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类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电视剧类型发展及其问题•何谓电视剧?•电视剧有电视戏剧、电视小说、电视电影、电视故事片等称谓。•电视剧主要是指运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融文学、戏剧、电影的诸多艺术表现元素,构成故事性较强,适宜电视屏幕播出,并以家庭传播方式为主的视听叙事形态。第一节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一、世界电视剧发展三阶段•(一)萌芽成长期(20世纪30-40年代)——戏剧观•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电视台成立和正式播出,标志着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1930年BBC播出的多幕剧《花言巧语的人被公认为是电视剧的鼻祖。•特点:•1、演播室直播方式播出•直播:指在没有磁带录像设备的情况下,在演播室里将一出剧的表演,由摄像、录音、合成同时进行,并在电视里直接播出•2、受戏剧美学影响•认为电视剧制作应遵循戏剧模式,甚至“三一律”原则。•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二)变革发展期(20世纪50-60年代)——“电影观”•1954年,美国首次开播彩色电视•1958年,便携式摄像机和录像磁带出现•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影响•特点:•开始外景拍摄;•纪实性得以体现;•受电影美学影响;•数量、质量都得到提高。•作品:•《我爱露西》《嘉蒂回家》《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三)成熟繁荣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电视剧本体观”•特点:•电视连续剧、系列剧成为创作主角;•逐渐摆脱戏剧和电影的影响,探索出自身发展之路。•作品:《根》《神探亨特》《成长的烦恼》等•二、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一)电视剧的初兴•1958年6月15日,播出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58年9月4日,播出第二部电视剧《党救活了他》。•特点:•多为配合政治形势教育摄制的现实题材作品。•忆苦思甜:《一口菜饼子》•英雄颂歌:《焦裕禄》《雷锋》《江姐》•对旧观念的批评与对新生事物的颂扬:《相亲记》《桃园女儿嫁窝谷》都是直播剧,带有浓厚的舞台剧痕迹,制作粗糙“一条主线,两三个场景,四五个人物,七八场戏,六十分钟,二百个镜头。”•(二)电视剧的停滞期•1966-1976年只拍摄了《考场上的反修斗争》《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神圣的职责》三部电视剧。•(三)全面探索时期(80年代)•广电总局号召发展电视剧,国外电视剧大量引进,促进中国电视剧的发展。•1980年我国电视剧激增到100多部。•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设立。•金鹰奖杯•飞天奖•1978年《三家亲》新时期推出的第一部电视剧,也是我国第一部全部实景录制的电视剧。•1981年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播出。•接触了电视剧的本质特点,探索了电视连续剧的表现形式。•《新岸》集新闻性、纪实性于一身,探索适合电视屏幕的画面语言来展现情节。•1981年制作电视剧128部。•1982年-1989年,我国电视剧进入全面的探索,各类题材和风格的电视剧大量涌现。•80年代中国电视剧取得的成就:•(1)电视剧数量激增,题材广泛,品种丰富,质量提高•(2)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剧目•《蹉跎岁月》《武松》《鲁迅》《高山下的花环》《今夜有暴风雨》《花园街五号》《夜幕下的哈尔滨》《四世同堂》《寻找回来的世界》《新星》《凯旋在子夜》《乌龙山剿匪记》《雪城》《便衣警察》《篱笆女人和狗》《那五》《十六岁的花季》《黄河东流去》《平凡的世界》《红楼梦》(87版)《西游记》(88年版)等•(3)电视剧创作队伍日益壮大•(4)国外、港台电视剧成为新的电视节目来源。•《射雕英雄传》《万水千山总是情》《一帘幽梦》等•通过多集电视剧的艺术形态,容纳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叙说漫长的人生命运,满足观众长期收看的嗜好,跨越了模仿戏剧、电影的阶段,电视作为重要娱乐媒介的地位正在形成,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地位得以确立。成为最具大众化的综合艺术形态,体现为诸多美学形态的兼容。•(四)多元追求时期•进入90年代,我国电视剧进入成熟期•(1)通俗性•1990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推出50集室内连续剧《渴望》。•策划:仿造外国肥皂剧的模式,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制作类似巴西电视小说《女奴》《卞卡》那种长长的、缠绵悱恻的煽情电视连续剧。•《渴望》的成功打开了媒介通往通俗戏剧的大门。•“《渴望》以其对精英文化的偏离、对传统文化的复归、对现代大众传播的运用以及对官方意识形态的妥协而大获全胜,它既迎合了广大市民的传统心理积淀和情感宣泄的需求,又与传统的张扬暗契,于是上下同庆、皆大欢喜。”•(2)市场化•《渴望》我国首部以基地生产方式制作的大型室内剧,生产成本降低。•1993年,央视高价购买《爱你没商量》的首播权,我国电视剧开始商业化运营。•《北京人在纽约》•《京都纪事》•《我爱我家》•(3)生产主体的多元化和创作规模的扩大•电视剧的生产由过去的国家投资为主,企业赞助为辅,变为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并行的方式。•1990年,我国电视剧的产量为2300多部集,1991年增至5300多,90年代中期达到1万部左右。•(4)电视剧的种类风格更加多样•大型室内剧《渴望》•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闲人马大姐》《武林外传》•(5)题材进一步拓宽,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现实题材:《情满珠江》《和平年代》《大雪无痕》《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镜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士兵突击》•历史传奇演义:《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贞观长歌》•革命历史题材:《开国领袖毛泽东》《长征》《孙中山》•名著改编:《水浒传》(97)《三国演义》(94)《我这一辈子》《日出》《南行记》《雷雨》•武侠剧:《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戏说剧:《戏说乾隆》《还珠格格》《大明宫词》《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等•红色经典改编:《小兵张嘎》《永不消失的电波》《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4月9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厅)、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解放军总政艺术局、中直有关单位:近期,一些电视剧制作单位将《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红岩》、《小兵张嘎》、《红日》、《红旗谱》、《烈火金刚》等“红色经典”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有的电视剧播出引起了许多观众的议论,甚至不满和批评。一些观众认为,有的根据“红色经典”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存在着“误读原著、误会群众、误解市场”的问题。有的电视剧创作者在改编“红色经典”过程中,没有了解原著的核心精神,没有理解原著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本质,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在主要人物身上编织过多情感纠葛,强化爱情戏;在人物造型上增加浪漫情调,在英雄人物身上挖掘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追求所谓的人性化和性格化,使电视剧与原著的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相距甚远。同时,由于有的“红色经典”作品内容有限,电视剧创作者就人为地扩大作品容量,稀释作品内容,影响了作品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红色经典”作为革命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是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而创作的,是文艺作品中的瑰宝,影响和鼓舞了几代人。为此,各省级广播影视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红色经典”剧目的审查把关工作,要求有关影视制作单位在改编“红色经典”时,必须尊重原著的核心精神,尊重人民群众已经形成的认知定位和心理期待,绝不允许对“红色经典”进行低俗描写、杜撰亵渎,确保“红色经典”电视剧创作生产的健康发展。请各省级广播影视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检查所属制作机构创作生产“红色经典”电视剧的情况,特别要严格把握好尊重原著精神,不许戏说调侃,切实保证此类剧目创作、生产、播出不出问题。如遇拿不准的剧目,报总局审查处理。•美学特点:室内搭景、多机拍摄、现场录音、当场切换、同步完成。是遵循电视技术和艺术规律生产的独特屏幕艺术形态。是以电视美学为支撑点,充分电视化了的电视剧。第二节电视剧的类别•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古装剧和现代剧;•按照题材反映的内容,可分为伦理剧、言情剧、都市剧、农村剧、军旅剧、反腐剧、警匪剧、战争剧、武侠剧、怪异剧等;•按照戏剧类型,可分为正剧、喜剧、悲剧。•一、以体裁为分类标准:•(一)电视小品、短剧•电视短剧指运用戏剧的元素进行叙事、有完整的情节结构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一种较为短小的电视剧艺术样式。长度一般不超过30分钟。•电视小品是电视剧中最短小的艺术形式,一般在20分钟以内。•特点:1、短小隽永,言简意赅•《找石花的小姑娘》《今年流行明黄色》•2、构思新颖,富于哲理•《良心问题》《窗口》•3、细节生动,形象鲜明•《为心灵病残者写照》《又见老罗》•二、电视单本剧•定义:指一集到三集长度的电视剧,它要求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从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到结局构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在结构上与戏剧、电影的结构有接近的地方,讲究过程的省略、剧情的浓缩。•特点:•1、结构完整,情节紧凑•《希波克拉底誓言》•2、人物集中,富有探索性•《丹姨》《秋白之死》•从1998年开始至今,每年的春节前后,都会有一部贺岁单本剧《家和万事兴》系列推出。•三、电视连续剧•定义:长度在三集以上,主要人物和情节具有连贯性,分集播出的多集电视剧样式。•连续剧是最具电视特征的艺术形式。•1981年播出《敌营十八年》开连续剧创作先河。•特点:•1、体制庞大•“长”是电视连续剧最突出的特征和优势•2、情节曲折•注重悬念的设置与安排•3、独立性与连续性•“在时间运用及结构安排上,中国电视连续剧每集基本是45分钟的时长,大约每隔四五分钟出现一个兴奋点,每十分钟一个小高潮,每集的结尾总是选在故事的关键处,把悬念留给下一集,以吸引观众继续收看。”(苗棣)•思考:为什么电视连续剧成为中国大众消费故事的主要渠道?•“类似我国古代的章回体小说,是一种结构庞大的剧集,人物与情节一直贯穿下去,直到最后剧集结束。每集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结尾留下悬念,让观众‘且听下回分解’。”(张子君)•内容上吸引中国观众的是连续剧那种,“章回小说式的创作,鼓书评话式的叙事方式,连台本戏式的演出方式,鲜明单纯的类型化人物,生旦净末丑的角色搭配,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起伏跌宕的情节冲突及大量真实巧妙的细节描写,以及忠孝仁义的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个性价值观的冲突混杂等”(尤小刚)•1、连续剧的叙事形式与中国观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心理相符合。长期以来章回小说的叙事传统养成中国观众偏爱长篇故事的习惯,以及在故事悬念的诱惑下去追随人物、情节跌宕起伏的发展的心理。•2、“电视连续剧所具有的这种文化地位与东方人的家庭化生活方式,与社会公共服务条件都有密切关系,加上人们文化消费的选择空间比较小,电影市场萎缩,社会生活水平不高,都决定了电视剧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中的主要性。”(尹鸿)•四、电视系列剧•定义:系列剧是一种分集播出的电视剧艺术样式,它与连续剧的不同之处在与其故事的不连贯性,各集都有独立完整的故事情节,集与集之间没有内容的必然联系,但主要人物贯穿全剧。•80年代的系列剧《济公》《聊斋》《西游记》《儒林外史》《包公》《小龙和小丽》等•90年代情境喜剧兴起《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新七十二家房客》《闲人马大姐》等•情境喜剧:是一种30分钟的系列喜剧,以播出时伴随着现场观众(或者是后期配制的)笑声为主要外部特征。其基本模式首先表现为主要角色和基本环境永不变化,通常每一集讲述一个独立成章的完整故事,每集都有一个标题,同时在人物关系和某些情节线索上,各集间也有些连续性。•1993年《我爱我家》,首部国产情境喜剧。•英达中国情景喜剧掌门人。主要作品《我爱我家》《闲人马大姐》《候车室的故事》《东北一家人》《西安虎家》《相约青春》《巴哥正传》等。•特点:•1、独立性与连续性•《西游记》•2、风格的统一性•《包公》《闲人马大姐》•3、人物形象的类型化•《东北一家人》《武林外传》•类型化人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巨大的影响,是我们民族审美趣味的历史凝结,带有民间底层艺术的鲜明印记。•例:《东北一

1 / 1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