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乌江(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屈原(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4)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司马迁,字_____。_____(朝代)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_____》。司马迁子长西汉史记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______,下到______太初四年约______年的历史。黄帝汉武帝3000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___部,也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通史。鲁迅赞誉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纪传体楚汉争霸•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楚地义军分两路攻秦。项羽在关东歼秦军主力;刘邦乘隙攻入咸阳。依据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欲称王关中,派兵驻守函谷关,同时,宣布废除秦朝苛政,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项羽破釜沉舟歼灭秦军主力,率诸侯军40万、秦军降卒20万直奔关中,中途,项羽恐秦降卒哗变,将他们全部坑杀。元年十二月,项羽进驻鸿门,意图消灭刘邦集团,刘邦自料力量不敌,亲赴鸿门,表示诚意,动摇了项羽决心,战争没有立即爆发。•同年二月,项羽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恢复封建割据,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封刘邦为汉中王,定都南郑,将关中分为三部,封秦降将分别为王,企图将刘邦困锁在边险地。•刘邦采纳萧何建议,还定三秦,东向以争天下的方略,忍忿前往汉中,途中烧毁所过栈道,并借此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五月,田荣于齐地起兵反楚,刘邦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口实,联络各地诸侯王,率联军56万攻楚,一举袭占楚都彭城。•项羽自率精兵3万疾驰南下,乘刘邦陶醉于胜利,以少胜多,大败汉军,收复彭城。刘邦仅率数十骑突出重围,连老婆孩子都不顾,逃回荥阳。•刘邦战败,诸侯纷纷背汉向楚,为摆脱被动局面,刘邦争取英布,重用韩信、彭越,从各方面联合反楚力量,有利地形,分兵扼守险要。•三年十月,韩信一反常规,背水设阵,大败赵军。四年十一月,又大破齐、楚联军于潍水之滨,平定齐地,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四年八月,楚军粮尽,划鸿沟为界,东归楚、西属汉。•四年九月,项羽遵约东撤,刘邦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五年十月,刘邦追击楚军至河南太康南,因韩信、彭越按兵不动,未如期会师,遭楚军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刘邦从张良计,分别给韩、彭割地封王。•十二月,调集各路大军40万人,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楚军兵少食尽,屡战不胜,夜闻楚歌四起,军心瓦解。项羽率800骑突围南逃,刘邦派兵追击。项羽逃至乌江兵败自刎。项羽逃至乌江虞姬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遂伏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乌江骓麾下属绐上阕城阙阙如披靡刈旗瞋目嗔怪檥船quèquèquēmǐchēnchēn•形近字•怡贻饴•绐殆迨yídài用四字短语概括出课文共写了几个场面乌江自刎东城快战垓下之围•拒渡•赠马•赐头溃围、斩将、刈旗被围饮帐悲歌骁勇善战有勇无谋将军身份豪侠义气暴虐之手妇人心肠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项羽的悲剧性格•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少时虽志向大,但性格浮躁,做事不彻底。•在个人修养上的缺失对其日后性格的形成及一生的事业成功起了制约作用。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韩信对项羽的评价•“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xū),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wán)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然而“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注:①呕呕:和悦的样子②印刓敝:把印信捏在手中,棱角都被摸圆了。•项羽的悲剧性格:1.霸王别姬过于儿女情长2.东城快战逞匹夫之勇原因:少时个人修养的缺失田父指路残忍暴戾,不得人心3.乌江自刎沽名钓誉4.刘邦对项羽的评价不善用人5.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妇人之仁、不得人心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宝马,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述理由。不同意。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心疼的不仅仅是女人和宝马,还有和他一起过江东的八千江东子弟。(总:亮观点)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说:“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因为心疼那些追随自己征战如今有去无回的江东子弟,他才觉得有愧于江东父老,他才放弃了活下去的机会,最终不肯过江东。(分:述事实、讲理由)项羽多愁善感,心地仁慈,也知耻重义,他是一个古今罕见的疼女人宝马也爱子弟,要女人也要江山的悲剧英雄。(总:做总论)•不用多说什么了。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易中天:项羽之死悲剧性格决定悲剧命运•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英狄更斯•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性格决定命运。项羽之悲有人爱不得——爱情之悲有时缓不得——民情之悲有谋使不得——军情之悲有路回不得——乡情之悲有友帮不得---友情之悲有尸保不得——亡情之悲有因悟不得——败情之悲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自夸功劳,逞个人才智,却不效彷古人,自以为霸王之业已成,想凭借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经过五年战争,终于使自己国家灭亡了,自身死在东城,却仍然不觉悟,更不责备自己,那就错了。竟然称说“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难道不荒谬吗?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他会成功吗……再给项羽一个舞台名人大家都在思考。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乌江胡曾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胡曾认为:项羽面对一败涂地的局势,还是有机会东山再起的,只是羞耻之心让他死了重起兵之念。咏项羽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认为: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是真正的男儿!即使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厄运,项羽仍然是“硬汉子”,是失败的英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从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项羽在处理和刘邦的关系上犯了沽名钓誉的错误,最终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这里毛泽东引用这段历史事实,意在号召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指战员利用占领南京以后的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消灭蒋家王朝。1.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失人心者不能得天下2.要善纳良言,遇事要斩钉截铁,当断则断。3.要深思熟虑,不可只凭匹夫之勇,4.要善于任用人才,不可自负5.生命珍贵,不可轻言放弃。项羽的悲剧对我们有哪些警示?•简评造成“每个人看问题都有局限、偏见,不客观,不全面”的原因,谈谈应该如何看人和做人(200字以上)?•受职业、爱好、个人心理状态等许多因素影响,某些人在看人的标准方面产生片面与偏狭,按他们的标准来看待人,评价人,在许多情况下,是不准确的。•我们应该全面、公正、客观的看待人,评价人,而不能只看表面。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陷,我们衡量一个人,要看大节,看主流。•社会犹如大舞台,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表现演绎着人生。在生活中,我们要豁达、宽容、大度、超脱,做一个有素养、有品位,有情趣的人。•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理解,让人耳目一新。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俗语或名句的不同看法。(两句中任选一句)(2分)•【示例】酒香不怕巷子深•另一看法:深巷中的酒香,谁能闻得到?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在信息时代,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一个偶然过客的发现。•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另一看法:•。•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另一看法:•。•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另一看法:如果是不动脑筋地读,读的遍数再多,终究还是浮在表面;而对那些浅显的文章,又何须读上百遍?•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另一看法:谁知这一别对方都干了什么,有时时间并不能改变一个人;纵使能改变,又焉知一定是向好的方向?请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2.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名词作状语在夜中名词作状语向东往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4.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5.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6.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动词使动用法使……亡名词作动词安扎营垒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慷慨悲歌: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短兵相接: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识记成语名词作状语:名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对动词、形容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名词作状语的基本规律:1,表示比喻,译为:“像------似的”,“其一犬坐于前”2,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一样,把----当作---”“吾得兄事之”3,表示工具或方式,译为“用(按)-------”,“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表示处所,译为“在-------(上)、向-----”,“南取汉中”“山行六七里”5,表示时间,译为“每------”,“岁赋其二”名词活用作动词:文言文中,名词处于动词的位置,表示与其相关的动作行为,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基本规律:1,名词后面带宾语,“范增数目项王”,“左右欲刃相如”2,名词后面带补语,“沛公军霸上”,“一狼洞其中”3,名词前面有状语,“秦师遂东”4,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非能水也”5,两各名词连用,“春风风人”课内练习•(8)九战,绝其甬道•(9)项王军壁垓下•(10)辟易数里•(11)骑皆伏曰(12)田父绐曰•(13)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14)地方千里•(15)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1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17)项王身亦被十余创(18)乃引“天亡我”•(19)何兴之暴也九,多次:绝,截断,断绝壁,名词用作动词,安置营垒辟,通假字,通“避”伏,通假字,通“服”绐,欺骗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土地方圆向西挺进王,使动用法,让我做王被,遭受乃,竟然暴,迅速•阅读下列语段,完成4~7题。•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