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汉代历史资料一、萧县汉文化——汉墓、汉代画像石刻、书画之乡、濉水之战安徽省宿州市的萧县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萧县文物部门在境内发现了大型汉墓群十处,发掘汉墓近五百多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尤其是出土了一批堪称稀世瑰宝的汉代画像石刻,在中国考古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1、萧县汉墓萧县古称萧国,汉代属沛郡管辖,是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祖籍地,也是两汉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汉王朝建立后,刘邦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封建时代少有的繁荣景象。加上萧县地理环境优越,一时间厚葬之风兴起。因此,萧县境内存在数量众多的汉墓。2、汉代画像石刻画像石又叫石刻壁画,是中国最早的浮雕艺术。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萧县的汉代画像石刻开始于西汉晚期,兴盛于东汉,但随着东汉的灭亡,萧县的画像石刻也随之消失了,这至今是一个谜。萧县是我国汉石刻壁画集中出土地之一,萧县圣泉村的一座汉代墓葬的发掘中,一共出土了23块珍贵的汉代画像石刻,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就有8块之多。在萧县博物馆,可以见到这些珍贵的汉代画像石刻。近年来,萧县出土的汉画像石,大多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在这里出土的汉画像石大致可分为祥禽瑞兽、神话传说、现实生活三大类,有的石刻亦把三方面的内容杂融在一起。在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萧县汉画像石上的图案,有表示祥瑞避邪的二龙穿壁、十字穿环、铺首衔环,有反映现实生活的门吏图、建筑图,真实再现了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内容。例如,伏羲和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两位非常著名的神。传说伏羲发明了渔猎工具,发明了八卦,而女娲更是神通广大,既补天,又造人。由于他们能再造生命,因而受到渴望长生不老的汉代人的特别尊崇。在萧县汉代画像石刻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鳞身、蛇躯的伏羲女娲图案,他们或站立、或交尾。辅首衔环是汉代画像石刻比较常见的一种图案,它是由饕餮逐渐演化而来。饕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神兽,因为这种神兽凶恶、贪婪,所以一般让其衔环,作为铺首置于大门上,用以驱邪。其实汉代画像石刻中的铺首,往往综合了许多兽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造型既像牛,又像虎,面目凶恶,非常可怕。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神。现在民居中常见的虎头门环正是这种文化因素的延续。萧县汉画像石不仅是绘画和雕刻两门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还是汉代民间艺术的综合体现。萧县汉石刻壁画的大量出土,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石雕艺术和壁画艺术的宝库。它虽经两千年左右的风化侵蚀,却使我们看到了已消失的汉代生活场景和文化艺术陈迹,再现了汉代的历史画卷,为我们了解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间习俗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是十分难得的历史资料。其艺术成就堪与世界艺术名作媲美,在我国和世界艺术领域中占居重要的地位。3、萧县的书画风气盛行粗旷、写意是萧县汉代画像石刻的风格,萧县汉代画像石刻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有的已经残缺不全,但透过这些精美的石刻艺术作品,依然能够看到汉代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研究汉代的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也正是汉代画像石刻那种夸张写意的风格和粗旷抽象的美,为当地人士提供了创作的灵感。1992年,萧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第一个“书画艺术之乡”。这里不仅出现了一批书画大家,而且研习书画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时尚。除此之外,萧县汉代画像石刻虽然消失了,但雕刻的传统却依然在延续。4、濉水之战(萧县)高祖二年四月,刘邦联合了五路诸侯,乘项羽攻齐之机。从洛阳出师东征。刘邦率联军56万,在路上又收附了彭越的3万余人,一举攻入彭城,占领楚都。得胜的刘邦陶醉于一时的胜利,放松戒备,天天摆酒庆贺,恣意享乐,“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史记·项羽本记》)。项羽听到彭城失陷的消息,一面分兵继续攻齐,一面自率精兵3万回救彭城。项羽由鲁(今山东曲阜)出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进至萧县(今萧县西北),出其不意,由西而东袭击联军的侧背。从早晨战至中午,大破联军,歼灭联军10万余人。联军向西南败逃,楚军乘胜追击,在今县城北渠沟一带将汉军团团包围。刘邦所率联军由五个诸侯国军队临时组成,军令不能统一,既不能相互配合,又矛盾重重,抵挡不住楚军凌厉的攻势。联军濉水被围后,刘邦惊魂未定,还未来得及组织反攻,各路诸侯军便争相逃命,慌不择路,互相践踏,死者无数。楚军乘联军混乱之机发起猛攻。3万精兵一阵猛杀,联军又死伤数万人,尸首弃入濉水,“濉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记》)。恰巧此刻刮起西北大风,一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刘邦忙率残兵且战且退。及至突出重围逃到下邑(今砀山),身边仅有数十骑。濉水一战,项羽以精兵3万大败刘邦几十万军队,为后世留下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二、灵璧县——垓下之战、霸王别姬灵璧县境内的楚汉战争遗存众多,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垓下古战场、虞姬墓,是研究历史和楚汉文化的重要载体。1、垓下之战宿州是楚汉之争的最后决战——垓下之战的发生地。垓下古战场遗址是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被专家们称为东方滑铁卢、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的垓下古战场遗址位于今宿州市灵璧县东南60华里的沱河北岸,俗称霸王城,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仆,历史沉淀深厚,秦砖汉瓦俯首皆是,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间广为流传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优美动人的故事均出自此。公元前二O二年,楚汉战争后期,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退至垓下,以河为屏障,堆土为营垒,深堑拒敌。刘邦率数十万汉军四面包围,展开决战攻势。汉军夜唱楚歌,羽闻之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爱妃虞姬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伏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对于垓下之战的具体范围,专家称,垓下之战,楚汉双方集结了四五十万的兵力,战场的范围应该是以垓下村为中心的,灵壁、泗县、固镇、五河四县交界地区,约百余平方公里之间。2、霸王别姬历史考证安徽宿州学院鄢化志教授指出在最早记录楚汉战争的《史记》中,司马迁确无任何一点笔触涉及虞姬自杀。虞姬自刎的说法最早出自冯梦龙,冯的说法影响巨大,各种地方戏曲、各种文学作品都沿用了这个题材,到了近代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统一的说法:虞姬是拔剑自刎的,而且是在项羽的主帅营帐中自刎。主流观点:虞姬自刎身亡后,悲痛万分的项羽把虞姬的头颅割了下来,藏在甲胄内随身带走了,而把虞姬的身体就地草草掩埋,这就是今天的虞姬墓,在一个叫上马铺的村子里。虞姬冢位于宿州市灵璧县城东上马铺。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虞姬像。相传虞姬性情温柔,知书达礼,深得项羽喜爱。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这即是虞姬墓的来源。据说,当时项羽埋葬了虞姬的身体后,抱者虞姬的头哭哭涕涕地走了八九里路还不肯上马。虞姬的头最后被项羽葬到了枯河头。枯河头又叫哭活头,就在泗县境内,距离上马铺30公里。霸离铺——虞姬墓——上马铺——枯河(哭活)头,这正是当年项羽突围逃跑的线路。三、埇桥区——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即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赵泽宁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三、宿州汉代古迹1、古遗址宿县地区到1988年7月止,共发现古聚居址,古城址、古窑古冶炼址、古战场等古代遗址105处。灵璧县境内有秦汉时代的该下古战场,汉代的南徐北、近湖、后园、庙西徐、吴村、阎庄、陈园、大徐桥、南徐家、吕桥、妥龙山、枕山、张山口、蚂蚌庙、三娄、五女井、介沟、李庙、丰庙、瓦庙、武庄、沙坝、大郑庄、李瓦房、贺家、潼山村、仓起、陈庙台。泗县境内有秦汉的西圩遗址,汉代的潼城、霸王城、夏丘,姚翟、阴陵山、娄庄、小梁。宿县境内有汉代的甾丘县城址、安阳县城址。萧县境内有汉代的祖庄铸钱遗址、帽山铸钱遗址。砀山县境内有汉代的宴喜台旧址。(1)垓下遗址位于东经117°8′,北纬33°21′。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此决战,项羽军败于此。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附近汉墓较多,时有汉砖汉瓦及兵器出土。(2)涉故台陈胜、吴广起义遗址--涉故台位于安徽宿州市墉桥区西寺坡镇涉故台村,东距津浦线7KM,西至206国道8KM,交通十分便利。这里古代是一片沼泽地,故名“大泽乡”。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即发端于此)。涉故台为秦末陈胜、吴广大泽起义时所筑,筑台的用途有三说:一说筑台盟誓,诛伐暴秦;二说点将演武,击鼓之台;三说大泽乡系低洼沼泽,筑台屯兵,共72台,古称72连营,涉故台最大。台为覆斗行,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总面积4427.8米,北高南低,平均高度4.2米,四周植树。原台上有明万历年间人们为纪念陈胜、吴广集资兴建的楼、台、寺并铸钟一口,盖钟楼一座,还有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和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时的石碑四块。1961年被命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重修,1986年落成陈胜、吴广雕像纪念碑。碑高11米,宽6.5米,厚1.2米。自重120吨,画面由14块黑色大理石组成,巍峨雄伟。张爱萍将军为纪念碑题词:“义旗动天地,丰碑照日月。”1991年建陈胜、吴广陈列馆“鸿鹄苑”。(3)燕喜台旧址燕喜台,位于砀山城东约三里处。据《江南通志》记载:该台为汉梁孝王刘武筑,名曰“鹿园”。唐时更名为“燕喜台”。台名出典见《诗记鲁颂》:“天锡公钝嘏,眉寿保鲁,居常舆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据《砀山县志》载:燕喜台位于旧城(即下邑古城)东一里许,三面环水,台上有亭,台下有池名“华池”。唐朝诗人李白曾于天宝三年(744年)到此游览,并写下了《秋夜与刘砀山泛舟燕喜池》诗一首,至今仍被砀山人民传为佳话。自唐以后,历朝都曾对燕喜台加以维修,最后一次修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后圮于水灾。(4)帽山铸钱遗址1958年6月,于萧城西南10华里帽山村南,小学校门外的路北侧,发现“大泉五十”和“货泉”钱范残片、胶泥质,硬度不大,范形长方,四角去棱,模分两排,每排七至八枚,均系子范。2、古墓葬全区有古墓群、古墓葬114处。其中砀山3处、萧县3处、宿县26处、泗县26处、灵璧56处。灵璧县,汉代古墓有:虞姬冢、吕桥墓群,郑巷墓群、齐张墓、罗圩墓群、卧龙里墓群、聚花山墓群、骑马墓群、南徐墓群、小马墓、宁山口墓、张山口墓群、妥龙山墓群、母猪山墓群、枕山墓群、大丁公墓群、龟山北麓墓群、黄岗北麓墓群、叶庙墓群、三山西麓墓群、红山墓群、唐山墓群、界沟墓群、灵璧城西轮窑厂墓群、龙山西麓墓群、张圩墓群、大刘墓群、黄桥墓群、程庄墓群、龚洼墓、唐圩墓、山东村墓群、十炉村墓、武圩墓群、峨山墓群、大郑墓群、葛庄墓、大山墓群、凤山墓群、大刘墓群、羊山墓群、城后墓群、谷点墓群、藕庄墓群、彭沟墓群、周寨墓群等。泗县汉代古墓有:索滩墓群、西圩墓群、赵庄墓群、潼城墓群、小梁墓群、阴陵墓群、万巷墓群、侍圩墓群、郝巷墓群、姚翟墓群、孟圩墓群、赵集墓群、万安墓群、油库墓群等。宿县汉代有迁山墓群、冈孜墓群、夏疃墓群、望山墓群、鲁山墓群、离山墓群、黄山墓群、英布墓、沟山古墓、黄土桥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