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5年《历史与社会》地理部分中考考纲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15年与14年考纲对比二、15年考纲特点三、复习教学建议一、15年与14年考纲对比(一)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1.描述世界海陆分布情况,能区分大陆、岛屿、半岛,知道洋、海、海峡的区别。2.能将七大洲、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排序,描述它们的位置特点。3.在图上掌握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的位置。4.区分五种常见地形类型,知道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能举例或根据所给材料说明地形、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5.描述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及主要聚居地区。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二)中国与世界区域概况与人类活动(二)—8.能区分大陆、岛屿、半岛,知道洋、海、海峡的区别。能借助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情况,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特点。能对七大洲、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排序。能在图上指出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的位置。能借助地图说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阿根廷、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位置。(二)—6.在图上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掌握我国的人口分布界线。知道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集中分布区。能比较说明世界三大人种的外表特征差异,并能在图上说明主要分布区域。(二)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1.描述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环境,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差异,并找出影响这种聚落景观和生活内容差异的自然与人文因素。2.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在图上掌握我国的位置、重要邻国、濒临的海洋、著名的岛屿(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台湾海峡。能举例说明位置特点对我国的影响(生产和生活)。知道我国大陆海岸线的长度、起止点、特点及影响,了解海洋对我国的影响(生产和生活)。(二)中国与世界区域概况与人类活动(二)—8.能借助地图说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阿根廷、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位置。(二)—7.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在图上掌握我国的位置,重要邻国,濒临的海洋,著名的岛屿(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台湾海峡。能够举例说明位置特点对我国的影响(生产与生活)。(二)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在图上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全称和简称)、位置、行政中心。知道我国人口数量,在图上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3.掌握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点,知道我国的三级阶梯分界线,能正确区分五种常见地形类型,并能举例说明不同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图上掌握主要山脉(秦岭、天山、南岭、长白山、台湾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巴颜喀拉山、喜马拉雅山)、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和东南丘陵。(二)中国与世界区域概况与人类活动在图上掌握我国省级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二)—6.在图上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掌握我国的人口分布界线。知道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集中分布区。(二)—1.掌握我国地势的基本特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能正确区分五种常见地形类型。知道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著名山脉、丘陵名称,并在图上确定位置。(二)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4.知道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和分布。能用恰当的词汇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图上掌握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突出特点之一,了解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影响。5.在图上掌握黄河、长江的发源地,干流流经的省份和地形区,上、中、下游分界点,注入的海洋,主要支流。能依据材料,列举并分析黄河开发、治理的主要内容,了解国家近年来对长江流域的开发和治理现状。了解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二)中国与世界区域概况与人类活动(二)—2.了解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大致范围;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突出特点之一;了解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影响。能够借助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明我国气温、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能用适当的词汇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二)—3.在图上掌握黄河的发源地,上、中、下游分界点,注入的海洋,主要的支流,了解黄河开发、治理的主要内容。在图上掌握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主要的支流,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了解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二)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6.在图上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范围。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分析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在图上掌握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二)中国与世界区域概况与人类活动(二)—4.能举例说明我国东西、南北的自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俗等差异,在图上掌握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二)—5.能够运用统计图表或文字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三)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1.掌握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并能相互转换。知道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能够利用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地面实际距离之间的换算。能够利用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确定地图上事物的方位。熟悉最常用的图例。2.知道地图的类型,能够利用各种类型的地图获取所需信息。能利用等高线进行常见地形的判读。(一)读图技能与方法(一)—2.掌握地图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并能相互转换。知道比例尺大小与图幅所包含实地面积大小、所显示社会信息详略程度的关系;能够利用地图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地面实际距离之间的换算。能够利用一般定向法(八个方位)和指向标定向法确定地图上事物的方位。熟悉最常用图例。能利用等高线进行常见地形的判读。(一)—1.了解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的含义。知道地球仪上经度、纬度的变化特点(包括东经、西经的表示方法;本初子午线的含义)。知道地球仪上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方法。能利用经线和纬线正确反映社会事物的空间位置特征。(三)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1.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认识人口迁移对地区人口增长和地区发展的影响。说明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认识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目前情况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选择。2.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认识人类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结合所给材料描述和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水、土地)在数量、分布方面的主要特点,举例说明我国在应对资源危机方面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八)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八)—2.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能通过所给图表或文字材料进行判读和分析。能结合材料(文字或图表)说明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认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贡献。(八)—3.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认识人类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能结合所给材料(文字或图表)描述和分析中国自然资(煤、石油、天然气、水、土地)在数量、质量和分布方面的主要特点。能举例说明我国在应对资源危机方面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三)和谐世界的追求与可持续发展的选择3.举例说明世界和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材料进行描述和分析,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4.了解在不同时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结合所给材料,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分析问题。5.结合实例,从不同区域自然、经济、人文特征等方面,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知道“因地制宜”思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八)—4.理解环境的概念,能举例说明世界和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能通过图表或文字材料进行简要的描述和分析。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当地所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现象、原因),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八)—1.了解在不同时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八)—5.理解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内涵,能结合所给图表或文字材料,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分析问题。二、15年考纲特点1、知识范围有所扩大五种地形类型、世界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形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国家或地区的区域特征、语言与宗教、人口迁移、苏伊士运河等;我国海岸线及海洋的影响、我国气候类型与分布、长江流域开发与治理;地图类型及经纬网定向法、区域经济发展方向2、能力要求有所提高能正确区分五种常见地形类型,并能举例说明不同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3、更有利于高中教学4、某些表述比较笼统三、复习教学建议1、研究中考样题、细化考试条目2、用好地理图表、建立初步联系3、收集各类资料、精心编创试题4、注重交流合作、弥补知识短板(第27题图二)首尔与上海的气候统计图首都城市军事分界线国界线首尔仁川韩国北京南京上海1︰5000000(第27题图一)(2)从图上看,首尔1月平均气温比上海▲(低或高)(1分),并据图描述首尔降水季节变化特征。(2分)第25题图一第25题图二(2)描述索契降水季节变化特征。(2分)(3)从图上看,长春冬季气温比索契,主要原因是:索契冬季常吹偏西风,受来自黑海的暖湿气流影响大。长春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盛行来自的偏风,具有的特点。(4分)索契的气候类型是什么?(1分)这种气候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2分)(写出两个地区)地中海气候(1分)地中海沿岸、非洲西南端、澳大利亚西南部、北美洲西海岸、南美洲西海岸(2分)(写出其中两个地区即可得满分)雾霾:霾;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程障碍称为霾(灰霾、阴霾)雾: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小于1000米时,所象学上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水汽凝结的原理气温℃饱和空气水汽含量g/m310℃20℃10g/m330g/m3充足的水汽大气降温凝结核地理学的基本知识框架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生产活动生活活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物、能废弃物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地球表层地球在宇宙中地球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