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象(一)抵达之夜“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首我们儿时人人学唱的歌曲,早已深深地根植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内心。北京,儿时一个遥远而神圣的地方。北京,时刻心向往之的地方。如今生活好了,满足温饱之余便想丰博自己的见闻,不满足于只看书上的文字记载,想亲自去感受,去体验,去触摸。几次酝酿去北京,都没能成行,今年上完了辅导课,正好有五天的空闲时间,终于下定决心一个人出行了,忙着订机票,定酒店,可是心里总是惴惴不安,担心一个人在北京找不到路呀,找不到登机口呀……种种担心随着日期的临近,满心的不安都转变成了满怀的期盼,开始在电脑前查找景点,路线,安排着每天的日程。飞机缓缓地向前滑行,我的心早已飞向了北京,那个有着闪闪金光的天安门的北京。一个小时,北京已经在我们的脚下了,从小机窗鸟瞰,华灯闪烁的北京如同一个大大的稻田,被灯光切割成一方一方的,这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屋舍俨然,阡陌交通”的景象,北京可不是个世外桃源,它是个现代的大都市,是中国的首都,是行政权力的中心,是几代皇城的所在地。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飞机着陆了,在跑道上足足滑行了15分钟,下了飞机,走了很久才出了大厅,终于找到了地铁的乘坐处,不舍地回望一下午夜的机场,灯火通明,人群熙攘,来往匆匆的人们脸上要么平静而祥和,要么充满了相逢的欢欣和喜悦。倒了几站,出了地铁,出现在我面前的环境让我有些吃惊,地面高低不平,很多土地裸露在外面,一脚踏上去,“噗”的一股烟就会腾起,我闪亮的皮鞋变成“磨砂”的了。我惊讶于到了四环,城市的环境差别如此之大。不过还好,过了这一段便走到了正路上,路面平坦,两边路灯散发着明亮而暖融融的光线,心情也就敞亮了很多。一路上东瞧西看的,看各种闪烁的招牌呀,临街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呀……突然一个一动不动身影出现在视野的前方,如同一座雕像,不跺脚,不踱步,也不拉紧衣服,只是纹丝不动的端坐着。老者的左右是路边停车场,各种豪华的汽车,车表面在灯光下折射的光线映到老人的脸上,我看不出任何表情,如老僧入定。我惊讶于他居然连个遮风避雨的小亭子也没有,就这样于严寒中度过一个个夜晚,朋友感慨道:北京这样艰难求生存的人多了去了,继续前行时,我感到闪烁的路灯似乎暗淡了许多。前门的卖艺老人想着马上就要见到天安门,中国这个行政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天安门,小时候天天歌唱的天安门,我虽然坐在地铁上,可是那颗心早就高高地飘荡在北京的上空了。出了地铁口,天安门便赫然出现在视野的右侧了,我站在那里,心绪激荡澎湃,我小时候的向往,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天安门就在我的眼前,多次在书上、在电视里、在睡梦里见到的天安门此刻就在我的眼前,大脑飞速闪过的是一次次阅兵式的壮观的场面,耳边回荡的是士兵洪亮的口号声。为了平息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我故作轻松地挥着手,嘴里念念有词: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朋友在一边窃笑。参观了大会堂,瞻仰了纪念碑,再往前走就是毛主席纪念堂,坐落在参天的松树当中,人们排着蜿蜒的长队,等着瞻仰一代伟人的仪容,我本来也想去瞻仰了,可是中国有句俗话叫“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就不去叨扰应该安息的伟人吧。于是我放弃了瞻仰纪念馆的念头,直接走到前门去了,在前门大街品尝了几种小吃,返回的路上看到一位耄耋老人,在拉一把非常古老而又古朴的胡琴,右脚在踏着一个木制的如同马镫的简单乐器,发出清脆的哒哒的声音,和着悠扬的明快的乐曲,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欣赏,时不时的有人往老人面前的小碗里放钱,还有几岁的小孩子,很郑重的把钱放下,然后立在一边安静的听着。老人穿的虽然不破破烂烂,已经洗的泛白,但是丝毫没有褶皱。他微闭双目,不知是先天的失明,还是为了维护老人家的那份自尊,这我都无从知道。我想他的内心也许是凄楚的吧,虽然阳光明媚,但是毕竟是早春,风里带着料峭的寒意,本来应该安享天年的年纪,还不得已为了生计要出来演奏乐器。但是从胡琴里飘扬出的轻松而快乐的曲调,我又否定了先前的猜测,也许老人很享受自己的这个表演的舞台,既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又可以赚一点生活的补给,那摆在前面的盛钱的小碗,也许可以看做是路人对老人给大家游览助兴的谢意吧,而不是人们的怜悯和同情。故宫见闻去故宫要通过天安门的大门,也许是今天天气晴好的缘故吧,也许是因为周末,通过天安门前金水桥的游人摩肩接踵,人们只能小步向前挪动,连守卫的卫兵也小声嘟囔着:“今天什么日子呀,快赶上五一黄金周了。”穿过天安门,故宫的大门就出现在眼前了。故宫高高的城墙正中一个正门,上面是两层的楼阁,左右各一个侧殿。整体气势恢宏,固若金汤的样子。吸引我目光的是在正偏殿的上方有几十只浑身漆黑的鸟儿,在上下盘旋,一会停在高高翘起的飞檐上,一会几只翩翩飞起,我纳闷这儿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乌鸦,心里暗想还是什么神圣的鸟吗?正在我不解之时,听到了“呱、呱”……的喑哑的叫声,仿佛鸟儿要向人们证明自己的身份:我就是乌鸦!友人跟我解释说,满族人认为乌鸦是一种吉祥的鸟儿,因为乌鸦是一种很孝顺的鸟。中国有句俗语: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看来满族人的看法的确是有据可考的。顺着中轴线往前走就是午门了,走在午门前的院落时,每一步踏在砖石上,我的心里都极端的不自在,总感觉到脚上似乎沾到了哪位被皇帝一怒之下而推出午门外斩首的文武或大臣的热血,这种感觉让我加快了脚步。过了午门便是太和门和太和殿了,太和门前面是两只威武的大青铜狮子,第一次认识到这雕塑的狮子有雄雌的区别,左边的狮子脚下踩着一个圆球,是雄狮。右边的狮子脚下按着一个四脚向上的小幼狮,仿佛母子嬉戏,这无疑是雌狮了。对皇帝每天大朝的金銮殿我并没有深刻的印象,因为大殿的门口用栏杆拦住,还有面无表情的工作人员把守着,我们只能在外面翘望,人群里三层外三层,都想一睹这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的办公的地点,我踮起脚,抻长了脖子挪动着脚步,终于找到了一个空档,顺着人头的空隙望过去,皇帝的宝座位于大殿正门对着的一个台子上,前面有香炉仙鹤,我想大概是象征长寿百岁吧,下面铺着红的绣花地毯,虽然颜色已经褪了很多,而且室内光线很暗淡,还是可以感到那份威严,肃穆,神圣和奢华。往后依次的中和殿保和殿,还有后廷的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都是用护栏围着,我们只能在门口翘望,趴着窗户瞅,太远的距离,没有很深刻的印象,总之感觉就是所有的殿和宫都是特轩敞,天棚上同样也是雕梁画栋的,精湛的技艺让我钦佩不已。那些工匠是怎么做到的呢?那时也没有什么吊车,那么高的天棚,是怎么雕刻描画上去的呢?我看着这些艳丽的描漆彩绘,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塑,再次感慨人力的伟大。中轴线的几个重要的大殿都没能尽兴地参观,我们只好另辟蹊径,重点看了后廷西侧的六宫里陈列的展品,有玉器宝石类,还有皇帝王公的诏书奏表等文字,皇宫人员使用的日用品,个个都是珍希材质所做,每一个物件虽然静静地摆放在那里,但是每一个物件都仿佛在向人们诉着,帝王及妃嫔们奢华而繁琐的生活,这也许是很多人向往帝王将相的权力与锦衣玉食的生活的缘故之一吧。出了坤宁宫便是御花园了,一进入院子,便见到满眼的假山怪石,古参木天,纸条间的藤条盘曲缠绕,古树大多超过一人环抱那么粗,也几人方能环抱得过来的。古树的枝干上疤结错落盘踞,仿佛在向你诉说他的风雨沧桑。假山要么独占一隅,要么掩映于高耸入天的古木林中,现在虽处冬季,没有满眼的青翠蓊郁,但是置身古木和假山之中,仍会感到心旷神怡,乐而忘返,每一处都值得你驻足细细观赏品味,但是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催促着要清园了,我们只好浮光掠影地看了一遍,恋恋不舍地步出神武门时。此时,太阳已经西沉了,整个故宫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故宫的飞檐黄瓦,被镀了一层金黄的柔光,显得更加肃穆与神秘。眼望着故宫的背影,心儿仍徜徉于故宫的大殿,徜徉于汉白玉的回廊之间,万般感慨蹉叹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匠心。冬日颐和园今天天气出奇的暖晴,一路上不少的老年夫妇,携手漫步,也有带着小孩的小两口,一边走着,一边给孩子讲解着有关的历史。我进园的东门正好是颐和园的正门,一进门,便看见了器宇轩昂的仁寿殿,门口的铜仙鹤和铜龙雕刻地栩栩如生,既然不能进入正殿观赏,我就找角度拍照片,这时几个导游前来毛遂自荐,也许是看见我一个人游园,也许是看到我手里拿着联票和地图,导游们轮番上阵,不依不饶,我不想破坏自己游园的好心情,耐着性子一个一个多次婉言谢绝。我游玩喜欢随性而为,喜欢的景点可能会每个细节都详尽的品味。拿出地图,按图索骥,一路沿着长廊,向西,便到了佛香阁,我拾级而上,一路上排云殿呀佛香阁呀,都写着曾被八国联军焚毁过,然后在光绪年间又重建的,这样的建筑精品还有里面的很多价值连城的种种奇珍异宝,都毁于一炬,感慨于古代劳动人登峰造极的智慧的同时,又深深地体会到了那句俗话:“落后就要挨打”呀。不过让人高兴的是我们中国越来越强大了,国际地位也举足轻重了,我们不仅可以扬眉吐气的说,我是中国人,还有可能逐渐的把流散国外的文物珍宝逐渐买回来的。佛香阁建在一个高高的方形台基之上,共有三层,每一层的正门上方都有一个金字大匾,高耸入云。出了佛香阁的侧门,没有直接通往山上的台阶了,只是右侧有个通道,与佛香阁正对的是三间2层的大殿,规模比佛香阁小得多,但是风格完全迥异,有点象西藏的寺庙的风格,三个朱漆大门紧紧关闭着,中间正门的大匾上写着三个大字:众香界。心里暗想,这大概是皇帝供奉上仙或先人的地方吧,不便被游人所打扰。那紧闭的大门似乎暗藏着诸多玄秘,人都有好奇心,越是大门紧锁,越是对里面的世界充满的猜测。无法继续向上攀登,我便从西侧的边廊下山,檐廊上用缤纷艳丽的色彩刻画着山水,花鸟草虫,还有各色的人物,人物眉眼间神态逼真,仿佛要走下画来。继续西行,看了石舫,画中游,过了两座并列的汉白玉的桥,便看到有个标示是“苏州一条街”,正好联票上有这个景点,我就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斗转蛇行的走了20分钟左右,终于见到了苏州一条街的标示,这一条街位于一座长桥的下面,万寿山后山有个后湖的两岸,建了许多袖珍式的建筑,每个小店铺只有三平米,大的也不过五六平米,一个小小的窗,门都是用黑灯芯绒的门帘遮挡着,外面悬挂着色彩艳丽的幌子,艳丽中有凝重和沉郁,感情上感觉怪怪的。过了长桥,要顺着一个非常陡峭的狭窄的石级向下,有的地方还需要侧身才能通过,由于是冬季游人只能在袖珍店铺外面2尺宽的平台参观,门实在是太小,我疑心那里面的工作人员都长着扁片的身体,因为那屋子实在是太狭窄,加上暗淡的光线,让你产生一种身处另外一个世界,这种感觉让我很不舒服。心里想着,也许皇帝和妃嫔们游览的时候是乘着画船,心情和感受会截然不同吧。看着我的联票上还有一个景点文昌院还没有去,我便按着地图,一路走,一路欣赏着在昆明湖上玩冰的人们,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心里还想,现在都雨水了,这冰已经不结实了,不会有危险发生吗?但听着从冰面传来欢快的笑声,好像是对我杞人忧天的心思的否定。当路过水师训练营掉的时候吗,感觉自己走的方向不太对,但是又看不到一位园里的工作人员,只好揣摩着身边每一个路过的人,哪个会是本地人,终于看到了一个健步如飞的,手中无一物的阿姨,一问,果然自己走错了方向,我都快到了颐和园的西门了,阿姨好心地建议我可以直接穿过昆明湖,因为文昌院就在湖的对面。我犹豫了,绕着湖走,我几乎要走到南门,再绕道东门,可是我的双脚已经向我抗议了,它们想休息。走在冰面上,不敢大步流星的,只能小碎步向前滑行。快到东岸时,看到一位父亲在教一个三四岁模样的女孩滑冰,小小的脸上洋溢着欣喜和胆怯,爸爸在后面推着,一边轻声鼓励着……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和哥哥和弟弟,在冬天冻了冰的河面上滑冰车,打陀螺的情景,那时是多么的无忧无虑呀,满心里充满着游戏的快乐。赶到文昌院已经4点多了,工作人员告诉我只有15分钟的时间,心理立刻紧张起来,没有了细细观赏的闲情逸致,匆匆的一个个大殿的看过,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慈禧的画像,大致有一米多高吧,电视里的慈禧都是花容月貌,可是这个慈禧大致五十岁模样,脸瘦长,一双小细眯眼,手上戴着长长的指甲套,据说这是身份的象征,不过神态很庄严凝重,有一种威严。其他的文物呀什么的,都在工作人员的催促声中匆匆一瞥,根本没来得及细细观赏,就这样浮光掠影的走马观花的出了文昌院,心中不免有诸多遗憾,出了大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