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孟子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的文言句式。2、理解对比手法在说理中的运用。3、体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学习目标走近作者孟子,名柯,字子舆,先秦第二位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著有《孟子》,与《》《》《》合称“四书”。论语大学中庸辨音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2、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乐yuèlèyuèlèlèyuèlèlèlèyuèyuèlè名词,音乐。名词活用作动词,娱乐。形容词,快乐。1、王语暴以好乐2、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3、今之乐由古之乐也4、臣请为王言乐5、今王鼓乐于此6、不与民同乐也辨音yuèlèyuèyuèyuèlè庶几管籥蹙頞羽旄正音差不多,赞扬之辞。管乐器。皱眉头。頞,鼻梁。军旗的一种。旄,牦牛尾。(Shùjī)(cùè)(yuè)(máo)字词梳理之一:通假字1、今之乐由古之乐也2、直好世俗之乐耳3、可得闻与4、今王田猎于此(“由”通“犹”,如同。)(“直”通“只”,只是。)(“与”通“欤”,语气词,吗。)(“田”通“畋”。打猎。)字词梳理之二:词类活用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少,众: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疾病:名词活用作动词,患病。)(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2、无疾病与3、则王矣4、今王鼓乐于此(鼓:动词,演奏。)字词梳理之三:古今异义词1、妻子2、至于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妻子和儿女男子的配偶到连词,表另提一事。字词梳理之四:特殊句式1、好乐何如?2、何以能鼓乐也?3、未之有也。4、王鼓乐于此。5、羽旄之美。6、暴见于王。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字词梳理之五:虚词之王之好乐甚先王之乐也羽旄之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朗读感知1、齐读课文,并说说本文主要内容。孟子劝说齐王实行仁政,与民同乐。问题研讨1、劝说齐王缘起2、怎样劝说齐王3、劝说结局如何1、开局是否顺利2、讨论能否继续3、如何俘获王心☆文章以庄暴与孟子的对话开头,有什么作用?①正面提出论题;②用庄暴无言以对齐王,制造悬念;③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1、劝说齐王缘起庄暴无言以对齐王好乐。问题研讨①先王之乐是古代圣贤之君的音乐,有助于克己复礼,维护统治。羞愧。1、开局是否顺利问题研讨:怎样劝说齐王☆齐王为什么会“变色”?不顺。王变乎色。②世俗之乐是庸俗淫靡的音乐,有悖于儒家追求的政教伦理目的。☆孟子怎样让齐王脸色缓解?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迎合齐王,缓和紧张气氛,转移话题。问题研讨:怎样劝说齐王2、讨论能否继续可得闻与?②“今之乐由古之乐也。”激起齐王的兴趣,引起好奇心,引诱齐王主动问到“可得闻与?”化被动为主动,从而诱敌深入,谈话得以继续。☆孟子列举了哪两种现象来阐述道理?通过悲惨图景与太平景象两张现象的正反对比,得出结论:如果君王与民同乐,以百姓之乐为乐,以百姓之忧为忧,那么君王必定会成就王业,王天下,反之,则会亡国。问题研讨:怎样劝说齐王3、如何俘获王心对比说理。问题研讨3、劝说结局如何孟子层层设伏,让齐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孟子“与民同乐”的主张。6、赏析孟子论辩艺术引入话题转移话题直切正题得出结论好乐(yuè)孰乐(lè)言乐(lè)同乐(lè)王回顾总结回顾总结好乐(yuè)(引入话题)先王之乐世俗之乐偷换概念今之乐古之乐诱敌深入孰乐(lè)(转移话题)言乐(lè)(直切正题)同乐(lè)(得出结论)独乐与人乐少乐众乐鼓乐田猎疾首蹙頞鼓乐田猎欣欣然有喜色(反)(正)对比说理残民独乐亡与民同乐王不若与人不若与众请君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