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县环境保护局“十一五”规划信息分类:发展规划文件编号:公开方式:主动公开发布日期:2008-10-1708:59:07公开时限:常年公开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信息索取号:D25280-0301-2008-0001责任部门:峡江县环保局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一五”时期,是我县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生态县,实现峡江在江西中部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努力减轻环境污染和遏制生态破坏的重要时期。今后五年,要下大力解决好突出的环境问题,全面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期间我县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一、环保工作“十五”进展和当前环境形势(一)环保工作“十五”进展“十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县环保工作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生态环境建设两大举措,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全面推进工业污染排放达标,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了“十五”主要环保任务。1、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县委、县政府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制定相关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力度,使环境保护有关法规和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县人大和政协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对一些重大环境违法行为重点监督检查,有力地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2、加大了环境保护投入。“十五”期间,我县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累计400万元,其中2004年省级安排环保专项资金40万元,环保投入的增加,对改善环境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3、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到2005年底,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部控制在市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以内;吉安富通纸业有限公司等5家废纸造纸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并正常稳定运行,峡江雄狮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450万元的生化处理设施正在建设,预计2007年可以建成投入运行;县内大部分企业锅炉安装了湿法除尘设施;矿山企业特别是铁矿采选活动逐步得到规范。4、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实施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广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开展植树造林,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一定进展。5、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深入。以“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发布环境状况公报与新闻媒体共同开展专题活动,创建省级“绿色学校”一所(峡江县一中),参与“环保赣江行”等活动,提高了全社会环境意识,并促使一批环境问题得到解决。6、环保执法能力增强。通过开展行风建设和政务公开活动,环保监控和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县6家“十五小”企业被取缔关停,一批环境违法案件得到查处。(二)当前环境形势过去五年,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比较全市其它县而言,我县总体环境状况还是较好的,但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部分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在增加,个别地方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部分乡镇生态破坏的程度还在加剧。1、环境污染因子依然存在。一是赣江县城河段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受到污染,水体功能下降。二是空气环境中污染物因城市发展和产业活动呈上升趋势。三是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生活垃圾逐年递增,仅少数经无害处理,大部分仅简单填埋或直接堆放,二次污染严重。四是城市噪声扰民时有发生,特别是工业企业噪声和金属加工噪声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2、生态破坏的程度仍在加大。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由于历年来只重视针叶纯林的营造,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被人工针叶纯林取代,造成林分单一,大面积针叶林林下植被稀疏,地力衰退,涵水、保水能力差,生态功能比较脆弱。矿山开发造成生态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农村农药、化肥污染也日渐突出。3、环境保护面临新的压力。“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我县环保工作既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欠帐,又要紧跟经济跨越式发展步伐,防止新的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污染进一步向农村地区的转移,这些都是环境保护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二、指导思想和目标面对当前的环境形势,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围绕全县经济发展总体目标,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贯彻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方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目标,改善生态,治理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一)指导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改善中心城区环境质量和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环境执法和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为保障,以改善全县环境质量和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实现在江西中部崛起和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及生态县的总体目标,全面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二)目标1、总体目标到2010年,环境污染状况有所减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县城和工业园区的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2、具体目标2010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5%,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工业废水中重金属、氰化物、石油类、挥发酚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到标准,餐饮业油烟污染和燃煤锅炉污染基本得到解决,绿化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空气、地表水、声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赣江峡江段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环境保护机构进一步健全,监测手段得到改善,环境信息与宣传教育得到强化,环保监督管理与执法能力有较大提高。(三)主要计划指标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000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5000吨;2、工业污染防治指标。——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750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3900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三、主要任务(一)工业污染防治把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工业污染防治的主线,实施工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工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1、严格控制新污染。新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法规,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通过“以新带老”,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2、巩固和提高工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成果。以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为重点,推行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使工业污染源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全面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动态管理,在全县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定期考核和公布制度。3、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结合我县工业生产总量调控目标,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企业,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开展经常性执法检查,防止关停企业死灰复燃。禁止被关闭淘汰企业的落后生产装置和设备转入我县。4、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提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实行污染全过程监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5、抓好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①造纸行业:严禁许可新建造纸企业,已投入生产的造纸企业必须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②建材行业:逐步淘汰机立窑等落后工艺,禁止新建、扩建立窑生产线。大力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强制淘汰粘土实心砖。③化工行业:关闭污染严重的小化工企业,严禁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小化工、小制药企业。(二)城市环境保护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生态县为目标,以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重点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垃圾污染,使峡江县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改善。1、合理规划,完善城市功能。遵循生态规律,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制定和实施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城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区生态环境。2、加快治理城市水污染步伐。要制定改善水质的计划,重点保护城市饮用水源,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规划。2010年以前,建设污水处理厂,确保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5%以上。3、防治城市大气污染。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改善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清洁燃料车辆,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采取措施,解决城市饮食业油烟污染问题。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硬化,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城市扬尘。4、治理城市垃圾污染。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及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在优先进行垃圾、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置处置。县城医疗废物基本实现安全处置。5、防治城市噪声污染。加强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采取措施,控制县区加工业、娱乐服务业和交通噪声污染。6、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工业园区的建设要遵循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的原则,实行园区内工业污染物集中处理,2010年,建成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与生活污水处理厂合建),推动污染治理的社会化、专业化。(三)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期间,峡江生态县建设主要任务是:重点建设生态工业、生态农林业、生态旅游和物流业、生态县城、生态村镇、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文化等八项领域。建成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的富有特色的生态峡江。1、加强生态体系建设以生态建设为抓手,制定并实施《峡江生态县建设规划》,围绕八大领域的建设,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加强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管理,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搞好建设规划和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依法保护、合理开发和有偿利用矿产、森林等国土资源,推进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十一五”主要项目有:农村沼气、生态农业示范区、水土保持工程、水污染治理、赣江防护林工程、国家重点公益林、土地开发、土地治理等。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同时,加快城区绿色工程建设,创建一批有文化特色和峡江风格的绿化小区和绿化园。2、做强生态产业以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工业为主攻点,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峡江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大力发展和扶持无污染的食品、医药、林产化工、针织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工业”。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产业,建立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培育有峡江特色的生态食品品牌。建立不同区域和行业的环保准入门槛,新上建设项目必须经过“绿色门槛”。(四)农村环保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契机,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之一。1、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基本完成全县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划定,加大保护力度,使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有所改善。2、化肥、农药、有害农膜的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并力争使其有明显下降。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3、控制畜禽渔养殖业污染。新建以环保、生态建设为目的的能源工程,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推进沼气生态工程;加强渔业资源和渔业水域生态保护。大力推广秸杆综合利用。4、保护小城镇环境。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实行乡镇工业污染的集中控制。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建设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开展环境优美小城镇创建活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的落后工业向农村转移。四、建设重点与投资“十一五”期间,我县将在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和公众参与下,通过实施重点项目,进一步推动我县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进展,保证“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1、水污染治理方面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