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之一致同学们——让我们相识相知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帮助学生达到心理上对于高中学习生活的过渡,从而为高中生活的适应打下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展示自己以及游戏活动,让同学间相互分享初中生活体验,增强学生在新环境中的自信心和自尊心;2.同学间相互分享和展示,增进同班同学互相之间的进一步了解,为进一步深入交往和增强集体凝聚力提供可能;3.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间建立良好、信任、友好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充分而自信的展示自己,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了解,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难点:学生对于陌生新集体的排斥以及性格上的差异,使得一部分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愿表达的现象,这也正是本课设计的原因,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欲突破这一难点,需要教师尽可能建立轻松的课堂氛围,并和学生很好的共情。教学过程:1.导入语①同学们好,今后就由我来担任你们的心理老师,我很高兴能有缘份和你们聚在一起。首先,我向你们作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②教师寄语,感受高中生活的变化。③举一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初高中的不同。④阐明心理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心理活动的原则。生:学生倾听,并且就老师的提问回答。(让学生对老师有个大概的了解,初次接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让学生明了心理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心理活动的注意事项。)2.热身活动——部分学生自我介绍师:请五名学生自愿在讲台前直线排开。第一个学生介绍:“我是来自于××中学的性格×××的×××”,第二位同学:“我是(左边同学的情况)的右边的性格××的××”。生:学生从各自的姓名、昵称(包括由来)、原毕业学校、爱好、特长、我的优点、我的缺点、我的座右铭、在初中时,最令我难忘的一件事、最尊敬的人、我的理想等方面详细的介绍自己。(以较为有趣的热身活动引起学生兴趣,增进同学之间的深度了解。初中时最令我难忘的事,包含大多数同学内心的积存。很多同学来到新的集体,都希望找到新的归属感。而把过去积极的一面展示给同学,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经历的分享,更是一种自信的建立和归属感的找寻。)3.游戏——“猜猜我是谁”师:组织学生把自己的外在特征和个性特点写在小纸上,不署名。收齐后,随机编序。请同学抽一张读出来,让其它同学猜纸条中的“我”是谁。生:请一名同学抽一张纸条读出来,其它同学猜。如果猜中,请该同学起身示意。如果没猜中,也请该同学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以有趣的游戏加深同学间的互动,为他们提供交往、加深认识的机会。而通过抽签的方式,是增强课堂的活跃性、活动性,提高他们投入课堂活动的动机,并使他们产生对班级其他同学的兴趣,提高班级凝聚力。)4.互动——“请接受我的专访”师:由一名同学扮演记者,采访自己不熟悉、不太了解的同学。生:记者同学就这个同学的家庭情况、学习成长经历、兴趣爱好、个人愿望等进行访谈和交流。其他同学观察、倾听。(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不太熟悉的同学更好的交流。)5.学生谈感受:本节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同学主动发言,谈上课的切身感受。(强化学生体验,分享感受,从而使本节课的意义得以体现。)6.教师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学生进行点评,并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之二迎接变化,适应变化,超越变化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到变化无处不在,充分认识并接纳升入高二后的学习、心理方面的诸多变化,理解“变是唯一的不变”这个生活哲理。情感目标:1、宣泄压抑情绪,在同伴的分享中找到共鸣,减轻急躁、孤独的情绪。能力目标:1、学会时时发现身边的变化,以一种积极探索的态度迎接新的挑战。2、培养学生面对新环境,处理人际关系,调整心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意识到分班之后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能深入分析寓言故事中人物的心态变化,并能就案例分析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法。难点:本课贯穿了一个故事《谁动了我的奶酪》,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故事的寓意,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而反省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不适应现象,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欲突破这一难点,需要教师深度挖掘故事内涵,分析故事主人公的心路变化历程。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讲课主题是《迎接变化,适应变化,超越变化》。不知大家有没有读过一本书,《谁动了我的奶酪》?2.观看视频《谁动了我的奶酪》师:作者想借这个童话揭示一个什么寓意呢?作者文中的“奶酪”其实是对我们生活中所追求的美好目标的比喻。它可以是优秀的成绩,获得几个知心朋友等等。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想要的“奶酪”,我们追寻它,想要得到它,因为我们相信,它会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而一旦我们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奶酪,又常常会对它产生依赖心理,甚至成为附庸;这时如果我们忽然失去了它,或者它被人拿走了,我们将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伤害。从初中升入高中,从高一升入高二,同学们有没过类似的体验?3.宣泄情绪,感受变化师:初中升入高中,高一升入高二,特别是高二分班之后,每个人都体验到了一些改变,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从大家的发言中我感受到大家都很有上进心,都有一颗热切的心希望尽快适应高中的生活。我们发现身边有的同学好像很快就适应了,但是更多的同学可能至今还有没“上道”,甚至还是很怀念初中的美好时光。因为他们在原来的高一班级建立了自己熟悉的人际关系,他们迷恋于旧奶酪的甜美,还没有体验到享受新奶酪的快乐。生:从各个方面讲述自己所意识到的变化。师:审视自己对“变化”的反应,分析故事中四个主人公的心态。4.案例分析——一封求助信师:提问学生,如何应对信中的困惑。然后请四名同学表演这4个主人公也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处理问题的过程。总结方案。生:角色扮演,分析小矮人的心路历程。5.反思如何应对变化师:讲述NBC电视节目主持人查理琼斯的故事,帮助学生明确应对的方法。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变化,我希望大家在面对变化时,能够从这个主人公的身上找到方向,那就是——适应变化,挑战变化。我始终觉得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当我们能够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软弱、犹豫时,我们就一定能够超越自己。拒绝改变的人,是懦弱的。6.总结、升华学生朗读:再完美的计划也时常遭遇不测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在死胡同中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有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它也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一扇门,但我们最终将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之门。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之三认识自己的气质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气质的心理学解释,分析并掌握四种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情感目标:1、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类型,意识到气质无好坏之分,重要的是能扬长避短。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心理学权威气质测量表测量自己的气质类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气质的心理学解释,分析并掌握四种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以及学会运用心理学权威气质测量表测量自己的气质类型。难点:区别气质在生活中以及心理学上的不同含义,并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类型,意识到气质无好坏之分,重要的是能扬长避短。教学过程:1.导入——引出气质首先,提出气质在《辞海》中的解释,即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然后,分别向同学们展示两组图片:一组是两幅风格迥异的女星图片,另一组是两幅风格迥异的男星图片(先让同学们看过图片之后进行讨论,然后让同学进行分析比较,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向同学们说明刚刚所讨论的仅是生活中大家所理解的表面气质,它与心理学上所说的气质有很大差别。2.气质的心理学解释首先,介绍气质概念的历史: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古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就观察到人的心理活动的这种现象,并根据他的观察将人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体制类型。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才在希波克拉底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了气质这一概念。所以希波克拉底是最早划分气质类型并提出气质类型学说的人。然后,提出气质的心理学定义: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3.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胆汁质:先以张飞作为该气质类型的代表人物,并展示其图片,然后让同学们说说看张飞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老师进行补充归纳。多血质:先以孙悟空作为该气质类型的代表人物,并展示其图片,然后让同学们说说看孙悟空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老师进行补充归纳。黏液质:先以林冲作为该气质类型的代表人物,并展示其图片,然后让同学们说说看林冲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老师进行补充归纳。抑郁质:先以林黛玉作为该气质类型的代表人物,并展示其图片,然后让同学们说说看林黛玉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老师进行补充归纳。4.运用心理学权威气质测量表测量自己的气质类型(1)指导语:请认真阅读下列各题,对于每一题,你认为完全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比较符合的记“+1”,拿不准的记“0”,比较不符合的记“-1”,完全不符合的记“-2”。(2)做60道气质测量题。(3)将各类每题得分汇总。(4)确定气质类型。(5)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测量结果,看看测量的准不准。5.气质的意义气质仅使人的行为带有某种动力的特征,就动力特征而言无所谓好坏;同时,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没法比较哪一种气质类型更好。气质对一个人来说没有选择的余地,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自觉地发扬自己气质中的积极方面,努力克服气质中的消极方面。6.互动环节创设一个情境,让同学们分别表演四种气质类型在遇到相同情况下的不同反应。比如,过年了,家里热热闹闹的,来了很多客人,突然有个小孩不小心打碎了碗,这时四种气质类型的宾客的表现分别会是怎样的?(胆汁质:很生气,要打骂孩子;多血质:重新活跃气氛,“岁岁平安”;黏液质:拿来扫帚,把地上的碎片不声不响地扫掉;抑郁质:哀声叹气,担心又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情境还有等公交车、收到假币等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之四轻舟短棹西湖好——认识学习焦虑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学习焦虑的定义及其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表现。2.使学生理解学习焦虑的成因。3.使学生明确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意识到学习中保持中等焦虑的重要意义。4.通过学生填写学习焦虑自测量表,使学生明确其自身的焦虑状况。5.教会学生一些缓解学习焦虑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让学生认识对应试焦虑心理调节的重要意义。2.帮助学生了解考试焦虑的含义及其对学习的影响。3.教给学生缓解学习焦虑的方法,学会调节情绪,控制焦虑。难点: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焦虑水平状况,对学习焦虑有正确的认识,掌握一些缓解压力、控制焦虑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加以运用。教学过程:1.导入:如果说考试是百柯争流,万人竞渡的话,那么,轻舟飞渡的人无疑将是阻力最小,最先到达终点的人!所谓轻舟飞渡,就是说要丢掉心理上的包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挑战,以一种沉着的勇气去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考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况的较量。在考试中,总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取得辉煌成绩,同样,也有一些“尖子”“失手落马”。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样一种现象:平时成绩好的同学在考试中一败涂地,而平时成绩一般的同学在考试中往往会有超水平的发挥。这是为什么呢?2.学习焦虑及其表现:师:阐述学习焦虑的定义,并提高学生感动焦虑时会有何表现?生: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焦虑的表现,并回答提问,同学结合自身经历,讲述自己的焦虑表现。(教给学生学习焦虑的科学定义,使其有明确的认识。提问试图唤起学生有关学习焦虑时的心理体验及躯体表现,旨在唤起已有经验。)3.学习焦虑的成因:师:提问学生:为什么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焦虑?生:学生思考提问,举例说明引起自己产生学习焦虑的各种内外部原因。(通过提问的方式澄清学生心中感到焦虑的原因,为进一步缓解焦虑提供新的思考。回答结束后,进一步明确产生学习焦虑的诸多原因。)4.学习焦虑与成绩的关系师:让学生角色扮演三种焦虑情境:高焦虑、中等焦虑、低焦虑的情况。引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生: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有着三种不同焦虑水平的学生应对考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