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厂事故案例一、主冷塔事故某公司制氧厂发现粗氩塔阻力突然下降,粗氩纯度也由88%突然降为80%以下,主塔其它参数均无明显变化,经多次调整无效。根据以往经验,这种现象是由于主冷泄漏引起的,因为下塔易挥发组份窜至上塔后随氩馏份进入粗氩塔,在粗氩塔中由于含氮量增多,回流液体量减少,致使粗氩塔阻力下降。经过对主冷液氧、主冷气氧及产品氧分析,纯度分别为99.6%、99.5%、95%,从氧液化器前取样分析氧纯度为95%,分析结果证实了发生主冷爆炸的判断是正确的,主冷液氧和主冷气氧纯度之所以仍为正常值,是由于二者取样点位置远离泄漏点。从上塔压力没有升高这一现象可以看出这是一起主冷板式单元个别通道发生泄漏的微爆事故。(1)事故原因分析主冷液位未完全实行全浸操作,这里正是主冷液位经常发生波动的位置。液位下降过程是换热表面杂质浓缩的过程,经常波动将会使乙炔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在这里析出沉积,这是由于未实行全浸操作造成的。通过对主冷的检查发现所有六个主冷板单元氧通道翅片上及主冷容器壁面上均附有灰尘,进一步的检查发现,两台液氧泵入口管路水平段有大量黑色粉尘,经化验分析与空气入口过滤袋上灰尘成分基本一致。静电的积聚使可能积聚的爆炸危险杂质,在液氧环境中使个别氧通道产生微爆。袋式空气入口过滤器脉冲反吹装置一直未正常投入进行,造成吸入阻力较大,较大的吸入差压成分粉尘透过过滤袋进入空分装置的推动力。喷淋冷却塔所有五个喷头和其中的两个喷管都有不同程度的堵塞,这样就造成雾状喷淋效果不好,使冷却水洗涤空气粉尘的能力减弱。(2)吸取的教训虽然目前对主冷爆炸的机理在理论上还不能够完全准确揭示,但是为此而采取的措施却有助于我们预防和减少主冷爆炸事故的发生,从造成这次主冷爆炸的两个方面的原因来看,应吸取以下教训1)应严格按规程要求操作。严禁主冷液位低于全浸液位的操作,即使短时期内低于全浸位置也不能允许,对此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2)应加强对空气过滤器的维护。发现空气入口阻力升高时应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3)应加强对喷淋冷却塔监护。检修时不能忽略对喷淋冷却塔的检查,经常出现喷头堵塞现象时,应对冷却水进行水质处理。二、管道氧气爆炸事故(1)事故经过某公司机动科组织有关人员8个进入调压站进行气动调节阀更换作业,作业人员拆卸掉故障气动调节阀,换上经脱脂处理的新气动调节阀,安装仪表电源线和气动调节阀控制汽缸管线,并用万用表测量。工作完毕后张某接到在场的调度长批准令,到防爆墙后边,开启气动调压阀约2~3s后,就听到一声沉闷巨响,从防爆墙另一侧的前后喷出大火。张某快速跑向制氧车间边叫人灭火,边关停氧压机,关断球罐阀,这才切断了事故现场氧气源。至此,火势终于被控制住。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共有8人,其中7人死亡。事故发生时另有1个在调压站氮气间,与氧气间中间有防火墙阻隔,没有受到伤害。(2)事故原因事后经调查,该调压管线的气动调节阀经常发生阀芯内漏故障,投产以来至少已更换过3次气动调节阀。此外,该厂压力管道由安装监督检验,对此,地方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已下达了安全监察指令,责令禁止使用,恢复原状,分管市长也多次进行协调,但因种种原因,隐患整改工作并没有得到认真落实。此次事故在检修过程中,有发生富氧状态的环境和条件。人体、衣物、金属在富氧状态下成为可燃物。更换的气动调节阀没有对调节阀解体浸泡、清洗,领用的500ml清洗剂仅用了75ml,脱脂方法和脱脂剂消耗量不能达到完全脱脂的要求,具有存有油脂的可能性。作业人员衣着化纤衣物导致的静电;使用非防爆型工具;采用非防爆型照明;在一定的压力、温度条件下,纯氧与油脂反应,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会引起油脂自燃;作业者打开进气阀用氧气试漏,气体绝热压缩导致的温度上升;操作阀门时开阀速度过快,高速气流与管件、阀门摩擦产生静电等都可能成为燃爆的激发能量。(3)事故原因分析推断新更换气动调节阀脱脂不完全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违章使用氧气试漏是导致发生爆炸的另一重要原因。(4)预防措施1)氧气生产、输送管道应按照《特种设备监察条例》进行安全性能检验,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2)对化工生产、氧气制造、输送企业,应督促企业切实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3)对列为重点监控的化工、制氧设备、必须要求生产、使用单位落实具体负责人和具体监控措施;加强重点部位的巡查,并制订相应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方案,适时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与行业主管部应当加强督促检查。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要与安监部门、行业监管部门主动联系、沟通,提高联合执法能力,消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盲区,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三、制氧机燃爆事故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制氧厂1号1500m3制氧机发生燃爆,死亡22人,伤24人,其中重伤7人,部分厂房坍塌,部分设备受损,直接财产损失320多万元。(1)事故经过该公司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安排1号、2号和3号1500m3制氧机检修,由制氧厂分管设备的副厂长负责。指挥人员安排停1号1500m3机组并排放液氧。项目经理指挥劳务人员对空分塔周边的缝用编织袋填塞。当维修人员拆八孔螺丝还剩2只时,突然火光一闪,随即一声巨响,发生爆炸事故,死22人,伤24人,造成厂房6跨大面砖砌墙体及二楼混凝土楼板坍塌,厂房柱子倾斜,房顶制板倒塌,主厂房外的偏跨也随之倒塌。(2)事故原因经专家组调查分析查明,公司1号1500m3室内制氧机燃爆事故现场,因同时具备助燃物、可燃物及着火源燃爆三要素,酿成燃爆事故。其中,助燃物为排放液所造成的富氧空气;可燃眉之急物为膨胀机、空压机油箱的油雾及油;着火源为1号空压机电机油浸纸动力电缆端头爬电,在富氧环境中产生火花,引燃油浸纸。检修前,制氧厂没有按规定制定和报审《检修安全报告书》,致使安全措施不落实,是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检修现场组织指挥不严密,扒珠光砂人员进入现场过早,是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设备老化、超期服役,工艺装备落后是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够落实,安全教育内容有欠缺,劳动力管理不够严格,是造成事故的深层次原因。(3)事故教训和整改措施事故教训:抢修准备工作抢时间、赶进度,现场组织不够科学、严密。设备陈旧老化、超期服役,工艺装备落后,埋下了事故隐患。整改措施:公司领导思想上要进一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对全厂老旧设备进行一次全面“诊治”登记造册,严格实行设备管理责任制,所有设备使用、维修的责任都要落实到人。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作业管理,无论生产、检修都应严守,决不能因为任务重、时间紧而不按科学规律办事。四、制氧机分子筛进水事故某钢厂购买一批分子筛吸附流程的3200m3/h制氧机,投运三个月后,制氧站操作工发现空分塔出口温度上升较快,并且无法控制,空冷塔阻力升高,分子筛吸附器后水分离器有大量水排出,排空冷塔水阀时发现有大量泡沫,于是在7分钟后停止空压机运行,被迫进行停车处理。(1)分子筛进水原因空气冷塔结构形式为筛板塔,筛板孔径为φ6mm。因冷却水系统没有水过滤器、空冷塔内侧未经防腐处理以及空冷塔长期未使用,使得筛孔孔径被铁锈堵塞变小,从而引起筛板上的液层加厚,在气流作用下容易带水。操作工在日常操用时,为保证出空冷塔空气温度在8~12℃范围内,经常调整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水流量,在调整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好水流量就会造成分子筛带水。加药预膜过程中,由于对制氧行业冷却水处理系统的特殊性了解不够以及对药剂添加的控制不好,导致加入的药剂遇水后形成大量泡沫,进而严重堵塞空冷塔筛板筛孔。这一点是造成分子筛进水的最直接原因。空气冷却塔顶部只设置了简单的扑雾器,并没有设置像空冷塔那样的防溢流装置,因而无法避免像2#14000m3/h制氧机同样是加错药产生大量泡沫堵塞空冷塔填料后,却没有造成进水分子吸附器事故。(2)进水事故的处理打开当分子筛吸附器人孔,检查发现分子筛全部被水浸泡并有粉碎现象,将分子筛吸附器内分子筛采取全部更换的措施。循环冷却水系统内泡沫较多,热电厂放蓄水池内全部存水,并对循环冷却水系统所有管道及空冷塔、水冷塔进行全面冲洗。采取对冷箱内所有系统进行彻底加温的措施,清除带入冷箱内的水分及分子筛粉末。事故经过:1996年辽宁抚顺乙烯化工公司6000m3/h主冷爆炸,空分设备损毁,伤12人。1997年,马来西亚宾特鲁壳牌石油公司80000m3/h空分主冷爆炸,空分设备全毁。原因分析:危险物质随同空气进入工艺系统。存在引爆因素,如静电、固体杂质微粒的机械撞击引爆。化学敏感性物质存在。气流冲击,压力冲击,气蚀现象引起的压力脉冲,引起温度升高引发爆炸。防爆措施:加强原料空气质量控制。清除有害物质,防止碳氢化合物集聚。控制操作液面。注意临时停车。防止静电积聚。防止油脂进入系统。加强电石渣的管理。提高作业人员水平。四、压力管道泄漏爆炸事情经过:2003年10月30日,辽宁省某县化工有限公司车间,发生了一起压力管道泄漏燃烧爆炸事故。随着沉闷的爆炸声,蘑菇云状的烟尘冲天而起,重伤2人,40多万元的设备及8间厂房变为废墟,临近住宅房屋不同程度的震裂,200m开外的住房玻璃也被震裂。原因分析:设计不合理,反应釜出口处,有一软连接接头,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强度不够,无产品合格证。设备制造安装属于三无产品。防范措施:从设计、安装就着手从标准出发。尤其是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一定选择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五、窒息死亡事故经过:上海某钢厂用2#6000m3/h制氧机的液氮做冷源,对精氩塔(该精氩塔在2台6000m3/h制氧机中间)进行调试,发现液氮阀泄漏,值班长当即打开人孔进入保冷管道内检查,人进入后立即窒息,因人孔小,加上泄漏时液氮,在保温管道上部监护的人一人拉不动窒息者,后面四个人虽奋力抢救,拉出后人已经死亡。原因分析:没有认识其危害性,缺少常识。防范措施:加强安全教育,经常进行检查,做好设备维护。六、火灾事故2001年2月6日,甘肃某钢铁集团一球罐值班室内氧气管道泄漏,电气火花引起火灾,烧死3人。原因分析:设计不合理。2001年8月9日,山东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对某气体厂氧气贮槽进行检测时,因未置换,罐内氧气含量高,打磨焊缝时引起火灾,烧死3人。原因分析:没有认识到其危害性,缺少常识。七、制氧机燃爆事故2000年8月20日23时40时,某钢铁公司制氧厂,指挥人员安排停1#1500m3机组并排放液氧。21日零时,公司扒珠光砂人员26人及检修人会10人陆续进入检修现场,加上已经在现场当班的17人(因检修需要,空压机运行),现场共有53人。当时制氧厂2名维修人员正在拆空分塔人孔螺钉,21时零时10分,当维修人员拆人孔螺钉还剩2只时,突然火光一闪,随即一声巨响,发生了爆炸事故。爆炸使在场的53人中,死亡22人,伤24人,造成厂房六跨三面砖砌墙体及二楼混凝土楼板坍塌,厂房柱子倾斜,房顶制版倒塌,主厂房外的偏跨也随之倒塌,配电室及主控室内电气、仪表设施损坏,1#空压机电动机、膨胀机及油站等损坏,空分塔冷箱板骨架及上下塔支撑部分断裂,冷箱板底部北面已凹进,塔内设备部分倾斜。原因分析:直接原因:液氧排放操作不当,排放速度过快,造成检修现场氧气浓度过大又来不及散发,形成富氧状态。1#空压机电动机油浸纸动力电缆端头漏电,在富氧环境中产生火花,引燃油浸纸。可燃物为膨胀机、空压机油箱的油雾及油。间接原因:检修前安全措施不落实,检修现场组织指挥不严密,设备陈旧老化落后、超期服役,设备、设施布局不合理,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药厂事故案例一、某县中新精细化工厂搪玻璃反应釜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1年4月8日,广州市某县的一家个体中新精细化工厂搪玻璃反应锅发生爆炸。该厂首次进行对苯二甲酸二甲脂的试生产,所用设备是1000升的旧搪玻璃反应锅。上午9点半左右开始投料,12点开始升温。下午3点左右,发现反应锅盖边有液体渗出,三人用扳手拧紧紧固螺栓(卡码)。由于用力过大,有两只卡码被拧断,又换上备用的卡码,继续试验。试验中,先后又有3个卡码发生了断裂,更换了断裂的卡码后,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