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2016年第4期)主要议程第一环节:唱歌曲《歌唱祖国》第二环节:学先进学习《感动中国2015年度十大人物》先进事迹第三环节:讲述道德小故事第四环节:诵经典第五环节:谈感悟、留感言第六环节:送吉祥第一环节:唱歌曲第二环节:学先进2015年10月13日下午,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在2016年2月14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向受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致以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习近平强调,道德模范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吾买尔;•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潜水员官东;•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以及全体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感动中国2015年度十大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磨刀老人吴锦泉:高节卓不群【感动中国事迹】•吴锦泉,今年84岁,江苏省南通农民,是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也是一名老党员。平日里老人靠磨刀为生。近年来,吴锦泉曾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灾区各捐款1000元,雅安地震后,他又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23392.2元。•在他的倡导下,村里立即成立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了“锦泉一元爱心社”,五星村内15家企业向“锦泉一元爱心社”捐出了3万多元善款,全村19个村民小组,也纷纷捐钱,从而使“锦泉爱心社”的救助资金达到5万多元,已救助39人次,发放救助款14000余元。救助的对象包括革命伤残军人、重症患者、空巢老人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打拐夫妇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感动中国事迹】•张宝艳,女,出生于1962年8月,吉林通化人,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创始人。•2007年,张宝艳、秦艳友夫妇自费创建“宝贝回家寻子网”,专门帮助被拐、被遗弃和走失的孩子以及流浪乞讨儿童回家。2010年成立宝贝回家慈善基金。•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举行的“12·4十年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上,张宝艳成为唯一网民代表入选者。•2011年9月20日,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4年12月10日,获得网易“最有态度公益人物”奖。感动中国十大人物3——铁榔头郎平:雄心志四海•【感动中国事迹】•郎平,女,汉族,身高1米84。祖籍中国天津,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教练员,1973年进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年体校排球班练习排球,1976年进入北京市业余体校,同年入选北京市排球队;1978年入选国家集训队。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羸得“铁榔头”绰号。曾入选中国体育劳伦斯奖第二届(1980年)十佳名单。•荣膺1982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MVP。198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1996年获得国际排联颁发的“世界最佳教练。2002年10月,由知名排球教练、运动员和记者组成的评委会以100%的得票,正式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郎平与美国名将弗罗拉·海曼、古巴名将米雷亚·路易斯并称为19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2013年4月25日郎平被任命为新一届女排国家队主教练。2015年2月1日,郎平获2014CCTV体坛风云人物最佳教练奖。2015年在女排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顽强的日本队,时隔11年再夺世界冠军,并直接晋级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6年1月16日,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和中国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育成,在京举行婚礼。感动中国十大人物4——诺奖获得者屠呦呦:春草鹿呦呦•【感动中国事迹】•屠呦呦,女,药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补充•呦呦鹿鸣,食野之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呦呦鹿鸣,食野之芩qin。我有嘉宾,鼓瑟鼓琴。•1930年12月,屠呦呦降生且是家中五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儿,以中医为生的父亲自然喜笑颜开。有着深厚国学功底的父亲想到了《诗经》里那个优美的诗句,小鹿儿呦呦之声,生活多么宁静又无忧无虑,屠呦呦名字就这样诞生了。•“德音孔昭”意思是品德高尚又显耀,而屠呦呦的品德正是世人最值得敬仰的。•屠呦呦的诺奖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那是1967年,正当全国轰轰烈烈地大鸣大放大字报之时,屠呦呦受国家重托任科研组组长,研究抗疟疾药。2000年非洲疟疾横行,被称为东方神药的青蒿素得以挽救无数人的生命。从2006年起,美国人开始在中国寻访研究神药的真正发明者。•在青蒿素历经近半个世纪的今天,诺贝尔组委会一致认为,屠呦呦最是当之无愧。屠呦呦毕生致力于药物学研究,她完全没有想着如何为了一己之利,所以她才如此平和地安然地默默地做着她的科学试验,她甚至连自己获奖事先也一无所知(还是从电视上看到)。其他科学家所拥有的头衔职务职称对她也没有任何兴趣,她只是一心扑在科研上,这才是一个真正让世人敬佩的科学家。•现今85岁的屠呦呦仍在坚持科研,她说她一直以来在从事着红斑狼疮的药物研究。•当国人欢呼本土科学家获诺奖之时,世人关注的不只是盯在诺奖的欣喜上,而是她的可贵品质。•她的精神她的智慧她的担当皆源自她的高尚品德,这是最值得国人学习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4——诺奖获得者屠呦呦:春草鹿呦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5——歌者阎肃:弦歌感人肠【感动中国事迹】•阎肃(1930.5.9—2016.2.12),原名阎志扬,出生于河北保定,重庆大学毕业。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空政歌剧团编导组组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1]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导室一级编剧,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享受大军区正职的生活待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阎肃的成名作歌剧是《江姐》,这部歌剧在1964年公演,立即引起了轰动,一举成名。阎肃也受到毛泽东的接见。阎肃还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政双拥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2015年12月,入围“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候选人。•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阎肃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感动中国十大人物6——徐立平:大国多良材•【人物事迹】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人物事迹】•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感动中国十大人物7——莫振高化作光明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8——官东天下英雄气【人物事迹】•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6月2日抵达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首先在船舱内发现朱红美老人,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具,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还者。•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与水面彻底失联。•官东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怎料,一个暗流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而此时,装具里的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90后小伙儿,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感动中国十大人物9——王宽君子抱仁义•【人物事迹】郑州戏曲圈里有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他就是74岁的王宽。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起初,他的“上台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但王宽依旧坚持每天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茶馆地跑,常常晚上六七点就去了茶馆,等到天亮才回家。后来为了能够让更多人点他的戏,王宽又学起了川剧变脸。如今,王宽夫妇苦心抚养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两口却还在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办起一个孤儿艺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让这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0——买买提江·吾买尔人物事迹•买买提江·吾买尔是新疆伊犁地区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维吾尔族。3岁时,吾买尔的父亲就过世了,第二年母亲也改嫁了。就这样,吾买尔是吃着村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饭长大的,也由此对乡亲们产生了化都化不开的浓浓感情。当上村支书之后,吾买尔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