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督查情况的报告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整规专项行动督查工作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06]64号)的统一部署,2006年7月5日至12日,省整规办组织省整规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组成四个督查组重点分赴长春、吉林、辽源和白城四个市就开展治理商业欺诈和非法传销、食品安全、农资打假及保护知识产权四个专题分别进行整规专项督查。督查一组由省工商局关景富副局长带队,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等部门为成员,负责长春市的督查工作。第二组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晓光带队,省质监局等部门为成员,负责吉林市的督查工作。第三组由省农委任克君副主任带队,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等部门为成员,负责白城市的督查工作。第四组由省版权局副局长雒书秋带队,省知识产权局、省法院等部门为成员,负责辽源市的督查工作。这次地区整规专项行动督察工作主要任务是对各地区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吉林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各地区、各部门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和各地整规办机构建设情况以及推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基本经验、当前存2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拟采取的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调研,并通过听取汇报、走访企业、抽查市场、召开企业座谈会等方式开展督查工作。在地区督查结束后,省商务厅副厅长、省整规办主任张长新同志受省政府王甫秩副秘书长的委托又专门听取了省工商局、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等12个部门的上半年整规工作汇报,现将市州督查和部门督查情况综合如下:一、上半年全省整规工作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工作部署周密。今年初,《全省整规工作要点》下发后,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都成立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结合工作要点和当地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认真部署整规专项行动的各项工作,制定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保障了整规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强化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2006上半年全省各市州及省直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整规工作的安排部署,把保证饮食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树立责任政府形象的系列工程,以食品安全工作委员会为有效的组织领导形式,以目标3管理为落实手段,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中之重,以监管责任体系创新和群防群治建设为刚性措施,重点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了制假售假行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农村食品安全为重点,在全省部署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一是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定了《2006年全省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二是突出抓了分散在农村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小食品店、小餐馆和学校食堂等场所的整治,有效遏制了农村市场的假冒伪劣食品;三是加强了对农村地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四是建立了农村专职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充分发挥农村食品安全监督员和信息员的作用,填补了农村监管的空白;五是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打假治劣与建设扶优相结合,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逐级分解落实,逐级考核;六是总结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规律,组织做好应急演练,提高了预防控制能力;七是针对节日特点,制定了“五一”期间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了对元旦、春节、五一等重大节日的食品市场的集中整治,对食品安全隐患比较集中的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切实加大了监管力度;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在专项行动中,一是开展了元4旦、春节期间食品质量安全大检查;二是组织开展了“3.15”消费品专项打假统一行动;三是开展了春夏季食品专项执法打假行动。上半年,全省质监部门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240件,查获假冒伪劣食品货值421.76万元。省卫生厅在食品安全专项行动中,一是落实责任制度,量化办案指标;二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三是公示资质,接受监督;四是特殊案件直查,避免地方保护;五是加强新闻宣传,发布预警公告。截至今年6月,我省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3256人次,出动车辆2741台次,检查医疗机构5306个,查处案件901件,结案率达到90%以上。省工商局在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中,一是加强了食品质量监测,重点对集贸市场、超市、城乡结合部食品摊点的熟肉制品、儿童食品、白酒、葡萄酒、粉丝、速冻食品、袋装山野菜等210个批次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查,对不合格的9个品种、87个批次的食品监督下架,在媒体上公布抽检结果;二是在食品经营主体资格集中清理中,对食品销售集中区域的业户建立了名册,清理取缔了一批无照经营摊点;三是在节日市场集中整治中,重点对食品批发市场、超市、集贸市场、农村大集等经营场所进行了大规模的执法检查,对收缴的假冒伪劣食品集中销毁,对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吉林市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中,一是以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整合力量,责任落实,形成了良好5的农村工作开端。上半年各县(市、区)共组织各类专项联合执法38次,出动执法人员10939人次,检查企业6937户次,查获假冒伪劣食品品种70余个,端掉制假售假黑窝点24个,查办制假售假等违法案件265件,收缴假冒伪劣食品8646公斤,涉案金额18.6万元;二是全面推行“市场主体准入制度、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食品质量承诺制度”等七项制度。出台了《吉林市酒类商品流通管理办法》,加强酒类商品监管,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以散装酒、名优酒和畅销酒为重要监管对象,严厉打击了假酒劣酒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三是在宣传上大力营造各界关注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市政府把每年的5月份确定为全市的“食品安全宣传月”,并确定今年的5月14日为全市的“食品安全集中宣传日”。以“关注食品安全,共筑和谐社会”为主题,有针对性组织八项宣传教育活动和四项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一手抓宣传、一手抓整治,以整治来强化宣传教育效果。市直和各县(市、区)联动,统一时间集中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广场宣传活动。2、打击传销和商业欺诈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上半年,全省各市州、省直各有关部门在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以整治违法虚假广告、传销为重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有效联动,严厉打击了各种商业欺诈行为。6在治理违法虚假广告工作中,省工商、卫生、药监和公安等部门密切合作、协同作战,积极开展广告监测工作,对省及长春市主要媒体发布的962条(次)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和医疗器械广告进行监测,监测涉嫌违法广告341条(次),并向各广告经营单位发出通报。省工商局重点查处了天義康牌肾炎舒颗粒、参花消渴茶等10起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件,并与省监察、卫生、药监等部门联合对这10起广告案件进行通报,同时与省监察部门联合召开了整改通报会,对不配合调查的单位和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对顶风继续刊播违法虚假广告的,已建议相关部门撤销广告批准文号。在打击非法传销工作中,省工商局、省公安厅等部门坚持深挖传销网络,露头就打、见窝就端的方针,成功查处了一批传销大、要案件。截止6月末,全省各有关部门共组织7次大规模的集中行动,端掉传销窝点58处,查封和取缔传销活动场所和居住地近200余处,清理驱散传销人员6800余人次,解救被困人员23人,对11户为传销者出租房屋者进行了经济处罚,查封用于传销的房屋2处,立案查结传销案件14件。长春市在打击传销和商业欺诈工作中坚持“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全面推进”的工作方针,通过强化日常监管,开展专项治理等有关措施,使打击传销、治理商业欺诈工作等7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共查获传销案件7件,案值60万元,收缴罚没款60.32万元,查处商业欺诈案件358件,案值1427万元,收缴罚没款269.6万元。3、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动手早,效果好。上半年,全省农资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措施进一步强化,打假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全省农资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到目前为止,全省尚未出现重大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省农委从年初开始,在农资打假专项整治中就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强化市场监管,坚决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农资产品行为;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周”活动,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三是狠抓源头治理,严把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关。省质监局为确保春耕备耕生产顺利进行,抓住春耕备耕的有利时机,以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其零配件等农资产品为重点,集中开展了“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和“农资打假下乡集中行动宣传日”活动,效果明显。截止6月30日统计,全省各有关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564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079台次,检查整顿市场3459个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9874个次,取缔各种非法摊点92个,查处各类案件2393起,结案1390起,涉案人员731人,挽回经济损失1003.55万元,8查获种子、农药、肥料等非法农资75万公斤,货值金额376.58万元。白城市在农资市场整治工作始终坚持打防结合、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本着属地化管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打假扶优的原则,强化了指导服务,狠抓市场监管和制度建设,严把生产、流通和使用三个关口,推进了全市农资市场秩序逐步好转。一是从加强领导入手,构筑专项整治组织保障体系。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资市场,把农资打假行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深入开展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打假活动,不发生坑农、伤农、害农事件。市县两级农业、工商、质监等执法部门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到农资市场了解情况,检查指导,解决打假行动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从宣传教育入手,构筑抵御假劣农资的防范体系。深入广泛的开展宣传教育是维护农资市场正常经营秩序,鼓励诚信经商,提高经营者和使用者防范意识的重要手段。该市先后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农资打假宣传咨询”活动,重点介绍真假农资识别常识,举办现场咨询活动,展示农资打假专项成果,展销优质种子、化肥和农药,使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大大增强;三是从依法治理入手,构筑农资市场诚信经营规体系。年初9以来,各级执法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以抓源头、端窝点、打贯犯、查大案为主线,以重点季节、重点产品、重点市场为主要对象,对各类不合格产品和市场进行了专项整治。上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125人次,出动车辆929台次,查处无照经营化肥业户6户,无照经营种子业户2户。查获不合格农资产品119000公斤,查办农机案12起,查处各类涉农大小案件481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971万元.全市不法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诚信经营长效机制逐步建立。4、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切实落到了实处。上半年,全省保护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能够认真按照国务院《保护知识产权两年行动纲要》精神和《全省整规工作要点》的总体安排,各负其责,把强化日常的监督检查、宣传教育和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省知识产权局在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整治中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在“4•26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日”活动中能够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在长春市重庆路广场举行大型的文艺演出,开展宣传、咨询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二是进一步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作。上半年着重举办了企业领导干部知识产权培训班、吉林市领导干部知识产权培训班、吉林省石油化工企业知识产权培训班、以及吉林省非职务发明人知识产权培训班等四期10专题培训班,共计千余人参加了培训。三是加强专利日常行政执法工作。四是建立健全执法工作长效机制。知识产权局按照打击和防范并重,专项行动和长效机制结合的要求,制定了《2006年吉林省知识产权局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方案》,修改完善了《吉林省专利保护条例》,加强了与公安、工商、版权、海关等有关部门的执法协作机制,加大了与司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