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钟王之争王策三: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安徽省潜山县人,汉族,1928年10月15日生。少年时代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在农村和城镇的私塾、小学、中学读书。1946年秋,考入当时设在安庆的安徽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学习,读完二年级,转入哲学教育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立,新的安徽大学在芜湖复校,原哲学教育系改为教育系。1950年春,由安庆转赴芜湖继续学习,1951年7月毕业。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班学习。1952年高校进行院校调整,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53年7月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助教,1956年任讲师,1980年任副教授,1986年任教授,1999年4月退休。作者的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经历新中国建国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前期主要学习西方哲学和教育思想理论;后期主要学习苏联教育学。王策三是我国老一辈的教学论专家,在目前的中国教育界堪称是宗师级的人物。钟启泉:1957年至1961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其间在1981年至1983年受教育部派遣赴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研修。1985年至1995年之间,接受日本学术振兴会、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基金会资助,曾作为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国立横滨大学、大阪市立大学、九州大学的客座研究员,从事合作研究,并同日本东京大学、大阪大学、大阪教育大学、名古屋大学、广岛大学、神户大学、日本国立鸣门教育大学、大阪外国语大学等,有长期的学术交往关系。2000年以来,应邀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慕尼黑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随教育部教育考察团出访欧洲、南亚诸国。应邀赴港澳台从事学术交流活动。2003年主持国际课程研究促进协会(IAACS)第一次世界课程大会。钟启泉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课程理论的创建者、指导者、推行者、领头人。第一回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之争自课改开始之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自2004年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策三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之间的论战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王策三教授在2004年《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2卷第3期上发表的《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文,成为这次大讨论的导火线。第一回合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王钟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发霉的奶酪VS关于教育价值观关于知识教育关于继承与借鉴关于理想与现实关于教育价值观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关于知识教育教学认识论王:教学中“注重知识传授”,根本、永远不存在“过于”的问题,而根本、永远不够、要不断加强的问题。提出“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的主张,其主观当然是好的......这种主张的思考中的失误,可能在于以下几点.......钟:.....其实,“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的论断的含义有二:第一,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现成知识的现象,注重加强学生对其他知识的掌握;第二,改变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现象,注重利用更多的方式,特别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方式进行知识教育。关于继承与借鉴王:首先,不讲继承,与传统一刀两断;或者打倒,或者撇到一旁;重起炉灶,另来一套。其次,......钟:第一,何谓传统?教育所继承的传统具体指什么?第二,改革是破与立的行为,只立不破不是改革,真正意义上的改革肯定需要大破大立,特别是在确立一种新的发展方向时,“重起炉灶”往往不可避免,这难道有什么可以置疑的吗?关于理想与现实王:这一教育思潮触及了教育的基本矛盾,反映了社会、人、教育发展的某些趋势和理想,包含了积极的因素,具有片面深刻性钟:1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距离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目标并非仅仅是近期目标,而是远期规划。3当一种思想、文化或制度形成并完备之后,它便开始逐渐进入到封闭的状态,进而走向消极和僵化。4改革并非只待“万事俱备”之时方能够进行。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VS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知识”概念的重建与课程创新“学习”概念的重建与课程创新“课堂文化”的重建与课程创新“知识”概念的重建与课程创新知识知识习得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概念的重建与课程创新“学习”(learning)是通过经验,在行为、技能、能力、态度、性格、兴趣、知识、理解等方面产生持续变化的过程。1.学习即行为的变化2.学习即意义的形成3.学习即生存的感悟(洞察)4.学习即智慧的对话5.学习即文化性实践认知性(文化性)实践人际性(社会性)实践存在性(伦理性)实践“课堂文化”的重建与课程创新批判灌输式教学我国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学力课堂教学实践三范畴人(学生)——应答性环境系统教育不是单纯的习得知识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成长,教育是人格陶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