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罗马的建筑(公元前8世纪-后4世纪)古代罗马包括今意大利半岛、西西利岛、小亚细亚、非洲北部、西亚洲的西部和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地区。其文化是在伊特鲁里亚文化(最早定居于意大利的部族)和希腊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对后来欧洲及世界文化的影响很大。罗马原是意大利半岛南部一个拉丁族的奴隶制王国。自公元前500年左右起它进行了长达二百余年的统一意大利半岛的战争,并改为共和制。以后,不断地对外扩展,到公元前1世纪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古罗马的建筑按其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1.伊特鲁里亚时期(公元前8-前2世纪)伊特鲁里亚曾是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强国。其建筑在石工、陶瓷构件与拱券结构方面有突出成就。罗马王国与共和初期的建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罗马共和国盛期(公元前2世纪-前30年)。罗马在统一半岛与对外侵略中聚集了大量劳动力、财富与自然资源,有可能在公路、桥梁、城市街道与输水道等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公元前146年对希腊的征服,又使它承袭了大量的希腊与小亚细亚文化和生活方式。于是除了神庙之外,公共建筑,如剧场、竞技场、浴场、巴西利卡等十分活跃,并发展了罗马角斗场。同时希腊建筑在建筑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与古典柱式也强烈地影响了罗马。3.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后476年)。公元前30年罗马共和执政奥古斯都称帝。从帝国成立到公元后180年左右是帝国的兴盛时期。这时,歌颂权力、炫耀财富、表彰功绩成为建筑的重要任务,建造了不少雄伟壮丽的凯旋门、纪功柱和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广场、神庙等等。此外,剧场、圆形剧场与浴场等亦趋于规模宏大与豪华富丽。3世纪起帝国经济衰退,建筑活动也逐渐没落。以后随着帝国首都东迁拜占廷(330年)和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395年,西罗马帝国定都拉文纳),建筑活动仍长期不振。直至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古罗马建筑在材料、结构、施工与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在空间创造方面,重视空间的层次、形体与组合,并使之达到宏伟与富于纪念性的效果结构方面,罗马人在伊特鲁里亚和希腊的基础上发展了综合东西方大全的梁柱与拱券结合的体系;在建筑材料上,除了砖、木、石外,还有运用地方特产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此外,罗马人还把古希腊柱式发展为五种古典柱式,即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组合柱式,并创造了券柱式;在理论方面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不仅理论卓越、资料丰富,并成为自文艺复兴以后三百余年建筑学上的基本教材。罗马共和盛期与罗马帝国盛期的建筑和希腊盛期的建筑同称为古典建筑。罗马券柱式罗马券柱式是罗马建筑艺术与技术上一成就,由券同柱式或券同柱式中之檐部与柱子组成:A来自罗马大角斗场,82年;B来自万神庙中央神龛,124年;C来自卡瑞卡拉浴场温水浴池,215年;D、E、F均来自斯普利特宫,300年。古典柱式是指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罗马的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又译混合柱式)佩鲁吉亚奥古斯都拱门(ArchofAugustus,Perugia,公元前2世纪末)檐壁以下的拱门部分是伊特鲁里亚时期的遗迹,城墙全部用石块干砌而成。从维特鲁威的描述而臆想的一座伊特鲁里亚庙宇。形式类似希腊神庙,但比例不同,装饰为陶瓷制品尼姆加尔桥(PontduGard,公元14年)古罗马为供应城市生活用水而建的输水道(Aqueduct)。在罗马本土及其殖民地均有,凡逢山遇河时便筑水道桥。加尔桥在今法国尼姆,原长约40公里,现仅存横跨加尔河谷的一段,长268.83米,渡槽最高处离地约48米。古罗马第一个皇帝奥古斯都在位时(公元前31-公元后14年)建于今法国南部圣夏马(St.Chamas)的一座罗马桥梁。庞培城---街景庞培城(Pompeii,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公元后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时被埋没)古罗马的商业与休养城市。平面长约1200米,城内道路主次分明,主干道宽约7米,次要街道宽2.4-4.5米。城西南是市中心广场。庞培中心广场(Forum,Pompeii,公元前2世纪)共和时期一规则形的市民广场。周围的建筑类型多样化,反映了市民在此的政治、经济、宗教与日常生活。广场的三面围有一圈划一的柱廊,造型完整。罗马市中心的广场群(BC2--AD2世纪)罗马广场(Forum)在共和国时期与希腊广场(Agora)一样,是市民集会和交易的场所,也是城市的政治活动中心。其布局比较自由,内常有一或二座与市政或市民生活有关的庙宇,如罗马的罗曼努姆广场。帝国时期,广场成为帝王实行个人崇拜的场所。布局严谨对称,主题建筑常是一座用以象征与歌颂皇帝的神庙,图拉真广场最能反映当时帝王广场的设计意图。它不仅尺度很大,并与图拉真巴西利卡、图书馆以及图拉真神庙沿着一条中轴线组成为一个多层次的整体。广场平面呈矩形,长宽约90*120米,入口为一凯旋门,左右两端各有一半圆形的次广场,末端是图拉真巴西利卡。广场中央立着图拉真的骑马铜像;四周是柱廊,廊后为商店。突出主次和层层深入的空间使广场具有庄严雄伟的艺术效果。广场的设计人是来自大马士革的叙利亚人阿波罗多拉斯。罗马大角斗场(Colosseum,Rome70-82年)角斗表演是古罗马节日中不可缺少的节目。公元前80年左右,古罗马创建了用两个斗圆形剧场相对而合成的圆形剧场以供这种活动之用。位于罗马市中心东南。平面呈长圆形,长径189米,短径156.4米。内由三大部分组成:中央是表演区(Arena,也叫沙场),长径87.47米,短径54.86米;周围是观众席,共有座位60排,按观众等级分区,可坐5万人;底下是服务性的地下室,内的兽栏、角斗士预备室、排水管道等等。结构为罗马建筑中常见的混凝土筒形拱与交叉拱,这对内部所需的上下纵横交错的交通系统是适宜的。场内设有80个出入口,以便疏散。立面高48米,分四层处理。底下三层为连续的券柱式拱廊。各层采用不同的柱式构图,由下而上依次为塔司干式、爱奥尼克式与科林斯式。第四层为实墙,外饰以科林斯式壁柱这样的装门面处理既和该建筑的面向周围四面八方一致,也使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显得开朗明快与富于节奏感。尼姆梅宋卡瑞神(MaisonCarree,Nimes,公元前16年)现存古罗马神庙中最完整者,在今法国。神庙建在一高台基上,系仿希腊的假列柱围廊式(PseudoPeripteral),但只能从正面的大台阶上去。内部窨由于长宽比关系,使人感到较希腊神庙为宽阔。外形从整体到编辑部具有希腊建筑的简洁与雅致,这是奥古斯都时期建筑的特点,不象后来的神庙那么富丽堂皇与充满世俗气息。罗马维纳斯与罗马神庙(TempleofVenus&Rome,123-135年)是一列柱围廊式(Peripteral)神庙。内部由两个端柱式(Distyle)神庙背对背组成,分别供奉维纳斯与罗马二神。它说明了古罗马神庙布置灵活且没有一定的朝向。外围一圈附属建筑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神庙区。巴勒贝克大神庙(TempleatBaalbek,2-3世纪)在今黎巴嫩,为膜拜当地的主神,太阳神赫里奥(Helios,故Baalkek又称Heliopolis)而建。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主神庙(50*87米)属双重列柱围廊式。在它的前面沿着中轴线依序排列有方形大院(115.97米见方)、六角形前院、门廊及大台阶。层层次次、不同形体的空间成功地突出了主体建筑罗马万神庙(Pantheon,音译潘提翁,圆形正殿部分地120-124年)古罗马宗教膜拜诸神的庙宇。曾是现代结构出现以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该庙最初为一建于公元前27-25年的乱世形神庙,后遭炎毁。120年哈德良皇帝在位时在庙前的水池上建了一个圆形神庙。202年卡瑞卡拉皇帝在位时重建了矩形神庙,使之成为圆形神庙的入口,于是形成了这座坐南朝北的,集罗马穹窿和希腊式门廊大全的万神庙。门廊正面有八棵科林斯式柱子,高14.15米、底直径1.51米,柱头为白色大理石,柱身红色花岗石,身上无槽。其山花与柱式比例属罗马式。圆形正殿部分是神庙的精华。其直径与高度均为43.43米,上覆穹窿。穹窿底部厚度与墙同,为6.2米,向上则渐,到中央处开设有一直径8.23米的圆洞,供采光之用。结构为混凝土浇筑,为了减轻自重,厚墙上开有壁龛,龛上有暗券承重,龛内置放神像。神庙外部造型简洁,内部空间在圆形洞口射入的光线映影之下宏伟壮观并带有神秘感,室内装饰华丽,堪称古罗马建筑的珍品。罗马的公共浴场(Tthermae)浴场在古罗马并不单为沐浴之用,而是一种综合有社交、文娱和健身告示活动的场所。沐浴的习惯源于东方,到了罗马后成为上层社会必不可少的享受,单在古罗马城已发现11座。戴克利先浴场(ThermaeofDiocletion,302年)比卡瑞卡拉浴场还要大,内容与它相仿。卡瑞卡拉浴场(ThermaeofCaracalla,211-217年)是最大的两座之一。浴场总体为575*363米,中央是可拱1600人同时沐浴的主体建筑,周围是花园,最外一圈设置有商店,运动场、演讲厅以及与输水道相连的蓄水槽等。主体建筑为28*115.82米的对称建筑物,内设冷、温、热水浴三个部分,每个浴室周围都有更衣室等辅助性用房。结构是梁柱与拱券并用,并能按不同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形式。冷水浴(Frigidarium)是一露天浴池,四周墙上装有钩子,可能为拉张帐蓬之用。温水浴(Tepidarium)的中央大厅(55.77*24.08米,高32..92米)顶部是由三个士字拱(CrossVault)横向相接而成的,上面的侧窗提供了充分的光线。热水浴(Calidarium)是一个上有穹窿的圆形大厅,穹窿直径35米,厅高49米,当中是浴池,墙内设有热气管道。室内装饰华丽,并设有许多凹室与壁龛。建筑功能、结构与造型在此是统一的,并创造了动人的空间序列。凯旋门(TriumphalArch)古罗马纪念性建筑之一种,为炫耀对外的胜利而建。建于城市中心的交通要道上,中央有一个或三个券形门洞,上有大量雕刻装饰。罗马泰塔斯凯旋门(ArchofTitus,82年)罗马皇帝泰塔斯为自己建造的凯旋门,位于从罗曼努姆广场到罗马大角斗场的路上,是单券洞凯旋门的典型。建筑体积不大,高14.4米,宽13.3米,外形略近方形,但尝试比较大,约6米,外加台基与女儿墙较高,给人以稳定、庄严之感。凯旋门为混凝土浇筑,外部用白色大理石贴面,檐壁上刻着凯旋门时向神灵献祭的行列。装门面上使用的组合柱式是罗马现存的最早实例。罗马图拉真纪功柱(Trajan’sColumn,113年)位于图拉真图书馆的中央内院中。柱高29.77米,连同下面的基座共35.123米,直径0.71米。柱身满铺雕刻,内容是图拉真东征的故事。雕刻象一条长带一样,1.17米宽,绕柱23匝,总长244米,共有人物2500个。柱子中空,内有石梯可盘旋而上。柱顶原有图拉真的立像,1587年被换为圣彼得像。纪功柱所在的内院很小,长宽只有十余米,人们可以到两旁图书馆的楼上去观察柱身上的雕刻。古罗马的巴西利卡(Basilica)一种综合用作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Apse)。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纵分为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而且高,称为中厅(Nave,又译中央通廊),两侧部分狭而且低,称为侧廊(Aisle,又译侧通廊),侧廊上面常有夹层。图拉真巴西利卡与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是古罗马巴西利卡的两个典型例子。巴西利卡的型制对中世纪的基督教学与伊斯兰礼拜寺均有影响。图拉真巴西利卡(BasilicaofTrajan,98.112年)拉于图拉真广场的北端,与广场、图书馆、纪功柱和神庙密切组合为一个整体。内有两个半圆形龛。君士坦丁巴西利卡(BasilicaofConstantine,310-313年)位于罗曼努姆广场旁。大厅平80.77米,顶高36.58米,由三个十字拱组成。南北侧廊覆以跨度23.16米的筒形拱。罗马哈德良墓135-140年位于城市西北台伯河西岸。直径73.2米、高45.7米的鼓形建筑,立在约90米见方、高22.9米的台基上。该墓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