,不同的资产种类具有不同的流动性。(2)资产的交易特征。资产的交易特征主要是指交易价格、每笔交易规模和交易量。(3)竞争。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市场有效竞争的程度将影响到资产的流动性。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市场流动性是指资产在市场上无太大损失下能够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变现的能力。市场流动性是衡量市场状态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市场流动性的具体体现形式是,在繁荣的市场中,金融产品的活跃交易。•机构流动性是指金融机构能够保证正常经营时的支付能力。即能否以合理的成本增加负债(流动性供给渠道)和以合理的价格减少资产(出售流动性差的资产,变现);风险源于(1)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2)资产、负债本身流动性差异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客户的取款需要和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地变现资产或增加负债以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日常经营。•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和广泛,通常被视为一种综合性风险。并且这些主要的风险可以通过内部途径向流动性风险转化,并将以流动性方面出现问题为最终表现形式因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综合体现了整个银行的经营管理状况。)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1)流动性极端不足•流动性的极端不足会导致银行破产,它是一种致命性的危险。然而,虽然流动性风险经常是商业银行破产倒闭的直接原因,但这种极端情况往往是其他风险长期积累导致的结果。(例如,某大客户的违约金给银行造成的重大损失可能会引发公众对银行前途的疑虑,这足以触发大规模的资金抽离,或导致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为预防该银行可能出现违约而封冻其信用额度•(2)筹资困难•从这一角度看,流动性指的是以合理的代价筹集资金的能力,流动性的代价会因市场上短暂的流动性短缺而上升。由于本文研究的是资金流动性,因此不将筹集的困难纳入表现形式。•(3)非预期资金外流•是指未预料到的资金大量外流或者短期资产价值不足以支付短期负债。从这方面来讲,流动性是在困难条件下帮助争取时间和缓和危机冲击的“安全垫”。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它可分为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两大类:•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迫使银行提前进入清算,使得账面上的潜在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甚至导致银行破产。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制••假定某个商业银行的经营出现了问题,其储户认为该银行有可能破产,如果储户都不去提款的话,该银行有可能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改善其经营状况,降低破产的概率。但是,储户们是否会协商一致,不去提款,帮助银行度过难关呢?一般来说,这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其他储户的策略是提款,那么某一个储户不去提款可能会丧失所有的储蓄,而参与提款的话,能减少自己的损失,因此每个储户的最优策略是提款。但是这种每个储户的最优策略对银行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银行将因挤兑而破产。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一)国外研究状况•1983年Diamond和Dybvig发表了《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提出了经典的D—D模型框架,解释了银行挤兑这一不稳定性的根源所在。该文研究指出,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性质的特殊性,使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和贷款业务之间的流动性供需矛盾难以平衡,一旦短时间内出现流动性供应不足,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大额损失,甚至引发银行挤兑风波,这就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内生性根源。•PeterS.Rose认为流动性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是资产和负债期限的不匹配以及银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Chang,Velasco(1998)和Calvo(1999)认为由于国际经济的开放和金融环境复杂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入、汇率制度等都有可能带来流动性风险。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国内研究状况•姚长辉(1997)认为,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银行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不确定与不规则,另外还源于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矛盾,而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因素有:资产负债结构、中央银行政策、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利率变动等。•郭少杰、杨洁(2006)认为,不良资产膨胀、经营管理不善、资产种类单一及筹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周林(1998)分析了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及生产机理,认为任何一种风险都有导致流动性风险的可能,而经济环境的变化、政府的保护、商业银行内控与流动性风险有着较强的联系。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流动性区别••保持流动性不是金融机构所特有的,工商企业也同样要求其保持流动性,但由于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在流动性方面有一定区别:•一、金融机构现金流动最频繁。对工商企业来讲,现金只是其部分经营的媒介或手段;而金融机构则不同,它经营的对象就是货币,其现金支付和流动是最频繁的,因此,金融机构必须保留足够的现金或保留具有较强变现能力的金融资产。•二、金融机构的资产绝大部分是由短期负债构成的,就是说金融机构的资产来源相当部分是活期存款,债权人何时提取存款很难预测,如发生客户提存或其他债务契约到期,金融机构必须及时偿付。工商企业一般可以预计出需要支付现金的数额和时间。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第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具有刚性特征。工商企业不能支付贷款或不能清偿债务时,可以与债权人协商或请求宽限一定时间。金融机构则不同,一旦出现流动性不足,不能满足客户提存或支付其他债务,消息一经传出就会出现挤兑风潮,甚至导致金融机构关门清算或破产。•第四,流动性是维持金融机构竞争力的基础。工商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是依靠产品创新、质量和价格占有市场份额,保持流动性处于次要地位。金融机构则不同,在金融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客户,客户也可以选择金融机构,如果金融机构不能随时保证客户的流动性需求,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引起客户流失,危及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工商企业产生流动性风险原因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包括两层含义:前一层含义称为变现力风险,后一层含义主要指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又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变现力风险是引发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的根源,而后一种风险又直接促使企业破产。•可从企业资产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来分析与评价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经营上亏损,不能产生营业现金流量,直接侵蚀资产,丧失偿付股利和债务的基础。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第二,流动资产结构不合理,流动资产中表现为大量积压的存货和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减弱资产变现能力。•第三,管理不善,现金利用效率不高,仰赖外部资金严重,一旦外部融资条件变化,则发生偿付危机。•第四,筹资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过多,以流动负债去支持长期投资,以至短期内产生偿债的紧迫性,一旦现金流量不足和融资市场利率变动,将导致企业发生偿付困难甚至破产。•第五,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或有其他事项,以致突发偿债危机。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演进•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是随着银行风险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其演变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一)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是最早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它侧重于从资产的角度考虑怎样满足银行的流动性。资产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能力理论”、“预期收入理论”等。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1、商业贷款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的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只发放短期流动的资金贷款。同时,办理短期贷款时一定要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要用真实的商品票据作抵押,如果企业不能还款时,银行可以处理抵押品,保证资金安全。在当时银行的资产中,主要是现金、贷款和固定资产。现金是保持流动性的主要手段,但现金是非盈利资产,保持大量资金很不划算,这就要求银行其他资金运用方式——贷款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即发放短期自偿性贷款。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2、资产变现或转移理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完善,银行对保持流动性有了新的认识。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等国家的国债市场出现了长足发展,政府发行的债券大量增加。银行只要掌握具有信誉良好、期限短,易于出售的证券就能保持流动性。•3、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认为客户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取决于其将来的收入,即预期收入,银行只要获知客户的预期收入,就能够合理安排贷款组合,避免必要的流动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预期收入理论克服了商业贷款理论的缺陷,深化了银行对贷款清偿的认识,拓宽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开发了中长期分期还本付息贷款。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二)负债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现,给商业银行传统的资金来源带来巨大冲击,商业银行不得不以创新方式获得新的资金来源,负债管理理论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种管理策略的核心是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变为主动负债,强调银行在市场上购买流动性。该理论的优点是:提高了银行筹措资金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加了银行的收益。•(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市场的逐步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使得单纯资产管理或单纯负债管理的缺陷越来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银行不能够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来保证自身的流动性。因此,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种折中的平衡流动性管理策略。该管理方法将上述两种风险管理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对资产负债结构的全面调整,协调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更加科学。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425130011001010101101000101001011四、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衡量及管理•(一)财务比率指标法•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