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礼仪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礼仪了解西方与中国文化礼仪上的差异中西方不同的饮食观念西方饮食文化,餐桌上的礼仪2、能力目标:掌握西方文化的基本礼仪掌握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能用西餐餐具正确地食用西餐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庄重,优雅的行为举止,提升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形象。[授课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教学重点]1、了解西方文化礼仪2、对比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礼仪3、在各种不同场合与西方人交往时应注意的事项4、西餐餐桌礼仪,及餐具如何使用[教学难点]将中西文化进行细节上的对比[讲授内容]西方文化礼仪简介一、西方文化礼仪之“称谓礼仪”:首先西方人的姓名排列跟我们就刚好相反,前面是名后面是姓氏。在国际交往中,一般对男士称“Mr.”,对女士则应视其结婚与否进行称呼,未婚的称“Miss”,已婚的则应称“Mrs.”。相比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通常只招呼一声“Hello”,哪怕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但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就要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二、西方文化礼仪之“介绍礼仪”:在国际交往场合,如想结识朋友,一般应有第三者介绍。如当时不具备这种条件而你又确实想认识某人,你可走到他面前做自我介绍,但介绍完后不可先伸手,也不可问对方的名字。对方若不做自我介绍,你可道声谢离开,这在西方并不算失礼。用句型“Thisis×××andthisisxxx….”介绍俩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同性之间,介绍完毕后应先伸手相握,可以说“很高兴认识你(Nicetomeetyou)”。不要说“久仰”或“希望以后常联系”之类的话。有些国家会将“联系”理解为有要相求于他。(三)、西方文化礼仪之“交谈礼仪”:与人交谈,莫问私事。在西方,人们的一切行为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日常交谈,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多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去问价钱。见到别人外出或回来,也不问“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啊”。在我国,老年人受到尊敬,但在美国,却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因此在美国,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美国人还十分讲究“个人空间”。俩人谈话时,不可太近,一般50公分以外为宜。不得已与别人同坐一桌或紧挨别人坐时,最好打个招呼,问一声“我可以坐在这儿吗(MayIsithere)?”,得到别人允许后再坐下。礼貌用语,多多益善。美国人讲话嘴很甜,他们对好听的话从不吝啬,常令听者心舒意畅。的确,在美国“Please”、“Thankyou”、“I’msorry”、“Excuseme”之类的话随处可闻。(四)、西方文化礼仪之“拜访礼仪”:应邀去他人家中做客,务必要准时。不守时是失礼的。一般性拜访,可送小礼物,若赴家宴,可再丰厚些。礼物应交给女主人,并说“我希望你能喜欢(Ihopeyou’lllikeit)”等客套话,不要说“小意思,不成敬意”,“东西不好,请笑纳”等中国人送礼时常爱讲的话。这类话会让外国人觉得你看不起他们。一般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但遇到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此外,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送3个梨也不感到菲薄,不同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会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Oh,hownice!Ilikeitverymuch..Thankyou!”在外国人家中,不要对他们的摆设大加评论,也不要随意极力赞赏某件物品,那样会导致主人一定要将你极为赞赏的物品送给你,这多尴尬。如主人家养有猫,狗等宠物,要对他们友好,外国人十分珍爱宠物的。美国人办事讲求效率,重视有计划地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绝不希望有人突然来访。因此要拜访他们,事前约会是必不可少的。(五)、西方文化礼仪之“女士优先礼仪”: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在社交场合,男子处处要谦让女的。①步行时,男士应该走在靠马路的一边。②入座时,应先请女士坐下。③上下电梯,应让女士走在前面。④进门时,男士应把门打开,请女士先进。⑤但是下车,下楼时,男士却应走在前边,以便照顾女士。⑥进餐厅、影剧院时,男士应走在前边,为女士找好座位。⑦进餐时,要请女士先点菜。⑧同女士打招呼时,男士应起立,而女士则不必。⑨男女握手时,男士应摘下手套,而女士则不必。⑩女的东西掉了,男士不论是否认识她,都应帮她拾起来。(六)、西方文化礼仪之“餐桌礼仪”:西方进餐的习惯与我们多有不同,特别是正式的西餐宴会,规矩颇多。参加西餐宴会时应注意下列事项:①外国人一般没有让菜让酒的习惯,所以你喜欢吃什么,不妨多取些。②所有的菜式都应尝试,这是对主人的尊重。③应等全体客人面前都上了菜,女主人拿起她的刀子和叉子示意后才可以用餐。④餐巾应铺在膝上。也可在颈上或胸前,但不大方。可用餐巾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但绝不可揩拭餐具。⑤进餐时身体要坐正,不要两臂横放在桌上。⑥使用刀叉时,应左手用叉,右手用刀。切肉应避免刀切在瓷盘上发出响声。中途放下刀叉,应呈“八”字型分别放在盘子上。如刀叉放在一起,表示用餐完毕。⑦要喝水时,应先将食物咽下。用玻璃杯喝水时,要先擦去嘴上的油渍,以免弄脏杯子。⑧如打喷嚏或咳嗽,或想去洗手间,应向周围的人道对不起(Excuseme)。⑨进餐时,始终保持沉默是不礼貌的,但咀嚼食物时不要讲话,咽下去再答。⑩当侍者依次给客人上菜时,走到你的左边,才轮到你取菜。用餐完毕,女主人站起,才可离席。餐巾放在桌上,不要照原样折好。(七)、西方文化礼仪之“小费礼仪”:美国付小费的风气很盛行。一般说,当你得到别人的服务时就应付给小费。但是,并非在任何场合、对任何服务人员都要付小费。小费究竟应付给哪些人,还颇有讲究。①坐船或火车时应付小费,但长途汽车和飞机则不必。②对搬运工应付小费,但存取行李时不必付服务员小费。③在旅馆时,对帮你提行李或打扫房间的服务员应付小费,但对柜台上的服务员不必。④在餐馆时,对上菜上饭的服务员应付小费,但对领班服务员不必。⑤乘车时,对出租车司机应付小费,但对公共汽车司机则不必。⑥对理发师,美容师应付小费,但对售货员、自助洗衣店的服务员则不必。⑦对警察、海关检查员,大使馆职员,政府机关职员等公务人员绝不可付小费。⑧小费占总费用的15%左右,表示对服务满意。(八)、西方文化礼仪之“禁忌”:①与外国人初次交谈,不要谈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②不要问女士的年龄,男士的收入,对方衣饰的价格。③正规场合,不要穿休闲装,运动装。④吃饭或娱乐,不要抢着买单,他们喜欢AA制。⑤不要过于“自谦”。与日本人交往:初次见面不宜谈工作。接受礼物要回礼。与法国人交往:初次见面万勿送礼,有行贿之嫌。与英国人交往:不要穿戴太随便。不要随便称呼名字,要加上“Mr.”等。与美国人交往:不要在周五或13号约会,不要称呼黑人为“Negro”,应用“Black”。别忘了问候他们的孩子。与韩国人交往:不要不守信用。与德国人交往:要十分注重礼仪,不宜直呼名字,不要谈二次大战。谈话不要太夸张,他们喜欢一是一,二是二。与泰国人交往:不要触摸别人的头部。与印度人交往:主客相见,行“合十礼”。摇头即同意,点头即不同意。忌吃牛肉。喝茶时,将茶倒在盘子里伸出舌头舔饮。不杀牛,不杀蛇。西方与中国文化礼仪上的差异论中西礼仪的差异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西礼仪更是截然不同。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得传承和横向得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得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得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得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得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得比重,越来越多得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得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得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得饮食文化在海外得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得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得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得地道美味。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种种差异。一,在服饰方面,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而中国的一些传统服饰,已渐退历史舞台,除了一些特殊的场合或是时装发布会等,中国人的穿着打扮已日趋西化。二,在用餐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坐,夫妇也分开而坐,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另外,在用餐时的一些小细节,比如,衣着方面:中方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穿得隆重一些。西方吃饭时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不可以穿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即使再昂贵的也不能)三,在日常交际方面,国人大多使用一些比较随和的口头语,很轻易的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比如,“你去哪儿了?”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更多的时候西方人用谈论天气情况来展开话题交谈。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四,在公关交际方面,中国人见面喜欢点点头,握握手或行拱手礼,但在西方,特别的欧美国家,拥抱礼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亲吻礼和吻手礼也是常见的西方见面礼。不难看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西礼仪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中西方礼仪在融合的过程中避免进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