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备考研讨会总结与思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3广东省政治高考备考研讨会汇报与思考东莞高级中学匡杰琴一、会议主要议程、内容概述主要议程:第一项《2013广东高考文综政治备考策略》(佛山教研室陈文明老师)第二项《文化、政治模块分析与备考策略》(东莞教研室王定国老师)第三项:《2013高考哲学模块复习备考》(深大附中胡兴松老师)第四项:《2013高考经济模块复习备考》(华南师大陈友芳老师)内容概述:第一项《2013广东高考文综政治备考策略》陈文明主要分五部分1、广东高考近三年政治科考情分析:以表格的形式,从核心考点、考察年份、题型、分值等,对四个模块核心考点进行分析,并对未考考点加以提醒。这个很好!能一目了然地把握高频考点,同时对未考考点做到心中有数,加以重视。2、2012年高考评卷场情况介绍:考生普遍存在的答题问题,对指导答题有一定导向3、广东高考命题发展趋势预测:概括比较精辟!分析中肯,感觉比较笼统。4、2013高考热点专题(分析比较简单)5、2013高考必须掌握的考点第二项《2013年高考文综政治备考会政治、文化考情分析》王定国老师主要分两部分:1、近年高考的走向及试题分析以四幅图表形式展示近三年高考中政治、文化模块选择题、非选择题所占分值比例。既简明扼要,又一目了然。值得我们在备考中借鉴!同时王老师还就典型的选择题、非选择题做了具有针对性的审题分析指导,并分别概括出文化和政治这两部分的高频考点,对我们备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很实用!2、后阶段复习备考注意的问题从目标的设定、专题的设计与实施、疑难问题的解决几个方面阐述。这对我们下一阶段备考来说,真是及时雨!感觉:实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导向!024681012141618201020112012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选择题分值示意图02468101214201020112012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非选择题分值示意图政治生活三年分值051015202530201020112012主观题选择题政治生活分值构成图文化生活三年分值02468101214161820201020112012主观题选择题文化生活分值构成图第三项《2013高考哲学模块复习备考》胡兴松主要分四部分一、把握高考趋势,提高有效率二、研究时政热点,提高命中率三、研究评分细则,提高得分率四、强化同类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感觉: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提高高考备考效率的几点做法》。很精辟!很全面!个人觉得不仅对哲学模块,对其他模块也是有共性的指导。但胡大师专门针对哲学模块特点的东西讲的反而不够,后面再细谈。第四项《经济生活热点问题讲座》陈友芳主要围绕十个方面来讲的一.重申改革开放道路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四.尊重市场规律与发挥政府作用五、消费问题六、收入分配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八、民生建设中的就业与社会保障九、生态文明建设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感觉:陈老师毕竟是大学教授,所讲内容比较高深,对我们理论上的提升大有裨益。有利于教师专业的长远发展。但有偏离高中备考的嫌疑,对于解决我们燃眉之急,效果稍差。二、关于《2013高考哲学模块复习备考》几点看法与思考(一)胡兴松把握高考趋势,提高有效率胡老师将近三年广东高考题中非选择题一一列举,从各种的设问中试图找到高考的出题趋势,这种导向的方向性很好!但后面的分析没到位,感觉对每个题的分析仅仅停留在各自的个性上,没有上升到共性的东西,胡老师谈到了“多要点”和小角度“的问题,但都没有明确归类。也就没有给出这个’高考趋势”到底是什么的明确结论。2010年(第37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2011年(第37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2010年上半年,国有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9分)(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3)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10分)2012年(36题)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西方经济学界以苏联、东欧为参照,不能合理解释中国改革与经济高速增长并行的独特现象,将比称为“中国之谜”。材料二:中国经济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盲目扩张产能和忽视流通的重要作用,导致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造成了重效率、轻公平的矛盾;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形成了重速度、轻结构的局面。材料三: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懒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放开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简析“中国之谜”的原因。(6分)(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0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放开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13分)2010年—2012年广东高考哲学非选择题2010年:37.(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2011年:37.(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3)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10分)2012年:36.(3)结合材料三,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放开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13分)个人拙见:从中至少可以看出,高考哲学复习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首先是知识范围的界定要明确。这个可以坚持两种分类法:第一种是按知识体系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物质观、实践观、真理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等等。让学生清晰记忆每块涵盖那些知识点,记住名称和方法论即可。另一种是按照单元标题和课的标题甚至节的标题、框的标题来划分。这点在现在的模拟题里出现的越来越多。比如。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如果学生弄不清楚范围,这个丢分就严重了!近几年高考设问范围越来越严谨,这是个明显趋势!2、把原理的设问角度和材料的设问角度相结合。不理解材料的设问角度,会丢掉分析材料部分的分数。这也是这几年高考非主观题设问的一个明显趋势!研究时政热点背景材料中的文字所蕴含的哲理信息、关键词,让学生多看多读,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3、把握好宏观、中观、微观的原理设问范围,不同的问法,答题方法不同,复习方法也不同。例如: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就是宏观问法,涵盖整本书,大包围、多角度。2010.37.(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属于中观问法,涵盖莫一部分知识,小包围,多角度。2011年:37.(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3)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上述就属于微观问法,只是针对某一个考点,答案的内容就比较具体了。在复习过程中,问法越微观,备考难度越大!设问从宏观-中观-微观是不是一种趋势?(二)、研究时政热点,提高命中率这点也是这次会议几个大师的共同点之一,都强调关注研究时政热点。的确,如果能猜中会大大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效果,缩短备考时间,做到事半功倍,但难度很大。所以,二轮复习少不了时政热点专题。可能个别老师认为,没有时政选择题了,不需要这个环节,个人认为:必不可少!否则吃亏!(三)、研究评分细则,提高得分率2010年(第37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2)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1分)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3分)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4分)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4分)⑤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3分)评分细则①观点、结合材料各1分。②观点2分、结合材料1分。④观点、结合材料各2分。④观点、结合材料各2分。⑤观点2分、结合材料各1分。观点+材料补充说明①答到“事物都是发展的“,给1分。②关于事物发展的实质,答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或“新事物的产生”,给2分。③答到新事物是“有生命力的”,或“有前途的”,或答到要点中的“前进”或“上升”的其中之一,给2分。③④答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给4分。⑤答到“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或“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给2分。如果没有答到以上观点中的任何一点,而是从“辩证地看待发展”,或“辩证否定式发展的环节”,或“矛盾是发展的动力”等角度回答,并视其结合材料分析的情况,可适当给1-2分。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1分)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3分)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