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的超越性人格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斯洛晚年的超越性人格理论的形成与影响郭永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马斯洛晚年的思想是一个薄弱的研究领域。人们熟悉的是作为人本主义者的马斯洛,但对他晚年为超越人本主义或后人本主义所做的研究所知甚少。这要从马斯洛对东方文化的研究说起。马斯洛早在1950年代就越来越对东方文化感兴趣,特别是1959年以后,他越来越多地涉及东方的观点。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促使马斯洛反思他自己已经创建的人性观,结合他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精神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深入研究,他发现人类天性中还有一种比自我实现更高的追求,那就是作为最高需要层次的精神的自我实现或超越的自我实现。于是他就着手修正第三势力心理学,并致力于创建一种新心理学。有时他称这新的心理学为“高度心理学”,有时称其为“第四势力的革命”或“第四势力心理学”或“第四心理学”。开始马斯洛给这种心理学取名为超人本心理学(transhumanisticpsychology)或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psychology)。1967年,马斯洛就在学术界公开宣称这种新心理学及其刊物的诞生。1969年,马斯洛因心脏病发作而大幅度减少了工作量,但他仍然为《超个人心理学杂志》创刊号提供了两篇文章:《人性能达的境界》和《超越的种种含义》。他说第三势力应该逐渐让位给第四势力,而第四势力心理学是着眼于超越性的经验和价值。根据马斯洛晚年的思想,他在1954年提出的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也应该进行修正:就是说在自我实现的需要之上,还有一种超越性需要或超越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六个层次而不是五个层次。这样,最高层次的需要就不是自我实现,而是超越自我实现。所谓超越指的是一个人不仅仅将自我潜能的发挥作为最高需要和目的,而是将自我实现与他人、与大自然、甚至与宇宙联系起来。这是一种东方“天人合一”的观点,也是一种后现代的观点。马斯洛的这些观点还是在深入研究自我实现的人的基础上提出的。他发现很多自我实现的人与传统上对觉悟者(enlightenedpersons)的描述有着惊人的相似。他说,自我实现的人是真实取向的(reality-oriented)、能接受自己和他人、能享受孤独、自立自强、对生命怀有感激之情。这种人经历过合一的与他人血肉相连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是谦卑的、非自我中心的,他们乐于助人,并且自发地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马斯洛发现,自我实现者往往献身于一项事业,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工作,似乎命运安排他们去做这种工作。同时他们也喜欢这种工作,他们通过工作实现自我潜能的过程,也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过程。于是马斯洛将自我实现区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个人水平上的,另一种是超个人水平上的,前者主要是人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后者主要是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人水平的自我实现者的主要特征是,不断地实现自我潜能,承认个人的内在天性,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和整合。这种人是更实际、更现实、更入世、更能干和更凡俗的人,他们更多地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超个人水平上的自我实现者,更多地意识到存在的王国,生活在存在水平即目的水平或内在价值水平,更明显地受超越性动机支配,经常有与他人、与宇宙万物合一的意识,并伴随着某种启示或对宇宙人生的领悟。马斯洛发现,超越者不仅存在于宗教界人士、诗人、知识界人士、音乐家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企业家、事业家、经理、教育家、政界人物中。他详细访谈和观察过三四十人,对另外一二百人也进行了一般的交谈和研究。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马斯洛提出了超越性自我实现者的特征,共有23个主要特征,他说这些特征都是在访谈和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也是可以加以验证的。例如:(l)对于超越者,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制高点,是生命的见证、生活的最宝贵的方面。(2)超越者生活在存在水平,能自如、自然地说出存在语言。能较好地理解寓言、修辞手段、悖论、音乐、艺术、非语言交流和沟通等。(3)超越者能在实际的、日常的缺失水平上观察事物的同时,也看到一切事物中神圣的一面。能使每一件事物神圣化,即从永恒的方面观察事物。(4)超越者更自觉地和有意识地受超越性动机的支配。存在价值,如真理、完善、美、善良、统一等是他们的主要或最主要的动机。(5)超越者之间好像早就彼此认识,并在初次相遇就能深入交流,互相理解,并建立深厚而亲密的关系。相见恨晚。(6)超越者对美的事物更敏感。(7)超越者更倾向于以整体论的观点看待世界。(8)超越者增强了心理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内部的、国与国之间的协同。(9)超越者更容易地超越自我及自我同一性。(10)超越者不仅是可爱的,而且也更令人肃然起敬,更不同凡响,更圣洁(就中世纪的意义而言),更受尊崇。他们常在人心中引起这样的想法:“这是一个伟大的人物”。(11)超越者更容易成为创新者,成为新事物的发现者。(12)超越者不如非超越者那样“愉快”。虽然他们有更多的高峰体验,但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到一种宇宙悲哀或存在悲哀的侵袭,更容易为人们的愚蠢、盲目、目光短浅、自相残杀等感到忧虑。这种忧虑可能来自于他们心中的理想与所见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对照。马斯洛也特别重视他的人格理论在理解社会组织上的应用。他晚年有一篇文章叫做《Z理论》。这要从麦格雷戈(D.MeGregor)的管理学讲起。麦格雷戈根据马斯洛早期的需要五层次理论,将管理理论区分为X理论和Y理论。X理论是基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管理理论,这种理论假设人们工作是受生理和安全需要的驱使,工作只是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手段,人在本性上是厌恶工作的,因此管理者对工人必须采取指导、控制、逼迫,甚至惩罚的的方式。麦格雷戈反对这种理论,提出了他的Y理论。作为Y理论基础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在合理的社会条件下,工作可以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特别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以满足的途径。马斯洛一开始很赞赏麦格雷戈的理论,但随着超越自我实现的思想的形成,他就感到这种理论的不足,从而提出了Z理论。Z理论是在X理论和Y理论的基础上,强调超越性需要,基于这种需要的管理就要考虑到超个人的价值、存在价值或宇宙价值的激励作用,假设人具有为比自我更大的目标而献身的需要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在工商组织中,X理论水平上的管理是权力取向的,雇员为工资而做被分派的工作。Y理论水平上的管理则是相互尊重的,雇员有权尽可能充分地参与组织的管理,权威被假定存在于每个人的内部。Z理论层面上的管理假设所有雇员都热心于服务,业务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服务客户或消费者,权威被假定为对每一个体都是超然的和在伦理上显而易见的。马斯洛试图显示他的三重模型的需要理论如何能应用于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包括商业、治疗、政府管理、人际关系、宗教和哲学等。过去我们只知道作为人本主义者的马斯洛,但他晚年的思想发展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马斯洛去世后30年来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超个人心理学与后现代思潮的兴起,马斯洛晚年的思想日益显露出其前瞻性、原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马斯洛的超越性人格理论对我们理解人格和人格教育也具有启发意义。按照后来超个人心理学对人格发展的理解,人的发展要经过前个人(prepersonal)、个人(personal)和超个人(transpersonal)三个阶段(也是三个水平),这个理论是在马斯洛的Z理论基础上形成的。按照这样一种思路,马斯洛的超越性人格理论可以被表述为,前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实现。这是三个阶段、三个层次,也可被视为一种发展过程。超越既是一种境界,又是一种过程。作为一种过程,实际是人的主导需要逐步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就是说主导需要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本身就是不断超越的过程。这就为人格的发展与教育提供了一种具有无限成长空间的参照系,就是说,人格的成长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但我们要时刻警惕的是,将前自我实现与超越自我实现混为一谈,将传统社会或计划经济条件下要求个人无条件服从社会、服从集体的道德观念视为超越性的准则。这就犯了“退化与超越的谬误(pre-transfallacy)”。超越自我实现要以自我实现为基础。在现在中国的条件下,首先还是要讲自我实现。然后才讲超越自我实现。正如我们首先要讲现代,然后才讲后现代。有人说我们还没有实现现代化,讲后现代完全超出了现实。这话有一定道理,但讲后现代对我们也有意义。因为后现代批判了现代文明中的极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所带来的问题,如机器对人的奴役、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破坏了自然等等,这些批评可以使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讲到超越自我实现,也是如此,一方面我们要创造有利于自我实现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特别是个人的创造性,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人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充分的自我实现本身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有限性和局限性的过程。超越性的境界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