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石堰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组制作:沈为民交流的题目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原来:“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初探交流的几个核心思想“小组合作学习”的忠实粉丝一、“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之一,班级教学、个人自主学习仍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也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或者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针对思想品德教学,我的建议是“简单的问题自主学习、复杂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疑难问题以班级教学的形式探究学习”。(两不要)1二、根据自己的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真的可以让“懒老师”“静待花开”,但是我们不能只着想摘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果实,而不去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施肥、浇水、修枝剪叶。这样是品尝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甜蜜果实的。只有对小组平台进行合理搭建、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也就是说,“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是一件“先苦后甜”的事情。2三、不要指望一个任课老师单打独斗,就可以搞好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一个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养成,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程。建议任课老师先以班主任为纽带,与同一班级的其他任课老师一起,以班级为单位,建立长久、持续、稳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然后才在备课组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一定要避免任课老师各自为政、互相冲突。如果几个老师在开展小组教学问题上,相互之间的思想、方法、要求都是混乱的、自相矛盾的,难以想象这些制度加载在学生的身上是一种什么效果。3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愉快地“合作”,而要达到合作的目的,只有通过竞争的手段;要达到竞争的目的,只有通过合理的小组评价机制。这是我今天在稍后重点交流的问题。4五、“小组合作学习”并非只有在体现课堂上。要在课下刻意强化“小组”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存在。那种只在课堂上用一用“小组”,学生就感觉不到“小组”的存在,这样的小组的涣散而没有凝聚力、小组对组员也缺乏约束力。5学校领导对课堂改革的要求“课堂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杜绝一切借课堂改革的名义搞形式主义。也就是说,“小组合作学习”的摸索是否有效,最终还是要用学生的成绩来衡量的。谈谈听熊鹰老师讲座后的收获亩666.67皮亚杰认为:知识不可能仅由外部传授而获得,而应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熊鹰老师的核心思想:应该让学生在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而不是仅是结果。阅读讲授看示范看电影或录像看图表/图片参与讨论参加角色扮演交流模拟练习/实践实际操作活动、参与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活动学习效果如果人们想记住读过的10%听过的20%看过的30%听和看过的50%说过的70%说和做过的90%参与水平文字感受视觉感受感受并参与操作“小组合作学习”的依据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叙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古:《学记》中有言:“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谈谈听傅占花老师讲座后的收获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这种“差异资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最为明显。常见的分组模式名称:随机分组方法:这是分组教学的最基本形式。所谓随机分组,就是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比如用报数、抽签的方式分组。优点:随机分组具有一定的公平性,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简单又迅速。缺点:在于没有考虑学生在成绩、爱好、能力上的差异,无法很好地体现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1名称:友伴型分组方法:如果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练习,这就是友伴型分组。优点: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自然的现象,人总喜欢与自己熟悉的人、亲近的人聚在一起。友伴型分组,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关系密切的同伴在一起学习,学生的心理会放松,并能得到友情的支持。缺点:但是“友伴”在一起活动容易失控,容易打乱课堂次序,容易形成“小帮派”。而且小组之间的差异性不具有公平性,常常无法与其他小组形成有效的竞争。2名称:帮教型分组方法:但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部分学生直接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这就形成了帮教型分组。优点:采用帮教型分组形式所起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个人对众多的学生进行指导好得多,同时帮教式分组的形式是主体学习的一种很好体现。缺点:在帮教型分组中,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所处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容易导致帮助者产生优越感,被帮助者产生自卑感的现象。3名称:同质分组方法:所谓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上大致相同。优点:往往有“强强联合”、“弱弱组合”的味道,在这种情况下,优质小组能更深入地交流切磋,更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完成更艰巨的任务,达到更高的目标。缺点:同质分组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易在小组之间形成等级观念和弱势人群的自卑感等。4名称:异质分组方法:所谓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上方面均存在差异。优点:异质分组不同于随机分组,是人为地将不同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上的学生分成一组,或根据某种特别的需要对“异质”进行分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竞争。缺点: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无法开展竞争。5合作学习小组型的分组模式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由于在每一个互助合作小组内体现了合理差异,便在全班各小组间形成了大体平衡、可资比较的小组联合体。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1②任务分割,结果整合。小组成员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上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各小组分担课题,然后全班汇总,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共享。2③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合作学习中有许多形成性成绩,每个人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任务,同时为小组作出应有的贡献。那些学业较差的学生将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和个人努力后不再拉后腿。3④公平竞赛,合理比较。取消常模个体评价模式。各组每个成员的表现与原属合作小组团体总分挂钩,这种各人在原来起点上进行合理竞争,公平评价其贡献的做法,最终导致了每个学生无一例外地受到激励。4⑤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在小组学习中,分别指定不同学习任务中角色,不同学习任务中角色可能轮流互换,这样既保证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中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努力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5⑥既有帮助,又有协同。合作学习小组与传统学习小组相比,强调积极参与,计算个人成绩,异质分组,分享领导,共同承担责任,教师观察与介入,小组评议。6合作型小组分组特点合作型分组的意义合作型分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有组织的协同合作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积极性,改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合作型分组把学生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倡导以同学之间的协同活动促进个体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忽视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共同性的弊端,通过积极的人际交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并以集体促进个体进步,是一种集体教学个别化途径,是弥补班级教学不足的最有效方式。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或者听报告式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的、封闭、专制的关系TS1S2S3S4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2、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得到改善后(提问互动),单向变成双向、但依然是线性的关系TS1S2S3S4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3、小组合作学习建设成学习共同体,建立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的多元、开放、民主、平等、自由、真实的学习场景,下面以师生关系为主线用图示表示如下:S2S3TS1S4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在这次思想品德学科组长的专项培训中,可以看出:特征:1、多元、双向的对话关系2、开放、民主的人文关系3、和谐、促进的合作关系4、平等、互助的团队学习追求:真实、高效交流的主要内容目录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已完成)二、小组的搭建三、小组的评价四、“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品课中的应用策略五、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困惑二、小组的搭建小组合作学习效能低下的原因(一):•各科教师缺乏合作,不能支持小组合作学习,影响了合作学习的内聚力•学生分组不够合理,未建立合作学习机制,组内管理自由松散。•小组内没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与合理的激励机制,随意化现象严重。效能低下的原因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机制建设三位一体1、小组人数确定2、学生人员构成3、桌椅摆放形式4、组织方式设置1、个体学习愿景化2、组内学习合作化3、组间学习竞争化型实神1、角色职责2、体系建立3、评价机制4、激励机制↓↓行政主线、学习主线、活动主线三线管理班级班主任(班风)任课老师(学习)班长(班务活动)副班长一:承接德育处副班长二:承接教务处生活委员:室内后勤室清洁委员:室外+检查安监委员:承接安稳办文艺委员:音美+节目宣传委员:板报展示栏团干部:承接团委↓小组长学科组长学科代表组员值周班长组员↓↓↓↓学习委员↓以上职务在各小组挑选一人担任二、小组的搭建1、小组规模及编排六人组四人组二人组二、小组的搭建2、组员的划分及分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异质小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同质小组同质小组,比如通知书的书写二、小组的搭建S代表学生,Z代表小组(大学)Z1Z2Z3Z4Z5Z6Z7Z8S1123S2123S3123S4123“高考志愿填报、大学依次录取”模式的双向选择……二、小组的搭建3、组员职责的分配语文组长配合语文老师和语文科代表搞好本组的语文学习数学组长配合数学老师和数学科代表搞好本组的数学学习英语组长配合英语老师和英语科代表搞好本组的英语学习综合组长配合政历生地老师及科代表搞好本组政历生地学习生活组长配合班主任老师和生活委员搞好本组的卫生和生活、仪容仪表自律组长配合班主任老师和值日班干搞好本组的纪律和组员之间的关系组长轮换,一期一换;各尽其能,一人一责二、小组的搭建4、小组的管理班主任——小组长任课老师——学科组长三、小组的评价与激励进步系数的依据一对小组合作学习比较一致的认识集中在几个方面:•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同伴间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学习方式;•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以小组成绩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证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与合作的气氛。以上体现集体共同进退、评价的集体性原则。三、小组的评价与激励进步系数的依据二•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三、小组的评价与激励如果设上一次名次为M,下一次名次为N,进步系数(Progresscoefficient)为P,那么进步系数的探索的过程M—N+1M/N+2)(P=个人进步系数累加,解决波动起伏的问题。游戏化等级化设置个人进步系数累加档次三、小组的评价与激励从小组集体量化考核中看,因为不再单纯看学生的成绩,而是求各组组员进步系数的代数和,所以,在小组编排的时候,各组长宁愿选择潜力股了(以前是争抢绩优股)。从学生个体量化考核上看,对优等生、后进生都达到了最佳激励效果,让每个人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个人进步系数的作用采用“进步系数”的量化考核,任何学生和小组都不再有被歧视的感觉,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以前后进生是害怕考试,学习没有底气;采用“进步系数”排名后,优等生、后进生通过努力后也都盼着考试,因为考试“进步系数”的量化,是对他们是最大认可。三、小组的评价与激励小组的评价与激励机制:1、优先选择座位。2、优先选择班务。3、……4、小组PK。P组=P1+P2+P3+P4+…+Pn小组人数不等是没有关系的小组进步系数的应用不少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准确把握,实施过程呈现表面化、形式化、跟风化,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