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心理学三种典型的人际关系•A.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任他们,或者让他们信任,这真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事情了,我不担心会被抛弃,因为这很少(或几乎不)会发生,我也不害怕别人亲近我,我觉得那是他们信任我、依赖我的表示。•B.与别人接触有时会让我觉得不安,因为我很难完全相信别人,更不用说去依靠他们了。如果有人对我很亲近,我就会很紧张,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来回报他们的亲近。有时,甚至是爱侣想让我表现得更亲近一点,也会让我感觉有些不自在。•C.我很想让别人亲近我,与我没有任何距离地交流,但我想,他们似乎很不情愿这么做。我经常担心我的同伴并不是真的爱我、喜欢我,想和我在一起,我也常常怀疑他们想离开我,不愿意和我在一起。我真的想和他们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也让我觉得痛苦。•上述的三段描述大体概括了人际关系的三种典型状况•A.安全依恋型56%•B.回避型25%•C.焦虑——矛盾型19%客体关系心理学•如果你憎恨某人,你必定憎恨他身上属于你自己的某部分。与我们自身无关的部分,不会烦扰我们。——赫尔曼黑塞客体关系理论•基本概念•发展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客体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客体•源自弗洛伊德:仅指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对象。•广义上讲,客体指充当一个人情感或驱力的目标对象重要的人或事物。•弗洛伊德第一次使用这一术语时,是针对于亲子关系中、本能冲动的对象。人的内驱力有客体,饥饿的内驱力客体是食物,性驱力的客体是有性吸引力的人。对于婴儿而言,第一个存在的客体是母亲的乳房,然后是母亲,最后是使婴儿满足的其他人和事情。•客体关系心理学中,客体主要是指重要他人、早期照顾者外在客体:真正的人(或真正的东西)。被投注的情感能量的人物(地方或东西)内在客体(客体表征):和他人(属于这些人物、地方、东西)有关的影像、想法、幻想、感觉或记忆。自体表征:在与客体或者重要他人的交往中,所体验到的自我的心理表征表征两个参照世界或者框架加以区分:•可观察客体的外部世界:存在于社会环境中,我们每天能观察到•存在于心的内部世界:是主体对外部世界形成的心理图像和内在表征;也就是说主体是如何经验和表征外部世界的。•内在客体可能并非真实情境的精确反应。但是它的确表征了儿童与母亲相关的经验,并表达了儿童的内在心理世界。•精神分析学家正是对这种内在的表征感兴趣,因为这呈现了主体如何表征和理解外部世界以及他的关系,使得治疗师可以理解主体的行为和动机。客体关系:•指以往关系的遗留下来的内部印记,正是这些印记,塑造了当前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模式。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ObjectRelation)理论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研究目前的人际关系以及内在的精神结构是如何从过去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一种理论(Kernberg)”。(1)强调关系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力比多的转变:•力比多并非寻求快乐,而是寻求客体。•人类经验中的基本动力不是追求满足和降低紧张,并利用他人作为达到此目的的手段;相反,与人的联系本身就是目的•对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关注与个人是否有可取之处的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被人爱和被人接纳的问题是所有客体关系所普遍深入的部分,无关乎身体上是否被真的抛弃•儿童和成人都非常关心自己是否被人接纳•(2)强调早年关系的重要性•客体关系理论家关注前俄狄浦斯期•(3)强调关系对自体形成的重要意义•关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环境因素,•关注个体如何在家庭关系中形成自我,•这一自我又是如何影响他的特有的与人交往的方式。•他们在关系中理解研究心理失调。(4)强调早期关系的内化婴儿所内化的,不单是母亲和客体,而是整套的人际关系–在母亲关爱的环境当中,形成了原始的自我经验(受到关心的婴儿)、正向的客体经验(专注的、关心的母亲)、正向的情绪经验(愉快、饱足)–如果婴儿的饥饿,母亲没有给予即刻的响应,就出现了负向的自我经验(挫折、苛求的婴儿)、不关心而且令人挫折的客体(找不到的母亲)、负向的情绪经验(愤怒甚至是害怕)。客体关系内化图示被内化的客体和实际的客体没有一对一的关联性。有时候妈妈因为照顾其它兄弟姐妹而没有办法满足个案的需求,婴儿就会内射妈妈一个有敌意的照顾者(5)强调早期关系对当下的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好恶,并不都是依据他们给予我们快乐的可能性。我们对他人的喜好,是由于他们引起了我们对旧客体依恋的共鸣•童年早期人际互动的途径和基调早已奠定了爱的基本范式•儿童会对早期照料者与他们的那些互动方式产生强烈的依恋,并以这种互动为核心来建立日后的情绪生活•如果父母能够与孩子愉快交往,个体就可以习得一种通过快乐的方式与他人联系和互动的形式•如果父母带给孩子的是一种痛苦的经验,这些孩子也会转向寻求痛苦作为与他人联系的形式,并且是其偏好的行为方式病理学•人们与他人建立的关系,有助于维持一种自体的生存感。•人们持续的从事着自体—他人的内化,这种内化能够弥补并强化自己的认同。•关系并不仅仅是受欢迎的人类存在的附加物,它是有关存在的一切。•如果人类希望保持一种关于他们是谁,以及他们适合世界的哪个地方的持续的感觉的话,他们便需要与重要他人之间形成有意义的关系。另外还需要确保这些关系能够持续下去。•如果人们严重怀疑他们的自体价值感,他们无法设想他人会真心愿意与自己呆在一起,因此,他们寻求一些手段以确保生活中的主要人物仍然与自己有关系克莱因的思想•在对儿童的直接观察和临床工作中验证和拓展弗洛伊德的假说。成长•青年时代居住在维也纳,其生活被与母亲间令人窒息的生活所控制,受不如人意的婚姻困扰•重度抑郁,迅速恶化•1914,发现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著作。参加了费伦齐的精神分析工作•1919年,开始撰写关于儿童观察和临床治疗的精神分析论文•亚伯拉罕邀请其到柏林,1925年,亚伯拉罕英年早逝•1926年,克莱因应琼斯邀请,移居英格兰。琼斯的兴趣部分在于让她做自己孩子们的分析师。在那里直到自己1960年去世•20世纪20年代,克莱因和安娜产生分歧,将精神分析分裂为伦敦学派和维也纳学派。•分歧的原因:关于分析儿童的技术性问题•克莱因:儿童可以像分析成人那样被分析,只要像解译成人分析的自由联想那样,解译他们的游戏就行。•安娜:小孩子是不能被分析的,因为脆弱的、尚未发育成熟的自我不能处理对本能冲突的深层解译•1938年,弗洛伊德和安娜移居英格兰,克莱因和安娜之间冲突升级,在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内部演变成带有谩骂性质的讨论。新发现1与儿童用来控制本能冲动的能量相比,儿童使用更多的能量来建构他们的人际关系世界。2儿童行为较少受其冲动所驱使,而更多受其生活中重要人物情感所左右•3儿童的内在世界是一个人际关系的世界,对重要人物的内在表征即其内在客体世界是构成其心理的素材母子关系1.包含了儿童与世界的许多互动,是其他所有关系的原型2.更能成为建构儿童内在世界的基础3.与自我的核心联系密切依赖权利情欲迎合四种基本的投射依赖的投射性认同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特征:表达持续的无助感“你认为如何?”“我应该怎么做?”“你可以帮助我……吗?”“我似乎无法靠我自己来做这件事?”使用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意图说服那些跟他们有关的人相信,如果他们觉得所需的帮助无法满足的话,那可怕的结果就会随之发生。案例分析贝蒂娜嫁给了一位叫汤姆的电子机械师,生有两个孩子,热心于镇上的政治事务。当她开始接受治疗的时候,她是镇议会的成员,并在妇女投票委员会中担任要职。她之所以接受治疗是要寻求帮助,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恐惧感——她害怕她的丈夫会离开她。虽然她的丈夫否认这一点,但她确信他就要离开她了。然而,实际上她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一所有声望很高的大学,并且取得了艺术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她看起来有能力应对人生中出现的大多数问题——除了那些发生在家里的问题。只要涉及家里的问题,如果贝蒂娜不寻求她丈夫的建议,就不能做决定,哪怕是一些非常琐碎的事情。案例分析对于那些自己又能力处理的事情,她却连动也没动。如果一个水龙头坏了,他在给水管工人打电话之前,必须要先给汤姆打个电话。又如对于孩子们在学校里的一些事情,如是否同意孩子参加学校举办的旅行之类的小事情,她都无法做决定,知道询问了汤姆的意见。她经常给汤姆的办公室打电话,打断他的重要会议,却只是为了问意见微不足道的事情。有些时候,贝蒂娜一天能给汤姆大两三个这样的电话。相对来说,汤姆比较从容随和,最初他并没有很在意妻子的行为。在他们的婚姻的早些年里当他还不是那么忙的时候,他对她的打扰变得越来越恼怒。贝蒂娜告诉我,他已经不止一次地跟她谈论这件事,但是她无视他的困扰,坚持认为他是在夸大其词。案例分析最后汤姆的耐性日渐消失,常会为此而大发雷霆。有时,贝蒂娜说她丈夫指责她的行为像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她通常在痛哭流涕的谈话之后,承诺要有所改变,但是最终她还是回到原来的状态中。这个问题就要影响到他们的婚姻了,或许是迫于现实,贝蒂娜决定要寻求帮助。权力性投射性认同基本特征:在他人身上诱导出软弱感和无助感。“完全照我说的去做。”“服从我的领导。”“就这样做。”“遵从我的指示。”权利的投射性认同努力要使目标相信他(她)需要被照顾,被关心。权利的投射性认同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正好相反。案例分析苏珊·佛沃德对“厌恶女人的男人”的研究显示,很多男人之所以建构他们与女人的关系,是因为这样可以定期虐待与他们发生关系的女人。虐待行为包括从语言上的威胁暗示到身体上的攻击,如无情的指责、恶意的口头攻击。然而,这些男人的行为常常被“爱着他们”的女人所原谅。佛沃德对这类男之间的互动的调查揭示出,他们的关系被一种强烈的权力推动着,即男人需要支配并压制女人。这种动力中的关键成分是一种控制:“厌恶女人的男人必须控制其伴侣的思维、感受、行为,包括他和谁在一起以及做一些什么事。”佛沃德认为,这些男人感到女人可以通过抛弃他们来毁灭他们。为了对抗这种恐惧,他们必须是女人没有权利。如果女人是软弱的并且是无助的,她便只能受制于他。情欲投射性认同基本特征:通过性的方式来建立和维持关系,用它来诱导出投射目标的情欲反应。挑逗调情。穿性感的衣服。进行露骨的引诱。使用情欲的投射性认同个案的全部的目的是要通过确保他们在性方面是有能力的从而确保在人际关系上的满足感。迎合的投射性认同基本特征:情绪成分是自我牺牲。放弃自己的利益,把他人的利益放在自我之上。“我这么努力,是要使事情对你来说变得容易。”“我拼命的工作。”“你并没有意识到我为你做了多少事。”“你总是认为我为你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成为迎合的投射性认同的目标是使目标的个体会持续的发现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之中,即他们被期望着表达感激和欣赏之情。四种主要的投射性认同类型关系姿态元信息的传递诱导反应依赖无助我活不下去照顾权利控制你活不下去无能情欲性爱我会让你在性方面得到满足性兴奋迎合自我牺牲你欠我的感激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