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十二五-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2011—2015年发展规划目录一、基与形势二、目标与思路(一)战略目标(二)发展思路三、建设核心能力(一)完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二)提升学科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三)构建国家与区域发展的服务框架(四)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五)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崭新局面四、拓展办学资源(一)集聚高端人才资源(二)统筹优化财力资源(三)整合配置物力资源(四)凝练学校品牌资源五、创新体制机制(一)强基础、大团队、广交叉的学术组织架构(二)科学、规范、高效的决策管理与服务运行机制(三)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辐射网络(四)统筹协调、优势互补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六、政策与保障附件:重点建设项目浙江大学2011—2015年发展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制订本规划。一、基础与形势(一)现实基础“十一五”期间,浙江大学在教育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不断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道路,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办学指标稳定居于国内高等学校前列,为实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至2010年5年共计培养学生54672人,其中本科生26984人、硕士生21049人、博士生6639人。探索实施了本科大类招生培养、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拓展多学科交叉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习的自主性、高效化、研究化和国际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和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积极培育优秀教学成果。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量和教育部“质量工程”立项数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得了一大批国际和全国的特等奖、一等奖。生源质量稳定在国内高校前列,学生就业层次明显提高。本科毕业生海内外深造比例由2005年的41.45%增长至2010年的52.58%。至2010年,共产生8名国家级教学名师、72门(含8门网络)国家精品课程;累计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0篇(另有提名71篇),居全国高校前列。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大力推进科研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强创新平台基地和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大项目、凝聚大团队、构筑大平台、培育大成果、作出大贡献。“十一五”以来,科研总经费增长了近两倍,从2005年的9.69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27.52亿余元。学校在研千万级以上大项目达到78项,五年间增长了12倍。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7项,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列。“皮星1号A”卫星等标志性科研项目成功研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09年度学校SCI收录论文数、获得国家授权专利数继续保持国内高校第一位,SCI论文被引篇数及次数均居全国首位。学校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十年累积SCI论文被引次数的国际排名从2005年的第694位快速上升到第282位。2010年人文社科研究经费达到1.55亿元,创历史新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居全国高校第二位。编纂发行《宋画全集》、出版《希腊哲学史》等重要成果。3.学科与师资队伍水平持续提升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着力构建高水平、综合性的学科布局。形成了1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良好格局。根据学术论文总被引次数,有13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进入ESI世界前1%学术机构的行列,比2005年的5个学科有显著的增加。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工程等4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00位,其中材料科学学科进入世界前50位,初步具备了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实力。坚持人才强校战略,设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驿站,成立一批海外联络处,以各种方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实施“新星计划”、“紫金计划”等,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目前,学校拥有两院院士25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0人、长江学者8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5人和浙江省特级专家2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2005年的51%提高到76.2%。从海外引进的师资比例已达40%左右,学缘结构有明显改善。推行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以及优秀团队倾斜的人才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初步形成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教师人均产出水平大幅度提升。4.服务区域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四个转变”理念,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构建了“立足浙江、辐射西部、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社会服务战略布局,全方位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走出了一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社会的新路。学校与浙江省内11个地市及20余个经济强县市区建立了全面合作或科技合作关系,深入推进和谐杭州示范区、湖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舟山“海上浙江”示范基地、龙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积极合作推进嘉兴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积极开展与宁波、义乌等城市的合作。开展以长三角地区为重点的省外城市合作,与苏州、无锡、常熟、江阴等地区的合作迈开扎实步伐。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充分发挥优势,推进与地方合作医院的建设,积极开展服务地方卫生事业工作。办好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加大与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力度。不断提升继续教育的办学层次水平。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等机构为依托,承担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应用研究,做实做好对口支援贵州大学和援藏援疆工作,荣获“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5.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逐步提高实施开放战略,围绕提升学校、学科、教师和学生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目标,学校不断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深度和广度,提升国际影响力。建设高水平联合研究机构和引智平台,与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近60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建立了31个中外联合研究机构,建立了农业生物与环境、信息与控制、能源清洁利用等3个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依托孔子学院等机构,积极传播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一流大学活动圈,加入了由加州大学、东京大学等35所国际名校组成的“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2009年当选为临时主席;加入世界大学网络(WU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大学联盟(IAU),全球创新大学网络(GUNI)等国际组织并发挥积极作用;被选为全球农业高等教育与研究联合会主席单位,提高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参与中美新三方合作共建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与140多所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些本科生国际交流的特色品牌项目。全校师生出国出境总数从2005年的1900余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4800余人次,其中学生出国境交流达到2260人次;2010年在校留学生总数达到4100余人(含国际交流学生),其中攻读本科及以上学位的留学生人数达到1730余人。6.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推进全方位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机制,逐步建立保障科学发展的良好体制机制。实施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本科生院和求是学院,统筹协调本科生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横多纵”的大类学生管理模式。实施学部制改革,对现有学术管理架构进行重组,组建人文、社科、理、工、信息、医、农生环等7个学部。成立科研院和社科院,加强学术资源整合,推动学科交叉,激发基层学术活力。实施岗位分类管理改革,为教师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实行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积极引导和激励教师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完善党委常委会、校务会等议事决策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效能。7.办学支撑条件明显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了跨越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硬件支撑条件极大改善。校区功能布局调整顺利进展,形成以紫金港校区为主校区的办学新格局,完成湖滨校区土地置换,积极推进西区建设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学校竣工、在建和改建项目建筑面积41.8万平方米,年度财政收入逐年上升,从2005年的28.7亿上升到2010年的61.6亿。附属医院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教学实验和科研装备大幅改善,到2010年底,共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6.34万台件,总值达29.35亿元。做好企业改制和资产关系理顺工作,努力建设以人为本、保障有力的节约型后勤支撑体系。图书馆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深化电子校务建设,推进管理信息资源的公开共享。争取社会资源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捐赠项目不断增多。8.和谐浙大氛围日益浓厚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发挥。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士、高层次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在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民主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学校“三育人”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千方百计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着力营造气顺、心齐、劲足、实干的良好氛围。努力改善教职工生活条件,实施完成“580工程”,极大地解决了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为教职工创造了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改善教职工待遇,完成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设立“爱心基金”,解除教职工后顾之忧。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越来越成为全校上下的共同信念和工作标杆。(二)问题与挑战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较,我校在优势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制度和学术环境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和特色不够。大部分学科的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前列,但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数仍显不足。基础学科实力和水平还需要大力提升,从学科高原催生学科高峰的机制尚未很好形成。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实质性的学科交叉融合还需加强,重大研究平台、交叉中心尚不能完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技攻关的需要。学科结构体系的优化调整尚需加大力度,学科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学科领军人才培育有待加强。在各学科领域中具有国际公认影响力的学者数量不足以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需要。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活跃程度和学术影响力还无法完全适应学校争创世界一流的要求。相对于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高层次人才总量仍然偏少,部分学科出现人才断层,引进和培育国际知名的学术领军人物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偏少。SCI论文数量和科研经费总量等方面已经连续数年处于高位,但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问题的原创性、标志性科研成果较少,重大理论创新不够,被SCI收录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和比例有待提升,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数量、代表国家水平的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四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效不够显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和模式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科研促进教学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还不能及时反映学科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人才培养工作与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仍有距离,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关注重视和精力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国际化程度尚有较大差距。目前留学生生源质量、结构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数量偏少。学生聆听高水平的国际学者授课、出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参与国际前沿科学研究的机会偏少。与国外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共同开展重大国际科研项目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全方位推进国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六是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