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经济实力的消长看苏德战争的成败余章松2013-2-721:50:24来源:《世界历史》2000年第3期进入现代社会,国际竞争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影响也日渐凸现。1941至1945年爆发的苏德战争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可以说,苏德战争是在两大战场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军事战场,另一个是经济战场。苏德双方军事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对苏德战争进程的影响巨大。一、军事经济的重要性及其界定战争离不开经济的支持,自古如此。马克思在一个多世纪前就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陆军和海军依赖于经济前提。”[1]列宁在一战后曾精辟地指出,“战争是对每个民族全部经济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考验”[2],“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3],“谁的后备多,谁的兵源多,谁的群众基础雄厚而能更长久地支持下去,谁就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4]。一战中单个士兵日耗物资6公斤,二战时就激增至20公斤。一战中,个人消费值与武器装备值在军事消费总值中大约各占50%;二战时军事消费总值中武器装备费用已升至75%,个人消费占25%。一战中,军费开支占交战国预算的40-45%,二战时则升至60-65%以上[5]。“名不正则言不顺”,在进入正式探讨前我们先界定什么是军事经济。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军事经济是指国民经济的一个特殊部分,平时用以保障军事需要的战争准备,战时用以保障战争的实施。它主要包括:(1)用于军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2)制造武器设备及其它军需品的军事(国防)工业;(3)为军队和军事工业提供原材料、燃料、动力、机器设备和有关消费品的工业和农业;(4)直接或间接为军事服务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财贸、科研、医疗卫生等部分。归纳起来,军事经济核心是军事工业,其支柱是重工业。二、战时苏德双方工业生产能力的对比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不仅在军事方面损失惨重,经济方面的损失也同样巨大。战争初期苏军的严重失利给苏联军工生产的组织造成了巨大的困难。首先,苏联损失了重要工业区。5个月时间内苏联损失了63%煤、58%钢的生产能力及41%的铁路线(见表1)[6]。表1苏联经济战争动员(百分比)[7]1940年1942年国民收入1555工业品2668农业924运输1661战争爆发后,苏联的人力资源动员很快达到极限。开战10天之内,苏联就征召530万人入伍。战时苏军兵员损失极为惊人。据纳粹德国统计,1941年6月至1944年4月德军共俘虏苏军575·4万人,其中322万人死于战俘营[8]。战争期间苏联战死的军人达1360万人(含死于战俘营),同时苏军人数一直保持在1000万左右。苏联大部分壮年男子在前线战斗,后方的劳动力资源出现巨大缺口。填补苏联劳动力需求缺口的主要是妇女、少年及从前线退伍回来的残废军人。苏联早在战前一年就进行了劳动力动员:改行56小时工作周,并禁止擅离工作岗位,也不准迟到早退,违者判罪。战争爆发之后,苏联即发布命令,将每天工作时间延长1至3小时,并取消休假。这就在不增员的情况下增加了工业生产能力近1/3。1942年初,又将战前规定的最低劳动日大幅度提高,并规定了12岁至16岁少年最低劳动日为每年50天。这样,就将平均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劳动日,由1940年的254天提高到1942年的352天[9]。苏联女性就业者占就业总人数比重由1940年的38.4%提高至1944年的57.4%。轻工业1942年底81%的工人为女职工。1942年联共(布)中央一份决议指出:“我们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千百万苏联妇女工作。”[10]职工中18岁以下少年比重1942年比1939年增加2.5倍,战争第三年少年在工业各部门的职工比重中达到40-60%。与苏联形成强烈对照,战时纳粹德国的经济战争动员步履蹒跚,缺乏力度。虽然德国早在1939年9月即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直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其经济动员程度仍然较低。以钢铁为例:1942年4月前只有37.5%的粗钢用于军工生产,低于一战时的46.5%[11]。事实上,德国迟至1943年1月才宣布进行总体战。不仅时间上比苏联晚,动员程度也比苏联低得多。这在人力资源动员水平方面反映得尤其明显。首先,德国工业部门工人每周工作时间战时没有增长,甚至有下降趋势:1941年9月为49.5小时,1944年3月降至48.3小时。其次,德国战前就实现了充分就业,战时先后征召了1000多万男子上前线,巨大的劳动力缺口无疑应由妇女来填补,然而战时德国妇女就业率之低令人吃惊。随着战局的发展,德国前方兵员不足、后方劳力缺乏的问题日趋严重,至1943年已经开始征召原先一直受到保护的军工企业的熟练工人入伍,严重影响了军工生产。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妇女就业率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1943年1月13日,戈培尔在柏林体育馆发表演讲,拉开了总体战宣传的序幕。纳粹想从此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战争,以扭转战局,弥补战争巨大的人员和物资消耗。总体战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劳动力资源动员。1943年2月劳动力动员的对象是:男性16至65岁,且从1943年1月1日起每周工作不足48小时;女性17至45岁并且家里无14岁以下孩子需要照看而根本未就业者或每周工作时间不足36小时。截至1943年6月底,应动员男性50多万,女性300万,然而劳动力动员成效不大。在男性已无甚潜力可挖的情况下,至1943年6月30日女性动员对象只有41.3%参加工作,而其中仅工作半天的妇女就超过一半[12]。到1943年底,德国妇女就业人数只增加了40万人。纳粹只有用扩大外籍工人及战俘参加强制劳动的人数来填补劳动力缺口。1944年5月31日,德国就业人数与有劳动能力的人数之比为63%,其中男性为84%,女性为45%,农业之外的妇女就业率只有35%[13]。1943年德国妇女就业率为46.1%;而同期英国妇女就业率则达到60.5%;苏联妇女就业率则达到了极限程度。这就是说,战时德国人力资源动员程度远低于英国,更不用说与苏联相比了。一战时在德国一家军火工厂大门口拍摄的照片表明,上班工人主要是妇女,而同一家军火厂在二战时拍摄的照片表明上班的工人主要是男人[14]。苏联战时一幅照片给人印象深刻:一群妇女在地里耕作,扶犁的是妇女,而拉犁的不是马匹就是几位妇女[15]。苏联妇女肩负重担的时候,大部分德国妇女在家照看孩子。1942年,德国战时经济所短缺的劳动力人数远远超过100万人,德国不仅没有做到显著增加妇女就业人数以填补缺口,反而“为了显著减轻德国家庭主妇,尤其是多子女母亲的负担并不致危害她们的健康”,从乌克兰调50多万妇女作保姆[16]。而苏联早在战前的1938年就将孕妇产假由112天降至70天,战时大量增加托儿所、幼儿园使妇女参加工作[17]。战前1939年6月英国家庭女佣人数为120万,德国同期家庭女佣人数为158.2万。1943年6月,英国女佣降至40万人,为战前的1/3,而德国女佣仍高达144.2万人,与战前没有什么区别[18]。战时德国妇女就业率一直保持很低的水平,这是因为纳粹仍然宣传妇女的位置是家庭,从劳作中解放妇女。另外,给国防军家属妇女补贴较高以讨好民众,以弥补男子上前线的工资损失,这样,妇女就无需上班挣钱养家[19]。还有,主管劳动力分配的劳工专员绍克尔一直反对增加女职工,“强调在工厂劳动有使德国妇女面临伤风败俗的危险,不只是使她们的精神与感情生活,而且连她们的生育能力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绍克尔的意见得到戈林和希特勒的支持,主持军备改组的施佩尔遭到上任以来的第一次打击[20]。“为了把战时经济部门工作的职工转入军备工业,我们(施佩尔)作了一年半的努力,但仍毫无结果。”[21]三、战时苏德双方民用消费的对比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人民就在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抗击强敌。到处是饥寒交迫的景象,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战时苏联人民食品供应发生极大困难,因为战争爆发后苏联粮食产量灾难性地缩减了,1942、1943年不到战前水平的1/3,由1940年的9550万吨降到1942、1943年的3000万吨[22]。这一方面是由于丧失大片领土,导致播种面积下降约40%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拖拉机、马匹等农用牵引力大多被前线征调,男劳力应征入伍,农用动力、化肥、劳力的不足导致单产急剧下降引起的,1942年、1943年仅为战前水平的一半。粮食产量剧减必然导致食品的严重匮乏。1941年7月即开始实行配给制(标准见表2)。表2战时苏联食品分配标准(单位:克)[23]粮食一等(克/天)二等糖及点心一等(克/月)二等工人800600800600职员500400600600被赡养者40040040040012岁以下儿童4004006004001942年中,苏联有3/5的城市居民是按儿童标准供应面包的,即每天只有400克。1943年状况又有所恶化,虽然粮食产量、国家收购量没有增加(见表2),但由于解放了一部分国土而供应对象却增加了。食品供应严重不足,导致自由市场上食品价格狂涨。1943年7月面包、土豆、疏菜的市场价格比1941年7月上涨了20倍。1942年苏联中部地区1公斤黑麦粉价格不低于150卢布,超过了大多数人一周工资。集体农庄农民的处境更加悲惨,一天分配不到200克粮食、100克土豆(1口人)。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人民不仅在食品供应方面遇到极大困难,住房、穿衣情况也一样糟糕。一些煤炭业工人的人均居住面积仅有1.3平方米。穿的方面1943年可供出售的商品同1940年相比:布匹为14%、衣服为10%、编织品为10%、鞋子为7%[24]。如此短缺,使得衣服、鞋子这些最必需的生活用品在战时的苏联成了罕见的奢侈品。1944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恢复到了战前水平,这主要是军事工业高速增长的结果,生产资料生产增长了36%,同期消费工业却下降了46‰[25]。战时很多消费品停止了生产,如手表、收音机等,而保存下来的非常有限的消费工业,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庞大军队的生活需要。战时苏联军队数量保持在900万至1100万左右,最多时达到1250万人。民用消费被压缩至极限,大部分人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1942年苏联商品零售总值只有1940年的1/3,而1943年还不及1940年的1/3。与苏联情况形成对照,战时纳粹德国居民消费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从1939年至1944年,德国的粮食供应一直过得去。这是因为纳粹吸取一战时德国食品供应严重不足导致后方不稳的教训,对战时食品供应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战前努力扩大农业生产,提高食品自给率,到1938年粮食已自给有余。其次,战前德国还成倍增加了食品储备。1937年粮食储备为308万吨,1939年激增至913万吨,油脂储备同期也增长了2倍多,由13万吨升至47万吨,土豆储备高达1546万吨[26]。还有,通过掠夺占领区的食物,压低占领区的消费来维持德国较高的消费水平。另外,由于气候适宜,战时德国粮食生产水平比较稳定,与战前大致持平,甜菜及饲料的生产还有所增加[27]。战时德国的食品配额与和平时期相差不大,肉类、脂肪配额更是远远高于苏联同期水平(见表3)。表31942年4月德国食品每周配额(单位:克)[28]类别面包肉类脂肪普通消费者2000300206长班及夜班工人2600450226重体力工人3400600306特重体力工人4400850575表3规定的配额为1942年4月16日实行的新标准,新标准每一项都比1939年开战以来实施的变化不大的原有配额降低了,而1943年及1944年配额标准又上升了。这就是说,战时德国大部分时段食品配给标准都高于表3所列。同期莫斯科大部分普通市民食品配给标准是,面包每天300克、鱼肉每月600克、脂肪每月200克、糖类每月200克[29]。可以看出,同期德国人均肉类消费为苏联1倍、脂肪3倍多、糖高达11倍。战时德国不仅食品消费较高,其它个人消费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德国战时商业零售额表明,战争头三年德国家庭消费水平并没有下降。不仅如此,由于占领区扩大至法国、比利时等国,巴黎香水、时装等奢侈品的消费还有较大增长,与1942年亦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