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秦汉文学常识华东政法大学前期:政论散文“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特点:(1)适合当时政治需要,目的在于巩固当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2)社会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作者有着强烈的时代感,文章感情充沛。(3)受战国学术风气的影响,重视修饰渲染,有纵横家遗风。总之,西汉政论散文继承先秦散文优良传统,研究现实政治问题,文风纵横驰骋,意气风发,颇有战国纵横家气息。华东政法大学贾谊:《过秦论》(史论文)中心思想总结秦代兴亡的历史原因。“过楚论”(项羽)晁错:《论贵粟疏》(疏牍文)关注人民的贫困生活及其原因。华东政法大学中期:《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学+文学)记载时段: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项羽:“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体裁:本纪(十二)、世家(三十)、列传(七十)、书(八)、表(十)实录: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华东政法大学汉赋枚乘:《七发》—标志汉赋正式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过分奢侈,“非所以为继嗣(SI)创业垂统”。奠定了“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华东政法大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嵂崒(lǜzú,高耸)。岑崟(cényín)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pítuó),下属(zhǔ,连续)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zhě’è),雌黄白坿(fù),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línmín)昆吾,瑊玏(jiānlè)玄厉,碝石碔砆(wǔfū)。其乐则有蕙圃,蘅兰芷若,芎藭(qiōngqióng)菖蒲,江蓠蘼芜,诸柘巴苴。其南侧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缘似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则生葴zhēn菥xī苞荔,薛莎青薠(fān)。其埤湿则生藏茛zānglàng蒹葭,东蘠雕胡。莲藕觚gū卢,菴闾(ānlǘ)轩芋。众物居之,不可胜图。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钜石白沙;其中则有神龟蛟鼍(tuó),玳瑁鳖鼋(yuán)。其北则有阴林:其树楩柟piánnān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樝zhā梨梬yǐng栗,橘柚芬芬;其上则有鹓鶵yuānchú孔鸾,腾远射yè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蜒貙犴(qūàn)。(最后是淫乐足以亡国,仁义必然兴邦的讽谏)子虚赋片断华东政法大学乐府民歌继《诗经》之后,民歌的又一大汇集。尚存的收在南宋郭茂倩的《乐庥诗集》中。乐:音乐;府:官府。本指音乐机关。魏晋后乐府所唱的诗也称为“乐府”。是带音乐性的诗体。最大特征:“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华东政法大学汉乐府的艺术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高峰。1.在叙述和抒情中插入情节,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妇病行》写鳏夫向亲友求乞。再如《陌上桑》写秦罗敷与太守的一段对话,就是理想化的情节。2.汉乐府民歌写人物作为成功的,当属《陌上桑》。它写秦罗敷的美貌,先是描写其梳妆打扮、接着写路人见到罗敷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写罗敷之美,始终没有直接、正面的描写,而罗敷之美呼之欲出。华东政法大学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述胸臆的作品,如《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同时也善于以比兴、描写的手法抒情。如《上邪》罗列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华东政法大学三.形式和语言方面。汉乐府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是从杂言渐趋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虽浅平直白,但富于表现力。华东政法大学古诗十九首载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也称《昭明文选)作者大抵为中下层文人,姓名失传,所以题名为“古诗”。作者时间大致为东汉顺帝至献帝。内容: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华东政法大学艺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刘勰《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碎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华东政法大学选文赏析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诠释:东汉末年大动乱,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写照。人生理想的幻灭而跌入颓废感伤的深谷的作者们,为排遣苦闷,需要讽刺和抨击黑暗;既然人生如寄,那么人生的价值观该是如何?既然是荣枯变幻、世态无常、危机重重、祸福旦夕,那么人生的最后归宿又将是如何?华东政法大学谏逐客书李斯华东政法大学题解书,上书,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意见的一种公文文体。亲朋间往来的信件亦称为“书”。为加以区别,前者一般称为“上书”或“奏书”,属公牍文的“奏疏”,如《论贵粟疏》。后者单称“书”或“书札”、“书简”、“书牍”,如《报任安书》。华东政法大学作者简介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曾就学于荀况。韩非子也曾就学于荀子。秦王政十三年,韩非出使秦国,遭李斯陷害,下狱自杀而死。秦二世继位后,李斯遭赵高陷害(公子扶苏—胡亥立位时产生矛盾),“具五刑”于咸阳。政治家:“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帮助秦王政统一全国。秦统一后任丞相,向秦王提出“车同轨,书同文”的改革建议,同时建议秦始皇焚书。书法家:精通大篆,小篆的创始人之一。曾作《仓颉篇》,为小篆的推行做出了贡献。相传《泰山瑯琊台刻石》、《峄山碑》、《芝罘fú》、《碣jié石》等刻石均为李斯笔迹。华东政法大学李斯与秦代的刻石文《峄山刻石文》、《泰山刻石文》、《琅琊台刻石文》、《之罘刻石文》、《东观刻石文》、《碣石刻石文》、《会稽刻石文》。秦代刻石文堪称碑铭之祖,对汉魏及以后的碑铭的写作具有深远影响。到唐宋时期已由应用文转变为更具文学色彩的传记文。华东政法大学泰山刻石二“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华东政法大学背景简介秦王政初年,韩国派郑国游说秦王修贯通洛水、泾水的水渠。试图以此削弱秦的人力、物力、财力。秦王要杀郑国,郑国说此渠:“为韩延数岁之命,为秦建万代之功也。”大臣上书:“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秦王于是下逐客令。李斯当时在秦任客卿,也在被逐之列。于是给秦王嬴政写了这封信,力陈逐客之弊。秦王看信后收回逐客令。华东政法大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写于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华东政法大学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逐:驱逐客:门客窃:私下过:犯过错表明观点————开门见山(逐客是错误的)。文本理解华东政法大学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来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缪:同穆来:使动霸:动词,称霸华东政法大学黄帝之五世孙夏禹的三子少康氏的三十七世孙。由余的祖先原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后来,由余奉命出使秦国。秦穆公设计留住了由余(十六艺妓给戎王)被秦穆公任为上卿(即宰相),为秦穆公出谋划策,帮助秦国攻伐西戎,一举攻伐锦诸戎、绲戎、翟戎、义渠等十二个戎国,遂称霸西戎,使秦位列春秋五霸。死后秦穆公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又为他建造坟墓4座。由余(繇余)华东政法大学楚国宛人。百里奚早年贫穷困乏,流落不仕,在被晋国俘虏前,曾游历齐、周、虞、虢等国,百里奚辗转到虞国任大夫。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晋国借道于虞以伐虢国,大夫宫之奇以“辱亡齿寒”劝谏虞君,虞君不听。百里奚深知虞君昏庸无能,很难纳谏,便缄默不语。结果晋在灭虢之后,返回时就灭了虞国,虞君及百里奚被俘。后来,晋献公(武公子,惠公父)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百里奚被当作陪嫁小臣送到了秦国。他以此为耻,便从秦国逃到宛(今河南南阳),被楚国边境的人抓获。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智,想用高价赎回他,又怕楚人不许,就派人对楚国人说:“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gǔ)羊皮赎之。”故号称:“五羖大夫”。这时他已是70多岁的高龄。送晋国公子夷吾(晋惠公,遭骊姬之难)回国为君,“如果我真能登上王位,一定将晋国处在黄河以西的八座城池割让给秦国。”派大臣丕郑(丕豹父)到秦国致谢,但违背以前的诺言。大臣丕郑对晋惠公的行为感到恐惧,暗中起了叛逆之心,并建议秦穆公助重耳(晋文公,重瞳子且骈肋,秦晋之好)为晋王。秦穆公(晋襄公外公兼舅舅)乘晋文公(女婿)去世的机会,企图插足中原,偷袭郑国,百里奚和蹇叔劝谏,不听而败。“送粮事件”(公孙支与百里奚同意,丕豹反对)、“借粮”、“战争”,晋惠公的姐姐是秦穆公的夫人,为之求情,未杀晋惠公。百里奚(百里、百里子)华东政法大学我比不上我的朋友蹇叔有才能,可是世人没有人知道。我曾外出游学求官,被困在齐国,向铚(zhì,至)地的人讨饭吃,蹇叔收留了我。我因而想事奉齐国国君无知(齐僖公弟夷仲年之子。齐襄公被管至父、连称所弑后无知被拥立为齐国国君,登位后不久即被雍廪人所杀。春秋时诸侯的庶子叫公子,公子之子叫公孙,即公孙无知),蹇叔阻止了我,我得以躲过了齐国发生政变的那场灾难,于是到了周朝。周王子穨(周庄王的庶子)喜爱牛,我凭着养牛的本领求取禄位,穨想任用我时,蹇叔劝阻我,我离开了穨,才没有跟穨一起被杀。事奉虞君时,蹇叔也劝阻过我。我虽知道虞君不能重用我,但实在是心里喜欢利禄和爵位,就暂时留下了。我两次听了蹇叔的话,都得以逃脱险境;一次没听,就遇上了这次因虞君亡国而遭擒的灾难。因此我知道蹇叔有才能。百里奚荐蹇叔:华东政法大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以:因此师:军队举:攻占治:安定商鞅:卫国人,所以又称卫鞅、公孙鞅(诸侯之子曰公子,诸侯之孙曰公孙,卫鞅之祖为卫国君)。心计:公元前340年,卫鞅奉秦孝公命令攻打魏国,魏将公子昂原是卫鞅在魏国时的朋友,卫鞅就请公子昂和谈,公子昂对友情毫不怀疑,结果卫鞅在会谈后生擒魏将公子昂,趁机大破魏军,迫使魏国交还过去夺走的西河地。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五马分尸”。华东政法大学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拔:攻取包:动词,吞并九夷:当时属于楚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三川:黄河、伊水、洛水,指洛阳一带散:使动从,通“纵”事:侍奉施yì:延续华东政法大学张仪魏国人。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连横在魏国时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后到秦国,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时齐楚两国实力最大。于是用欺骗手段瓦解齐楚联盟,收服楚国:“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华东政法大学昭王得范雎(jū),废穰(rǎng)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