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认知人格理论认知人格理论的兴起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威特金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分化论人格的认知因素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内部原因:行为主义的局限;格式塔心理学(魏特海默、苛勒、考夫卡,1921年)的兴起。外部原因: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教育实践(智力开发)的需要。需要了解心理活动的规律。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人是科学家”构念的含义及CPC循环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心理问题的实质固定角色疗法(一)人是科学家(man-as-scientist)科学家的目的:对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努力解释世界,减少不确定性。心理学家:与科学家一样,试着预测并控制行为。普通人:根据自己的心理建构做出预测,减少不确定性,使自己的生活明朗化。他认为人是科学家:人像科学家那样产生和检验他们的假设。“模板匹配”。对世界的看法就像一个个透明的模板,认识一种事物就用一个模板,匹配就保留,否则就修改。以便下次更准确预测。(二)构念构念(Constructs):构念是个体在生活中通过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知、期望、评价所形成的观念。构念是解释和预期事件的认知结构。构念是人格建构的单元。人格差异即构念系统的差异。(凯利,1955)即个体所拥有的构念的性质、数量及组合方式的差异。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个人构念的特征凯利认为各种建构在三个重要的维度上存在差异。1.适用值域。“一种建构仅仅适用于对一定范围内的事件进行预期。”2.适用焦点。在某一建构的适用值域内能够发挥最佳预期作用的点。3.渗透度。构念的开放性越大(能够容纳新的观念)其渗透度就越强。超级(主导)构念、次级(从属)构念构念是分层次的。居最高层次(最重要的)构念称为超级构念(如与人初遇时最想了解的方面)。非重要的构念称为次级构念。依附于超级构念。(三)CPC循环p477CPC循环:凯利认为,当个体遇到新情景时,他所产生的行动具有CPC循环的特征。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即:周视期、先取期、控制期。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周视(circumspection):尝试多种构念。就是在接触对象的最先时间,人们首先总是小心谨审查该对象,尝试多种构念,给出可能的解释。也可称为尝试错误认知性思维。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先取(preemption)暂时先确定一种想法。由于个体不可能无止境地对情境予以考虑和深思,他必须决策如何行动。在此阶段,个体从前一阶段所衡量过的所有构念中选择一种。CPC是循环过程的三个周期:控制(control):按选定构念实施行动。若选定的构念预测了新情景的实际状况,我们的构念就会得到坚持和加强。反之,必须修正。凯利认为:人生活的主要目标是减少自己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即证明自己构念系统的有效性(准确预测)。由此可见,人的痛苦不是行为带来的,而是构念系统不准确带来的。(四)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p473凯利以社会科学研究中少有的组织性和精确性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的全部理论根植于一个基本假设:“个体的心理过程是由其预测事件的方式所引导”。“个体的信息加工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它是人格和行为背后的基本力量。由此精心推导出十一个推论。怎样用个人建构解释人格差异呢凯利认为:我们彼此行为的差异大多来自我们建构世界的方式不同。即①超级构念内容不一样;②构念的层级结构不一样。例。建构世界的方式不同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友好一不友好、有趣一无聊、开朗一害羞与一个友好、有趣、开朗的人交往时的反应。聪明一愚笨敏感一松弛、有教养一粗俗、与一个愚笨、不敏感、粗俗的人交往的反应。因此,你我反应相异,人格相异,一方面是由于构念内容(超级构念、次级构念)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构念组合不同;即结构不同。共同性推论为什么两个人可以融洽相处?凯利:我越能理解你的建构系统,我和你相处得就会越好。有相似建构系统的人容易成为朋友或恋人。(Duck,1979;Neimeyer,1984)(四)心理问题的实质对心理问题实质的解释凯利反对“心理障碍是由过去的创伤经验引起的”这一观点。人之所以有心理障碍,是因为他们的建构系统有了毛病,而不是过去的创伤经验造成的;创伤经验只能用来解释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建构世界,但却不是造成其心理障碍的原因。对心理病理问题的解释凯利同意弗洛伊德关于焦虑是所有障碍最基本症状的观点。当人们的构念系统不能预期未来事件时,就会产生焦虑。也就是说,当不知道在某个特定情境中该怎样做时,就会变得迷惑、焦虑。人们受心理问题的煎熬源于构念系统本身的缺陷。构念系统的缺陷可能只是因为缺乏经验。心理治疗的目标是改变不正确的构念,形成新的构念。(五)固定角色疗法(Fixed-RoleTherapy)治疗理念:凯利认为,神经症病人就像蹩脚的科学家。也就是说:神经症病人的个人构念不能有效预料未来事件(不回宿舍检查寝室门就会遭小偷),因此,焦虑不可避免。对病人来说就是需要建立更为适用的构念系统,心理治疗就是帮助病人:1、检查构念系统;2、重新调整构念系统。“固定角色疗法”(Fixed-RoleTherapy)方法要求:让病人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是分派指定的,通过用一种有效的新人格代替无效的旧人格来解决患者的问题。为了使患者加速发展新的构念,要求患者扮演的角色应该与其本人的性格特点迥异。促使患者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行动,以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并就此变成一个新的人。“固定角色疗法”(Fixed-RoleTherapy)治疗者成为患者的配角或助演者。这是与精神分析治疗根本不同之处。固定角色一般扮演两个星期,治疗者也参与其中(成为患者的配角或助演者)。促使患者放弃原来的中心构念,并发展新的构念。威特金的认知方式与心理分化论(一)认知方式论(二)心理分化论(一)认知方式论cognitivestyle:认知方式、认知风格。一般认为:认知方式是指知觉、记忆和思维模式上的特征。用以描述个体在加工(包括感知、贮存)、转化和提取信息时习惯采用的方式。认知方式研究的兴起上世纪40年代末。一批具有“新观点”的心理学家。挑战:传统的知觉心理学只重知觉活动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忽视其特殊性和差异性。侧重:研究知觉活动的个别差异。威特金等的发现威特金(H.A.Witkin,1954)等人在研究知觉活动时发现,有些人很难从视野中离析出知觉单元,有些人则较易。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所谓场,就是环境。(一)认知方式论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含义:场独立性(fieldindependent)是指很容易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知觉特点。场依存性(fielddependent)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场依存性的人倾向于以外在参照(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性的人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主体感觉)。大多数人处于中间状态。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1)普遍性认知方式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维度不仅存在于知觉过程中,而且普遍地存在于思维和性格中。(2)稳定性许多实验表明,个人在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连续维度上的位置是相对稳定的。人类的认知方式和性格特征在发展上具有连续一致性。威特金等人于1967年起,对1584名大学生(男女各半)进行为期十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场独立性的学生比较一贯地偏爱需要认知改组技能的、与人联系较少的学科(如自然科学);场依存性的人比较一贯地对认知改组不感兴趣,偏爱人际关系的学科。威特金等设计的三大著名实验1.身体位置调整测验最初对认知方式的研究起于军事上的需要。二战期间,飞机驾驶员选拔和训练。测验:让被试进入可调整倾斜度的房间,坐在房间中一个可以作各种角度转动的椅子上。要求被试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到实际的垂直位置。威特金等设计的三大著名实验2.棒框测验这是继身体位置调整测验之后,威特金设计的一种更简便的测验。测验:让被试看到倾斜的方框,框内有一个可独立于框平面转动的亮棒。要求被试将亮棒调整到垂直于地面的方位。威特金等设计的三大著名实验3.镶嵌图形测验也叫隐蔽图形测验。这是目前研究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测验:令被试在较复杂的图形中用铅笔勾画出镶嵌或隐蔽在其中的简单图形(见图)。镶嵌图形测验例图(二)心理分化论“场独立性随年龄而增长”这一趋势使威特金得到启示:场独立性的发展程度是心理分化水平的反应。威特金把认知过程和人格发展联系起来。心理分化图示:1979年修订后模型分化自我-非我的分化心理机能分化神经生理机能分化场依存-场独立分裂机能分裂认知人际有组织特殊化大脑半球改组技能交往技能的控制的防御机能单侧化(二)心理分化论自我与非我的分化。我与环境。心理机能的分化。知、情、意等机能缠绕,互相干扰(儿童行为易冲动,认知易受情绪的影响)。分化提供特殊的“渠道”,减少“溢入”。神经生理机能分化。大脑两半球功能划分;机能不对称。人格的认知因素个体的认知变量(“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原型图示理论(一)个体的认知变量米歇尔的五个认知变量:人格心理学家引入了大量的认知因素,用来解释个体差异和个体内心的加工过程。米歇尔反对特质论,提出新的人格理论构想。他认为:我们遇到的事件会与一个复杂的“认知-情感系统”发生交互作用,并最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ABC情D境EF特G征HIJ人格的认知模型资料来源:Mischel和Shoda(1995)(一)个体的认知变量五个“认知变量”:编码、预期和信念、情感、目标和价值、能力和自我调节系统。五个认知变量可以用来说明我们行为中稳定的个体差异。认知变量1.编码:我是个性格内向、学业成绩中等的人。2.预期和信念:我去参加竞赛成绩可能不理想,但我能挑战自我。3.情感:报名竞赛我感到紧张焦虑。4.目标和价值观:我想成为开朗的人,有成就的人。人活着就应该轰轰烈烈。5.能力和自我调节计划。我的英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弱,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提升。(二)原型原型:原型就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用原型考察人格基本框架的方法源自早期认知心理学家罗施(Rosch,1978)。他发现,在判断某一对象是否属于某个范畴时,人们通常使用原型来判断定。若对象同个体心目中的原型越相似,就越有可能被归为同一类。(二)原型原型的运用:利:原型的好处是分类。允许思考和防止被信息洪流淹没;弊:是让我们定型化或以狭窄的类型去看待他人,而不是根据每个人的独特之处来对待。(三)图式理论图式:图式是指能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刺激太多,关注什么、忽略什么。一整套用于区分并注意那些重要事物,忽略其余不重要事物的系统。(三)图式理论图式的重要作用:1、图示帮助我们感知环境的特征。我们更容易对已形成成熟图示的对象予以关注。音乐家;画家。2、图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加工、组织信息的结构。(三)图式理论如何用图示解释人格差异:图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我们也以相对稳定的态度加工和利用信息,并用此方式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样就导致我们行为中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三)图式理论自我图式:是对自我的认知表征。自我图式是关于自我的构念,它组织并引导着与自我有关的信息的加工。1977年,认知心理学家马库斯(Markus)提出了“自我图式(self-schema)”理论。(三)图式理论自我图式在处理信息的特点:1.对涉及自我的刺激具有高度敏感性;2.对适合自我特征的刺激速度极快且自信度高;3.对涉及自我的刺激能产生较好的回忆和再认;4.对有关的行为预测、归因与推断具有较高的自信度;5.对与自我结构不一致的信息产生抵触。马库斯称之为动态自我概念,把它当成作为个人行为的主动调节者。自我图式的实验研究实验1:被试为场独立、场依存及中间三种类型。在反应30个描述独立-依赖的形容词时,与个人特点吻合的反应比较快。实验2:抑郁症病人在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