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ER48燈光信號裝置安裝法規摘要表NO編號ECER481名稱燈光信號裝置安裝(Installationoflights)2版本2008/09/0303-Erratum3目的---4適用範圍本法規適用M、N類車輛及其拖車(O類車輛)MNOLM1M2M3N1N2N3O1O2O3O4L1L2L3L4L5√√√√√√√√√√5對應車種特殊條件:無6重要名詞定義2.1.車輛認證(Approvalofavehicle)係指針對燈光信號裝置之數量與方式對車輛型式所為之認證。2.6裝置(Device)係指用來提供一或多個功能之元件或元件組成。2.6.1照明功能(Lightingfunction):指藉由設備散發燈光照明車輛移動方向之道路及物體。2.6.2燈光信號裝置功能(Light-signallingfunction):指藉由設備散發燈光或反射光線以告知其他道路使用者本身的行車狀況,以識別及/或改變車輛移動方向。2.7燈具(Lamp)係指用來照明路面或發出訊號之裝置。後牌照燈與反光標誌亦視同為燈具。在本法規中的目的,是要將ECE107法規中M2及M3類車輛後牌照燈的照明與車門的燈光系統不視為燈具做不同的解釋。2.7.1.1.2不可置換式光源(Non-replaceablelightsource):指僅能以更換固定該光源之裝置來更換之光源。(a)光源模組:指僅能以更換固定該光源之光源模組來更換之光源。(b)適路性前方照明系統:指僅能以更換固定該光源之照明元件來更換之光源。2.7.1.1.6LED光源模組(Light-emittingdiode(LED)lightsource):指由一個或多個可見發光單位結合之光源元素,產生出冷光/螢光。2.7.1.1.7LED模組(LEDmodule):指光源僅包含LED之光源模組。2.7.10.1主要近光燈(Principalpassingbeam;principaldippedbeam):指無發出紅外線及/或轉彎光型無附加的光源。ECER48-1NO編號ECER482.7.1.3可變強度控制元件(Variableintensitycontrol):指能自動控制後方燈光信號裝置,產生可變光線強度以保證信號可供察覺。可變強度控制可為燈具一部分、車輛一部分或為介於燈具及車輛的一部分。2.7.3獨立燈(Independentlamps)係指具有各別之照明面,光源與燈體之燈具。2.7.4燈組(Groupedlamps)係指具有各別之照明面,及光源但共有燈體之燈具。2.7.5複合(Combinedlamps)係指具有各別之照明面,但共有光源及燈體之燈具。2.7.6光學組成(Reciprocallyincorporatedlamps)係指具有各別之光源或單一光源以不同方式操作(如光學、機械、電系差異),照明面,完全或部份共有燈體之燈具。2.7.7單功能燈(Single-functionlamps)係指用以提供單照明或信號訊號之燈具。2.7.23輪廓標示燈(End-outlinemarkerlamp)係指在車輛最外側盡可能接近車頂能清楚指示車寬之燈具,對特定車種及拖車,此燈可在前、後位置燈外讓用路人注意其車身。2.7.24側標示燈(Sidemarkerlamp)係指在車輛側方觀察時用以指示存在之燈具。2.7.28適路性前方照明系統(AFS)(Adaptivefrontlightingsystem):指符合本基準「適路性前方照明系統」項目規範之照明裝置。其能依近光光束與可能也具有之遠光光束不同之使用情況自動提供對應之各種光束特性。2.7.28.1照明元件(Lightingunit):指設計以提供或幫助一個或多個AFS前方照明功能之發光元件。2.7.28.2整體裝置單元(Installationunit):指不可分割之殼體(燈具本體),其包含一個或多個照明元件。2.7.28.3照明模式(Lightingmode)或模式:指藉由AFS提供之前方照明功能,其由製造廠指定並應用於特定的車輛與周圍的行車環境。2.7.28.4系統控制(Systemcontrol):指AFS所屬元件,其接收來自車輛之AFS控制訊號及自動控制照明元件作動。2.7.28.5AFS控制訊號(V,E,W,T):指依照2.22.7.4提供給AFS之輸入。2.7.28.6正常狀態(Neutralstate):指AFS狀態,在段位C近光光束(基本近光光束),或可能具有之遠光光束,其預定模式,且無任何AFS控制訊號作用。2.8發光面(Lightemittingsurface):指包含全部或部份可透光材質之表面。2.9照明面(Illuminatingsurface):指燈具反射鏡對應投射式透鏡之橢圓形反射鏡全開口於橫向面上構成之直交投影;參考圖一。適路性前方照明系統之照明面:若藉由車輛其一單側兩個或多個照明元件同時運作,產生照明功能,則其個別之照明面加以整合起來構成一完整之照明面。距地最大與最小高度之測量應分別自沿參考軸之外表面之最高及最低點量起。2.10外表面(Apparentsurface):指燈具照明面於透鏡外表面直交投影或發光面與垂直觀察方向且與透鏡最外端相切之平面。對於產生可變光線強度之燈光信號裝置,應考慮其在可變強度控制所有可能情況下之可變外表面。2.13幾何可視性(AnglesofGeometricvisibility):意指用來決定燈具外表面必須可視之最小實ECER48-2NO編號ECER48體角度區域,且於此區域內不得遭受車輛任何部件之遮蓋。然而若燈具裝設於車輛後,燈具外表面之任何部份會受車輛其他配備之零件遮蓋,則需提供該燈具未受遮蓋區域之配光仍可如單一光學元件符合裝置認證要求之證明。2.18識別標誌(Tell-tale):係指當燈具做動時,以光學方式使駕駛者能於駕駛座輕易判斷該燈具使用狀態之裝置;如於法規另有規範者,得以聲響方式替代之。2.26可動式頭燈(Bendlighting):指可與車輛轉向系統連動的頭燈。2.27緊急煞車作動訊號(Emergencystopsignal):用來指示位於車輛後方之其他道路使用者,該車輛因應道路狀況正進行高減速度動作之訊號。7內容摘要(方法與基準)5.一般規格5.1.燈光及信號裝置之安裝應依定義(正常使用位置)之狀況,而且在遭受振動時能維持各法規所要求之特性並使整車仍能符合本法規要求;另外,燈具不容許有錯誤調整之可能。5.3.所有信號裝置裝於車輛時,燈具之參考軸應與車輛在道路平面平行;對側方反光標誌而言,則另需垂直車身縱向面(其它燈光信號裝置應平行該平面),各方向均容許±3°之誤差。若製造廠有安裝規定,則應依其規定。5.5.若無規範說明,成對之燈具應如下:5.5.1.安裝位置應對稱車身縱向面(基於燈具外部幾何形式而非以本法規附錄三所述之照明面邊緣)。5.5.2.燈具應相對車身縱向面鏡射安裝,但燈內構造不在此限;滿足相同的顏色要求;且一致的配光特性。5.5.3滿足相同的色度座標需求且具備足供辨識的相同光學特性。設計為雙燈之類型F3前霧燈不適用。5.6.若車輛外型非為對稱,應仍盡可能符合上述要求。5.7.1.若無規範說明,具有不同功能之燈具可以採獨立、多燈配置、複合式或光學組成於單一裝置中,但每燈均需符合相關要求。5.8.距地最大與最小高度之測量應分別自沿參考軸之外表面最高及最低點量起。對近光燈而言,距地最小高度之測量應自其光學系統有效輸出(透鏡或反射鏡)下緣量起。當距地高度(最大及最小)能清楚地符合法規需求時,無需決定任何表面明確之邊界。有關寬度之位置,對車寬而言應由相對車輛中心縱向面最遠處沿參考軸方向外表面之邊界決定,而對燈之間距而言應由相對車輛中心縱向面最遠處沿參考軸方向外表面之內緣邊界決定。當寬度位置能清楚地符合法規需求時,無需決定任何表面明確之邊界。5.9.1.若無規範說明,除轉向指示燈、車輛故障(危險)警示信號與符合下述2.18.7之側面標示燈外,均不得為閃爍燈光。5.10.為避免混淆,依其定義朝前方之燈具光色不得為紅色且朝後方之光色除倒車燈外不得為白色,車內燈光裝置不受此限。有爭議時可以如下方式確認:5.10.1.對朝前方紅色燈之可視性,除了最後方的紅色側方標示燈之外,觀察者在區域1ECER48-3NO編號ECER48內移動時,不得直接看到燈具外表面紅色燈光(參考附件四);5.10.2.對朝後方白色燈之可視性(安裝於車上之白色反光識別材料除外):觀察者在距車後端二五公尺橫切面之區域2內移動時,不得直接看到燈具外表面白色燈光(參考附件四);5.10.3.相對各區域之平面,由觀察者眼睛移動所構成之區域1及區域2界限為:5.10.3.1.高度由兩平面,距地高分別為1m及2.2m所構成;5.10.3.2.寬度分別朝前及朝後,向外開展15°之垂直面構成;此平面分別包含了由平行車身縱向面之垂直面、車身全長與車身最寬處橫切面所形成之垂直交線。5.11.電路接線需使前、後位置燈、輪廓標示燈(若有)、側標示燈(若有)與牌照燈同時點亮。此一條件不適用前、後位置燈及側標示燈採複合或光學組成之停車燈及允許閃爍之側標示燈。5.12.若無規範說明,電路接線需使遠光燈、近光燈與霧燈在1.10所述燈種未點亮時無法點亮;但若在遠光燈點亮或近光燈點亮或兩者點亮前有短時間之照明警示,則不必滿足前述要求。5.13.儀表指示燈,本法規所述之閉迴路儀表指示燈可以用操作式之儀表指示燈取代。5.14.隱藏式燈具5.14.1.除遠光、近光以及前霧燈可在不用時隱藏外,其他燈具禁用隱藏式設計。5.14.2.當隱藏式裝置故障時,使用中之燈具應能維持於可使用之位置,或是可在不使用工具下移至可使用之位置。5.14.3.其需能以單一控制移動燈具至可使用之位置並點亮,但並不排除其移至可使用之位置時不點亮。對遠光、近光採組成者,前述控制要求僅需用以致動近光燈。5.14.4.在燈具開始移至可使用位置之過程,自駕駛座應不能停止該動作。若移動燈具過程會因眩光對其他用路者造成危險,則燈光應於達到定位後點亮。5.14.5.在控制作動三秒內,於-30℃至+50℃間,頭燈隱藏裝置應能將其移至可使用之位置5.15.燈具發光顏色規定如下:遠光燈:白色近光燈:白色前霧燈:白色或淡黃色倒車燈:白色轉向指示燈:橙(琥珀)色車輛故障警示信號:橙(琥珀)色煞車燈:紅色緊急煞車作動訊號:橙(琥珀)色或紅色牌照燈:白色前位置燈:白色ECER48-4NO編號ECER48後位置燈:紅色後霧燈:紅色停車燈:前白後紅色,與側轉向指示燈或側標示燈採光學組成時為橙(琥珀)色側標示燈:橙(琥珀)色,但最遠端與後位置燈、後輪廓標示燈、後霧燈、煞車燈採組合、複合或光學組成或與反光標誌組成或部份發光面共用者可為紅色。輪廓標示燈:前方為白色後方為紅色晝行燈:白色後方非三角形反光標誌:紅色後方三角形反光標誌:紅色前方非三角形反光標誌:同入射光(亦即白色或無色)側方非三角形反光標誌:橙(琥珀)色,但最後端之反光標誌與尾燈、後輪廓邊界標識燈、後霧燈、煞車燈、最後端紅色側方標識燈或後方非三角形反光標誌採組合或部份發光面共用者可為紅色。角燈:白色反光標識:側方應為白色或黃色;後方應為紅色或黃色適路性前方照明系統:白色5.16.燈數5.16.1.車輛裝置之燈數應符合本規範各燈種之規定。5.17.任何裝於移動件上的燈具,應符合5.18、5.19及5.20規定。5.18.後位置燈、後方向燈和後反光標誌,非三角形之三角標示,可裝在活動機件上。(5.18)5.18.1燈具密合的裝置在活動部件上,安裝位置、幾何可視性及光度應符合要求,否則不可裝於移動件上。若上述功能係以兩個標示“D”(參考2.16.1)之燈組成,則只要有一個符合即可。5.18.2額外之燈具為了配合上述功能和作動,當活動部件在任一固定的打開位置,則額外燈具之安裝位置、幾何可視性及光度要符合安裝在活動部件之要求。5.19.當活動部件位置除了正常位置之外,設備安裝在活動部件不會對其他的道路使用者造成不適。5.20當燈具裝於可移動件上且該可移動件於“正常位置”(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