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展望广州讲坛第三十六讲: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展望以上文字经过现场速记整理,如有错漏,敬请谅解。主持人:同志们,今天陈建华副部长陪国家文物局单局长考察了我们第六批国宝单位等等,单局长很高兴,他认为很有现代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今天下午,本来是陈建华部长亲自来主持的,他跟另一位副部长都有急事来不了,就委托我来主持这个会。各位朋友、同志们,宣传部自从开了广州讲坛,就一直想请单局长来跟广州讲一下有关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专题的学术报告,启发我们、帮助我们。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真正邀请到国家文物局单局长到广州这个讲坛来,向我们做学术报告。主持人: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单局长的简历。单霁翔同志是江苏江宁人,1954年7月出生,1971年1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单霁翔同志是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单局长1992年1月至1994年5月,任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1994年5月至1997年8月,任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1997年8月至2000年1月,任中共北京市房山区区委书记。2001年1月至2002年8月,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2002年8月至今,任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谢谢大家。非常高兴这次广州讲坛能给我一次机会做汇报,特别是刚才主持人的介绍,更是让我受宠若惊。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展望”,主持人给我的时间是两个小时,还有半个小时的提问,我准备的东西可能多一些,基本上我就不照着PPT进行了,我想多做一些说明。大家知道,进入新世纪,文化遗产保护在社会上引起更多的关注,作为文化遗产面临着两个新的形势。一个新的形势就是城市化加速进程,第二个新的形势,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物保护,现在用一个更新的词汇,叫文化遗产保护,更多的用文化遗产保护来表述。这两件事,究竟对文化遗产保护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我们平常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带来那些变化?这是我今天想通过发言来做一些说明。单霁翔:第一点想把我们的家底、基本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要汇报,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大家知道文物保护在我国还是得天独厚的,很早就立法保护了,也可能在文化领域,整个可能包括整个文化,新闻、出版等等,第一个立法。在目前由全国人大立法的还只有一部文物保护法,1982年文物保护法出台以后,实际上就确定了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在内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02年经过大约六年的努力,进行了修编,文物保护的框架基本就确定了,也就是说确定了文物保护的单体文物、历史地段、历史文化名城等等一个立体的框架。单霁翔: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到,我们文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在我国是分级的,也就是由国务院规定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始,1985年我们加入世界文物遗产公约之后,1985年我们有了第一批世界文物遗产。可移动文物大致可以分为国有的馆藏文物和民间的收藏文物,文物按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划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还要定级,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目前就是这样的一个框架,当然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个框架有了很大的变化。单霁翔:就家底来说,1982年左右进行了全国文物普查,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地上地下不可移动文物,是40多万处。其中有2351处被国务院分为六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9300多处被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些是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除此之外,我们有43处世界文物遗产,其中大多数是文化遗产,还有103座城市被定为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是我们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古建筑群,故宫、石窟寺、古文化遗址、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村镇。就博物馆来说增长很快,近年每年大约以一百座到二百座左右增长,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每年我们举办的展览数量大约在9000-10000项左右,去年超过了10000项,其中有几十项,每年都要到国外展出,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单霁翔:这是近年兴建的一些博物馆。也可能在过去的几年,是我们建国以来博物馆建设的第二次高潮,大家知道第一次高潮是建国十年的时候,十年大庆的时候建了一批文物博物馆。目前省级和地市级的博物馆纷纷建成,比如说辽宁博物馆、山西博物馆、乌鲁木齐博物馆、新疆博物馆等等,甘肃博物馆最近建成,天津博物馆建成了,正在建的还有一些省和地区的博物馆。这是馆藏的一些珍贵文物,陶器、玉器、青铜器等等。这是到世界各地举办的文物展览。单霁翔: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这样一个形势下,我们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文物遗产保护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呢?首先我想对于我们平常用的几个名词,就我们的理解来做一点说明。一个是城市,我认为城市不仅仅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创造的人工环境,也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从这种意义上说,城市本身就是文化遗产。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我认为文化是一条历史的长河,它从远古一直流到今天,还要流向未来。尽管千变万化,但是作为特定的文化,总是保持着、保留着我们祖先的基因。所以我们研究文化遗产,就是研究人的生存状态、研究人的过去和未来。单霁翔: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呢?我认为城市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常我们所描述的百分比的数字,不是单单一个量的指标,更应该是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能源、环境,以及我们方方面面生活内容的一个质的概念。也就是说,今天我们追求城市化的进程,不单是追求量的指标,而是质的飞跃。什么是文化遗产呢?文化遗产是我们世世代代创造、积累、积淀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贡献,也是我们能够通过文化遗产认识我们是从何处来、认识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由此来明确我们如何走向明天、走向未来。单霁翔:大家知道我国文化遗产的进程比世界发达国家晚了很多,九十世纪后半期我们刚刚起步,七十年代末我们城市化率刚达到14%.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最近进入新世纪,这六年,平均每年增长一个多百分点,城市化明显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就我国政府发表的发展报告,就确定了城市化进程的指标,也就是说到2005年,城市化水平是达到了43%,五年以后之后的2010年城市化水平将超过45%,到2020年将达到60%.这是我们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单霁翔:我们跟国际社会的比较,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历程都证明,当然也有很多特例,比如说非洲、南美,但是正常的情况下,城市化率超过30%以后,如果正常发展,每年将增加一个以上的百分点。对于我国13亿人口的大国,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城市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我们可能就要有一千万,甚至更多的农村人口要移居到城市。无形中,对于住房、就业的需求都大大增加,这样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这个历史时期从发展阶段来说,很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个时期,很多人形容,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千美元以下的时候,人们的家庭支出可能能达到的水平,就是吃的保、穿的暖,吃的营养一些、穿的体面一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千到三千美元之间,家庭支出主要是在用部分,比如说买过去说的老三件,后来买新三件,买家用电器,开始买空调、买电脑,这样的生活水分。单霁翔:但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旦超过三千美元,很多城市发展历程都变了,开始转向了住和行。在五年前,我们住房,私人家庭住房还只占26%,而今天已经达到了95%左右。这几年的发展历程,我们都可以看到,在大量的住房需求下,城市规模在扩大,房地产开发异常的活跃,而城市人口的聚集、建筑量聚集的情况下,跟我们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历史文化街区之间保护的矛盾冲突异常激烈。另外就是车,私人家用车的发展,使道路的建设往往跟不上,伴随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单霁翔:这个发展,随着人们交通和住房的逐渐解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攀升,到七千到八千美元之后,可能会遇到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目前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可能家庭结构支出在另外一些方面,有人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文化消费,这个时候家里住房解决了、用车等这些生活基础条件解决以后,开始听交响乐、看芭蕾舞、上博物馆。第二是体育消费,开始重视体育健身,每天到健身房,周末打打高尔夫球等。第三是旅游业将更加发展,全家旅游、到国外旅游变成常态。第四是收藏,人们开始有更多的家庭资金投向自己喜欢,而不是生活必需品的方面。第五个层次,就是公益事业,包括捐赠在内。单霁翔:但这样的时期,在我们目前东部地区,正是处于三千到五千美元这个时期,正是城市扩张速度最活跃的阶段,可能广州还需要七八年才能达到八千美元,也可能更快一些,可能要不了这么长时间。上海可能在2008年左右可以达到。在这个形势下,我们看一下大城市带地区,比如说京津唐地区发展态势,北京、天津、塘沽出现了一些城市发展态势。比如说长江三角洲地域,大中小城市竞相发展,杭州、苏州、上海。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发展态势更呈现星罗棋布发展的状况,特别是比如说东莞、深圳,发展已经超过了像南京这样一些城市发展的规模和总量。单霁翔:北京这个城市,如何把二环路、五环路和六环路,和其他一些国际大都市相比的话,如果套在其他城市上面的话,大家看这张图是北京了,已经和莫斯科、柏林不相上下,逐渐的向伦敦、巴黎这样的城市规模拓展。今后用地的需求,量一直持续在2020年都会有较高的需求。这样的形势下,总结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是这样两句话,一个是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存。第二就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而言,我们是面临着局部状况有所改善和整体环境持续恶化并存。单霁翔:从国家支持的角度,应该说文化遗产保护目前国家从立法方面非常重视,文物保护法通过之后,只用了七个月的时间,国家就通过了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这在历史上很少有的。最近又通过了长征保护条例,就为一项文物保护,国家专门立法,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资金几乎每年都要翻番,增长的速度可能在文化领域最快。但是即使这样,我们看到很多地区的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在迅速的消失,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原因呢,就是我们刚才所说到的,今天我们面临的形势是这样一个总体的发展形势。单霁翔:我第一个问题,就是城市规划、编制的思路急需改进。面对城市化迅猛发展,五十年来我们在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模式上一直是采用着摊大饼的方式,也就是城市的中心区功能过度聚集。大家都知道,梁思诚先生在五十年前曾经提出在北京城之外建设中心行政区的设想,虽然有部分实施,但是大部分当时最初的一些行政办公机构都进了北京旧城,比如说教育部进入了郑王府等,这样实际的行政中心,就是放在了北京旧城,而且始终没有离开。单霁翔:改革开放之后,城市用地规模增长的情况,这是1975年,粉红颜色的是城市建设用地,88年、92年、98年、2002年,数十倍的增长,而都是以历史中心区为主,在这个地方叠加了行政机构、科研机构、驻京机构、写字楼、大专院校、会展、酒店、使馆、银行等等,过于沉重的负担使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冲突异常的激烈。带来什么呢?带来绿地的减少,带来热岛效应的加剧。看看苏州市,这是86年的情况,91、96、2002、2004年,围着太湖在很大的区域里,城市建设用地迅猛的增长。杭州市,西湖实际上越来越变成城市的一盆水,一个盆景。这是拉萨市的情况,59、75、98年的情况。这是目前拉萨市的状况(图)。单霁翔:这是广州市的情况。昨天我把资料也调了一下,这是最早的23年,到54年,没有多大的变化。67年、79年、92年,加速度,98年。再进入新世纪,就跳出这个范围了。第二个问题,就是千城一面,城市特色危机。目前特色危机实际上是我们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平常所说的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不少的城市都追求大体量的建筑物、大规模的建筑群,很多市的领导我跟他们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都说我们在努力改变我们的城市面貌,使我们的城市更有特色,什么办法呢?说我们请世界上最有名的建筑师、请国际公司给我们设计,应该是有特色的,但是不要忘记了大家都是这个方法,都是请这些人、都是同样的设计,都是大规模、大体量的建筑群在城市建设,反而导致城市面目的千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