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离骚(节选)1.字音识记zhènchěng朕.()驰骋.()庚寅..()()扈.()弃秽.()骐骥..()()揆.()皇舆.()惮殃..()()纫.()险隘.()桀纣..()()踵.武()信谗.()悔遁.()gēngyínhùhuìqíjìkuíyúdànyāngrènàijiézhòuzhǒngchándùn22.通假字“正”通“证”,作证①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②扈江离与辟.芷兮(“辟”通“僻”,幽僻)③来吾道.夫先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指九天以为正.兮(____________________)“道”通“导”,引导33.一词多义名词,早晨动词,上朝副词,本来4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可不译介词,用54.古今异义时光,时间年纪,年代,年成指美貌的女子代指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一说指楚怀王①纫秋兰以.为.佩古义:把……当做。今义:认为。②恐年岁..之不吾与古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恐美人..之迟暮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④昔三后之纯粹..兮古义:没有杂质,比喻品德纯正、完美。今义:不掺杂别的成分的。65.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名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污秽的东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杂聚名词作状语,在傍晚①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字.余曰灵均(名词活用为动词,取表字)③纫.秋兰以为佩.(名词活用为动词,联结;动词活用为名词,古人佩带在身边的饰品)④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美好品质)⑥不抚壮而弃秽.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杂.申椒与菌桂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余既不难.夫离别兮(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成难事)76.文言句式①状语后置肇锡余以嘉名(相当于“肇以嘉名锡余”)②宾语前置恐年岁之不吾与(相当于“恐年岁之不与吾”)8《离骚》全诗大致分为十个段落,课文节选的是前三段。第一段,诗人自叙其世系名字、兴趣爱好、性格品行、才能修养,表明自己有条件成为国家的栋梁,应该报效国家。第二段,用香草美人比喻自己品德优异,才能出众,表明自己的辅君之志。第三段,叙述作者步入宫廷之后,希望遇到有道明君。实际上,他步入政坛遇到了一批奸邪小人,虽然自己有忠君之心,却不为所用。全诗结构如下:91.知人论世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屈原早年受楚怀王的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后被流放到汉北。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1953年屈原被确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10屈原是我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9篇)、《九歌》(11篇)、《天问》、《招魂》等,凡23篇。112.楚辞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曰“楚辞”。它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3.《离骚》《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12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代指《诗经》,用“骚”来代指《楚辞》。《离骚》作为长篇巨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离骚》的创作,既根植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述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具有无穷的魅力。13要点一:分析作品内容,鉴赏文学形象1.诗人在第一部分自叙身世的目的是什么?【倾心点拨】抓住诗人的身世特点和形象特点,从具体内容服务于形象塑造的角度思考。【探究整理】开篇第一句,屈原自述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强调自己出身高贵。接下来,屈原再述自己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的大吉日子(楚人认为这天降生的人是贵人)。这高贵的家世、奇特的降生,凸显了人物的非凡脱俗,表明自己承上天托任,对楚国的兴亡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表现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抱负和砥柱中流的使命感。14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刻画诗人形象的?概括这个形象的特点。【探究整理】“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出身不凡,血统高贵;“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兼有内美和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打扮与众不同;“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追求高雅;“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表明执著于理想。外貌,气质高贵;思想,不怕“余身之惮殃”,只怕“皇舆之败绩”。出于对理想的信仰、对信念的执著、对楚国的爱,即使他的心一再受伤,也九死不悔,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热忱。15要点二: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请从课文中找出诗人佩戴香草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对塑造诗人形象有什么作用。《【倾心点拨】离骚》借香草作喻,抒发了诗人的政治理想。要了解诗人的品格、理想和追求,关键是理解这些香草的比喻义,理解了这些比喻义,也就能理解作者的品格、理想和追求。【探究整理】诗人发挥想象,塑造自我形象,用“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来表明自己高洁。其中的“辟芷”、“秋兰”、“木兰”、“宿莽”都是香草,象征高洁,用这些异花香草来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品行。这些句子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生动了。16【技巧拾零】比兴手法屈原在他的诗篇中,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如他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比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显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17【即学即用】请你学习《离骚》的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段文字,赞美一位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答案】有人赞美青松的挺拔坚强;有人赞美红梅的不畏严寒;有人赞美翠竹的高尚品格;有人赞美小草的生命顽强……是谁让它们受人赞美?是泥土,是朴实无私、无人在意的泥土。其实,最应该受人赞美的也是泥土,它默默无闻地为他人付出。你就是像泥土一样的人,一直在默默无闻地付出,不求回报。我想,你这样默默地奉献,就像那质朴无华的泥土,不同样与花草树木值得称赞吗?18要点三: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赏析下列诗句。(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2)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19【探究整理】(1)用异花香草来装饰自己,以之比喻自己的优秀品质,衬托自己高洁的人格。诗人叙述自己已具有内在的美德,又加上有优秀的才能,再加上讲求外在的整饰,自己是内外完美的人了。以此来表达自己能担大任的心声。(2)表达了诗人高贵的品质和宁死不屈的精神。诗人明知自己正直敢言会招致祸患,但却能忍受祸患不放弃追求,一心只为楚王,上天可鉴其忠心。正如司马迁所言:“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他的这种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深注入了中华文化,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20要点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怎样看待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与政治上的不得志?【倾心点拨】屈原与楚怀王同宗同族,对君王和楚国一片忠心,又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按理说应该得到楚君的重用,但是他郁郁而不得志,最后被放逐,沉汨罗江而死。这除了怀王的昏庸、小人的陷害,必然也有他自身的原因。解答此题,要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角度进行分析。【探究整理】屈原是当时楚国文化上最具开放态度、最博学的人。他与怀王有特殊的关系,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就其一生的表现看,他绝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缺乏现实21感,不懂得政治需要忍耐和等待。他心理上有严重弱点,不仅有洁癖而且有过深的自恋情结,因此他孤独少友。这种弱点导致他在政治上最终难以成功。他的政治活动史是由失败走向失败的历史。这种失败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君王或政治环境的不利,同时也兼有作为政治家的屈原自身素质和性格的原因。先求适应再求发展,是任何政治家追求实现其抱负的第一要义。一个不懂得政治技巧,只凭一腔热情和良好愿望而想在政治舞台上独舞的人,其结局注定是悲惨的。屈原在政治上的不得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他不懂政治。22楼主“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这两句诗充分展示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被谗言所毁、被罢官放逐荒野时,置生命于不顾,仍然心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的品格。即使明知直言诤谏会招致祸患,他却“忍而不能舍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爱国情怀呢?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作一番品读和探究。第1楼屈原的爱国情怀,体现在他坚持改革楚国的弊政上。正是这种改革,触动了保守者甚至是君王的利益,所以,他落得蒙尘舍垢的结局。但他却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绝,用生命演绎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今天,在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中,仍然需要屈原的这种爱国情怀。【探究主题】爱国情怀23第2楼屈原对楚国表现出来的那种情感,不是出于爱国思想,而是出于一种顽固的宗法观念,是出于一种狭隘的忠君观念。根据屈原的政治能力,他离开楚国远适他邦,一定能干出范雎、李斯般的惊天动地的事业来的。但是顽固的宗法观念战胜了他的历史责任感,这实在是一个人为的悲剧。第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