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送第一节配送的概念第二节配送的类型第三节配送中心2第一节配送的概念我国早期引进配送概念时认为:“配送”一词是日本引进美国物流科学时,“美国配送的英文原词delivery”的意译。delivery如果直译为中文,是“提交”、“递交”、“交付”、“交货”的意思。有些学者则认为:delivery只是配送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而不是全部,因此把“配送”翻译成“delivery”是不准确的。英文Distribution中有“销售”、“流通”、“分配”、“分销”的多层含义,虽在英汉词典中没有“配送”的解释,但是象Wal-Mart连锁店使用的“Distribution”包括进货、分拣、储存、拣选、组配、送货等作业环节,可见Distribution一词则更接近我们讨论的“配送”。3一、国外对“配送”的主要解释(一)日本文部省审定的物流培训教材中,将配送定义为:“最终将物品按指定时日安全准确交货的输送活动。”(二)在日本日通综合研究所编写的《物流知识》中,则将配送定义为:“与城市之间和物流据点之间的运输相对而言,将面向城市内和区域范围内需要者的运输,称之为‘配送”。(三)同样是日通综合研究所编写的1991年版日本的《物流手册》中,除有上述意义外,还将配送定义为:“从配送中心到顾客之间物品的空间移动。”(四)日本工业标准JIS将配送定义为:“把货物从物流据点送交到收货人处。”上述定义的共同点,都体现出配送是物流的最终效应。4二、配送的定义我国物流工作者,根据对配送内容的理解,将配送定义为:“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之货物送交收货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对“配送”的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一般包括备货、储存、分拣及配货、包装、加工、配装、配送、运输等基本功能要素。配送的一般流程如图9-1所示:进货储存分拣配货备货配装输送送达5上述配送的定义主要包含有下述含义:1、配送是按用户的要求进行的。用户对物资配送的要求包括数量、品种、规格、供货周期、供货时间等。2、配送是由物流据点完成的。物流据点可以是物流配送中心、物资仓库,也可以是商店或其它物资集疏地。3、物资配送是流通加工、整理、拣选、分类、配货、配装、末端运输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4、配送在将货物送交收货人后即告完成。6三、对配送进一步的认识配送是物流的一种特殊职能,是最能体现物流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之一。物流的储存、运输等功能,无论在物流发达国家还是在物流相对落后的国家,只存在水平高低的差别;而配送在物流落后的条件下,很难得以实现。7(一)配送与送货的区别1、送货主要体现为生产企业和商品经营企业的一种推销手段,通过送货达到多销售产品的目的。2、送货方式对用户而言只能满足其部分需求,这是因为送货人有什么送什么。3、送货通常是送货单位的附带性工作,也就是说送货单位的主要业务并非送货。4、送货在商品流通中只能是一种服务方式。8(二)配送与商流的关系1.配送与市场营销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2.配送系统具有把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与营销渠道联系在一起的能力3.物流配送成为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功能4.配送的完成周期所涉及的活动订货处理订货选择订货运输顾客递送订货传输顾客订货图9-2配送的完成周期9(三)配送与其它物流功能物资配送的物流据点是物资的集疏地,一般具备物资储存的功能,物资配送从仓储管理角度上看,也常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出库方式;“二次运输”,“支线运输”,“末端运输”被作为配送的代名词,运输是配送实现的最后一个环节;流通加工对实现物资配送的影响极大。流通加工是配送的前沿,是衔接储存与末端运输的关键环节,一个功能完善的配送中心是离不开加工活动的。综上所述,配送几乎涵盖了物流的各种功能,其它还包括包装、装卸等,这就为配送的组织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10(四)配送使企业实现“零库存”成为可能企业为保证生产持续进行,依靠供应库存(经常储备和保险储备)向企业内部的各生产工位进行物资供应。如果社会供应系统能担负起除对生产企业的外部供应的业务外,还能实现上述的内部物资供应,那么企业的“零库存”就成为可能。理想的配送恰恰具有这种功能,由配送企业进行集中库存,取代原来分散在各个企业的库存,就是配送的最高境界。11(五)配送与优化资源配置配送是以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活动。配送是以最终实现的地位表现“资源配置”的,因而是最接近客户的配置活动。配送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12四、物流配送系统(一)物流配送系统的概念配送系统可分为作业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作业子系统包括配货、储存保管、分拣配货、包装、流通加工、输送等机能,以及为实现配送的各机能而采用的设施、设备、装置等。信息子系统包括订货、发货、在库、出货管理、控制等机能,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处理终端如计算机、通讯网络等。13配送物流系统基本模式如图9-3货源查询订货变更物流信息备货加工整理包装、标签存储配送(干线运输、市内配送)制单现代包、储、运设施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技术转换输入外界干扰商品实物由卖方到买方的位移交单结算、收款其他增值服务输出配送中心信息反馈信息反馈图9-3物流配送系统14(二)物资配送系统的运行条件1、物资配送系统运行的主要外部条件:一是要有稳定的资源渠道,要有能够满足用户多种需要的充足资源,能在物资品种、规格、数量及时间上给以保障;二是要有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三是交通条件要便利,道路畅通,实行集中统一运送物资时才能及时将物资运送到用户;四是国家从经济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扶植与支持,完善市场法规建设。152、物资配送系统运行的内部条件一是必须拥有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与机械设备,如仓储设施、理货设施与设备、运输、装卸工具等;二要有足够的周转资金支持配送的规模化;三需具有专业人才,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配送制度;四是要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配送要通过广泛的信息支持,才得以实现合理化、系统化。向客户提供其所需的服务。此外,配送网点布局的合理化及配送方案的选择也是配送系统得以高效运转的内部条件。16(三)配送作业的机械装备系统1、装卸搬运机械系统2、输送机械系统3、检测设备系统4、分货拣货装置系统5、储存设备系统6、流通加工机械系统7、包装机械系统17五、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物流配送(一)加强对第三方物流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物流配送的认识。首先,要提高物流企业领导的认识。其次,要提高生产企业对物流外包的认识。第三,要提高全社会对物流的认识。18(二)建立统一的社会流通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配送事业的综合效益要把各种从事流通的部门逐渐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中,使目前由各部门管理的流通变为社会化大流通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改变目前由于以行政分工、归口管理为主的,使互相联系的流通人为地割裂而造成管理不集中、政策不统一、协调不一致、机构重叠、流通层次多、速度慢、浪费大、效益差的弊病。代之以加强流通宏观调控、协调制度,规划统一标准,成立包括物资、工商、财政、税务、物价等有关部门参与的流通管理机构。19(三)发展物资配送要和其它改革措施相配合1.物流配送与物流企业改革相结合2.物流配送与行业管理相结合3.物流配送同企业改组、改制相结合4.物流配送同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5.物流配送同“虚拟库存”相结合6.物流配送同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20第二节配送的类型一、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类(一)少品种(或单品种)、大批量配送(二)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三)成套配套配送21二、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一)定时配送(二)定量配送(三)定时定量配送(四)定时定量定点配送(五)即时配送22三、按配送的组织形式不同分类(一)集中配送集中配送是由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配送中心对多家用户开展的配送。(二)共同配送这种配送有两种情况:一是中小生产企业之间分工合作实行共同配送;另一种是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合作实行共同配送。(三)分散配送23四、按照配送采用模式的不同分类(一)集货型配送模式(二)散货型配送模式(三)混合型配送模式24第三节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系指专门从事配送工作的物流据点,配送中心属物流中心的范畴,又是物流中心中数量较多的一种。具体地讲,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那里接受各种货物、经过倒装、分类、保管或流通加工等作业,然后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将货物配齐,装车,送交收货人的配送设施。25一、配送中心的建设(一)配送中心选址的基本条件1.货物分布和数量2.运输条件3.用地条件4.流通条件26(二)配迭中心选址应具备的资料1.业务量(1)供货企业至配送中心间的运输量;(2)向用户配送的货物数量;(3)配送中心储存货物的数量;(4)配送中心作业过程中需要进行分装、集装等业务工作量;(5)配送中心作业过程中需要进行流通加工的作业量;(6)配送中心作业过程中拣选、配货等工作量272.费用资料(1)供货企业至配送中心间的运输费用。(2)配送中心至用户的配送费用。(3)与设施、土地有关的费用,人工费、管理费等。283.其它有关资料(1)各候选地址的配送路线和距离;(2)必备的车辆数、作业人员数等;(3)装卸方式、装卸机械费用等。29(三)配送中心的布局1.配送中心的布局原则(1)综合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3)距离最短原则(4)弹性原则(5)空间利用原则(6)管理简单化原则(7)安全和满足的原则302.布局设计(1)配送中心内建筑的配置(2)作业场所配置(3)机械设备配置(4)保管场所布局313.作业面积的确定(1)储存面积的确定(2)装卸搬运作业面积(3)其它作业面积32二、配送中心的运作(一)配送中心的职能1.配送中心的社会职能(1)为了调整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时间差异所体现的保管职能。(2)为了调整生产和消费波动而引起的不同步所体现的储存职能。(3)为了实现经济的运输批量进行发货和进货而进行的储备职能(4)把分散保管的库存物资汇集在一起,以提高保管,装卸等物流效率的职能。331.配送中心的社会职能(续)(5)为了维持和提高对用户的服务水平,平时保持经济合理库存量的职能。(6)为了降低物流成本,通过组织批量运输,或者设置货物集结点向终端用户配送,而体现的经济效果的职能。(7)为了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物流和商流的各自规律性,使商流与物流分离的社会职能和使商流与物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结合的社会职能。342.配送中心的具体职能配送中心的具体职能可以分为:保管职能、倒装职能、分类职能、加工职能、装卸职能、输送职能以及情报职能等。每个配送中心一般都具备上述职能。配送中心对其中某一职能,因配送中心的性质不同而重视程度不同。由此配送中心在选址、房屋构造、规模、机械和其它设施也会围绕其主要具体职能而发生变化。35(二)配送中心的经营策略1.差异化策略2.合并策略3.混合策略4.延迟策略5.标准化策略36(三)配送作业环节1、订单处理2、集货3、储存4、拣选、分货与配货5、装车6、输送37三、配送中心的分类(一)按“运营主体”划分1.生产厂商配送中心2.以“批发”为主的配送中心3.以“零售”为主的配送中心(二)按配送中心的层次划分1.主配送中心2.子配送中心38(三)按配送中心的服务对象划分1、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的业务特点是将商品由配送中心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2、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根椐制造企业的生产需要,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零配件,按照生产计划的安排,送达到企业的仓库或直接运送到生产现场。3、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按照零售店铺的订货要求,将各种商品备齐后送达到零售店铺。39(四)按运营主体的不同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