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交往的形成第五节社会交往与心理发展•第一节社交需要•第二节社交吸引•第三节社交形成的理论•第四节社交过程第一节社交需要一、社交需要与独处需要二社交需要的形成途径一、社交需要与独处需要社交需要和独处需要是表现在人们心理世界中的相互矛盾的两种需要,两者的交替产生与满足维持着心理的动态平衡。当人们因缺乏社会交往而感到孤独时,会产生社交的需要,并通过与人共处和交往满足自身的社交需要;当人们因交往过多而感到烦恼时,会产生独处需要,并通过远离他人和独自活动满足自身的独处需要。二社交需要的形成途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源于人们的社交需要,而社交需要的产生则源于先天的印刻、本能和后天的条件作用。1.印刻印刻是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物体产生依附的现象。2.本能本能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先天性行为反应。哈罗(H.Harlow.1966)曾对人类的近亲恒河猴做过研究.3.条件作用条件作用是通过训练使人或动物学会将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系的过程。在人际交往中,当别人的出现总给自己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时,会在别人与自己之间形成依附关系,产生希望别人出现、希望与别人交往的需要。第二节社交吸引社交吸引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个体或群体之间相互接纳和喜欢的现象,通常表现为心理距离的缩短。社交吸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一定的因素作用形成的。第二节社交吸引一、社交吸引的外在条件二、社交吸引的内在因素一、社交吸引的外在条件1.空间距离近2.交往次数多3.特征相类似4.需要相互补二、社交吸引的内在因素1.熟悉与社交吸引熟悉指交往双方清楚地了解对方的各方面情况。波尔曼等人(D.PerlmanandS.Dskamp,1971)曾要求被试对呈现的三种类型的人的照片作出喜欢与否的判断,这三类照片分别为正面人物(如科学家或牧师)、中性人物(穿运动服装的人)和反面人物(如海盗)。结果显示,随着照片呈现次数的增多,被试对正面人物和中性人物的喜欢程度增加,但对反面人物的喜欢程度没有增加。2·外貌与社交吸引人们对交往对象进行知觉时,首先是通过对其外貌的观察来判断对其的好恶。阿龙森(E.Aroson)等人以公认漂亮的和不漂亮的女性为助手,让她们扮作临床心理学研究生对男性被试的个性特点进行肯定的或否定的评价。结果表明,被试对不漂亮的女性所作的评价不重视,并对其持中等程度的喜爱。但对漂亮女性所作的评价非常重视,当他们得到肯定评价时,对评价者的喜爱程度极高;而当他们得到否定评价时,对评价者的喜爱程度最低。在询问是否有兴趣继续参加研究时,他们表现出非常愿意再与漂亮的女评价者交往,希望有机会改变漂亮女性对自己的评价。兰迪(D.Landy,1974)等人通过让男性被试评价有魅力和无魅力女性所写的有关电视影响社会的短文的实验也证实外貌与社交吸引的相关关系。被试在阅读了附有作者照片的有魅力组、无魅力组和未附照片的对照组的短文后,普遍对有魅力组的文章持肯定态度。赛格尔(H.Sigall,1975)用同样的方法让被试以法官的身份为有诈骗和夜盗过错的三组材料进行判刑,结果对与美貌有关的诈骗行为倾向于给予有魅力组重判,而针对与美貌无关的夜盗行为则倾向于给有魅力组更多的同情。3.品质与社交吸引安德森(N·Adeerson,1968)曾用555个描绘个性品质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被试按照喜欢程度顺序排成序列,结果显示大学生最喜欢、最不喜欢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主要个性品质如下(见表5-1)。表5—1个性品质受到喜欢的程度高度喜爱的品质中性品质高度厌恶的品质真诚固执古怪诚实刻板不友好忠诚谨慎饶舌真实追求完美狭隘可信易激动粗鲁聪慧文静自负可依赖好冲动贪婪有头脑好斗不真诚体贴腼腆不善良可靠不明朗不可信热情易动情恶毒善良羞怯令人讨厌友好天真不诚实快乐好动不真实不自私空想冷酷幽默追求物欲邪恶负责反叛装假开朗孤独自私信任别人依赖别人说谎4.能力与社交吸引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喜欢有能力、有水平或在一些方面有一定专长的人,但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爱的人。这是由于虽然人们爱慕在各方面比自己优秀的人,愿意与他们交往,但当他们过于优秀,对自己形成一定心理压力时,则往往敬而远之。阿龙森等人在1978年曾给被试呈现四种人,即才能出众但犯有错误的人、才能出众而未犯错误的人、才能平庸且犯有错误的人和才能平庸但未犯错误的人,让被试评价哪一种人最有吸引力,以及他们喜欢的程度。结果表明,才能出众但犯有错误的人被评价为最有吸引力的人,才能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仅被排在第二位。这种有才能的人犯有一些错误非但不会有损其声誉,反而更增加其吸引力的现象被心理学称为犯错误效应。第三节社交形成的理论一、符号交流理论二、人际互动理论三、角色理论一、符号交流理论米德(G·H·Mead)是符号交流理论的创始人,米德所说的符号是一种代表一定事物的刺激,包括具体的自然符号和抽象的社会符号。前者如声音、光源、颜色、气味、体态、姿势、表情等;后者如语言、文字、数字、音乐、图案等。他认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个人对于他人行为并非产生直觉反应,而是通过思考判断,借助语言符的媒介功能,有针对性地作出行为的反应。这一过程可用个公式表示,即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米德认为,在社会交往中利用语言符号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应当注意两个问题。首先,在社会交往中双方都应将心比心,对对方语言表达中所反映的内在思想准确了解,这样才能促进人际沟通。其次,通过语言符观察了解对方的社会角色,特别是在个人内心设想自己处一种什么样的角色,这一角色应当用什么样的语言符号来达才恰如其分,对促进交往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尊重有重要作用。符号交流理论把符号作为社会交往的媒介,提出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的公式,简化了社会交往形成的过程,强调了言语表达和符号领会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们理解社会交往的形成及交往过程有一定的意义。二、人际互动理论蒂博特(J·Thibaut)和杰勒德(H.Gerard)提出的人际互动理论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交往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所以人际互动又称为人际相互作用。人际互动理论指出,任何一个人在一种互动情景中的行为都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交往的一方进人情境时的目的、动机,以及另一方对此可能出现的行为反应。由此产生三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是个人行为受其意图决定的程度;二是个人行为与对方反应相依的程度;三是上述两方面相互结合的程度。人际互动根据这三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可分为四种相依类型。1.假相依指互动双方主要按个人意图自行其事,其反应很少取决于对方,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是表面上的。2.非对称性相依指一方的反应取决于对方的反应,而对方的反应却主要依据个人的意图。这是一种一方主动,而另一方则完全处于被动的相依类型。3.反应性相依指不管个人原来的意图,只知按对方的言行去进行反应。4.彼此相依指交往双方都有自己的意图,并认真对对方的言行作出反应。人际互动理论揭示了社会交往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即人均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衡量社会交往中双方关系发展程度的标准和尺度。三、角色理论萨宾(T·R·Sarbin)对角色心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研究,形成角色理论。角色理论认为角色是指一个人因占据某一特定的社会位置而形成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角色是社会对个人职能的划分,它代表了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及其个人身份。角色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角色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1.角色期待---指礼会和个人对于某种角色所应表现的特定行为的期望。2.角色扮演--指按照角色期待所表现的一系列个体行为。3.角色冲突--指在角色期待不一致或对一个角色有数种期待时形成的内心矛盾。4.角色实现--指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适应社会环境,恰当表现所扮演角色行为的结果。角色理论借用角色这一概念,探讨社会交往中社会文化因素对交往双方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为我们解释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指出了一条重要的途径。第四节社交过程一、社会交往的相互依赖模型二、社会交往的情感发展过程三、社会交往的分级递进过程一、社会交往的相互依赖模型莱文杰等人(G.Levinger,1972)认为交往双方从无关状态到关系密切大致要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零接触,第二阶段为觉察阶段,第三阶段是表面接触阶段,第四阶段是共同关系阶段。莱文杰等人认为,这种相互依赖的深化是随着双方沟通的深人和扩展,彼此共同的心理领域的逐渐发展,情感联系越来越深刻、稳固的结果。按照情感联系的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轻度卷人时,交往双方所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较小,双方的心理世界只有小部分重合;中度卷入时,交往双方已发现较大的共同心理领域,双方的心理世界也有较大的重色深度卷人时,交往双方共同心理领域的重合进一步扩大,情感融合的范围也覆盖了大多数的生活内容。图5-1社会交往相互依赖模型二、社会交往的情感发展过程社会交往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连续过程,人们通常把这一过程分为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1.定向阶段----是确定交往对象的心理过程。2.情感探索阶段---是在进一步的接触中双方寻找共同的心理领域,形成情感联系的过程。3.情感交流阶段----交往双方在建立信任感的基础上具有较深情感卷入的交往过程。4.稳定交往阶段---情感交流阶段进一步稳定和深化的过程。三、社会交往的分级递进过程信息交流情感交流交互作用第五节社会交往与心理发展从社交需要和社交吸引的描述可以看出,社会交往的形成既与个体内在的心理需要有关,又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下面介绍的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社交的形成和意义。埃里克森(H,Erikson,1950)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对个性发展阶段的划分。在他的理论中除了把生理发育作为阶段划分的依据外,还把社会影响作为阶段划分的根据,其中更能引起我们兴趣的是,他把社会交往作为社会影响的载体,并明确提出在不同发展阶段发挥主要影响作用的社会交往对象。埃里克森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存在一对主要矛盾,也就是存在一种危机。危机一旦解决,人就向下一阶段过渡。但危机的解决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方式。积极的解决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消极的解决则会削弱自我力量,阻碍个人适应环境。而这种危机是否能顺利渡过,与个性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影响者的责任及交往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阶段在0-1岁期间,主要影响者是母亲。在这一阶段,人的无助感最强烈,最需要依赖成人。母亲对婴儿的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有助于他对母亲和通过母亲对整个世界产生信赖感。当母亲离开视野时不会把心和哭闹,因为他相信母亲在必要时肯定会出现。这种源于信赖的安全感有助于他形成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品质。第二阶段在1-3岁期间,主要影响者是父亲。这一阶段家长开始按社会的要求对他进行训练,自律的培养成为关键。家长以鼓励为主的诱导有助于他学会自我控制和最初的意志约束。如果管教不得法或要求过高则会使儿童自己丧失信心,体验到害羞,产生自我怀疑。自律可以使儿童表现出自我抑制和进行自由选择时不可动摇的决心,有助于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第三阶段在4-5岁期间,主要影响来自家庭。这一阶段儿童的好奇心极强,对什么事都想进行探索和尝试,但由于鉴别力较差,因而也经常做错事。家庭成员积极诱导和耐心的指正有助于使他建立自信,把握探索的方向,但如果对他的自我创造和想象等采取挖苦、嘲笑、辱骂等消极千扰,就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产生罪恶感。自信心的建立可使儿童产生正视和追求有价值日标的勇气,有助于形成积极进取的品质。第四阶段在6-11岁期间,主要影响者是邻居和学校的师生。这一阶段儿童进人小学期间的学习阶段,勤奋学习受到鼓励。如果学习勤奋并获得一定的技能就会自感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智慧;如果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必要的技能,就会生自卑感,认为自己缺乏能力。通过持久的注意和勤奋完成作业可使儿童从中获得乐趣,·有助于能力和智慧的发展。第五阶段在12-20岁期间,主要影响者是同伴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