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清明节,三亚“海天盛筵”火了。这一超级富豪party包含多种高端品牌展示,经网络“爆料”成淫乱派对,并迅速成为包括众明星在内的热门网络事件。在这一网络狂欢中,五花八门的污名化词汇却纷纷指向女性:黑木耳、绿茶婊、朝阳婊、脏蜜……这些脏词和那些打着爱护旗号教导女性的话语一起,都是中国厌女症文化的表征。查看详细“绿茶婊”:脏词背后的厌女症01公共话语脏词层出不穷,中国对女性只有虚假尊重“海天盛宴”新闻居然引出一大串的更脏的词语出来,据曹保印先生的CAOTV上批评,原来一大堆的脏词突然如毒蘑菇似的出现在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公共话语里,诸如“爆炒黑木耳,绿茶婊,朝阳婊,脏蜜,外围女,淫趴,俄罗斯轮盘……”之类的。曹保印先生很尖锐指出这些词语表达了我们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态度:“我们这个社会表面上尊重女性,实际上呢,女性只是发泄欲望的工具,而不是值得尊重的人。”“值得尊重的人”看起来是很简单,我猜现在在中国,你找不到男人或女人敢说女人不是与男人同样的人的,敢说因为男女性别不一样女人比男人低一等的。我觉得现在不会有男人和女人(除非是没有接受过任何现代的教育的)敢这样说,或这样想的。我们的共识是男女都是人——大写的人。02从假爱护到泼脏水,公共话语污名女性的一体两面男人和女人作为人在社会上的功能和意义是什么?这是中国公共意识基本缺乏反思的思维框架之一,而这个思维框架,大到决定着我们这个社会对每个人位置的定位,小到每个人怎样设想自己在社会里的位置。中国有些男性知识分子,比如广州外语大学的何光顺教授就把年轻的女生定义为“美丽的人”,她们的主要功能就是打扮好看,给男学生男老师做悦目赏心的对象,并因此刺激男性荷尔蒙而提高积极学习的热情。[查看详细]何教授的建议受到很多人的相应,因为,这是护花使者们诚恳的爱。可仔细看看何教授的立场,女人对他来说,还是花瓶,宠物,是欲望的对象,或是欲望的工具。从何教授对女学生的“格外照顾”到今天的“绿茶婊”或“外围女”的轻蔑与轻佻,距离并非那么遥远,其实是同一思维框架里的产物,是同一思维呼出的气体,不过有的喷了点香味,有的直接就是毒气,都弥漫在我们呼吸的空气里,对大多数中国人,因为呼吸这样的空气几千年,他们真真是习惯了,已经是在厌女症的鲍鱼之肆里,久闻不知其臭了。详细03脏词流行的根源,是中国文化结构中的厌女症厌女症(Misogyny)一直是中国社会文化结构方式之一,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几乎都打上了厌女症的烙印。从孔子的“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到“女子无才便是德”到今日的给女生打扮的时间,年老的女人就别爱了,反正已经没有什么性价值了,以及女人无非就是被爆炒的“黑木耳”——厌女症贬斥女性,物化女性,特别是性物化——女人就是为男性存在的性动物,好看如绿茶或朝阳,其实女人吗,两眼一抹黑,根本有用的,只是一朵黑木耳而已。中国的男权制从来没有把女人当成“人”的。男女平等,不是女人被给与了工作权,从政权,教育权,甚至继承权等等社会结构权利之后,就立马实现了。男女平等,真正实现得等全民都有了男女都不能把对方仅当作性玩物的意识形态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后才可能实现。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我并不特别怪罪何教授以及持何教授观点的人,更何况那些远离在大学教室的人。我们离男女平等还太远。详细04医治厌女症,从反对脏词开始!一位我很尊敬的年轻的女权主义者给我写信:“我发现很多公共话语充满对女性的歧视却毫无顾忌。我注意到上个世纪中期,欧美也是如此,很多广告,赤裸裸地贬低女性。但是现在他们肯定不敢了。那么,我们怎么做让他们忌惮,不敢这么出口成脏?”我答:让我们不再沉默——如果每次听到有人用脏词形容女人,或把女人当成弱智人,我们就大喊大叫,如丧考妣地大哭大喊,也许经过三十年的喊叫,女性的呐喊,中国的厌女症会慢慢地被医治,不过就是三十年后,能不能治好,我也不敢说,美国女性从1960年代末开始大喊,喊了这么多年,才把那些贬低女性的语言以及意识形态逐渐剔除出去,这是一个几十年的过程,这个喊叫的过程还在继续,也还没有完成。不过,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解放将是女性的解放,如《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伍洁芳和纪思道在他们的书《半边天》中指出的,那些看不到这点的人,他们还没生活在二十一世纪。详细“年度十大性与性别事件评点”活动,始于2008年,十几名中青年性与性别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评点活动关注每年在中国大陆发生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性与性别”事件,致力于在纷繁复杂、存在广泛争议的事件中,通过专业的评点,推进性人权,促进性别平等。评点强调以性人权和社会性别平等的视角,进行价值立场鲜明的评点,希望以此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公众观念和意识的改变。2015年,有哪些备受瞩目的性别事件?他们又有怎样的意义?请跟我们一起来看专家评点。事件回顾:1月,湖南卫视热播的《武媚娘传奇》停播4天,复播后发生巨大变化:大量含胸部的镜头被剪成了“大头照”。“剪胸”事件引发网络热议。影视界呼吁尽快出台分级制;网民质疑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行使公权力的尺度和程序正义;部分女权者提出,男性网民对公权力的挑战也是男性情欲话语的集体狂欢。1月21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回应,称该剧存在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画面,修改播出后,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专家点评:“剪胸”行为是文化意识形态管控机构滥权行为的一次极致展示,以管控媒体中的“性”呈现来净化社会道德风气的做法相较往年更极端。压制会激发反抗,“剪胸”生产的仍是针对女性身体的欲望,女性的胸在争论中被作为性符号反复被征用,被进一步性化。要警惕“保护未成年人”这类近年来不断被利用的“道德”武器成为滥权行为的借口,分级制可能是当下影视界争取创作自由的权宜之计,但长远来看,分级化管制或扫除色情都不能完全解决争议,更重要的是创造更多样化的情欲产品和主体,改变单一消费“女体”的局面。延伸阅读:《武媚娘》满屏挤胸唐朝真的这样吗?还露丝乳房,给成年人消费“低俗”的权利24这事我关注进入网易女人频道《武媚娘》这样挤胸是否嘞的慌?(1/12)(共12张)查看原图|liahref=#p=AEAC43474CJ80026hh2/h2p/pititle=img事件回顾:大年初二,一封以“抵制毒春晚”为题的公开信在网上流传,仅4小时就征集到1000多人签名联署,该信指责春晚《喜乐街》、《小棉袄》等多个节目涉嫌歧视女性、肥胖者、单身者等,要求央视道歉并停播相关节目。11月9日,年初“万人联署抵制毒春晚”的联署人之一、网友李芙蕊将一封建议信寄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呼吁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禁止通过和编排歧视性节目。专家点评:生活中充斥着的性别偏见于不经意中建构着歧视,批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春晚”对于改变社会观念是一种有益的倡导策略,激发起相关讨论也是一件好事,但从反性别歧视到“反对极权”,要求审查并禁止某些节目播出,是否干涉了文艺创作的自由?民间文化中的调侃、讽刺、揶揄等,可能是无伤大雅的民俗,也可能是偏见、专断等积弊的意识反映,需要具体分析。社会整体性别意识需要提升,然而观众解构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也不容小觑。延伸阅读:海外华人:春晚取笑女性为乐羊年春晚歧视病紧急会诊报告1春晚被指性别歧视投票事件回顾:农村残障女诗人余秀华因其诗歌《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而走红,并随即引发社会对其诗歌价值、性、女性、残障的热议。余秀华的网络走红,固然与其诗歌的感染力有关,但也有个人因素在内。她擅长不含蓄、不抒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欲。专家点评:公众视野中的残障女性形象大多是被动的、无性的、失能的,余秀华对性的积极追求,打破了社会对女性和残障者的刻板印象,她对禁忌的恣意与放肆挑战了传统的偏见和歧视,多重被压迫者——农民、残障、女性——的身体经验是其生命和作品的重要力量源泉。延伸阅读:余秀华:我说出了男人女人想说没敢说的话诗人余秀华:她写诗只求心安9投票事件回顾:3月,反性人士指责《中学性教育教案库》毒害青少年,屡次组织群众到济南等地政府部门抗议。相关当事人受到不断谩骂、诽谤和人身威胁,不得不报警求助。最终教育主管部门对抗议者做出承诺:停止《中学性教育教案库》在济南使用。反性势力随即庆贺胜利,给教育局发锦旗致敬。反观从2008年开始进入内地的、倡导禁欲和女性守贞的“青春无悔”课,一直饱受争议却畅通无阻,今年11月继续在西安某高校开设。专家点评:民间反性势力借助“保护儿童”和“反色情”的话语,有组织、有规模地进行民间动员、舆论抹黑、人身威胁等,给“性教育”泼脏水,政府相关部门对这类暴力言行的处理方式却是息事宁人,这无疑助长了反性势力的嚣张气焰。反之,源自于西方的、裹挟着性别偏见和性污名的“守贞教育”却一再与本土保守性观念合流,甚至得到某些地方教育部门的支持。这种差别对待,说明整个社会推动全面性教育的意识亟待加强。延伸阅读:“提倡婚前守贞”,是矫枉过正的性教育反色情大妈泼粪性学家文革式倒退6这事我关注事件回顾:7月,一则发生在北京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的性爱视频在网上热传,网民指责优衣库炒作,男女主角均遭到人肉搜索。商场官方否认事件为营销炒作,并请消费者“正确与妥善使用试衣空间”,引发商界借势营销热潮。该视频后因涉嫌色情被删,多名涉案人被行政或刑事拘留。此事引发争议,有人认为试衣间并不属于公共场所,在此发生自愿的性行为并不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此前,该品牌代工厂数百名女工因遭受剥削而罢工却罕有关注。性爱视频曝光后,公益界人士纷纷呼吁公众关注女工权益。专家点评:“性”在公共场所的呈现总是被道德和法律管制,人们无视曝光行为对当事人的伤害,而津津乐道于细节八卦。公权力更应关注的是曝光视频行为对他人隐私的侵犯,而不是“色情”是否有伤“风化”。从代工厂罢工的女工到在试衣间享受性爱的女主角,都有女性主体性在公共媒体中的呈现,两相对照,人们对底层女性处境的冷漠是显而易见的。延伸阅读:柳三便:我为什么歌颂试衣间视频优衣库视频男女主角主动报警3这事我关注事件回顾:针对国内许多心理学教材将同性恋归属为心理疾病的情况,广东某高校学生秋白向教育部申请公开监管信息,未获回应。8月,她以“行政不作为”为由,将教育部告上了法庭,后遭遇“被出柜”。12月,国内首部支持同性恋的心理咨询著作《肯定性咨询法》出版,不少心理学、精神医学专业人士表达对同性恋群体的支持和对“扭转治疗”的反对,受到同志社群的肯定。专家点评:不少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教材以“科学”话语将同性恋、跨性别、恋物等多元性行为、性倾向者“病理化”,是主流社会对性多元群体的最严重的污名方式之一,近年不断遭到同性恋社群的反抗。政治正确式的“支持同性恋”的表态,并不意味着同性恋的处境已得到改善。性别平权需要对“精神病”科学话语下的性政治布局保持批判,而不只是“一部分人先解放起来”,同性恋运动应与其它性与性别少数运动相互助力。“肯定性咨询法”是社群参与科学话语改造的成果。延伸阅读:你为什么排斥甚至恶心同性恋?国际不再恐同日:同性恋如何“正确”地消费4这事我关注进入网易女人频道女大学生状告教育部拒绝歧视同性恋(1/7)(共7张)来源:新京报几个月前,这位20岁来自南方小镇的女孩“秋白”,一纸诉状将教育部告上了法庭。原因是教育部并未在15日内回复她所反映的“高校教材存在歧视同性恋现象”的申请,不履行信息公开职责。查看原图|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三裁判厅外,秋白举着自己的要求牌(拒绝使用含同性恋错误内容的教材)拍照纪念。liahref=#p=BAQ4OMRV513O0026hh2/h2p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三裁判ititle=img事件回顾:10月,全国首届“男德班”(“好伴侣、好父亲:男性成长工作坊”)在京举行,引发媒体报道热潮。近年来“女德班”遍地开花,但因强化传统性别分工与性别角色为人诟病。“男德班”则与之针锋相对,倡导颠覆传统性别分工与角色,培养全新好男人。招生广告发布后,女性网友普遍表示欢迎,男性网友则反应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