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及处理儿童期意外事故,又称为儿童期意外伤害。意外伤害:由意想不到的原因造成的损害或死亡,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它是一组疾病,有它的发生规律、危险因素,可以预防。“意外”在于在日常生活中因不小心、没留神、未经心、考虑不周的生活方式所致,并非不可知、无法控制的意思。儿童意外伤害分类跌落伤中毒烧烫伤碰撞、挤压伤叮咬伤或动物致伤溺水窒息割伤、刺伤交通伤害触电意外伤害已构成儿童严重的健康问题。全球性意外伤害7800万∕年致残3500万∕年致死意外死亡成为儿童总死亡顺位中的首位我国根据妇幼项目县局部抽样调查:意外死亡是0—14岁儿童死亡顺位中的第一位死因,意外死亡占总死亡的百分率为26.1%。我国90年代初期儿童意外伤害的总流行学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水平。近年来,意外伤害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影响我国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上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更有上千万儿童因意外事故而受伤或致残。根据妇幼项目部抽样调查数据,在1990年——1992年间,意外死亡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分别为人民币22576元和2408元,意外伤害分别为21976元和2358元,其中仅跌落为6500元,烧╱烫伤6500元。该调查点的人均收入为516元。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意外伤害的发生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其内在规律性。是宿主、媒介物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三者以某种危险形式同时出现时,意外伤害就可能发生。宿主因素:年龄婴儿易发生意外窒息死亡,1—14岁儿童运动发育落后、运动不协调易发生跌落、体育运动伤害等。性别男孩多于女孩。行为特征多动、情绪不稳、大胆冒失、粗暴易冲动、好奇心太强者伤害危险增加3倍。气质特征麻烦型(中间近麻烦型)气质的儿童发生伤害的相对危险性增加5.99倍。环境因素:幼儿园、学校及其周围、路途及户外娱乐、游乐等公共场所。家庭因素:多因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防卫意识,如不小心、考虑不周等生活方式所致。社会因素:安全保障设施、儿童的事故防范、医疗保障条件、安全教育、立法等。意外伤害的预防多领域参与——医学、行为、环境、教育、司法等。健康教育——能增强人们对伤害危险的认识,改变不良行为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儿童医疗保健人员或幼儿园学校的教育工作着是中心环节。技术干预——对环境和产品的设计革新,使其伤害风险减少或无。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预防托幼机构肩负着保护儿童的重大责任。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也是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预防工作做不好,发生了意外事故,就会给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造成极大的痛苦或致身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意外事故,是托幼机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预防外伤教育儿童是预防意外事故的重要环节保教人员应懂得只有提高儿童的自身保护能力,才能减少儿童发生难以预料的意外事故。教育儿童不互相打闹,对大、中班儿童要让他们知道身体各部位最宝贵的东西眼睛、鼻子、内脏(心、肝)等,一定要注意保护,对小年龄的儿童要照顾好,以免互相打伤,少数孩子有咬人、抓人的习惯,要多组织游戏,使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逐渐纠正不良的习惯。教育儿童站在攀登架或大型玩具上,不要互相打闹推拉,以免摔伤。儿童玩具要符合卫生要求,凡是有棱角、尖角、缺口、木刺,容易脱色不易清洗、消毒的玩具都不宜给儿童玩。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预防要经常检查电器、电线是否漏电,室内电线插座应安装在1.6米以上,电线用暗线以免儿童接触。儿童睡眠时工作人员不要离开房间,经常巡视,以免被子、塑料布捂住口、鼻造成儿童窒息。预防误服药和中毒药物妥善保管,消毒液、外用药和内服药,要分开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中毒。消毒液严禁放在儿童的寝室和活动室。口服药给药前要仔细核对姓名、药名,对年龄小的孩子要将药片压碎喂服或看着服下去。装有药片的瓶子不要给儿童拿着玩。教育儿童不随地捡东西吃。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预防预防儿童走失、冒领、丢失1、对新入园的儿童要有专人看管。2、教育儿童不要离开集体,外出时教师要及时清点人数,以防丢失。3、儿童离园时要把儿童交到家长手里,陌生人接儿童要问清姓名、及与儿童的关系,并有家长委托的电话或信。4、儿童离园后要指定专人到各房间检查,确定没有留下孩子在锁门下班。幼儿园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一、创伤1.简单性创伤:创伤部位局限于直接受伤处(表皮的擦伤、挫伤、切割伤、刺伤、裂伤等)。及时用冷开水或肥皂水洗净伤口、清除异物。重者需消毒包扎。挫伤不应搓揉,立即冷敷,防内出血,24小时后热敷。切割伤创口浅表、出血不多者,局部清洁碘伏消毒或用创可贴,一般能自行愈合,伤口较大,出血多者,用消毒纱布局部包扎压迫止血,将出血肢体抬高,及时送医院处理。扭伤如无骨折,可以活动关节,推拿患部,先冷敷后热敷等。2.复杂性创伤:除局部创伤外,尚有其它组织与脏器的损伤。用消毒巾包裹创面,包扎不要太紧,以免影响局部的供血,及时送医院处理。手指(趾)切断或牙齿碰落时,应将离体的指(趾)或牙齿带去医院,以便再植。二、骨折发生骨折后疼痛剧烈,软组织肿胀、青紫,运动受限。闭合性骨折(骨折处局部皮肤无损伤)先将骨折处固定以减轻疼痛,防骨折断端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可就地取材,选用竹竿、木棍、竹片等,在接触木板的肢体上垫一层棉花或布类,将断骨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在木板上,上肢屈肘弯着固定,下肢直着固定。开放性骨折(骨折处局部皮肤、肌肉被骨端刺破)固定前清创,送医院处理。三、脱位小儿关节活动范围较大,但韧带松弛,牵拉负重后易引起关节脱位。常见于肩关节、肘关节位和桡骨头半脱位。脱位后局部疼痛、肿胀,伤肢功能丧失。送医院复位。四、脑震荡小儿受伤后立即出现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出现轻度休克、缓脉、面色苍白、躁动不安,或恶心呕吐,然后嗜睡数小时或过夜后清醒;重症于意识恢复后,仍有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或眩晕。送医院处理。摔伤后即使没有意识障碍也应观察24小时,发现异常立即送医院。五、异物1.眼内异物:一些细小的异物如尘灰、砂土落入眼内,局部疼痛、流泪、不适。不要用手或手帕擦眼,可用力眨眼,利用泪水带出异物,无效时,可滴入眼药水,将异物冲出,或翻开眼睑用生理盐水冲洗,或用棉球试去异物。异物如嵌入角膜立即送医院。2.外耳道异物:多因小儿玩耍时自行将小玩具、珠子、扭扣、豆类等异物放入,或蚊子、飞虫飞进。有异物感,异物触及鼓膜时可有耳鸣。小虫爬行可引起疼痛,使患儿烦躁、哭闹。较小的异物可用小钩或镊子取出豆类等植物性异物忌用水冲,因其吸水后膨胀,刺激皮肤,可发生感染。异物为小虫时,应在暗处,用手电筒的亮光诱使虫子爬出。异物体积大时,送医院处理。3.鼻腔异物:大多因小儿将花生米、松籽、豆类或小玩具等塞进自己的鼻孔,出现打喷嚏、流涕、鼻堵等症。不能用手掏,应压紧小儿另一侧鼻孔,闭嘴用力使患侧鼻孔出气,可排出异物。难以取出时,送医院。4.消化道异物:多见于1~5岁小儿,将硬币、纽扣、别针、螺钉等异物放入口内玩耍时误吞,或在进食时不慎将果核、骨片等吞入。异物过大,多嵌在食管入口下方狭窄处,患儿可有哽噎、疼痛、流涎、吞咽困难、进食后呕吐。较大的异物可压迫气管而发生呛咳、喘鸣甚至窒息。尖锐的异物可穿破食管,刺入邻近器官。异物较大或带有锐角不能通过幽门时,可引起幽门梗阻或嵌顿或刺入肠腔,有发生肠梗阻、肠穿孔等的危险。对表面光滑较小的异物,可进食大量芹菜、韭菜等粗纤维多的食物,促进异物随大便排出,连续观察大便3天,观察是否有异物排出。对体积大形状特殊的异物,即时送医院。5.气管、支气管异物:小儿将异物放在口中玩或进食时哭闹、惊恐、谈笑而深吸气时,易将异物吸入气管。异物进入气管后,小儿可发生剧烈的刺激性呛咳、呼吸困难。如异物较小,可通过气管进入支气管。支气管异物以右侧多见,日久引起肺不张,另一侧出现代偿性肺气肿,可并发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脓胸,患儿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气管异物的典型的三大体征为:►喘鸣,张口呼吸时更为明显;►异物拍击音(异物随呼吸气流撞击声门而发出),咳嗽时加重;►异物撞击感(触诊气管时有气管拍击感)。发生气管异物时,要保持镇静,成人取坐位,将小儿背朝上平放在腿上,头低脚高,一手使小儿张口,一手拍其肩背,可将小异物咳出。对较大患儿,使其仰卧,急救者位于患儿左侧,双手平放于小儿上腹部,边按压边向胸部方向滑动,以增加胸腔内的压力,使膈肌向上活动,肺部残气冲出气道,有时也可使异物咳出。急救后,必须送医院处理。6.咽、喉部异物:咽部异物以鱼刺、碎骨片多见,常嵌入扁桃体及其附近,引起异物感、疼痛、吞咽困难。喉部异物常由于较小的、尖锐的异物嵌顿于喉头,引起呛咳、喘鸣、声音嘶哑或失声、呼吸困难、紫绀。如果异物过大,声门梗塞会立即出现窒息而死亡。不能用饭团咽下,以免引起局部损伤。喉部异物如为液体或油类,可把患儿倒置,提起双足使头部下垂,拍背,有可能将异物咳出。如果不能咳出,或是固体异物则必须送医院。六、鼻出血(鼻衄):全身性疾病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K缺乏等、各种疾病高热时可引起出血;鼻子局部原因鼻外伤、鼻异物、鼻炎。小儿鼻出血时,不要低头或后仰位,用手指压迫流血一侧的鼻翼上方软组织,使鼻翼紧贴鼻中隔,也可同时冷敷头部、鼻根部,5~6分钟后出血多可以止住。也可用棉球蘸1%麻黄素或0.5%肾上腺素塞进出血侧鼻腔,用手捏紧两侧鼻翼,让小儿用口呼吸数分钟即可止血。如用干棉球或纸团塞入鼻腔,不能有效压迫出血点,血从后鼻孔流下被小儿咽到胃里时,引起恶心呕吐。如果出血不止,应即时送医院处理。七、灼伤:开水、热汤、热油、蒸汽等高温物质及火焰、腐蚀性化学物质或放射线所引起的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小儿以烧伤、烫伤多见。灼伤程度与灼伤的面积、深度及受伤部位有关。灼伤面积可根据伤者手掌面积来估计,五指并拢时手掌的面积为全身面积的1%,五指分开为1.25%,受伤面积超过5%就应送医院治疗。灼伤深度分I度(红斑型)、Ⅱ度(浅Ⅱ度与深Ⅱ度)和Ⅲ度(焦痂)。.I度灼伤损伤表皮,局部皮肤红、肿、热、痛,2~3天后症状消失。.浅Ⅱ度灼伤损伤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存在,局部剧痛,水疱形成,水肿明显,渗出多,无并发感染,2周左右愈合,不留瘢痕。.深Ⅱ度灼伤损伤达真皮深层,皮肤附件残留,痛觉迟钝,皮肤苍白,中间有红色斑点,水肿,局部温度略低,3~4周愈合,留有瘢痕。.Ⅲ度灼伤损伤破坏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感觉消失,皮肤颜色苍白或烧成焦痂,无弹性,2~3周后焦痂脱落,除小面积外,需植皮而愈,愈后留有瘢痕。发生灼伤时的处理:扑灭患儿身上的火焰,立即用大量流动冷水冲淋,随即脱去被热源浸透的衣服,如衣服和皮肤粘连,不可强行撕脱。再用清洁的纱布覆盖伤面,以防污染。强酸强碱灼伤后,应先以清洁冷开水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送医院处理。轻度灼伤用烫伤膏、蓝油烃涂局部。灼伤面积较大时不要随便涂药,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床单、衣服包裹,保护创面,不得涂龙胆紫等有色外用药,即时送往医院治疗。对灼伤面积不超过5%的Ⅰ度灼伤,一般可在家中处理。八、溺水:成人照顾不周,小儿失足落水、或掉入粪坑等,也是游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意外事故。溺水后由于水呛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也可因惊恐、冷水刺激引起喉头痉挛或心跳骤停。经抢救恢复心跳呼吸后,也可因缺氧、脑水肿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伤。将小儿救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口鼻中的淤泥、呕吐物等,将舌头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再将小儿俯卧于成人肩上,头足下垂,快步奔跑、颠颤,使呼吸道及胃内的水流出。对呼吸心跳已停止者,要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坚持进行心脏按压术,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抢救。九、动物咬(螫)伤:毒虫咬伤局部红肿、疼痛,严重者可发生荨麻疹或全身中毒症状以至惊厥、过敏性休克等症状。要及时送医院救治。蜜蜂刺伤要拔出毒刺,患处涂3%氨水,肥皂水,或用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涂氨水。毒蜘蛛、蝎子螫伤可按上述办法处理。也可服用南通蛇药,口服抗过敏药物。被狂犬咬伤立即在近心端扎止血带,用20%软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