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翻译科学派概览•翻译科学派(TheScienceofTranslation)亦称翻译语言学派,包括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美国结构学派、交际理论派和俄国语言学派。•美国翻译培训派侧重实践,强调译作的品位与文学价值,但译论限于美学经验和指令性翻译规则,缺乏系统化理论。格雷厄姆在总结该派对翻译所作的贡献时说:“虽然个人的经验和建议确有裨益,但显然不能构成所需要的连贯一致的理论。”(Graham,1981:23)•从历史发展来看,翻译科学派是对施莱尔马赫、洪堡等语言学和翻译观的批判继承,但从更直接的原因看,则是对翻译培训派重实践、强调译作品味与文学价值、注重美学经验而缺少系统化理论的反拨。•很显然,翻译需要更加系统化的理论来指导,而语言学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果为翻译理论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Bloomfield的结构语言学和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深层结构/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等为翻译科学派提供了理论根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描写语言学对个体语言系统所做的精密语法描写对翻译者并不具有多少理论价值。乔姆斯基(NoamChomsky)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给语言学带来了一场大变革,他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极大地影响了奈达、威尔斯的翻译“科学论”。•卡特福德(J.C.Catford)于1965年发表了《翻译的语言学理论》,首次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来探讨翻译的性质、类型、方法、条件和限度,并运用层次、范畴以及级阶等语言学概念来论述语际转换的根据,提出翻译对等只能是话语对等和功能对等,开辟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奈达对阿诺德(MatthewArnold)过于强调忠实于形式、逐字进行翻译的方法极其反感,批评拘泥于字面意义的倾向对二十世纪早期的《圣经》翻译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奈达深知,偏重于实践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讲是非系统化的,他试图使自己的方法具有科学根据,并对翻译有总体上的指导意义。正是因为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的出现与应用,奈达的翻译理论才超越了纯粹的宗教翻译而具有普遍意义。•翻译科学派这一二十世纪崭新的研究领域便以奈达的研究工作为基础建立起来。•奈达的代表著作《翻译科学探索》不但成为《圣经》翻译者所奉行的“圣经”,而且也成为普遍意义上的翻译的“圣经”。•乔姆斯基的句法及生成语法理论并不是而且也从未试图成为一种翻译理论。实际上,乔姆斯基还告诫人们不要将其理论用于翻译研究。•乔姆斯基的理论包括三个层次的概念:①由“短语结构规则(phrasestructurerules)”构成的基础成分(basecomponent)生成②深层结构(deepstructure),这一结构通过转换规则(transformationalrules)变换成③表层结构(surfacestructure)。•奈达简化了乔姆斯基的这一模式,只借用了后两部分来强化自己的理论。•乔姆斯基与奈达的理论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动因与研究内容。•乔姆斯基的语言学探索人脑的结构,讨论语法的普遍规则及普遍词汇形式的存在与否,从而改变了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中心。•而奈达的翻译理论则认为所有语言都具有深层结构,他试图寻找在不同语言间转换这些实体(entities)的各种方法。•这两者分别为语言学与翻译理论带来了新的活力。•无论乔姆斯基关于人脑结构的观点是否为人们所接受,他所描述的深层结构(假设包括将其正确地转换为表层结构所必需的全部句法以及语义的信息)对试图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语内在信息的翻译者来讲,极具参考价值。1.乔姆斯基:语言的“内在”结构•乔姆斯基的语法远比只有两个层次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模式复杂。他的模式具有多个层次,最底层是非常模糊的“首要要素(initialelement)”(他在1957年出版《句法结构》以后便弃置不用),接着是“基础成分(basecomponent)”。基础成分由两种重写规则(rewritingrules)构成,一种是各种语言都具有的“短语结构规则”,另一种是从普遍范畴派生出来的“词汇规则(lexicalrules)”。短语结构规则生成一个句子的深层结构,乔姆斯基认为深层结构包括决定句子意义的所有句法的信息和语义信息。最后,转换规则将深层结构转换为表层结构,得到特定语言中所有可能的句子。•因此,乔姆斯基的理论中有两种运动存在——通过短语结构规则从基础到深层结构,然后通过转换规则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乔姆斯基认为短语结构规则反映了人脑内在的无意识的活动,深层结构决定句子内在的意义,表层结构则决定句子的发音。•许多人就乔姆斯基对人脑结构及其如何“获得”语言的看法从哲学上提出了反对意见,批评乔姆斯基关于语言结构的证据并不是以实际存在的语言(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实际如何使用语言)为根据的,而是基于那些只有在理想状态下才能找到的句子。•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理论着眼于理想的说话者——听话者。他精通这种语言而且不受与语法无关的种种条件的影响,如记忆限度、注意分散、兴趣转移和实际运用语言时所犯的错误。(Chomsky,1965:3—4)•而且,乔姆斯基将说话主体(speakingsubject)理想化,赋予其创造性使用语言的特别能力。在理想化过程中,一些错误、意外及口误等均被排除在乔姆斯基的模式之外,但是福科认为这些因素对于了解说话主体及其内在性质具有和“正确的”表达同样的重要性。•尽管对乔姆斯基的理论存在许多批评意见,但翻译科学派学者仍运用他的理论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斯坦纳认为需要重视乔姆斯基的理论及其与翻译的关系。•奈达本人认为自己的理论基于一种与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模式类似的模式,但他或许只是简化了乔姆斯基的模式以适应自己的需要。•著名的德国翻译科学派学者威尔斯就认为他自己的模式并不是以乔姆斯基的模式为基础,但他无意中对乔姆斯基理论的借用已远远超过了他愿意承认的程度。•乔姆斯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围绕着形式属性的“深度”以及基础结构或短语结构是否是一种普遍属性这两点而展开的。•在认为所有语言都具有形式普遍现象(formaluniversals)的同时,乔姆斯基坚持认为这些形式属性并不是某种语言所特有的。•尽管在奈达的心目中,两种不同语言的句子可以具有同样的深层结构,但乔姆斯基不认为深层结构具有普遍性。据他看来,一种语言的形式不一定非要等同于另一种语言的形式。乔姆斯基警告说:深层的形式普遍现象的存在……暗示着所有的语言都可归入同一种模式,但并不意味着具体的语言间会一点一点地对应。例如,它并不意味着在不同语言间进行翻译会有某种合理的方法存在。(Chomsky,1965:30)•乔姆斯基不认为一种语言所特有的语法会对另一种语言也适用,并且指出表层结构并不需要与内在的深层结构相似。•奈达没有理会乔姆斯基提出的警告,在一种对乔姆斯基理论极其简化了的概念的基础上推导出一种翻译方法,其中心位于深层结构、转换规则及语言间相似的表层结构上,而没有考虑更深层的、造成人类语言间真实的结构差异及表层区别的短语结构规则。•翻译理论家认为,转换生成模式太理想化以至于无法包容那些和翻译相关的问题,比如说新词(neologisms)、古字(archaisms)、专有名词(propernouns)、隐喻(metaphors)、文雅用语(highregisters)、方言(dialects)、错误(mistakes)以及所有那些使翻译看来不具有可能性却又独具迷人魅力的难题。•再则,无论转换生成语言学家将生成表层结构的生成规则描述得如何精确,仍然会有一些语言现象不受其约束。人们完全可以假想地认为没有一个句子会完全没有错误,语言的活力正是来自语言内在的不稳定性。转换生成语法忽略所有可能的错误或认为错误与语法无关的倾向使其试图揭示的语言结构再次变得模糊不清。•尽管文学翻译者对乔姆斯基理论持保留态度,而且乔姆斯基本人也曾予以警告,但奈达仍围绕乔姆斯基所提供的模式着手建立一门翻译的科学,他的研究成果逐渐成为这一领域里最具影响力的理论。2.奈达:翻译中的生成语法•奈达发现文化背景及世界观的不同常常使宗教信息不能成功地传达,并进一步认识到意义不能与信息接受者的个人经验和概念体系截然分开。因此,概念(ideas)必须适当地加以改变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经验所形成的不同的概念体系。向另一种文化介绍新概念的实践经验要求奈达必须在他的翻译理论中对交际发生的文化背景加以考虑,乔姆斯基并不考虑这一点,这便是他们理论体系的首要区别。•同时,奈达对交际的接收者的反应很感兴趣。他认为基督教信仰的目的是要对人们的行为造成影响,而不仅仅是让他们有某种认识。交际的目的就是要产生适当的反应,这种反应将在接受者与上帝之间,而不仅仅是在接受者与经文或语符之间“开始一场对话”。由此可见,奈达并不像乔姆斯基及其他许多结构主义语言学家那样注重符号(signs),而更重视符号所产生的反应(response)。•乔姆斯基研究与文化背景分割开来的符号的内在意义;奈达第一关心的不是符号所承载的意义,而是在特定社会中符号产生作用的方式。同时他将接受因素包括在基础成分(basecomponent)之中,并将先前的信息重新定义为“信息的功能(functionofthemessage)”。奈达宣称,相对于意义的定义来讲,“意义的功能定义(functionaldefinitionofmeaning)”是一大进步。•奈达的理论前提是原文的信息不仅可以被确定,而且也可以被翻译,从而使译文接受者产生与原文接受者同样的接受效果。他的翻译理论强调的不是形式等同(formalcorrespondence),而是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不是字面意义(literalmeaning),而是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不是语言传递的“内容(what)”,而是进行传递的“方式(how)”。译文读者所产生的反应应当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基本相似(essentiallylike)”;否则,就要对译文加以适当变化以取得同样的反应(NidaandTaber,1969:202)。只要译文能以与原文同样的方式起作用,译者就有权对原文中的话语、字词及隐喻等进行修改。•奈达在阐述自己的理论时借用了乔姆斯基的模式,其中包括人脑的固有结构概念、转换的“生成”规则以及将表层符号认做一种次要的表象的观点等。尽管奈达与乔姆斯基研究的兴趣与目标都大相径庭,但两人就语言的本质却取得了相似的结论,并且使用的术语也大致相同,如“核心句(kernels)”、“转换形式(transforms)”等。奈达认为语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结构,但也显示出某些相似之处;语言的这些共性为可译性提供了根据。•乔姆斯基与奈达的理论差别很大,这正好说明奈达的模式只是对乔姆斯基模式的一种修正。就方法论而言,这两种理论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奈达偏爱从原文的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逆向地进行研究,再将深层结构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深层结构,然后生成第二种语言的表层结构。换言之,奈达假设出一种保持信息不变的解码和再编码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在理论上与实践中都更加有效,1)先把原文转化成结构上最简单、语义上最明白的核心句;2)再将意义在结构简单的层面上从原语转换到接受语;3)然后生成接受语中文体上的和语义上的对等表达。(Nida,1964:68)•奈达在阐述自己的翻译理论的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对译者本身的要求。在《对翻译者的基本要求》一文中,奈达写道:他不仅必须知道信息包含的明白的内容,而且还必须了解意义的细微差别、字词的情感价值以及决定信息的“风格与感受”的文体特色……换言之,除了需要具有翻译过程所涉及到的两种或更多种语言的知识外,翻译者还必须对相关主题有全面的了解。(Nida,1964:150—151)•除了完全了解原文以外,奈达还要求翻译者具有和作者一样的“移情能力(empathetic)”及“最逼真地(utmostverisimilitude)”再现作者的态度(demeanor)、说话方式(speech)及癖性(ways)的能力。•奈达主张译者应当欣赏作者,具有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