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编制出版并举行首发式2006年6月24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多功能厅举行了《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首发式。有关专家学者、北京市科协、市规划委、市文物局、市规划院等有关领导出席了首发式。首发式由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赵知敬主持,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主任冯燕汇报了图集的编制过程,马欣总工介绍了图集的内容。参加首发式的专家、领导祝贺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的出版发行;感谢规划学会做了这么好的工作,感谢各位专家付出了这么多辛苦,感谢这么多单位共同努力编辑出版了这本图集。大家在发言中给予图集很高的评价:这本图集将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对四合院微循环修缮风貌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一些出生在北京,在四合院长大的同志,听了图集的介绍,似乎在上一堂科普知识课,图集也可以说是一本科普资料集,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是北京城市规划学会主持研究的“胡同四合院保护规划研究”课题成果的延伸,由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主编,由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北京筑合建筑设计事务所、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古建设计所联合分编,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分工编绘,反复修验,最后经专家审定完成的。是国内第一部四合院建筑要素图集,它的出版是规划设计行业,标准图制工作在历史名城整体保护方面的新贡献。市科协副主席贺慧玲、秘书长罗忠仁、学会部副部长徐新出席了首发式。贺慧玲副主席代表市科协对组织参与图集编制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她说图集的出版有重大意义:首先,它是国内第一部四合院建筑要素图集,它的出版是规划设计行业,标准图制工作在历史名城整体保护方面的新贡献。对四合院的保护更规范,更标准了,在历史名城整体保护工作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其次,是胡同四合院风貌保护工作重要的技术保障;第三,传承了古都风貌,是集科学、文化、艺术结合的非常好的书,它实际上也是一本科普资料,有利于向广大公众宣传,让广大公众了解如何保护四合院风貌。2从学会科普的角度,以图集为本,组织普及四合院风貌保护的宣传、培训,让更多的居住在四合院的居民,进行四合院修缮工作的方方面面的人,尊重历史,保护四合院风貌。最后,市规划委曹跃进委员讲话说,近几年规划学会,在推进胡同四合院的保护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今天与大家见面的《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集》就是其中一项成果,这一成果将成为我们规划设计工作的重要参考,代表市规划委对参与这项工作的单位和专家表示感谢。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课题是一个大课题,市委市政府都有明确的要求,其中有许多内容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不断探索,特别是技术和操作层面上有许多内容需要继续探索,如四合院要素问题,还有很多,还有的同志提出的市政管线进胡同问题,这都是很实际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探索,相信规划学会在不断探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改造四合院有了京味标准北京青年报讯:今后本市的四合院改造,再也不能随意更改结构和比例。记者6月14日从北京第一部四合院建筑要素图集——《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首发式上获悉,它以北京明清以来3建造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为准,将为今后本市四合院改造,恢复原汁原味的京味民居设计提供依据。今后,本市四合院改造,全部按照这一标准要素图实施。“尽管设计师们在学校都学习过四合院的设计,但是由于实践经验少,因此,往往出现比例失调或错误的设计”,据北京规划学会负责人赵知敬介绍,现在不少街面上的商业门脸都采用了垂花门,实际上北京四合院的垂花门应该是二道门。再如曾经整冶过的南长街上的山墙,也与传统的山墙大相径庭。还有一些院落房间的开间和高度的比例失调。“之所以出现这些错误,一则是设计师对四合院文化的缺乏,二则,不少四合院改造干脆没有设计师,而是直接交给了施工队的工匠擅自处理,而目前北京真正懂得四合院结构的老工匠也越来越少。”按照本市相关规定,今后,凡四合院改造工程,全部要经由市规划委审批方案后进行,而所有的方案都要严格套用这—要素标准。北京四合院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它的雏形产生于商周时期,元代时作为主要居住建筑大规模出现在北京,明清两朝得到长足发展。它们展示着北京人传统的民间风俗,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四合院有优于其他任何形式的居住环境,它有宽阔疏朗、起居方便的中心院落,有高度私密性和亲合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四合院的建筑构造和工艺技术。反映出北京民居建筑技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所涉及的院落规模及户型,是从成百上千种四合院中选择出来的有集中代表性的户型。北京四合院高、中、低等级变化极大,院落规模、户型干变万化,无一相同,设计者及业主在选择建筑要素时,可以根据院落、户型等级、规模,选择适用的要素,进行合理搭配,协调实施。传统四合院建筑要素图集,涉及内容为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基本要素,从院落规模、平面布置、建筑结构、空间关系、尺度比例、构造做法等,均以北京明清(含民国)以来建造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为准,不涉及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其内涵包括街巷胡同四合院的保护。这一要素图集的出版,将为北京旧城整体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市“科协一周情况”6月22日报导:城市规划4专家提出《关于加强胡同四合院保护的建议》6月9日,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和北京规划建设编辑部召开保护胡同四合院茶话会。与会专家通过自身调研,就保护老北京胡同四合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明确胡同四合院保护范围。目前北京还剩下1500多条胡同,市政府已批准了30片保护区,涉及到600多条胡同,尚有多一半在保护区之外,建议市政府继续审查并完善保护范围。2、健全胡同四合院保护组织。由于胡同四合院牵扯到市文物局、市规划委、市发改委、市建委、市市政管委等部门,分布在四个城区,面临的问题很多,建议在市开发办工作基础上,会同市文物局、市规划委和四个城区代表组成保护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现存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意见报市政府主管领导。3、编制胡同四合院保护规划,制订保护法规。4、制订有关胡同四合院小规模微循环修缮政策,落实市政府对四合院风貌保护补助资金。5、市政配套先行。建议市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组织实施,改善市政基础条件和供应能力,逐步提升老城区百姓的生活质量。曾培炎在北京市调研时强调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采取有力措施制止违法违规用地刘淇陪同调研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就土地问题到北京市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的政策措施。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切实保护好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曾培炎考察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规划利用情况。听取了北京市关于土地管理和调控情况的汇报。他指出。自200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以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当前土地使用和管5理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非法用地、未批先用、“以租代征”等土地违法违规现象相当严重。这不仅影响当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危及民族生存和国家长远利益,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曾培炎强调,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严格土地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加大土地调控管理工作的力度,把好土地“闸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全国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努力盘活存量土地,制止各种囤积土地行为。强化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曾培炎要求,进一步加强土地调控管理,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努力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问题,切实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要完善土地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地方政府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的责任。健全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抑制盲目扩大征地规模的利益驱动。完善土地立法、执法和司法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加强土地管理提供法制保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北京市政府负责人陪同进行了调研。汪光焘部长谈:扎实稳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建设部汪光焘部长近日答学习时报记者问时指出:推进村庄整治工作要做好村庄整治规划、抓好试点和强调城市政府的责任。编制村庄整治规划与实施安排,是政府引导和规范村庄整治工作的手段,是当前工作的重要抓手。工作中要防止简单大致套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指标;要保护耕地,集约节约使用土地;要因地制宜,突出农村特点和地方特色;要落实各级政府对农村的支持政策,增强可操作性。同时,要组织动员农民广泛参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试点工作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筛选整治的重点内容,如村庄内部道路、村庄供水设施、村庄排水设施、村庄垃圾集中堆放点、村内乱搭滥建、人畜混杂居住、村庄废旧坑塘与河渠水道、村容村貌整治、村民活动场所、古村落与古建筑的保护等。二是继续探索制定村庄整治规划的方法与实施路径。三是研究村民参与和民主管理的实现途径与制度性保障。(“城市规划”第6期)6建设部纪检组组长姚兵认为:全国城乡规划中存在五大问题新华社消息建设部纪检组组长姚兵日前表示,全国城乡规划中存在五个主要问题。——城乡规划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一些地方领导在城市建设上,重地上,轻地下,热衷于建大马路、大广场,大搞人造景观、假古董,造成很大破坏和浪费,而地下基础设施却欠账很多。——城乡规划调控职能削弱。一些地方将市一级规划管理权限下放到区县,有的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开发区实行封闭运作,不接受当地规划部门的统一管理。这种状况严重削弱了城乡规划管理的调控职能,影响到城乡建设的有序协调发展。——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方的领导和行政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开发商领导,市长决策,规划局执行”的现象在很多地方存在。——规划监管机制不完善。尚未建立起规划行政层级监督制度,各级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规划公众参与制度、规划管理行政追究制度和行政纠错制度还不健全,群众举报制度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村镇规划水平不高、机构不健全。在我国的有些地方,特别是中西部的一些地区,乡镇规划编制工作非常落后,村镇规划机构不健全,规划管理水平落后,专业人才缺乏,规划理念陈旧,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姚兵表示,要纠正和解决城乡规划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城乡规划效能监察是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城市规划通讯”第9期)世界遗产项目保护的北京成果孔繁峙7北京是一座有着50多万年以来古人类进化生存遗迹、2万余年以来人类生活遗址、3050余年建城史和850余年建都史的著名古都。漫长的历史岁月,独特的传统人文环境,孕育和造就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明,并为当今的北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自1987年以来,北京地区先后有6项具有代表意义的重要历史文化建筑及人类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其中:有我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并代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最高水平的明清皇宫;有在世界上发现古人类考古材料最丰富、最系统的人类50万年前生活、居住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有被世界称为人类建筑史上伟大奇迹的万里长城(北京地段长达629公里);有现存古建筑规模最大、保存现状最完整的皇家御苑——颐和园;有独具特色的中国皇家祭坛的杰出范例、集历史传统工程技术与古代信仰理念及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天坛;有中国古代历史上地上、地下建筑体系最完整、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体现中国封建社会最高丧葬制度的皇家陵寝——明十三陵。上述这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的名胜古迹,早在其当初所处的世界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即已具备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知名度,当获得人类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后,其所固有的崇高的历史价值,就更为当今世界所普遍认同,从而确立了无可争议的国际地位。截止到2005年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我国被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数量已经达到31项,在世界上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位居世界第三位,而北京地区所分布的世界遗产已达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