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日本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向2011.10.26第一章绪论•在绪论中作者介绍了日本高层建筑的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在这一章中作者横向对比了欧美等高层建筑起步早的发达国家的高层建筑发展情况和我国的发展状况,旨在研究的同时获取我国发展可值得借。鉴的规律第二章发展历程•本章从时间上对日本高层建筑发展的历史做了概述,并将日本高层建筑的发展分为二战前与二战后,而二战后又分为准备和成熟两个发展阶段。•二战前日本高层建筑发展受西方的影响出现了萌芽,高度越建越高,但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所以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限制了高层建筑的发展。•二战之后日本经历短暂的战后“恢复”期,随着经济的高速成长,建筑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对于高层建筑的追求也越发强烈,1963年颁布的《高层建筑技术指针》便是表明日本已经具备建设高层建筑所必要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日后通过的一系列建筑法规,日本渐渐取消了了建筑高度限制。•1968年4月落成的“霞关大楼”是日本历史上第一座高度超过100M的摩天大楼,他的落成标志着日本在建筑技术和建筑法规等方面的整备阶段已经结束,也预示着超高层建筑时代的即将到来。•霞关大楼的成就除了开创全新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之外,同时在建筑空间设计理念上开创了统合考虑使用空间与建筑设备和建筑结构之间的关系的设计方法。在施工技术方面,尝试了巨型钢骨结构的焊接技术与施工方法,开发出预制幕墙(pc板)技术以及与之相应的适合超高层建筑空中作业的干式施工技术以及必要的施工工具。•1974年建成的东京“新宿住友大厦”的建筑高度突破了200m,成为当时亚洲第一高楼,此后几年不断被打破记录。•20世纪八十年代后,日本高层建筑进入了成熟期。这一时期建成了大批有影响力的超高层建筑例如东京都政新厅。并且还首次解决了超高层建筑在空中连接的技术难题。•90年代泡沫经济的破灭,又促使日本对高层建筑的建设进行反思,不再盲目追求高度及速度,而是更多强调建筑品质、空间效果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高层建筑的建设开始走向成熟。•原文小结•总的来说,日本在对待高层建筑的态度和引进高层建筑的做法上,主要是采取学习,消化,吸收的方法,并在此技术上致力于创造出自己的东西:例如日本根据国情研究出来的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方法、制定的适用于本国的与高层建筑相关的技术标准等都是在学习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自己研究开发出来的。目前,日本不但已经开发出了一整套他们自己的建筑、结构、设备和施工技术,及时的发展相关产业,而且顺利地度过了引进、制造阶段,进入到了研发、输出技术的境界。在高层建筑的设计理论上,日本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我们通常看中建筑的外在表面相反,日本的高层建筑更加关心的是:建筑空间的组织、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内部的舒适度、安全性和生态节能等内在的东西第三章空间构成的演变•在这一章,作者主要讲了日本高层建筑由传统的“内核”向多元化演变。•内核:由于筒体常常处于建筑物的几何位置中心,这就使得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尽管“中央核心筒”式布局的筒体周围的那些辅助性用房需要人工采光与机械通风,总会多少给人们带来一些不适感。但直到80年代以前,内核式的空间布局形式及其变种在日本都还是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日本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渐做到了“核”的分离与分散,更有利于节约能源。近年来,分散式的外核空间构成模式,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已经应用得越来越多了。•使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再次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是中庭空间的引入和建筑内部人流动线的可视化。•(最早将大中庭引入高层建筑的,是美国建筑师约翰·波特曼)日本第一座将巨大的通告的大中庭引入办公楼内部的高层建筑是1980年建成的“伊藤忠商事东京大楼”•随着人们对高层建筑的空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流动空间”,“休闲空间”的设计理念和“人流动线可视化”的处理手法便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开始普及,休闲空间和功能空间的互补,玻璃电梯、自动扶梯的来回穿插,动线处理的“建筑化”,空间组织的“立体化”和生态化等都是高层建筑的内部空间构成更加丰富和人性化•通高的大中庭,也有尺度过大和噪声相互干扰的问题,所以有些高层建筑便将通告的大中庭分为两段以减小空间的尺度。•原文小结•通观日本高层建筑空间构成模式的变化,会发现日本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引进“内核”空间构成方式为代表;第二个阶段的标志则是核的分散化与分离化;而第三个阶段即是“中庭空间的介入”和“人流动线的可视化”。这三个发展阶段,像我们展现了日本高层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从“由功能决定形式”到逐渐“人性化”的发展过程,同时也说明日本的高层建筑已经度过了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阶段,开始朝着更高的层次发展。第四章技术•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日本在高层建筑中技术的进步。首先解决的就必须是抗震、减震与隔震技术。•目前日本实用化的主动式减震系统主要有四种类型•1.AMD主动式减震装置:设计原理是在高层建筑的顶部设置一个大约相当于建筑物重量1%的“平衡锤”,通过计算机控制摆动,来抵销地震或强风湍流所引起的震动,但这种减震装置自重较大,驱动起来噪声也较大。第二代“DUOX”经过改进,采用大小两个重锤,重量降低到了建筑物的0.3~0.8%,制震方式也由单一方向改进成为全方位。•2、HMD是新一代的锤驱动减振装置,该装置在获得更好的减振效果的同时,还大大减少了减震装置的体积和重量。目前日本已经有50多幢高层建筑安装有各种类型的主动式减震装置•3、此外还有AVS,AVD两种主动减震系统。此外还有很多被动式减震装置,例如神奈川县的“新横滨网址饭店”屋顶安装了30个水槽,利用水的流动来抵消水平荷载,减小建筑物的摆动。另外在建筑的构造节点安装“振动衰减器”也比较常见•隔震技术“所谓隔震设计,就是采用某种装置,将地震力与建筑上部结构,从而保障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建筑物仍然能够正常使用。·智能化技术世界上第一座公认的智能建筑,是1984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城市广场大厦”对于智能建筑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一般是指建筑设备自动化(BA),通信设施自动化(CA)和业务管理自动化(OA)。在日本八十年代以来建造的高层和超高层,都不同程度的实现了办公通讯系统、信息网络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保安监控系统、防灾报警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信息通讯、建筑管理和环境的舒适程度,成为日本新型智能大楼的三要素。•节能技术与可持续《节约能源法》的颁布与修改。从80年代开始日本进行建筑设计时,表要在设计说明中专门列出“节能设计专篇”,经政府审批后才能建造。案例“1984年建成的东京大正海上保险公司本社大厦”:该建筑的设计是将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环境系统来统一考虑的,除了在空调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设备节能之外,在建筑空间的总体构成方面,还一番中央核心筒的传统空间布局方式,将核心筒,卫生间和设备用房等布置在北侧,使建筑的热工性有所提高,年间能耗大大减少。在建筑设计的细部处理上,也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日照所带来的空调负荷。在建筑设计的细部处理上,也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日照所带来的空调负荷。建筑的所有开口部,都做成深深的凹入窗,窗户后退墙面1.5m,采用双层热反射玻璃,内置随着日照自动调节的百叶。这种百叶在阳光照射不到是,会自动向下首期,与通常从上面吊挂下来的百叶相比,室内受光照射的时间一天之内延长了3个小时,室外在屋顶上还装了太阳能集热装置,年间平均可以提供85度的温水10t。此外,该建筑装备的中水处理和雨水再利用设施,每年可以节约用水8000t。这些措施是其能耗比普通的降低了25%~30%,经测算节能的费用会于建成后9年后收回•日本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十分务实,绝对没有停留在空洞的概念与作秀的层次上,它首先考虑的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可再生的资源,其次是重视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在办公大楼所消耗的能源总量中,照明用电约占30%,因此,充分利用自然材空,控制照明用电极为重要。要避免设计黑房间,黑走廊,尽量提倡自然采光,并通过建筑处理,使光线可以照射到房间的深处。此外,照明自动控制装置与节能灯具的应用,据说可以降低照明用电量的47%。•近年来,随着节能技术发展在高层大楼中引入自然通风系统,并使之与空调系统相结合,两套系统并存的做法,可以明显降低能源消耗。高层建筑外墙的隔热和通风构造(可呼吸墙体),也使外墙摆脱了单纯维护功能,发展成一种既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又可以在不开创情况下自然通风的所谓一体化设计。•此外,太阳能集热板安装与屋顶与遮阳板上及雨水的手机使用都为高层建筑节约了能耗。日本政府后来有车提出建筑设计考虑建筑的生命周期成本的设想,提倡建筑应确立“长效观念”和生态观念,控制CO2的排放量。初始造价会较高,但长期效益来看,反而会更经济合理。•原文小结•日本是个非常重视技术的国家,而由于高层建筑是技术性很强的建筑,所以日本的高层建筑建设的准备工作也是首先从技术着手的。在结构抗震方面。日本于1914年首先提出了“抗震结构”的概念,并依靠自己的实力创造出“柔性结构”抗震理论,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加以实践。•在主动式减震系统与隔震装置的研发上,日本也处于领先地位,世界上第一个投入使用的主动式减震装置,是鹿岛建设研究设计的“amd减震系统”。在隔震设计方面,日本隔震装置已应用于100m以上的超高层大楼之中,其“免震周期”已经达到4s,并正向10s方向努力。•在智能化技术领域,日本也有其独到之处,其新型的职能大楼已由过去的侧重于信息处理和设施管理“高技术型”,转向更加重视环境质量和舒适程度“高情感型”。通讯,网络技术,可视化监控管理技术,IC卡技术等等发展极快,并开始与节能、环保等技术结合互动。•过去日本一直比较注重提高抗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在已经开始全面重视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层建筑的设计又引入了“长效观念”和“生态观念”,用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统合考虑建造、使用和拆除的总体效益,以减少环境负荷,提出了所谓的LCC设计概念与LCCO2设计概念。•日本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1993年颁布了《环境基准法》,2005年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和《再生利用法》,并与美英法等12个国家共同开发出针对建筑生命周期的综合环境性能评价标准GBC2000第五章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这一章主要讲了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改变了城市的天际线与环境,对于城市尺度和城市面貌的处理。•20世纪70年代,为了避免单幢高层建筑给城市空间带来混乱局面的情况发生,政府已经从城市景观和城市功能区划的角度出发,制定了有日本特色的“特定街区制度”。在大城市中划出一些高密度的高层建筑去,集中建设高层建筑,以避免高层建筑的遍地开花给城市景观造成破坏。•日本的这种在城市中有目的地划出一定区域来建设超高层建筑群的做法,不仅是基于《都市规划法》“用途地域制”的原则,而且也是从城市景观控制的角度,来考虑城市规划建设的结果。它使得日本的高层建筑,在城市空间中趋于群体建设,并最终形成了极有亚洲地区特色的超高密度高层建筑区。•这种在城市中划出一定的区域,集中兴建高层建筑的做法,是在城市规划的层面上统一协调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组织及城市功能要素之间的关系。它避免了高层建筑与传统城市风貌地区在景观上的冲突,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分区、城市交通的统筹组织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整备。同时,这种做法还便于尽快地集中人力物力,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城市空间形象,从整体上形成一处具有“象征意义”的现代化城市景观以及高低起伏显著的总体建筑轮廓天际线。•日本之所以重视高层建筑的群体开发,除了景观控制原因还有1:日本在五六十年代一直信守现代主义的“功能区划”原则和美国超高层建筑的建设经验,希望能够尽快从城市景观上传造出一个新形象。2:日本建筑法规粗枝高层建筑成片的开发建筑,其他由于高度限制的地方不能乱建•此外日本还是个集体意识极强的国家,这种根植于日本民族的传统“集体观念”,或许也队高层建筑的集群建设有潜在影响。不管怎样,从整体上看日本一直非常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